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王牌校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思想禁錮最可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五章 思想禁錮最可怕

轉眼間。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要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時間。

這段時間裡,難得平靜悠閒的時光中,倒也發生了不少事情。

首先是沐野園的二店終於開張了!

地點也在鎮上,只不過,杜黎媛努力了很久,都沒有找到一個合適些的好地點。

只能暫時把二店,先開設在了一個較為偏僻的地方。

因為是臨時開設的,所以店面很不大,比沐野園住店小了整整一半。

之所以選擇開個小分店,並不是沐野園的生意不好。

相反,沐野園的生意仍舊爆棚,甚至訂單量早就排到了一個半月後。

要不是杜黎媛有意控制,估計都要排到半年之後了。

沐野園的生意,絕對是急需擴大規模!

她之所以開設個小規模的分店,是從吳子炎副主任那裡得知,來年鎮上要規劃一個商業區。

把小鎮散漫的市場改裝,讓小攤小販有處可去的同時,集中鎮上的商業。

讓小鎮的人們,可以更方便也更省時間去購物。

整個商業區,就坐落在鎮子的正中心。

這裡未來到時候會有連鎖超市,大型商場,服裝廠……美食城等等應有盡有。

杜黎媛正是打算,到時候,在規劃的商業區裡,投標一個好地段,直接擴大規模。

雖然偏僻的二店規模不大,不過杜黎媛還是用心去裝修了一番。

把它佈置的,跟沐野園一店的風格一致。

儘量讓來二店用餐的顧客,不會覺得在享受上,相比一店會有落差。

新店開業的時候,先前一起去鎮**的那些鎮上老闆,幾乎全都到場祝賀了。

呂冬夜自然也是其中一個。

只不過,他一直惦記的於洪剛,卻並沒有來。

原本他還想,趁機跟於洪剛談一下,他想做的野果罐頭的事情。

但他沒有來,也自然就談不成了。

聽杜黎媛說,於洪剛的岳母,病情似乎惡化了,根本離不開身邊。

呂冬夜自然表示理解。

沐野園二店開張,最為高興的,可就屬劉照啟這一批人了。

因為他們的工作總量又增加了!

沐野園二店每天的需求,只需要260斤,比一店的需求少了一半還多。

這點增加量,對於劉照啟這個急需活幹團隊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這代表著,他們每天至少能增加兩個勞動力!

由於這段時間日子比較清閒,呂冬夜也第一次,隨著劉照啟,來到了他所居住的村子視察。

劉照啟的村子名為:良西村。

至少從村裡的建築上看,比呂冬夜所在的南嶺村要好的多了。

沒有南嶺山村裡,那種過去的土屋。

但條件也好不到哪兒去,良西村裡到處都是石房,連瓦房都較為少見。

整個村裡,基本都以農耕為主。

可農民著實不易,種田辛苦一年,大多還都賺不了兩萬塊錢。

由於村裡世代流傳下來的思想影響,村裡沒有人會把耕地租賃出去。

在他們看來,祖上傳下來的神聖土地,是絕對不允許外人踐踏的。

這就導致了整個村子真的很窮。

眼下最大的收入,就是跟著劉照啟,去南嶺山村採野果的工作。

呂冬夜發現,村裡的人們其實都很樸實,不過也都像劉照啟一樣單純。

他詢問了一圈發現,讓他心頭最沉重的,就是村裡的教育思想也很落後。

幾乎在所有村民看來,上學都毫無用處,孩子大一點了,能幫家裡幹點活分擔一下,才是最實在的。

呂冬夜沒有發表什麼意見。

因為他管不著這個村子。

只是心頭難免有些感慨……他以為,當今社會,也就只有自己那個封閉的小山村,才會有這種落後的思想。

沒想到,良西村這種半開放的小村子,竟然也還流傳著這種思想。

呂冬夜不是聖人,也沒有悲天憫人的能力,更加不可能幫到全天下的所有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所能負責的,就只有他所能掌握的南嶺山村。

不過,呂冬夜還是私底下,跟劉照啟說道:“要是你們村,有誰家的孩子想上學,而家裡的大人,又實在沒時間照顧的話,你就跟他們說說,把孩子送我這兒來吧,我不要錢,還管食宿。”

劉照啟當時就一臉的苦笑:“呂校長,我知道你是個好人,但上學這種事兒吧,還是得看個人家裡是怎麼想的,國家現在的義務教育,不是也不要學費嘛,可他們都覺得,讓孩子去上學,還不如在家裡幫忙幹活呢。”

呂冬夜默然。

的確,思想上的禁錮才是最麻煩,也是最可怕的。

尤其是年齡越來越大的人,思維方式都已經固化了,想要說服簡直難以登天。

就現在這種時代,國家都已經開放免費義務教育了,可還是有人覺得不值,是在浪費時間。

這就是呂冬夜沒辦法的了。

“而且啊,呂校長,我家那孩子,不是在鎮上上初中嘛。”

劉照啟繼續說道:“他成績不行,自己也不願意上學,打算著混個初中畢業就算了。”

呂冬夜理解。

大部分底層人家的孩子,幾乎都是混個初中畢業,也就出去打工了。

完全意識不到,上學的重要性,以及學成後,會給整個人生帶來的整體巨大變化。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外在因素,影響著學子的求學之路。

比如,雖然義務教育不收學費。

但雜費住宿費甚至伙食費等等,對於一些貧困家庭,也是難以負擔的。

再加上另外一些,難以說清楚的元素,和教育資源的不公……導致當今年代,寒門出貴子的機率越來越小。

這或許,就是窮人家後代的宿命。

呂冬夜只是一個小學的校長,他最多,也只能幫助小孩子做好基礎教育。

剩下的教育之路,他當然也是無能為力了。

他來良西村這一趟,考慮到的是……自己的南嶺山村,不也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嗎?

呂冬夜記得,過了今年暑假,村裡的一些小孩子,也該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了。

只是,那些家庭早就外出打工,也把孩子帶在了身邊,不知道在打工的當地,小孩子能不能上到學了。

每年他們都會帶孩子回來過年,呂冬夜打算,今年趁著過年的時候,好好打聽一下這方面的事情。

爭取讓村裡,所有上不起學和沒學可上的孩子,至少都有一個基礎教育。

最起碼,識字多一點,會一點算術。

等日後長大了走上社會,也能從事一些簡單的腦力工作了。

至少,基本不會像劉照啟那樣,被最低階的騙術所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