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三國第一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亮舌戰群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肅和諸葛亮在去東吳的路上,魯肅道:“先生去看主公的時候,千萬不能告訴飛羽的實力是多麼多麼的強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諸葛亮道:“放心好了,我自然知道如何對答。”

兩人又說了一些話,等到到了江東,魯肅先讓諸葛亮去驛站暫時住下,自己則先去見孫權。

這時候孫權正在議事,知道魯肅回來了,急忙召見他,問道:“子敬往江夏,體探虛實若何?”

魯肅道:“已經知道了一些,需要慢慢道來。”

而這時候,孫權拿出一張檄文,道:“這是飛羽送來的,你好好的看看。”

魯肅接過來後,裡面飛羽是恩威並施,先說我和你哥有不少的交情,也不忍和你刀兵相向,你只要乖乖投降,我絕對會好好的對待你。不過你負隅頑抗的話,那麼休怪我不客氣。

這文章陳琳寫的,裡面的內容也是非常的厲害的,魯肅看了都感覺一身冷汗,不過他也是個人物,很快就反應過來,道:“主公意下如何?”

孫權道:“未有定論。”就是拿不到主意。

這時候,張昭道:“飛羽擁有百萬之眾,實力強大無比。且主公大勢可以拒飛羽,憑藉的只有長江天險。可是飛羽如今得到了荊州,長江之險,已與我軍平分秋色,而且人家在上游,我們還佔據不少弱勢。飛羽如今已經勢不可敵。以愚之計,不如納降,為萬安之策。”

眾謀士也道:“子布之言,正合天意。”

孫權沉吟不語。張昭又道:“主公不必多疑。如降飛羽,則東吳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

孫權低頭不語。

須臾,孫權道:“坐了這麼久,我去換身衣服。”

而魯肅看了他一眼,若有所思,然後跟著孫權出去,孫權也沒多說什麼。

離開了群臣後,孫權大概也知道了魯肅的意思,於是握住魯肅的手道:“子敬,你怎麼看?”

魯肅道:“剛剛眾人所言,深誤主公。眾人都可以投降飛羽,唯獨主公不可降飛羽!”

孫權道:“為什麼這麼說。”

魯肅道:“像我這等人投降飛羽,當個郡守也綽綽有餘;而主公投降飛羽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聽也。主公宜早定大計。”

孫權嘆道:“諸人議論,大失孤望。子敬開說大計,正與吾見相同。此天以子敬賜我也!但飛羽先滅袁紹,後收呂布,再敗曹操,近日又迫降了荊州之眾,恐勢大難以抵敵。”

魯肅道:“我去江夏那邊,帶著諸葛瑾的弟弟諸葛亮過來了,主公可以問問他,便知道虛實。”

……

魯肅回去對諸葛亮再三吩咐:“見主公的時候,千萬別說飛羽的實力強大。”

諸葛亮笑道:“亮自見機而變,決不有誤。”

次日,諸葛亮也參加了孫權的朝會,他也很有禮貌,一一的問問眾人的名字。很快就認識開來了。

而張昭這群人見諸葛亮丰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遊說。

張昭先行挑釁道:“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琅琊臥龍村,自比管、樂。是不是這麼說過呢?”

諸葛亮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這狂的,讓張昭有些不爽,道:“我聽說劉備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甚至還打算拿下荊州,可是如今荊州卻屬於飛羽,不知道是什麼緣故?”

諸葛亮心想,這個張昭是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如果不先難倒他,怎麼能說服的了孫權,組織了下,道:“吾主若要取荊州之地,易如反掌。可是吾主劉備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劉表對於荊州的託付。沒想到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飛羽得到荊州,還如此猖獗。而如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閒可知。”

張昭道:“可是這麼說的話,與先生言行違背啊。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為齊桓公之相,霸絕諸侯,一國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國,下齊國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備,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可是如今呢,碰到飛羽,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棄新野,走樊城,奔夏口,無容身之地:甚至還不如當初劉備得到先生之前,那時候劉備至少有過平原,有過徐州,是這個道理吧。管仲、樂毅,就這樣?哎呀哎呀,我這個人就是太愛直言,請不要見怪!”

諸葛亮聽了,也不生氣,只不過是啞然失笑道:“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重的疾病的時候,當先吃糜粥,和服下溫和的藥物;待其腑髒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吾主劉備,向日軍敗呂布,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僅僅陳到、糜芳罷了:此正如病勢尪贏已極之時也,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吾主不過暫藉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飛羽過來之後,大將牛金,損失慘重。吾自比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比我這厲害吧。至於劉琮投降飛羽,這是個意外事件,吾主確實不知道;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況且勝負乃兵家常事,昔日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韓信久事高祖皇帝劉邦,也沒有全部都是勝利的啊。這是因為國家大計,社稷安危,都和本身勢力的實力這些有關係的。不像某些人啊,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

這話說的,張昭感覺羞憤難當,卻無言以對。

這時候,一個人問道:“如今飛羽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孔明以為何如?”

諸葛亮記性不錯,認出這個人是魚販子,咳咳咳,是虞翻,當下道:“飛羽收了袁紹、曹操和呂布的兵力,而且兵鋒直逼江夏,說心裡沒有緊張,那是自欺欺人。”

“如今吾主劉備帶著數千仁義之師,怎麼能敵的過百萬殘暴之眾?退守夏口,就是等待時機。如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但是某些人啊,還想讓自己的主公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從這裡看來,吾主劉備是這個天下唯一不懼怕飛羽逆賊的人了!”

諸葛亮這話裡面有坑,虞翻也說不出話了。

這時候,又一個人問道:“孔明想效仿張儀、蘇秦,遊說東吳?”

孔明一看,是步騭也。當下他直接道:“步子山以蘇秦張儀為辯士,不知蘇秦、張儀亦豪傑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作為秦國國相,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君等聞飛羽虛發詐偽之詞,便畏懼請降,還嘲笑蘇秦、張儀?”

步騭默然無語,畢竟讓自己主公投降,理虧啊。這時候一人問道:“孔明覺得飛羽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諸葛亮記性太好了,認出這個是薛綜,諸葛亮答道:“飛羽是漢賊也,何必多問?”

薛綜道:“此言差矣。首先飛羽先滅張角再誅董卓,天下誰不知道他是忠義之士。而且就算飛羽有野心,要取而代之的話,也是天數。如今他三分天下有其二,人皆歸心。劉玄德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怎麼能不敗?”

這可是原則問題,諸葛亮當下厲聲道:“薛敬文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人生天地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我探聽到一件事,而你們應該也知道,飛羽在他自己那邊,說了很多次,覆漢這件事情,還說倒是還立什麼少統領為皇帝。你既然為漢臣,見到如此不臣之人,應當發誓共戮之:這才是臣之道也。如今飛羽不思報效漢室,反懷覆漢之心,天下之所共憤;你卻以天數歸之,真無父無君之人也!不足與語!請勿復言!”

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這時候又有人上了:“先別說飛羽,不過你主公劉備總說自己為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蓆販屨之夫耳,何足與飛羽抗衡!”

這人是陸績,人稱橘子哥,反正有“陸績懷橘”的佳話,和“孔融讓梨”不分上下。

諸葛亮笑道:“吾主堂堂帝胄,自然在家譜之內,怎麼能說無可稽考?況且高祖皇帝亭長出身,最終卻有了天下。織蓆販屨,也是正當營生,為什麼你又覺得這是恥辱呢?這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

陸績語塞,羞紅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