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家請我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紫金梁”之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九章 “紫金梁”之死

張順一聽二當家“紫金梁”這種不合邏輯的言論,便奇怪的問道:“二當家,此話怎講?”

“我朝開國第一謀士誠意伯劉基劉伯溫曾占卜我大明氣運,下斷言道: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

“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此言何意。只是剛才聽到你姓張名順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這‘遇順則止’,豈不是正應在你的身上?這朱家天下,合該被你所滅,取而代之!”

言畢,“紫金梁”有扭頭對“左金王”賀錦、“革裡眼”賀一龍言道:“我知剛才我命你們認他為主,你們頗為不服,真是眼瞎的厲害!豈不知原來是真龍當面,我這是送給你們一場大造化,也算對得起你們追隨我良久。”

“左金王”賀錦與“革裡眼”賀一龍聞言一愣,竟沒有想到其中竟然又如此緣由。也不由感動的緊,連忙對二當家“紫金梁”拜了拜,言道:“多謝二當家成全,我等沒齒難忘!”

當然,這兩人在感激之餘,心中也不由泛起一絲疑惑:二當家“紫金梁”雖然有些才能,奈何不學無術,何時竟變得如此文縐縐的了?不過好在時值二當家生死存亡之際,二人也未及細想。

張順前番被人吹噓了多了,麵皮也厚了許多,只是謙虛了兩句“愧不敢當”,便不在勸了。

也許是“紫金梁”感覺到生命的流逝,對生命更為渴望。所以他並沒有揮退他們,反倒繼續說道:“務虛道人何在?”

“在!”務虛道人無悲無喜的應道。

“我知閣下乃方外之人,只是這大明天下何曾容得下方外之人?我本來也是出家之人,剃了個光頭,當了幾年和尚。結果大災以來,照樣沒有吃喝!”

“這朝廷不管飯,佛祖也不管飯。咱只好欺師滅祖,做了這反賊,如今務虛道人你也是算入了賊窩。我知道你也是有大才之人,我前番恨不聽道長之言,反倒輕信了韓廷憲那賊廝。”

“我前些日子聽說,那韓廷憲被曹文詔殺良冒功給殺了,真是大快人心,只是恨不能親手瞭解此人而已。”

“道長既然知道張順已有天命在身,何不留下輔助與他。為了諸葛留侯之位,正為道長所設也!”

務虛道人聞言哭笑不得,你這想的比我安排的都周全。如果按照張順的話來說,那就是“都學會搶答了”。

務虛道人只得應道:“謹遵二當家命令。老道士我塵緣未了,看來少不得跟著‘擎天柱’去那滾滾紅塵之中走一遭了!”

張順也差點笑噴了,好歹人素來面無表情,別人也看不出虛實來。他也裝模作樣的回應道:“感謝二當家相助,亦感謝務虛道人助我一臂之力。我張順不敢保證什麼,只要有我張順一口吃的,定然少不了大夥的吃食!”

“官兵若來,我便敢戰,定然讓那崇禎小兒寢食難安,聞我之名,膽戰心驚!”

“紫金梁”聞言頗為開心,便介面道:“當初我生在綏德,年輕氣盛,騎馬遛狗,打套虜,好不快活!”

“只是不知積蓄,家無餘資,一盡皆吃喝受用了。結果大旱來臨,我無以為生,只得剃度出家,當了和尚。”

“剛開始,寺廟裡尚有吃食,還能勉力支撐。結果不曾想大旱持續兩年,連寺廟都沒了吃食,咱家也只好效法大明太祖爺,做了造反的勾當。”

“我之前從過軍,頗知些兵法,自詡‘架海紫金梁’,準備做一番翻天覆地,改朝換代的大事。不曾想,志大才疏,合當亡命於此地也!”

“如今邊軍善戰,朝臣一心。大明北拒金虜,南平奢安,我義軍果可活命乎?”

“我自擔任三十六營盟主以來,夙興夜寐,輾轉反側,不能安眠,唯慮義軍今後如何。我不敢奢言雄心壯志,唯求兄弟們能有一番作為,不能終身做賊也!”

“我喜聽《忠義水滸傳》,深感宋三郎志存高遠,不計個人得失。以戰逼和,以和逼詔,我也深以為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是大當家與我二人先後擾亂陝西、山西等地,天下震動。為何朝廷仍然執著剿滅我等,不曾有半分詔安之意?”

“難道我們不是大明的赤子嗎?難道我們就不是大明的子民嗎?難道我們就合該死,別處就合該活不成?為什麼?為什麼!”

這二當家“紫金梁”前番還是迴光返照,回憶自己一生經歷,結果沒想到訴說到義軍前程和詔安之事,猶自憤恨難平。

張順沉默了一下,回答道:“二當家,非不欲也,實不能也。朝廷也想詔安,只是糧餉空虛,為了省錢而已;義軍想詔安,只是沒有吃食,求活而已。”

“然後,若想人義軍求活,朝廷唯有出錢出糧,方能解決問題。可是朝廷若有錢糧,何必發兵剿滅我等?”

“朝廷年年稅收勞役不計其數,為何沒錢?”二當家奇怪的問道。

“因為這些稅收勞役需要經過幾道手,方能使用。第一道便是收稅,收稅之人過手便撈,朝廷徵一,官員敢於徵十;第二道運送京師、別處,必然有火耗損失,被經手官員上下其手;第三道入了倉庫,一則付給朱氏藩王,二則被皇室挪用,等到六部收支,其錢糧所剩無幾矣;第四道,發放地方,經手官員無不盤剝一邊,至此天下錢糧稅費已經盡矣!”

“他們怎麼敢如此?他們怎麼敢如此!”“紫金梁”聞言悲憤難當,竟然當場吐血而亡。

原來這二當家“紫金梁”因為地位低下,從來不瞭解朝廷的錢糧運作,只是本年的厭惡貪官汙吏,竟不知其中有如此多的門道。一想到那麼多兄弟姐妹,竟然因此而死,便悲憤鬱結於心,急火攻心而死。

其實張順對此也不甚了解,好在張慎言身為朝廷大員,對其中門路頗為門清。張順多次與其探討,才明白明末缺錢的真相。

可憐崇禎皇帝,為了糧餉,聽從楊嗣昌的建議,與崇禎三年強徵“遼餉”。可他哪裡知道,他每畝增加三釐銀子,下面就敢給他加增一兩。餉銀越加,天下賊寇越多,大明滅亡就進入倒計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