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

按照原本的計劃,李易是決定先為張遼打響名聲,然後呂布很可能容不下張遼,逼迫張遼出走,李易就能順勢將張遼招攬,再安插到董卓的嫡系之中,以備將來發動雷霆一擊。

也有可能,呂布轉了性子,對張遼重視起來,給予張遼掌控兵馬的實權,這樣,李易同樣可以借用張遼本部人馬起事。

不管是哪種情況,李易都決定在最後,也就是沒有回頭路的時刻向張遼攤牌,李易相信,不管是出於私人情誼還是為了個人前程,張遼多半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可現在,李易感覺火候還差點。

或者說,李易不太願意冒險。

當初李易一無所有時,他可以擔著巨大風險,獨自一人上戰場與華雄搏殺,也能早早的下注拉攏徐晃,讓徐晃作為自己的第一個可用之人。

可現在李易已經有了攪動風雲的潛力,再讓他冒著殺身之禍去提前拉攏張遼,便讓李易有些遲疑了。

忽的,李易想起了曹操後來評價袁紹的話:“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

難道自己是也是那般人?

一聲嘆息中,李易到了宮門之前,收斂心緒,讓侍衛通傳。

李儒因為身體的緣故,還在家中休養,董卓懈怠了一段時間之後,似乎也明白了不妥,最近勉強算得上勤勉,很快就召李易進去,聽李易說了軍校尉的事,董卓沉吟片刻,便答應最近幾天會抽出時間去親自觀戰。

雖然對於李易說的以新軍校尉選將為契機,然後廣收人才的計劃很感興趣,但董卓並不認為這次真的能選出什麼將才,畢竟將軍不是大白菜,所以,董卓能答應親自去觀戰做評判完全是看在李易的面子上。

不過李易卻是要提高董卓的重視程度,便繪聲繪色的講了今日的經過,其中張遼無人能敵的六十多場連勝,徐晃穩如磐石的二十連勝,都被李易大書特書,聽的董卓漸漸也來了興趣。

早年時,董卓可是猛將一員,但董卓自問就算他武藝最巔峰的時候,讓他連打六十多場擂臺也只能是在夢裡,現在自己手下有這等人才埋沒,他必須是要親眼看一看的。

於是董卓讓李易保證,他不是暗中使了手段,而是當真有人才之後,董卓眼睛眯了眯,做出了一個讓李易頗為意外的決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明日朝會之後,董太師邀小皇帝,以及文武百官一同在殿前觀戰!

對此李易頗為吃驚,畢竟比武應該去校場,而且只是為了選一個校尉而已,在宮內這麼整有點胡來了,不過馬上,李易就明白了董卓的想法。

這是要彰顯武力,讓滿朝文武看看他董卓麾下可是人才濟濟,讓小皇帝知道,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英才為他董卓所用。

他西涼軍雖然暫退長安,並非是衰弱,而是養精蓄銳!

告別董卓之後,李易安排人將明日的事情知會了晉級的那八人,便一邊想著事情回了自家。

剛踏入廳門,他新婚的小妻子便迎了上來,為李易接過外袍,又遞來手帕,供他擦臉。

看到伏壽,李易笑了笑,原本微皺的眉頭緩緩散開,他與伏壽相處了幾日已經不再生疏,而伏壽除了年齡小了一點,有些事情被李易往後推遲之外,其他方便做的真的挺好的,最起碼李易是挑不出來半點毛病。

