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問道峨眉最新章節列表 > 二百六十七、賈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百六十七、賈靜

“昔年我創此法,不過將將入道,尚且不知天高幾何,亦無多少修行見識,你能修成如今模樣,也是機緣不差。”

談過些許瑣碎之事後,陸玄也指點起了楊雲瀾修行。

蘇遊所修法門,乃是徐煙霞之法,既有徐煙霞指點,陸玄也沒必要贅言。

回過頭來,再說楊雲瀾修行,除開徐煙霞指點之外,只說陸玄略作瞭解,便發現不少變化之處,其中氣機隱與楊雲瀾這白衣教教主的身份有關,似乎冥冥之間氣機勾連之下,連帶功法也發生了些許變化。

陸玄也說不上這變化是好是壞,不過具體說來,倒是對楊雲瀾增益頗多,而且也使得這法門愈發貼合她自身修行。

陸玄不知雲鼎山天師道扶龍庭之說,但能察覺這功法似與白衣教變化牽連,其中力量與神道也有幾分相似之處。

為此,陸玄細作琢磨之後,也有幾分收穫。

不說好友羅賢,便是王友直前世也是神道中人,他與二人論道潯陽,所得自然也是不少。

煉氣一道,他如今同樣是餐霞修士,境界不差。

此外楊雲瀾所修法門,本就是他昔年改造而成,此番再做參研,入手也沒有太大的難度。

當然,以他見識,離那創出修行之法的層次還有不少差距,倒不是境界不夠,只是修行時日太短,見識也還是少了些,自身見識尚且未能築煉體系。

即便能夠創出些許修行法門,只怕也是旁門左道之術,算不得正統修行,真要能創出一門當用的傳承之法,只怕還得還丹之後才有機會。

對此陸玄倒也沒有多少糾結,只說楊雲瀾如今修為,沒有大機緣,還不知多少時日才能成就玄光,倒也不急於一時。

陸玄所想,只是想著能讓這功法更為完善一些,同境界修行,不差尋常元胎修行之法,再添幾分護身手段,便也可以了。

如此以來,自不會耗費太多心思。

以他如今見識手段,修行法門一道,或許還差幾分,但護道手段,卻也不難弄出幾門,不說一些術法,只說劍術,他尚未入道之時,劍術本就不差,入道之後,多年修習,以一口龜蛇劍爭鋒,所得更是不少,如是創出一門馭劍之法,卻也不會太過費心。

此外所學落魄山,乃至裹素洲得來巫門法訣,也有機巧之處,能夠用於其中,前人學問為基礎,運用而來,亦不需自家如何辛苦琢磨。

……

陸玄在紫貞山很是待了一段時日,期間除了指點楊雲瀾修行之外,也幫著參詳白衣教事務。

他雖然沒有什麼管理大勢力的經驗,不過好歹有前世見識,多多少少能夠給出一些意見,對於白衣教的運營還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

眼見自家所能做的事情也都做了,陸玄便心生去意。

事實上王友直曾提到過的參上山離紫貞山相去不遠,畢竟都是在襄陽境內,是以他此前便託蘇遊幫忙打聽了一下廣華縣賈氏一族的事情。

廣華縣確有大族賈氏,二十年前賈氏大房夫人也自誕下了一名在腹中待了三年的嬰兒,喚名賈靜。據聞賈靜降生之日,異像天生,有靈龜拱衛,除此之外,還有傳聞,當日賈氏公子出生,乃是神仙出手。

神仙傳說之事,終究不曾親見,這些年來雖然每每提及賈氏,少不了要說起這一件神仙事,可除了賈氏自家之外,外人自顧生活,倒也沒有多麼在意。

況且如今亂世,襄陽之地近乎湖廣邊境,古來便是百戰之地,如今更是不得安寧,尋常百姓求存已然十分艱難,也沒有多少人會去在意賈家的神仙傳說。

而後,據白衣教教眾帶回來的訊息,還有一件趣事,那就是賈氏主家二十年前香火不旺,幾乎沒有所出,可後來賈氏公子賈靜出世之後,許是真引來了福報,一下子各家都有所出,一時賈氏一門香火大盛。

