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

因為隊伍中財物太多,張遼徐晃都不敢怠慢,生怕路上出差錯,也幸好南陽不算太遠,不需要經過多少諸侯的地界。

不過,決定行進路線的時候,李易卻是放著近路不走,執意要過洛陽,走潁川方向,然後再行南下入南陽。

張遼徐晃自然要問其中緣由,李易也不隱瞞,直言自己想到潁川去尋找一位名士。

三國時中華大地英傑輩出,群雄璀璨,其中潁川更是一個bug般的存在,因為這裡冒出來的人才太多太多了。

荀,荀攸,陳群,郭嘉、戲志才……

這些人中隨便一個拿出來都是當世一等人物,李易作為穿越者,實在沒有不到潁川走一遭的道理。

不過,李易也清楚,以他目前的狀況,雖然有些名聲,其實卻是無根浮萍,單單看伏完對他的態度,就知道大家族出身的人才基本不可能選擇投靠他,所以,李易此行的目標是潁川的草根明星。

可惜,李易前世對三國雖然有瞭解,卻也算不上詳細,他記憶中出身潁川,又非世家大族的,暫時能想到的只有郭嘉一個。

不過,如果能成功,一個郭嘉也足以讓李易心滿意足了。

對郭嘉這個名字,莫說張遼徐晃,即便賈詡也不知道,不過他們見李易願意為郭嘉如此大費周章,再考慮李易的眼光之毒,倒也沒再提出異議,同時暗暗將郭嘉這個名字記在了心上。

大隊人馬就此向東,因為擔心有人追擊,一路急行,只在郭汜徐榮與孫堅交手過的地方停頓稍長,那日李易獨自一人離營進入山林,無人知道他去做了什麼,只是看到李易回來時身上多了一個包袱,還有一柄裹麻布的長刀。

過了洛陽,李易覺得不可能再有追兵,隊伍腳步這才放緩。

因為之前連番交戰,還有西涼兵的禍害,洛陽周遭算是徹底荒涼了,李易一路走過,大片田地荒蕪無人耕種,少能看見人煙,唯有暴露在荒野的一具一具白骨分外刺眼。

在洛陽時,蔡邕找到李易,他想要李易派人將蔡琰送往河東,因為早年蔡琰與河東衛家衛仲道定親,所以,蔡邕想要將蔡琰送走。

雖然覺得李易不大可能答應,但蔡邕還是想試試,李易的“狼子野心”已經表露無遺,現在不送走,以後多半再也送不走了。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李易好險沒當眾喊蔡邕一聲岳父大人,叫蔡邕直接轉身就走,再也不提將蔡琰送走的事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隊伍到了陽城的之後,李易看了看地圖,再往前走便是豫州地界了,而且人煙也多了起來。

幾千人馬帶著大量財物走動怕是會惹來麻煩,李易便讓徐晃帶著大隊人馬就地駐紮,然後自己與張遼率百十輕騎,帶上禮物直奔潁川而去。

因為不知郭嘉具體住在潁川何處,李易又花了好幾天時間遣人四處打聽,等待郭嘉的訊息時候,李易卻是意外收到了另外一個讓很重要的情報。

就在數天前,劉表派人入長安進貢,被天子任命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假節、成武侯!

李易聽到這個訊息後是相當懊惱的,若是他早知道劉表會在此時派人去長安,說什麼都要再耗上幾天時間,把劉表的這件事給攪黃了。

之前劉表只是荊州刺史,而且是董卓給他封的,就如同李易的左將軍一樣。

不同的是,李易的左將軍後來被小皇帝再次承認了,至於劉表的荊州刺史,較真的話完全可以說是有問題的。

而且,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劉表因為種種原因不但沒有出兵,反而還扯了袁術與孫堅的後腿,李易原本計劃是要在這件事上做點文章的。

可現在,朝廷一道旨意下來,劉表已然名正言順。

好在,沒等李易懊惱太久,手下有人報告說找到了郭嘉的家,在陽翟城外的一處村子。

李易稍稍鬆口氣,他還真有些擔心這幫軍漢找不到郭嘉,那就太尷尬了。

李易當天就快馬趕往陽翟,到了之後,不允許麾下騎兵靠近村落,擔心擾民給郭嘉留下不好的印象,隻身帶著張遼和一個探過路的士兵登門。

“便是這裡了?”

