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第一氏族最新章節列表 > 章三七五 抉擇(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章三七五 抉擇(2)

宋治頭皮發麻。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蒙赤竟然會選擇當場自裁。

如此果斷,如此無畏,讓他始料不及。

這不是一個平民百姓,不是一個普通戰士,甚至不是一個尋常權貴,而是天元王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未來要繼承大位的儲君!

只要他活著,未來整個部族都會是他的,無人可以觸犯的權力,掌大眾的生死榮辱、富貴前程,擁有最多的財富、最美的女人。

這天下,普通將士戰死沙場是必然,驍將勇士埋骨黃沙也是常事,但有幾個皇朝內部的官員,會在正常情況下身首異處,會不顧惜眷念自己的榮華?

身為大齊現今的皇帝,曾經的皇子,縱然是萬里山河之剩半壁,哪怕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即便億萬百姓死傷多半,宋治也不會捨棄自己的性命。

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皇位,還能是一方天地、百姓的帝王,他什麼都能捨棄,什麼都可以不在乎,到了別無選擇的時候,跟北胡求和、割地賠錢都能接受。

他可以指揮千軍萬馬去死,自己卻一定不會甘願犧牲。

可現在,蒙赤竟然完全無視了人世間的所有權力,就這麼結束了自己只有一次的性命!宋治不能不震驚萬分,不能不感到遍體生寒。

天元部族,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部族?

恍惚間,宋治鬆開了手,仍由蒙赤的屍體,從半空墜落。

然後他聽到了炸雷般的氣爆聲,以及殺氣如潮的天元可汗:“宋治小兒,還不受死?!”

宋治悚然驚醒,心頭狂跳之餘,連忙催動傳國玉璽,慌張的招呼身後的王極境們:“走!”

在天元可汗俯衝臨面之前,所有王極境無不瞬間飛到宋治身邊,隨著傳國玉璽金芒再度爆閃,他們的身形消失在了原地。

天元可汗殺到行宮之上,卻意外的撲了個空,也是微微一愣,他臉上怒氣一閃,又在一個深呼吸之下,悉數消散。

而後,他轉身俯瞰這座,已經被大齊皇帝與大齊朝廷遺棄的東京汴梁城,徹底平復了心境。

望著這裡的汴梁軍民們,眼見他們的皇帝與皇朝最強的修行者們,乍然憑空消失,無不是目瞪口呆。

隨後便是濃烈如海的恐懼,將他們所有人都包裹起來。

望著君臨天下般的天元可汗,元神境修行者也好,三軍將士也罷,都感到了如墜深淵般的無力感。

被自己的君王遺棄的人,生死榮辱只能全憑敵人的心情。

這一刻,他們失望透頂、悲憤交加。

......

汴梁西南四百裡之外的一座山崗上,忽的憑空浮現出一團巨大的金芒。

金芒消散後,宋治、趙七月、宋光義、趙玉潔、孫康等之前身處汴梁的王極境們,一個個都落到了地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傳國玉璽的兩個能力之二:傳送。這與之前的攻擊手段共同組成了,傳國玉璽攻防兼備、可進可退的能力體系。

苟全了性命的大齊頂尖修行者們,此時相繼望向茫茫田野盡頭,東京汴梁的方向,除了面無表情的趙七月與目光閃爍的趙玉潔,餘者無不是既痛苦又憂心。

“朕先是丟了燕平,如今又丟了東京,兩度被迫出逃,帝王威嚴喪盡,實在是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今日就自裁於此,以免再誤國誤民!”

短暫的沉默後,宋治悲愴的聲音響起,眾人聞聲轉頭,這便驚愕的發現,大齊的

皇帝已經橫劍在喉:

“諸公,大齊江山就交給你們了,萬望擊退北胡蠻賊,休使祖宗社稷被異族竊據,如此,朕也能含笑九泉......朕去也!”

眾人大驚失色,也顧不得君臣有別,紛紛上前去阻攔,抱腰的抱腰,握臂的握臂,奪劍的奪劍:“陛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長劍被眾人合力奪走了,皇帝卻更加悲慼,熱淚盈眶:“朕不能勝元木真,致使東京失陷、戰局崩壞,還有何顏面苟活於世......”

眼看皇帝已是淚流滿面,所謂主憂臣辱、主辱臣死,除了宋光義還架著宋治免得他再自殺,其餘的人莫不是驚惶無度的拜伏於地。

趙玉潔膝行向前,一把保住皇帝的腿,哭哭唧唧的勸皇帝保重龍體。

孫康哽咽著道:“臣等深知,陛下跟蒙赤一樣,面對國家大局不吝一死,可東京淪陷並不是陛下的過錯!

“是臣等無用,食君之祿,卻沒能為君分憂,擊退來犯之賊,該死的是臣等;如今害得陛下離開東京,這都是臣等的過錯,請容臣下自裁以謝天下!”

言罷,撿起剛剛被奪下丟在地上的符劍,拿起來就要抹脖子。

皇帝連忙一把抓住孫康的手臂,泣淚不止:

“孫將軍切莫如此,此番國戰為了大齊社稷,孫氏一門孫氏慘重,你也曾北渡黃河查探軍情,身負重傷命懸一線,實在是盡力了,朕怎能責怪你?”

