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開局就是一隻廢仙女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三十八章 父子談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三十八章 父子談話

兩儀殿內。

皇帝捧著李承乾給他送上來的牓子,初初一開始,他也是不理解的,因為此時相比起規範整個科舉試的公平性,無疑,若是哪個能夠更好地挖掘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行卷跟公薦固然有它們的弊端,然而,說到底,這其實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因為當下正好合適,所以,就用這種方式。然而若是按照李承乾這牓子上所說的來,那無疑,已經把科舉試拔高到了一種很高很高的地步。

以至於,讓皇帝都不禁認為,太子這麼做,他所提出來的這些舉措,是不是有些用力過猛了。

他以前卻從未發現,太子竟然還有成為酷吏的潛質?

他歪著頭,用餘光看了一眼下面的太子。

感覺,還是太過於急著表現自己吧。

事實上……

皇帝會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局限性,更別說,李承乾這哪裡是‘關於這一次科舉試的想法’,若是說它是‘關於這一次科舉試的改革’怕是都可以說得過去了。

不過,這畢竟是他唯一的皇子,他總不能在此時打消他的積極性。

他斟酌再三,這才說道:“如此一來……會不會太過於大鋪大設?而且這辦法好是好,不過你也應該知道,我們北辰之前為何要實行行卷和公薦,就是考慮到有一些考生的真實水平,或許在卷子上,並不能完全體現,這才多方考察,為的,就是不浪費一個人才。”

若是讓李承乾把這個推行下去的話,朝堂之上,肯定會頗有怨言的。

更別說……

此時肯定已經有人找人投了行卷,那到時若是沒考上。

皇帝不得不用最陰暗的想法去想那些沒考上的人的想法,若是真的如太子所說的那樣……然後一想,他便有些暗暗心驚了,因為,可能各種行賄的案件,或者是誣告的案件,說不定就會因此而多了起來。

不過……難道還真的有人敢如此做?

漸漸地,他這才品味到了李承乾這想法的好處來。

與此同時……

李承乾聽得了他的話後,也是直指問題的要點,回道:“為了不浪費人才,這一點,兒臣當然明白,所以,其實在牓子上,還有一點是兒臣沒有說的。”

“哦?”

“為了能夠更好地挖掘人才,所以,兒臣提議,在進士科與明經科之外,還另外再設定一門考試,這門考試雖然不設科,不過卻是進士科與明經科的一個補充,父皇大可按照自己想要的人才的標準,而專門設定一些問題,若是真的有人能夠回答得上來,而且回答得很好,不妨,也可以對他們進行破格的錄取。而若是他們連這個都回答不好……兒臣以為,已經給了他們兩次機會了,還不如讓他們再好好回去讀書,下一年再來考。”

李承乾接著道:“至於這一門考試的試題,跟進士科與明經科又有何區別,兒臣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第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就出什麼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既可以比進士科與明經科簡單,也可以比進士科與明經科難,簡單的時候,錄取了以後可以放到各部,甚至是地方去去為官,做最下層的工作,進行磨礪,直到一定年限期滿,再召回,委以重任。”

“第二,題目也可以五花八門,不限方向,而且,不以答對的題目的數量定高低,答對一題跟答對一百道題,效果相當,只要是能把問題都答好,不過同樣,既是如此,要求自然相應的也是要比進士科與明經科高,甚至,可以用半個秀才的標準來取仕。”

“……”

……

顯然,這一次李承乾是有備而來的。

隨著他把這些都補充完善,他的整套科舉試制度流程一路下來,就幾乎找不到任何的缺點了。

除了在人手方面,可能會有些緊張。

比如說這個糊名制,兩千份試卷如此糊下來,也是一件不輕鬆的工作。

若是讓十個人來糊,也需每人糊兩百份。

至於對於那些出題的人,要實行封閉式管理,這個皇帝也覺得過分了些。

不過,李承乾倒是提出,可以專門在皇宮之內,又或者是別處,專門找一個行宮,用來安置這些人。

當然,這些出題者,最後,也不能是朝中大員了,而有可能是身居閒職的學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聽完了李承乾的講述,皇帝已經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不過想想也對!科舉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能讓更多的寒門士子,也能夠為官。

進而,制衡那些世家門閥。

其實,太子說的也很有道理,若是讓行卷跟公薦一直推行下去,難免會滋生腐敗,即便此時的朝堂之中,眾多文臣武將,都還算是比較清廉的,想必,如今正值盛世,還有他這個英明勇武的皇帝在,他們也不會做這樣的事,但若是到了他百年之後呢,到時候,若是出現了一個不肖子孫,根本無法控制朝堂當中局勢,而如此做,卻是為了把日後有可能會發生的各種腐敗現象,扼殺於萌芽之中。

‘也好!就看看這一次,敲山震虎,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人來吧。’

想畢,皇帝便對太子道:“既如此,那就按你所說的去做吧,皇宮上下,滿朝文武,全都聽你排程。”

反正……

就算再怎麼樣,失敗了,太子也還是個孩子,而若是成功了,就能為日後建立起健全的制度。

聽到了皇帝的話,李承乾自然也是心中歡喜地道:“兒臣謝過父皇!”

“不用謝了,你待會還要去哪?”

之後皇帝又問道。

“如果沒什麼事的話,便是回東宮。”

李承乾回道。

“最近很忙?”

“朝中文武百官都對兒臣很是支援,倒也不算是很忙。”

“很久沒有與你一起下圍棋了,若是不忙的話,不如今日我們父子二人便來上一局?”

“額……好!”

“夭夭如今怕也是快要有三個月身孕了吧。”

“差不多。”

“太醫說,你母后也還有一個多月就怕是要臨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