因為李易並沒有真正將眼下的府邸當家來看,所以對於下人的管教比較鬆散,但伏壽不知他的想法,暗中觀察了兩天,向李易請示之後就給府中下人立了各種規矩。

具體過程李易沒參合,但他能感覺到,府中的氣氛已經不同了,隱約間有了點“大院”的感覺。

最近伏壽還給李易列了一個單子,經過她的“整改”之後,縱然加上了陪嫁過來的人,府中每月的預計支出不但沒增加,反倒是省下了半成。

如果這些表明了伏壽善於持家,更讓李易感覺滿意的是伏壽的貼心和懂事。

有天晚上李易隨口感慨了一下吃不到牛肉,伏壽便記在心中,第二天晚上就讓人從伏家帶了三十多斤過來,讓李易吃的好不舒暢。

知道了李易與鄒蓉的關係後,伏壽沒有藉著自己大婦的身份給鄒蓉穿小鞋,而是找李易商討了一下府中侍妾每月應該的吃穿用度,最後定下的花銷,比她的大丫鬟春兒還要高出許多。

對於後院被李易劃出的那一片禁地,伏壽在問了一次,李易沒有給出答案後,伏壽便不再追問,更沒有私下試探,反倒是讓李易白白做了許多的防備。

如此的善解人意,也難怪伏壽後來能當上皇后了,對於這種女人,李易不敢說自己會對她愛的死去活來,但好感度一直保持在九十五以上是肯定的。

兩人用過晚飯,李易藉口散步,準備去找鄒蓉做點羞羞的事情,最近一直都是這樣,李易在伏壽那裡過夜,但之前都會去鄒蓉那邊“辦點事”。

伏壽眼眸流轉,輕聲道:“夫君,壽兒有一事想求夫君應允。”

“哦?何事?”

李易停下腳步,有些好奇的看著伏壽,雖然過來的時日不多,可伏壽還真沒明確提過什麼要求。

伏壽的臉頰稍稍有些紅潤,輕聲道:“春兒照顧了我數年,雖為主僕,實乃姐妹,而且她已經年滿十八,之前母親想要將她嫁人,春兒卻是捨不得我,現在我已經嫁與了夫君,可春兒……還希望……希望夫君也讓她有個著落。”

李易楞了一下,這才明白過來伏壽的意思。

你不是嫌棄我小麼?沒關係,春兒可是大姑娘了,你就收了她吧,有事兒就在屋裡辦,別總往鄒蓉那邊溜達了……

李易有點想笑,可一張嘴卻是感覺臉頰的肌肉在抽搐。

他暫時是把伏壽當半個閨女養著的,沒想到伏壽居然會給他“送妹”,儘管李易內心有點激動,可直接答應了是不是太過羞恥啊?

而且,李易也算看出來了,伏壽雖然表面上對鄒蓉很大方,可實際上也開始暗中競爭了。

不過這種競爭方式,李易自問一點都不反對。

“我改天問問春兒的意思再說,咳咳,今天我們一起走走。”

拉上了伏壽的手,兩人在園子裡並肩慢慢的走著,伏壽的心情很好,她自打有清晰記憶之後,父親就不曾這樣拉著她走路了,幾個兄長更是沒有。

感受著李易厚實溫暖的手掌,伏壽感到一陣心安,無意中目光瞥見了那處被李易劃為禁地的小樓,伏壽覺得,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些,有些事情,自家夫君定然會讓自己知曉的。

第二日一早,朝會過後,董卓讓滿朝文武留下來觀武,其中聰明人不少,猜到了董卓的用意,心中不忿,奈何董卓威勢滔天,無一人敢有半句異議。

就連小皇帝本人,也只能強作鎮定的站在董卓身邊。

而董卓的另一邊,站著的正是李易。

李易作為一個都尉,官職並不算高,而且也不是朝廷正式冊封,他並沒有參與朝會的資格,可是現在,縱然是朝堂上的三公閣老,卻也沒有李易的位置顯眼。

李易正在與董卓以及西涼諸將介紹著今日這八人的大概狀況,其中重點自然就是張遼與徐晃,那個周雄也被李易稍稍提起了兩句。

昨日張遼的戰績雖然還沒有徹底傳開,但西涼軍的高層基本都有所耳聞,對李易的話聽的頗為認真。

別看西涼軍中的優秀將領不少,可華雄戰死,呂布重傷之後,單以鬥將來論,大概要以張繡為最,偏偏張繡還不是嫡系,所以,如果能出現一個萬人敵般的猛將,眾將都是很樂意看到的。

小皇帝這時也在聽著李易的話,他沒有多少消息來源,並不知道張遼與徐晃的勇猛,只是李易的聲音,卻是讓他思緒連篇。

遷都當日,李易問他是否高祖後人。

李易還告訴他,他有萬千黎民,他有文武百官……

當時的小皇帝只感覺胸口一熱,雄心萬丈,信心百倍,然後,等冷靜下來,他發現自己依然是董卓的掌中傀儡,空居天子之位,實則一無所有。

李易當時難道是逗他玩的?

