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6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6章

華雄,可在呂布之前的西涼第一猛將。

今日董卓給予張遼徐晃如此評價,可見對其的欣賞。

原本董卓還有點顧慮呂布那邊的關係,現在卻已經打定主意,縱然呂布不樂意又能怎樣,左右已經廢了,張遼若是不能為他所用,難道陪著呂布養老麼?

而且,董卓心中還生出了一絲疑慮。

張遼,高順,都是難得的將才,但是,如果沒有李易的關係,他們現在多半還在呂布麾下做著無名小卒。

呂布故意掩藏如此人才,難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用意?

這個念頭一起,在董卓心中當真就如野草一般,越長越旺,怎麼都按捺不下去……

李易淡定的站在一旁觀戰,完全不知道董太師的思路已經跑偏了,而且這個偏差還對他有著極大的好處。

李易看著下面的對戰,心情很好,今日過後,董卓的生命便會進入倒計時。

就在這時,有人忽的發出一聲驚呼,李易趕忙收回雜念,定睛望去,只見張遼被周雄劈的身形一晃,險些栽下馬去。

“這怎麼回事?”

董卓下意識的開口問道,他看得出來,張遼與周雄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張遼不該在周雄面前吃虧才是。

對於董卓的問題,沒人做答,因為誰也不知道,李易同樣如此。

李易先是覺得張遼可能是想提前露出一點疲憊之態,為最後能夠順理成章的敗給徐晃做鋪墊,但這個想法剛起來,旁邊的郭汜就輕咦了一聲,道:“張遼剛剛怎麼走神了。”

聽到這句話,李易並沒當回事,可緊跟著,郭汜又搖頭道:“奇怪奇怪,方才那個周雄也收了手,不然張遼已然輸了。”

郭汜剛說完,張遼與周雄調轉馬頭再次交鋒,這次張遼沒有再出岔子,叮噹兩聲之後,揮刀在周雄背心輕輕一磕,周雄身形一頓,然後下馬認輸。

因為之前周雄的收手,張遼的下手狠輕。

李易看著下面的戰況,儘管一直都是面露微笑,可心裡卻是有些打鼓,這時候他要是還看不出張遼的心境有些問題,那就是傻子了。

不過,他現在只能壓下疑惑,等今日事情徹底結束後,親自接觸一下張遼看看。

很快,幾輪較量之後,不出意外的留下了張遼與徐晃爭奪最後的魁首。

一眾觀戰之人紛紛伸長了脖子,要知道,這一戰誰勝誰敗,可是“天意”,可是關係到了一個王位的歸宿,甚至是整個西涼的氣運。

張遼與徐晃雖然感覺到了氣氛的異常,可他們並沒有多想,他們只知道,這場較量從一開始,註定是要徐晃勝出的,張遼只能是陪襯。

不過,那又如何?

他們現在或許只是天下間的一個無名小卒,但最終卻是要在青史上留名一代猛將,心中自有傲氣,哪怕是結果已經註定,卻也要認認真真的打過,無論是輸家還是贏家,都不能讓任何人小覷!

“鏘鏘鏘——”

戰馬迎頭相遇,二人幾乎是同時起刀,隨後刀落,交擊過後,似有默契一般同時上撩,伴著戰馬交錯過後,兩人又是同時揮刀斬向對方後腦……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兩人已經交手了三十餘回合,刀刀殺向要害,刀刀欲取對方性命,諸多的旁觀者,已經不把這當做一場比試,而是你死我活的生死相搏,不管誰,稍稍不慎,怕是會立刻殞命當場。

甚至,還有人暗暗猜想,這兩位是不是有仇……

在場武將們,看到這兩人的交手,無一不是目眩神迷,陶醉不已,恨不得也能揮刀上前一番廝殺,卻又忍不住慚愧上去能過上幾招?

樊稠看到心驚之處,忍不住向董卓進言道:“太師,此二人都是難得的將才,現在已經打出真火,如此下去,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不如太師判他們平手,讓他們罷鬥吧!”

董卓聞言惱怒的瞪了樊稠一眼,果然是個蠢貨,這點道理難道他不懂麼?

張遼和徐晃不管誰出個好歹,董卓都捨不得,可問題是,因為賭鬥的關係,這場比試已經關乎到了他西涼軍的氣運了,縱然有人會損傷,卻也不得不讓他們繼續打下去!