這本也是好事,可這人一多,各房子孫一多,好壞便參半了,尤其是隨著賈氏老太君愈發老邁之後,人心浮動,加之世道混亂,各人自有心思,賈氏未免有些亂象。

好在多年積累,尚且未曾爆發什麼傷筋動骨的大事,而且也虧了賈氏前梁爵位,廣華又是楚王治下,沒有受到太大波及,加上賈氏本就養著不少家丁,亂世之後還增添了幾分力量,護持自身不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到了如今,雖然大梁四分五裂,賈氏一家倒也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連帶著廣華縣,在賈氏的照拂之下,也還算安定。

當然,自蘇遊口中所知,這本也是楚王有意如此,如今情況,暫時就需要這些前梁勳貴門維持湖廣的穩定,否則真要是全都亂了,楚王府也無力維持現在的勢力。

這是外話,暫且不說。

只說陸玄大略瞭解了賈氏的情況之後,便有了幾分想法,王友直所說的那名轉世修行,該就是賈靜了,就白衣教教眾弄來的訊息,賈靜如今還是家中公子,功名未有,也不曾聽說有什麼人將他引走修行,如此一看,不像是佈置好了後手的轉世同道。

以陸玄參悟《太上廣法妙經》所得,自身修為欲再進一步,興許便與這‘立道傳法’之事有關,如今同道轉世之身,且得自王友直推薦,也是難得機會,自要嘗試一番。

……

話分兩頭,卻說陸玄有意離開紫貞山,去往廣華縣尋那賈氏一族,觀量轉世同道,琢磨是否機緣之時,廣華縣內,賈氏族中,卻生了一番波折。

險些氣得族中已然耄耋之齡的老太君一口氣沒回上來。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還得從家老太君最疼愛的孫兒賈靜說起。

賈氏與媧山沮水林氏一族本是世交,林氏之人得聞賈靜出世異像,自家才出世的柔娘也是有異像顯現,心覺結親之好,當是一件好事,於是便來賈氏說親。

聽得林氏小女出身之時也是伴隨異像,老太君便覺乃是天作之合,於是應下了此事。

賈林二家之間,還互通了信物。

後來林氏小娘也時常回來賈家玩耍,更是在賈家寄養了一段時日。

本來是和美之事,可眼見婚期將至,此番沮水縣林氏管家卻來了信,說是林氏遭了禍事,自家小姐被妖魔捉走,不知如何處理,來求賈氏相助的。

賈老太君可將林氏柔娘當成親孫女看待,本也是定下的孫媳婦兒了,這等年紀,哪裡聽得了這訊息,這不一聽之後,便險些閉過了氣去。

“造孽啊!”

老太君可是賈氏最要緊的人,這一出事,家裡頭的人都聚到了院中,好在很快老太君還是緩過了氣來,這一醒來,便是一嘆。

“祖母,您寬心些,參上山的李道長也是有本事的,既然是妖魔亂世,孫兒親自去請李道長相助,想來以道長本事,應該能夠幫些忙。”

說話的正是賈氏長孫賈靜。

賈靜身長六尺有餘,溫潤君子,頗有文學,只是前梁尚在時未參加科舉,如今也沒有功名在身,不過賈靜速來不喜與人相爭,對於這些也不看重,就是家中一應事物也不甚感興趣,尤其心慕道事,若非因老太君緣故,或許已經入參上山去尋一家道觀修道了。

說來賈靜與林氏柔娘未曾早早成親,拖到二十歲年紀,也不乏其中緣故。

賈靜從參上山上道長口中,得知男女身子未長成,過早成親,有損元氣,這才沒有成婚,而老太君寵愛,也不強求於他,才將親事拖到了如今。

誰料眼見都長成了,也訂好了日子,竟然發生這樣的事情。

聽到愛孫這話,老太君也平緩了些,所謂的李道長,是十多年前來參上山修行的,因為昔年王友直緣故,賈氏對於道家人頗為信重,在參上山建了不少道觀,也請來了一些道士高功,李道長便是聽到此事之後,又看了參上山風水,才在山上落戶的。

