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誰難受誰知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八十四章 何為至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八十四章 何為至理?

何為至理?就是在不同的場景下都能說得通,在不同的領域中都能活學活用。

…………………………

韓士奇沒把自己平日裡在公司的狀態告訴陸雨馳,又不算什麼功勞,根本沒這個必要。這些事是同樣進入了那間公司的陸雨馳的助理告訴陸雨馳的,陸雨馳覺得韓士奇能做到如此對他來講已經是很大的功勞了,而韓士奇還有第二步要走。

這第二步才是韓士奇自己告訴陸雨馳的,倒也不是邀功,而是涉及到商業決策,必須問問陸雨馳這位公司最高決策人的意見。

韓士奇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切切實實提升自己,真正做出點貢獻來,而龍仲遊在這方面也是鼓勵韓士奇的。雖然短期內韓士奇做到第一步就達到了陸雨馳的期望,可長遠來看韓士奇不管將來被調到哪個部門,必然都還是公司的高層領導,提升自己是應該的。

知道了《道德經》核心思想當然是道、道的本質是無為,可這終究是個抽象的概念,是個作為管理者的狀態。那麼龍仲遊既然跟韓士奇提到了《道德經》,在《道德經》之中又有哪些表象的、最能概括主旨的、真正可以用於實際經商操作的內容呢?

韓士奇當然不知道,但他可以問龍仲遊。他最大的優勢恰恰是很清楚自己智謀平庸、學識不多,此前做生意因為能力不足又都是賠笑臉、裝孫子的方式,所以他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不懂就問嘛。

反倒是陸雨馳,也好學好問,但他學的、問的那個人必須得是在某方面非常高高在上的位置。可即便面對那些人,對於在他心裡認為誰都可以去學的知識,他也是高談闊論、最多就是跟人探討。

所以關於《道德經》有哪些表象的、能概括主旨的、可以用於經商操作這類問題,龍仲遊給韓士奇的答案和王小貓此前跟陸雨馳聊過的一樣,都是那兩句話——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區別在於韓士奇很謙卑、很直接的請教,而陸雨馳卻是自己先巴巴說了一堆什麼天地不仁、聖人不仁的,王小貓不勝其煩、無可奈何才用了這兩句堵陸雨馳的嘴。區別在於王小貓把這看做《道德經》最精髓的部分,是天地萬物之至理,而龍仲遊當然也認同這個觀點,但他卻和很多高明商人一樣把這點用在了經商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何為至理?就是在不同的場景下都能說得通,在不同的領域中都能活學活用。如果一個道理只侷限於一時一地一事,有太多苛刻條件才能驗證,或者乍一聽挺對、經不得琢磨,不能說明這個道理不對,卻談不上是至理。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王小貓對這兩句的解讀和很多人一樣,是說天地萬物都要遵循道的運動規律,處於物極必反的迴圈狀態之中;而柔弱如水的處事方式,正如同道在發揮作用。

龍仲遊把這兩句用在商業上,他教給韓士奇的則是既然這天地萬物都處於迴圈狀態中,可以理解成今天強的,明天就弱了;卻也可以理解成世間有強的同時,必然也需要弱的存在。不然今天強的明天變弱了,同時卻沒有今天弱的明天變強了,後天呢?全弱了?

所以經商時不必急著爭強,未必爭得過,也沒有那個必要。

就好像這個世界上需要豪車,它就得同時需要價格相對親民的普通代步車。人家做了幾十年,有品牌、口碑、技術和人力物力的積累,你沒有卻跟人家爭強,能爭得過嗎?做普通代步車薄利多銷不是一樣賺錢嗎?等你也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嘗試做強的、高階的豪車唄。

這就是差異化經營,這就是對“反者道之動”的商業運用,這也就達到了“弱者道之用”的效果。你強盛的時期、你擅長的領域我不爭,我示弱、我避開你行不行?等我能變強的時候再說!

龍仲遊講了這個道理,韓士奇是怎麼實際運用的呢?

雖然韓士奇現在是陸雨馳那個大公司的市場總監,可是他要想在公司做出什麼成績,近期來講是為了樹立威信、坐穩位置,不給陸雨馳丟臉。所以他近期的對手不在公司外面,反而在公司內部。

其他部門負責人也好、職員也好,韓士奇沒法太深入瞭解,可不管有功無功,表面看著起碼做到了按部就班、各司其職。韓士奇對自己負責的部門當然更瞭解一些,正因為瞭解,知道大家在各類業務上都拓展得不錯,他想在什麼地方表現一下才更難。

聽了龍仲遊講的一些《道德經》在商業上的啟示,韓士奇自覺有了些領悟,又進一步瞭解了一下公司的情況後,終於發現了一個公司各類業務中相對薄弱的領域——音樂。

原先屬於韓家三兄弟的這間公司最早是做電視劇,不過基本上一直賠,直到開始轉做電影才起家的,所以在公司艱苦創業、逐漸好轉的路上根本沒有音樂的事。後來雖然隨著公司的發展,擴充套件了音樂方面的產業,可他們不是內行、也沒有太大興趣,所佔的比重不大。

而且等到他們公司發展起來、逐漸走向娛樂圈頂峰,沒過幾年隨著網絡時代的全面到來,整體的音樂市場也就沒落了,他們當然更無心在這方面下多大的力度。

可音樂卻正是韓士奇的強項,雖然他也覺得韓三哥他們不重視這方面從商業上來說、從環境上來看確實沒什麼錯,但韓三哥他們對此的忽略恰恰成了韓士奇表現自己的機會,反而真的出去拉多少生意倒體現不出是他的成績了。

韓士奇倒是像陸雨馳說的那樣過去整天親自到處拉生意,可是整天做的事未必就代表做得好。

他在應酬的時候確實輕車熟路、能把氣氛搞得很好,可他要是真的拉來了很多生意,他那公司不早就發展壯大了?何況他那都是賠笑臉、裝孫子拉來生意,而這種拙劣的方式也就決定了即便成功拉到生意,可生意的規模和層次也早有了上限。再說對於如今的他來說,這些手段也已經用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