而且,還必須得讓徐晃贏!

只是看著兩人漸漸已經過了五十回合,還是你來我往不見勝負,董卓有點忍不住了,低聲問李易:“他們當真不知這賭鬥有何干係?”

“不知。”

“你居然真的不告訴他們!”

董卓瞪大了眼睛,他要急眼了,雖然之前李易信誓旦旦的說過張遼等人不知道賭鬥的事情,可在董卓向來,李易肯定會私下裡透口風的,結果現在倒好,真的要去堵什麼狗屁的天意?

董卓猛吸了一口氣,要不是這裡人多,他八成就奔著李易的屁股踹過去了。

李易尷尬的摸了摸鼻子,見旁邊好幾人似乎在偷聽這邊對話,他乾脆無視了董卓的怒火,在旁邊修起了閉口禪。

董卓很是氣惱,卻也無可奈何,乾脆趁機將朝臣們臉上的表情觀察了一遍,記下了幾個討厭的,準備回頭就炮製他們來出氣。

直到張遼徐晃已經快要奔著八十回合去的時候,李傕眼睛一眯,向董卓抱拳道:“恭喜太師,賀喜太師,那徐晃要勝了!”

“哦?怎麼回事?”

董卓聞言頓時精神一震,因為年齡問題,再加上許久不曾親身在前線廝殺,他的眼力已經不如李傕郭汜等人了。

李傕指著下方道:“適才張遼猛攻了一陣,看上去有些焦急,然而徐晃守住之後,張遼卻是氣勢大跌,屬下所料不錯的話,張遼應當快要脫力了。”

許多人都知道張遼昨日連勝六十多場的戰績,現在一說起脫力,頓時都若有所悟,明白了李易為何敢讓張遼代表小皇帝,不過為了體現“天意”,這時並沒有人再提張遼昨日的戰績。

終於,又過了十多回合,徐晃正縱馬前衝,張遼提馬小跑幾步之後卻是停了下來,左手衝著徐晃揮了揮,然後趴在馬背上開始劇烈喘息,右手的長刀也噹啷一聲掉落在了地上。

雖然李傕已經提前道出了勝負,可張遼棄刀認輸來的太過突然,讓眾人一時沒能反應過來,直到有人突然喊道:“天意眷顧太師,還請陛下封太師為涼王!”

這一句話如同水滴落入了油鍋,其餘人也紛紛搶著開口,生怕比旁人慢了一拍。

“恭喜太師!”

“恭喜涼王!”

“涼王千歲!”

“陛下,請快快下詔!”

一眾馬屁聲此起彼伏,董卓更是在眾人環繞中仰天哈哈大笑,好不意氣風發。

小皇帝呆呆的看著這一幕,他就不明白了,能連勝六十場的張遼怎麼就敗了?

那些朝臣們,雖然心中百般不願,許多甚至忍不住老淚縱橫,卻同樣不得不向董卓低頭,道一聲賀。

作為始作俑者的李易卻是沒怎麼參與這一陣的馬屁,他現在在意的是張遼的狀況。

他要張遼最後輸給徐晃,但具體應該怎麼打,怎麼輸,李易沒有安排,完全沒想到他們兩個最後居然這麼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易雖然武藝不行,卻也能看出來,這兩人是生生的在對耗體力,直到張遼終於撐不住……

此刻,張遼固然虛脫了,徐晃卻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喘著粗氣,下馬扶了張遼一把,然後兩個武人聽著前方的陣陣慶賀聲中,隱約傳來的“涼王”二字,面色都是微微一變,旋即對視一眼,便老老實實的站在那裡,等候董卓發話。

終於,在“天意”的指引下,小皇帝不得不捏著鼻子答應讓董卓封王,不過,真讓董卓稱王,還需要正式等下詔冊封,以及諸多理解,對此,董卓倒也不急。

董卓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便邁步走下臺階,別看董卓囂張跋扈,可他也知道示恩,面前的這兩個猛將,不管他多麼喜愛,可人家卻未必能真心為他效死,他必須要好好拉攏一番才行。

這時,今日參與比試的八人已經列做一排,董卓看了一下,走到了張遼面前,親自伸手將單膝跪地的張遼攙扶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張遼,張文遠?”

張遼趕忙說道:“正是張遼!”