這位頗有一些本事,賈氏這些年也發生過一些麻煩事,都是求助這位道長解決的,所以賈家人對於這位也算是比較看重。

雖然不知曉妖魔到底有何等本事,但出於對道家修行的信任,老太君也定了些心神。

況且此時也沒有別的方法,沮水林氏雖然步入賈氏興盛,在沮水之地也算是書香門第,頗有一些人脈,如果不是不能解決,也不會急著把訊息送到賈家來,如今情況,也只能求助於這位李道長了。

“我沒事,柔娘的事情不好耽誤,靈兒,你速去山上請李道長。”

到底是主持了賈家事務多年,老太君年紀雖然老邁,有時也會有些糊塗,但清醒的時候還是果決的,顧不得自家身子,知曉當務之急是把人先救回來,於是做了吩咐。

至於靈兒,卻是賈靜小名。

“祖母您別急,孫兒這就去。”

賈靜點了點頭,隨即與家人說了些話,便匆匆離開了賈府。

……

參上山,本就是風水極好的地方,比不上一些名山大川,卻也別有一番神仙傳聞。

只是因為賈氏先祖緣故,此地被梁太祖賜給了賈氏,以至於早年這地方除了賈氏供養的宮觀之外,少有外人能在此地落戶。

因賈靜緣故,引了不少道家修行在此住持,如今山上宮觀漸多。

宮觀之中,自然都是在籍的正統道士。

不過真正有本事的,卻也不多,畢竟只是因為王友直昔年相助,讓老太君生了供奉道家神仙的心思,請了些正統道士來求福祉罷了。

若說對參上山最為熟悉的,莫過於賈靜。

不知什麼緣故,賈靜自小便喜歡在山上玩耍,尤其是宮觀漸多之後,更是中意在這些宮觀之中靜坐,他自己也說不出來是什麼原因,只是每每來到山上,便覺安寧。

這也是他心慕道事的原因之一。

熟門熟路,賈靜帶著幾名家丁上山,不多時便來到了一處小道觀。

此觀名為‘巫丹’,正是李道長修行之所。

據聞李道長乃是上古巴族後人,巴人古時曾遷至此,巴人有巫山、丹水,李道長念及於此,便以巫丹為觀名。

這是賈靜從李道長口中聽來的,具體如何,卻也不清楚。

能在這時節來到參上山修行的,多是喜歡清淨的道士,李道長也是如此,聽說早年前梁國亂,李道長也是四方雲遊,解救百姓,可是後來征伐四起,所見所聞叫人傷心,知曉但憑自身之力,也救不得多少百姓,遂才來到了參上山靜修。

李道長有本事,也是善人,每每相助賈氏或周邊富貴人家解決些許麻煩,也不要錢財,只願各家多多幫扶百姓,實是有心。

賈靜對於李道長就頗為敬重。

巫丹觀中,除了李道長之外,只有一名道童,喚名李真,乃是李道長弟子,年歲比賈靜要小些,是十餘年前李道長外出時帶回來的孤兒,因賈靜不時來觀中玩耍的緣故,與李真關係頗好。

“靜大哥,今日又來山上玩耍麼?”

李真年紀不大,常年山中修行,天真爛漫,也只賈靜上山之時,能有個玩伴,所以對於賈靜的到來十分高興。

賈靜此時帶著急事,卻也無心寒暄,只道:“真弟,李道長可在觀中?家裡有件急事,需請道長相助。”

李真對於賈靜算是瞭解,見賈靜模樣,知道不是小事,於是忙道:“在的,師父在觀中修行,我去請他。”

不多時,賈靜見到了李道長。

李道長年紀不小,看上去甲子年歲,算不上仙風道骨,有些清瘦,肌膚黝黑,骨架寬大,顯得有些雄奇。

一身漿洗得發白的青色道袍,打理十分妥帖,別有一番清逸。

“賈家生了何事?”

但見賈靜,李道長便問。

賈靜遂將林家發生的事情告訴了李道長。

聽得林氏變故,李道長面容沉凝,又問道:“那妖魔使了何等手段帶走的林家小娘子?”

賈靜細細回想,道:“據林氏下人所說,是院子裡捲起一股黑風,人便不見了,具體無從得知。”

李道長聞言,面色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