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誰難受誰知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章 (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章 (三)

迫於無奈的事,自己認了、忍著,難受的感覺也還在。可心甘情願的事,或許實際上也難受,但就不覺得了……

…………………………

“有孤獨終老的、有胡搞亂搞的,就比如他和楊小瑩……”

“誒!誒!”聽韓士奇突然提到了自己,陸雨馳忙說,“合著你前面兒‘咱們’、‘咱們’了半天——沒包括我?我反而是那個反面教材是吧?你可真是個狗啊!要不你就先把我提出來,別讓我認同了半天才說我行嗎?”

“我這不是按你的法兒看看別人難受,解解寬心嘛。”韓士奇說到。

“你還有臉說‘按我的法兒’呢?我看你難受,教給你怎麼解寬心,你自己倒是寬心了,還不忘扎扎我的心?”

“哈哈哈。”王小貓笑說,“聽你們倆鬥嘴啊,我倒是想起個不錯的劇名兒。我寫的那個現實題材的劇本兒就是咱們這兩年多的事兒,可一直就沒想出一個滿意的名字,乾脆——就叫《誰難受誰知道》吧……”

……

那天三人喝完酒,韓士奇當然還是要留在北京工作,也順便跟劉亞萍繼續那種幾乎被公事填滿的約會。

王小貓則是轉天就回到了天津,他到北京是參加一檔綜藝節目的,也順便跟陸雨馳和韓士奇聚聚,本來也準備回去了。而正因為他提前定好了回天津的日期,楊米在別的地方忙完工作也會去天津跟他會合。

至於陸雨馳,他又在北京待了兩天就去了南方一個小鎮。待的兩天是為了跟一個人確定時間,選在了南方的一個小鎮見面是因為跟這個人早有如此之約,這個人當然就是楊小瑩。

去年就跟楊小瑩約好今年找個時間、找個南方小鎮度假,之前因為久未實現這個約定,陸雨馳倒是帶著楊小瑩去薊縣他那個影視基地住了幾天。可那終究是替代品,而且因為韓三哥要對付黃大今的事、因為他的劇組要來,連替代品都未能盡興,提前結束了。

後來陸雨馳就忙著對付韓三哥,而對付完韓三哥就得忙著整頓新接手的公司。好不容易清閒了,已經出門很久的他又要回到天津陪戚琪、陪萬茜茜、陪長輩和兩個孩子。還因為林輝友的事,又要著重陪陪林格,甚至陪跟他只是朋友的林娜。

等這些都忙完,他才意識到自己跟楊小瑩又有將近半年沒聯絡了。雖然他和楊小瑩說是朋友,可他們畢竟不是單純的朋友,拋去喜歡程度不同,他既然能為了林娜,從身體的親密程度來說是不是也該更多考慮楊小瑩的情緒、也該履行他自己提議的約定?

正巧他和王小貓、韓士奇喝酒時提到了楊小瑩,他表面上沒有多說什麼,其實就在酒桌上他就偷偷給楊小瑩發了資訊,跟楊小瑩約了時間。

而從楊小瑩這麼忙的一線女明星只把時間定在了兩天後,他就知道自己想得沒錯。楊小瑩對於他的提議從來都是很配合的,對於他要辦的事從來都是盡心盡力的,楊小瑩很長時間見不到他、甚至沒有聯絡,是不是也會很難受?

……

等到陸雨馳真的跟楊小瑩在約好的地方見了面,也是這麼直接問著楊小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難受。”

“呵,不好意思說啊?誰難受誰知道。”

“是,誰難受誰知道,你能覺得我難受,按說我自己應該更能體會自己的難受,可我真的不覺得。如果某件事是逼於無奈不得不難受,自己即便認了、忍著,難受的感覺也還在。如果某件事就是自己心甘情願的,或許實際上也難受,但就不覺得了……”

本來陸雨馳這次來就已經做好了在這幾天之中不可能跟楊小瑩單純做朋友的準備,吃飯時聽著楊小瑩的話,當晚兩個人自然更加淋漓盡致。

事後,兩人抽著煙,陸雨馳說:“你總是……我真不知道怎麼才能補償你,你也不會要。”

“我要啊。呵,那你就多給我講些你過去的事,就算是對我的補償了。”

“這簡單,你想聽什麼時期、哪個方面的?”

“我想——聽你最不願意回憶的那個時期、那些事。”

“嗯?”陸雨馳不禁注視著楊小瑩,隔離兩秒,輕聲笑了笑,又說:“以你的智商和情商,似乎不應該想問這個。”

“可是在這幾天中我是你的女人,做你的女人需要智商和情商嗎?更瞭解一個人,才能覺得跟這個人更親近。既然更近親了,就應該多瞭解這個人不開心的經歷。”其實楊小瑩聲音略微沙啞,可她跟陸雨馳此時說話的語氣卻非常溫柔。

“說到底你還是聰明,那你猜猜我最不想回憶哪個時期、哪些事兒?”陸雨馳反過來問楊小瑩。

“不用猜,你帶我見過的那個跟我很像的女人,但你很少在我面前提起她。你這樣的男人,也肯定敢於面對事業上的一切低谷和高峰,所以如果你有不想回憶的時期、不想回憶的事,肯定是感情方面的,應該就是她。反正我對她挺好奇的,能給我講講她嗎?”

陸雨馳把手中的煙掐滅了,卻又立即點上了一支新的。就好像要給楊小瑩講林娜、要回憶認識林娜的那幾年,都需要有個簡單卻沉重的儀式。

而陸雨馳進行完這個儀式,也就意味著不管是有言在先要補償楊小瑩,還是他自己壓抑已久也想傾訴,他都會給楊小瑩講起那段不願回憶卻銘記於心的往事。

“那是在2015年吧,那時的我說起來真的很‘商心’。我說的這個不是‘傷感’的‘傷’,是‘商業’的‘商’。雖然在那之前我已經經商幾年了,可我作為一個商人真正的心態養成、學到很多高明手段就是在那時,同樣也是在那時我真正認識了她。哦,她叫林娜,也是我們天津人。

我說‘真正認識了她’是因為之前我就知道有她這個人,不過沒有太多的接觸。她是我弟弟的同學,也是我弟弟在我家公司裡的助理。呵,說起來可笑,真正認識了她之後,我還曾經想過要撮合她和我弟弟,而她做的就是幫我追到了我老婆……”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