看著張遼那還有些發白的面孔,董卓感覺他敗的有些冤,道:“張文遠啊……許久之前,我就見過你,也知道你,卻不曉得你竟然如此驍勇,今後當為朝廷棟樑啊!”

張遼也很會打蛇隨棍上,激動道:“張遼自當為太師粉身碎骨!”

董卓對張遼說為他效力,而不是給大漢效力感覺很滿意,大笑道:“將老夫的人參取三株送與文遠,再賞千金,明珠一斗,其餘將士各賞百金,留郭汜帳下聽用!”

七人紛紛拜謝,不過有心之人卻是注意到了,留下聽用的人並不包括張遼,或者說暫時不包含他。

而且,李易更是發現,張遼剛才的話擺明是在主動向董卓表忠心,表示願意追隨董卓,這可不像是張遼應該做出的反應。

賞賜了旁人,董卓這才走到依然拜倒的徐晃面前,將他扶了起來,沒有著急開口,反而是沉吟了片刻,又看了一眼李易,這才感慨道:“若非太白,我西涼卻是要錯過一員勇將啊!”

李易笑笑不說話,徐晃則是趕忙躬身道:“多謝太師稱讚,徐晃只是一武夫,能為太師做一馬前卒,心願足矣!”

“呵呵。”

董卓笑了笑,他之前的確聽過張遼的名字,只是印象太淺,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記憶,而徐晃就真的是完全一點都不知道了。

董卓搖頭道:“武夫?你若只是武夫,今日輸的多半是你,剛剛有人與我講了昨日擂臺上的經過,有勇有謀,好,很好,今日起你便為我麾下校尉,要記住,老夫不光要看你為將,更要看你為帥,千萬莫要讓老夫失望!”

“多謝太師厚愛,徐晃無以為報!”

徐晃再次向董卓拜謝,董卓又將他伏了起來,絮絮叨叨,許下了許多賞賜。

這時,李易眼珠子一轉,輕咳一聲,道:“太師,徐晃如此英武,又得太師看中,依屬下看,不如在校尉前加以‘忠義’二字如何?”

“不光如此,那支新軍也可以‘忠義’為名,以彰顯對太師忠義不二!”

董卓一聽,感覺這個主意很不錯,而且不過是一隻兩千左右的雜牌軍,玩壞了也沒事,當即允諾道:“好,甚好,今後公明便是老夫的忠義校尉,還有老夫的忠義軍,哈哈哈!”

不少人也紛紛出言附和,倒是徐晃在稍稍一愣後,差點笑出聲。

忠義校尉。

忠義軍。

“義”就是“易”啊!

定下了忠義軍的事,董卓忽的轉身伸手點了點李易,表情似感慨,似唏噓,竟是頗為高深莫測。

李易一怔,不知道董卓是要鬧哪樣。

儘管董卓心中還有些氣惱李易害他剛才好一番提心吊膽,但更多的還是欣慰李易為他造勢,為他發現良才。

董卓在想李儒的話,李儒告訴他,李易有大才,能文能武,可為他征戰一方,也可為他治國安邦,可問題是,李易太年輕了。

如此年紀,若要重用,一旦立功,當有重賞,或許等不到天下平定,就會賞無可賞。

這個問題李易自己也清楚,所以,幾番董卓與李儒忍不住要封賞李易,都被李易推辭掉了,可這回,董卓卻是覺得不賞不行了。

李易現在只是個沒名號的都尉,而他挑出來的徐晃卻是忠義校尉,過三個月,再晉一級,就能跟李易平起平坐,甚至是爬到他的頭上,到時候讓李易如何自處?

董卓不想讓自家忠臣感到憋屈。

沉吟了片刻,董卓將視線轉到小皇帝身上,道:“太白連出奇謀,先保陛下避禍長安,遷都途中又護得黎民無數,前些天更是助郭汜徐榮敗孫堅曹操,孫堅戰死,可謂有大功於國家,朝廷卻遲遲沒有封賞,然而赤子忠心,今日又為朝廷發現兩員良將,陛下,該賞了啊!”

小皇帝聽的心裡很不是味兒,李易是他寄予希望的人,可李易幹的那些事好像沒一件是為他好的。

這李易到底是奸還是忠?

雖然心裡亂七八糟的,但今天都給董卓封了王,也不差一個李易,小皇帝很痛快,道:“不知太師以為該如何封賞?”

董卓心中早就想好了,不容置疑道:“論其功勞,當為大漢左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