小皇帝不覺得李易是在騙他,或者說,小皇帝潛意識中非常需要一個潛伏在董卓身邊的忠臣來為他效力。

小皇帝已經開始與董貴妃漸漸疏遠,就因為李易說他和董承有仇。

小皇帝很想當面和李易談一談,可他知道自己身邊都是董卓的人,他沒機會,也沒膽量開口。

似乎是感覺到腦後一直被人盯著,董卓豁然轉過頭,正對上了小皇帝複雜的眼神,小皇帝一個激靈,趕緊低下頭去,董卓又對著小皇帝的腦門看了一眼,確認小皇帝根本不敢抬頭,這才收回目光,同時一陣哈哈大笑傳遍四方。

朝中文武,見狀無不心中悲痛,可在董卓的赫赫威勢面前,無一人敢說半句不是。

董卓目光四顧,忽然問道:“陛下,老夫今日心情甚好,不如趁此機會,與陛下賭上一場如何?”

董卓開口,小皇帝本能的感覺有些不妙,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問道:“不知太師要與朕賭什麼?”

董卓看著小皇帝怯懦的樣子,不屑一笑,道:“現在有八名勇士爭那新軍校尉,陛下不如與老夫賭一賭,看最終是何人能拔得頭籌,怎樣?”

小皇帝松了口氣,心道反正都是董卓的人,八個人狗咬狗他也不在意,當即道:“自無不可。”

不想,小皇帝剛答應,董卓的下一句話就讓他臉色煞白。

“既是賭鬥便要賭注,只是不知陛下現在還能拿出何物來與老夫做賭啊?”

董卓笑呵呵的,其中嘲諷可謂是沒有絲毫的掩飾,小皇帝的臉色白了又白,驚怒交加之餘,更多的卻是滿腔悲憤。

小皇帝是傀儡,宮中財物任由董卓取用,宮中女子也任由董卓欺凌,需要封官賜爵,董卓直接落印,根本不需要他這個天子點頭。

一個空架子的天子,又能拿出什麼來與董卓對賭呢?

看著小皇帝臉上漸漸浮現的憤怒,董卓卻是一點也不惱火,伸出蒲扇般的大手,輕撫了一下小皇子的後腦勺,笑眯眯的問道:“陛下,想好拿什麼來與老夫做賭麼?”

這一撫,如同一桶冰水當頭澆灌而下,直讓小皇帝渾身僵直如墜冰窟。

這董卓,該不會是讓自己賭命吧?

小皇帝情不自禁的顫抖了起來,他有些小聰明不假,但終究只是個孩子罷了。

看著這一幕,李易也是頗為無語,心道就算真要造反,完全可以把小皇帝留著當豬養,不時的拉出來溜達一圈,在公共場合親熱交談一下,既能安撫人心,又能彰顯自身的寬廣胸懷,可現在這樣……

沒看到那些朝臣們縱然敢怒不敢言,可指甲都掐到肉裡去了啊。

李易正在腹誹,不想董卓卻是一轉腦袋,道:“太白,你說老夫當與陛下以何物對賭注?”

李易楞了一下,他沒想到這破事會問到自己頭上。

李易很無辜的看了眼董卓,董卓也瞪著他,因為董卓只是突發奇想,想要羞辱一下小皇帝,然而事實就是,小皇帝好像真沒啥能輸的。

皇位倒是能堵,可現在有些早了,於是董卓只好把問題踢給了李易,反正謀士不就是用來幹這個的麼。

李易咂咂嘴,琢磨了片刻,輕聲道:“不如,賭一個……涼王,如何?”

李易話音雖然溫和,可效果卻如炸雷一般讓原本只在心中默默詛咒董卓的重臣豁然抬起頭來。

非劉氏不得封王!

這可是當年高祖的話,李易現在居然要讓小皇帝以一個王位與董卓對賭,這豈不是公然謀逆!

雖然董卓一直都在謀逆,可畢竟明面上依然承認大漢天子,許多人也抱了一絲幻想,可董卓要是公然稱王,那就開弓沒有回頭箭,鬼知道距離他稱帝還有幾天?

“豎子當殺!”

朝臣中猛的一聲怒喝傳來,李易回頭,就見一個有些臉熟的老頭,正鬚髮皆張的對他怒目而視,手上更是抓起了一個薰香小鼎要向他砸來。

李易本能就要低頭躲避,不過想到董卓還在後面,腳步一頓,反而是昂首挺胸的擋在了董卓的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