聽皇帝這麼說,孫康也是淚流滿面,其他人見皇帝不再怪罪孫康,都爭先恐後請罪,說局勢發展到這個樣子,都是自己沒能擊退北賊。

“朕豈能不知,諸位在國戰中都已經盡力?諸公切莫自責過甚,大齊的江山要守住,還要依仗各位力戰......”

“陛下才是大齊的最大依仗,最不該自責的是陛下,只有陛下龍體安泰,才能號令天下繼續跟北胡作戰,贏得國戰的勝利......”

“陛下萬勿太過憂慮,北賊雖然一時得逞,但我大齊萬里山河億萬百姓,最後必能擊退北賊,讓他們血流千里......”

剛剛丟了東京的君臣,在荒野垂淚以對,爭先恐後承擔責任,並表示戰局失利不是對方的罪過。

一片悽慘的氛圍中,大家最終達成了共識:

戰局崩壞,不是皇帝的責任,皇帝威嚴不會因此受損,諸位王公大臣,也都盡力了,但因為北胡勢大,大臣們做得還不夠,往後需要殊死奮戰忠君報國;

簡而言之,局勢雖然艱險,但只要君臣合力,以大齊的億萬子民與深厚底蘊,還是可以收拾局面與北胡繼續作戰,並且爭取戰而勝之的,絕對不能畏敵放棄。

這份共識產生於大齊眼下最核心的權貴群體,往後必然是大齊朝廷的共識,並傳之於天下成為大齊軍民的共識,統一大家的思想,指導大家繼續作戰。

“陛下,當務之急,是另尋中樞之地。既然東京已經不可守,西京與南京去哪一個,關乎國戰大局,還需要陛下定奪......”

眾人起身後,孫康表示現在大家都很迷茫,只有皇帝能夠為他們指明前進方向,帶領大家收拾殘局並邁向大道通途。

皇帝沉吟起來,仔細尋思兩個地方的利弊。

西京長安位處關中,四面都是天險,防守起來很方便;南京金陵地處東南富庶之地的核心,可以更好調動東南財力投入國戰,而且也有長江天塹。

就在眾人眼巴

巴看著皇帝,等他決定帶領大家逃去哪個地方的時候,一個與眾不同的聲音,忽然在每個人耳畔響了起來。

“陛下,妾以為,當務之急不是去西京還是南京,茲事體大,可以慢慢權衡,但有一件事卻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需要馬上決議。”

說話的是大齊皇后趙七月。

這位到了此時,她還拖著那柄丈長戰斧。

皇帝與各位權貴聽了趙七月的話,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什麼問題如此緊要?”

趙七月正色道:“派王極境回東京,主持中原戰局!”

此言一出,眾皆愕然。

在大家的認識中,皇帝逃了,汴梁便是丟了,中原戰局已經崩壞,接下來只能想辦法補救、收拾殘局,但聽趙七月的意思,顯然對方並不這樣看待。

“胡鬧!”

皇帝發出一聲喝斥,“元木真在汴梁,現在讓人回去就是送死,哪有什麼主持戰局的說法?休要再胡說!”

眾權貴都是點頭不跌。

趙七月卻沒有就此作罷,當著眾人的面,與皇帝針鋒相對起來:“妾以為,元木真不會呆在汴梁,他至少還要去一個地方。”

這話讓皇帝更加困惑,也引起了他的興趣:“何處?”

趙七月眉眼肅殺的說出了兩個字:“晉陽。”

“晉陽?”皇帝怔了怔,旋即反應過來,北胡大軍久攻井陘關不下,對河東軍是無可奈何,這顆釘子元木真沒道理不去拔掉。

而他一旦出動,自然不是去井陘關陣前,而是像來汴梁一樣,直取河東心臟之地。

只要能在晉陽滅殺趙玄極,震懾全城,晉地自然軍心大潰,不復能守,元木真不去大軍陣前,也能決定戰局。

“依皇后娘娘的意思,晉陽能......守住?”孫康覺得這是痴心妄想。

但從國戰全域性說,如果這個妄想能夠成真,趙玄極能夠擋住元木真,那就是莫大的幸事,他心存奢望,不能不問。

趙七月道:“可以一試。”

皇帝默然不語。

晉陽有王極境後期的趙玄極,如果說大齊還有人能都擋住元木真,那也只有這位鎮國公。可在皇帝看來,就算是王極境後期,也無法抗衡天人境分毫。

“陛下,汴梁附近有數十萬大軍,丟失不起,若是數十萬兵甲都成了北胡的,我們想要再湊齊這些軍備,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銀兩、時日。”

趙七月繼續道:“而且中原一旦失陷,大局崩塌,只怕我們也沒有時間,再去積累這些軍備符兵。無論如何,汴梁不能就這麼放棄,必須要再守一次。

“當初朝廷棄燕平,是因為北胡優勢兵力兵臨城下,我們無法滅殺數十萬北胡悍卒與大量軍中修行者,但這回汴梁有數十萬王師,兵力佔優,故而可戰!”

趙七月最後這句話,解釋了當初離開燕平前,皇帝沒有拿出傳國玉璽的原因:傳國玉璽能對付頂尖強者,卻對付不了數十萬北胡將士。

皇后的話很有道理,眾人都很贊同,但有一個前提。

如果趙玄極擋不住元木真——目前看來這是肯定的,那麼無論哪個王極境回去,都是找死。

這有什麼意義?

誰願意去?

皇帝看向皇后,徐徐道:“皇后覺得,誰該回汴梁?”

“只有一個人該回去。”

趙七月的態度非常明確:“那就是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