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煉魔頭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4章,釋迦擲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4章,釋迦擲象

一張八仙桌上,擺了好多精緻的菜餚,杯中斟滿了美酒。不過,圍著八仙桌而坐的幾個人,誰也沒有對這些東西看上一眼。

姜先生簡單的把事情說了一遍。這幾句話,讓歐陽鉦面色一肅。

屋子裡安靜了一會,歐陽鉦有些猶豫的問:“姜先生,你說的可是一位少府官員呀!”

姜先生知道對方想確認的不是這個,他篤定的說:“有王爺的支援,您不必擔心。王府也會派出得力人手,跟著您二位一起做事。王爺說了,事成之後,得了東西,您二位平分。”

歐陽鉦這人平日裡囂張跋扈慣了,但是他也明白,這種事情沒那麼簡單。尤其,這次要對付的是一個京兆府的少府官員。

歐陽鉦端起酒杯,給兩位客人敬酒,飲了一杯之後,他問姜先生,“咱們總不能,這麼明目張膽的打上去吧。”

姜先生笑了笑,從容不迫的說:“當然不能明火執仗。想要給這樣的一位官員治罪,只有朝廷中樞才可以下令擒拿。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二位都是武林中名宿,不知道有沒有聽過南朝的一段秘聞。”

歐陽鉦與暉雲道士對看一眼。

“願聞其詳。”

姜先生說:“宋氏南遷之前,那位道宗皇帝編纂萬壽道藏,編撰官中出了一位奇人,名叫黃裳。他校對道藏的過程中,無意中悟到了武學道理。後來這人去剿滅明教,得罪了明教的人,導致其家人背害。

黃裳立誓報仇,將武功煉至大成。年老之時,他將一身武學精要寫成了一本九陰真經。這本書在哪裡,誰也不知道。但是,如果他出現在南府中,你說會不會有很多武林中人前去尋找呢?”

以歐陽鉦與暉雲道士的本領,普通的武功已經不放在他們眼中。姜先生看出了他們的意思,又將那一段武林舊事詳細講述了一遍。

此時,歐陽鉦與暉雲兩人才知道這部真經的寶貴。他們的興趣也來了。

暉雲道士問:“那是這訊息是真是假?”

姜先生看到目的達到了,就直接了當的說:“武林舊事是真的,真經是真的。至於真經在哪裡?那還不是任由我們說嗎。”

歐陽鉦想了想,“我帶的徒弟不多,留在山莊的人,大多要幫王爺在西域做事。不知,道長能有多少人?”

暉雲道士說:“我也只有幾個徒弟與同門。想要在少府官員的府邸裡動手,有些難了。”

姜先生說:“二位不用擔心。我會派出一些人協助二位。只要防備主要人物逃脫就可以。”

姜先生看到二人點頭,又接著說:“南途手下有不少人手。為了避免廝殺的間太長,還需要歐陽莊主先出手,用毒術先解決一些麻煩。”

歐陽鉦點了點頭:“咱們什麼時間開始?

姜先生說:“先把訊息散出去,等時機成熟再動手。”

終南山,重陽宮。

累了一天的賀遠,就留在這裡休息。來此之前,他已經跟劉家的招呼。近來也沒有什麼事情,他打算在重陽宮休息幾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今天,他們一直研究經書上的武功。

寄空和尚說,天竺佛國的瑜伽術有非常神奇的功效,但是講究用意不用力,萬不可有半分勉強。

如此一來,進度難免慢了下來。寄空和尚與王重陽將經書通讀以後,開始具體研究每一個姿勢的功效,試圖從中悟得根本的道理。

周伯通與賀遠,漸漸插不上嘴,他們在旁邊待著沒有事情做,就開始研究另一門釋迦擲象功。

這名字來自於佛教的一個典故。

習練此功,經過特殊的發力訓練,可以把全身的勁力集中於一處,將重物猛地拋擲出去。這門功夫除了力大之外,巧妙之處在於,如何將全身的力量運用自如。

其中的法門很快便被寄空和尚研究出來。周伯通和賀遠兩個人空閒的時間便在研究這個功夫。找到了竅門,兩個人學的很快。

一天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第二天天繼續這樣的日子。接連三天,寄空和尚與王重陽總算是神足經這門功夫的一些奧秘摸清楚。

兩個人都是武學大家,不會輕易地改換武功門路。他們更願意悟出道理,從而提升自己。

賀遠內功平平,他在兩位大家的建議下,從裡面選了一些動作,記住了存想的法門之後,就開始盡力的練習。

賀遠初次練習瑜伽動作,這才明白,人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想做出種種奇怪的動作,實在是很困難的。儘管他此時的筋骨強壯,但是,僅僅練習一個姿勢,就讓他有些力竭。

他練習得時候,寄空和尚似乎對這門功夫已經失去了什麼興趣,他拿出了剛剛得來的兩本書,與王重陽一起參閱了起來。

兩人一邊讀這長白劍經,偶爾談論羽臻道士使用劍芒的種種神奇之處。

寄空和尚對鋒利無比的劍芒很感興趣,不停感慨道家玄門中,種種劍法劍術的神奇。

王重陽聽了這些感慨,微微搖頭。他說:“無論積蓄到多麼強的內力,也很難用內力在劍尖上凝結出劍芒,所以秘訣或許不是內力的多寡。

如果我猜的不錯,劍芒的秘密在於它執行的方法上。這部長白劍經,用劍之時,內力執行於手三陽經與手三陰經之間。

其中,運用最多的是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以及手厥陰心包經,這四條經脈。”

王重陽一邊說,一邊指著書頁的幾處給寄空和尚看。

“這四條經脈中,三焦經在無名指,心包經在中指上,大腸經在食指,而肺經在大拇指。這四指的運用,正是握劍的法子,也許秘密就在這裡。”

有了王重陽的幫助,寄空開始琢磨劍芒的奧秘。

兩個人在研究的過程中,賀遠一直在旁邊觀看,不過他的姿勢非常古怪,雙腿凌空盤坐,兩手撐地,支撐全身重量。他一邊做著這個古怪姿勢,一邊聽著僧、道兩人的討論。

周伯通也在旁邊學了一個姿勢。

賀遠聽著他們的話,有了一點想法。只是看倆人一直在冥思苦想,偶爾交流的自己的想法,所以並不敢插話打斷。

---------------------------

感謝書友讀者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