李易指著前面一個圍著籬笆的小院子問道。

“是的,將軍,小人問清楚了,這裡住的人正是那位表字奉孝的郭先生。”

李易點點頭,示意他退下,細細打量了一遍面前的院子。

裡面乃是茅草屋,院中種著一顆棗樹,一口水井,旁邊擺著幾件農具,稍遠的屋簷下有一口水缸,不過水缸缺了一角,看來,郭嘉的寒門比自己想的還要“寒”一些。

李易大概有了判斷之後,這才拍了拍院門,喊道:“請問,有人在家麼?”

李易話音剛落,一個小婦人自茅屋中探出頭看了一眼,見到李易的陣仗稍稍有些驚訝,但沒有出來相迎,而是轉了回去,李易也不急,又稍等片刻,見小婦人攙扶著一個老太太走了出來。

沒等老太太開口問詢,李易已經往後退了兩步,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道:“大漢左將軍、襄鄉縣侯、南陽太守李易,見過老夫人!”

李易從來不曾在衣食住行上讓自己委屈半點,身上的衣服自然是極為考究的,跟著董卓的那些時間,也有了幾分上位者的氣場,再加上他身後一副英武模樣的張遼,郭母一看就感覺今日知來的不是尋常人。

不過,在聽到李易的自我介紹後,郭母還是狠狠的吃了一驚。

郭母趕快讓兒媳上前為李易開門,李易走了進來,笑呵呵的又是一禮,道:“李某聽人說起,潁川郭奉孝智計過人,易心嚮往之,冒昧前來拜訪,還請老夫人恕罪。”

原本郭母對李易那一串的名號感覺壓力相當大,可李易一會功夫就是兩個大禮,雖叫她有些手足無措,但心中已經不怎麼害怕了,而且隱隱有些高興。

這人是欣賞自家兒子才華,特意來拜訪的,換任何一個母親都沒有不高興的道理。

郭母稍稍有些侷促的收了收袖子,躬身道:“折煞老身了,李府君快請入內。”

李易不急,又還了一禮,這才道:“老夫人先請。”

郭母頓時看李易更是順眼,說的不太恰當一點,這態度都快比的上他兒子了。

郭母讓兒媳去燒水煮茶,自己引著李易往裡走,路上試探問道:“李府君找我兒是為了……”

李易並不打算隱瞞自己的目的,直言道:“我久聞郭奉孝賢名,欲以太守府主簿之位相請!”

郭母聞言臉上一喜,可轉眼就浮現一抹尷尬之色。

李易有些奇怪,他現在的官位大概相當於地級市市高官,而且還是排名靠前,黨政軍全都抓在手的書記,邀請郭嘉當自己的主簿,其實也就是市委秘書長,這也是李易現在能給出的最高待遇了。

可看郭母的表情,應當是歡喜的,但又為何皺眉?

在李易的注視下,郭母嘆了一口氣道:“好叫李府君知曉,我兒兩月前北上投奔袁本初袁將軍去了。”

李易嘴角頓時一抽,他記憶中郭嘉的確是投奔過袁紹,然後感覺袁紹不是明主,便離開了袁紹,再之後才跟了曹操。

李易來之前那小兵告訴他找到了郭嘉的家,李易下意識的認為郭嘉還沒去袁紹那裡,不想卻是如此不巧,讓他撲了個空。

郭母見李易臉色有變,只道他不高興,趕忙道:“實在是事不湊巧,讓李府君空走一趟,老身代我那兒子向李府君賠罪了。”

李易趕忙虛扶了一把,他可沒生氣,他剛才更多的是鬱悶手下人辦事不給力,連個訊息都弄不明白。

至於郭嘉不在家,李易也就是失望了那麼一瞬間,然後就更為歡喜了。

郭嘉可是當世一等一的聰明人,李易想忽悠郭嘉上自己的賊船怕是不容易,更也不能保證郭嘉一定會看上他,雖然李易來的時候已經打定主意,郭嘉如果不從,他就仿照貂蟬蔡琰的例子,先把人綁到手裡再說。

但那樣終究不好,鬼知道郭嘉是什麼樣的性格,萬一他堅貞不屈,死活不依,這謀士又不是美人,李易就算想霸王硬上弓也無處下口啊。

如今,這裡只有郭母和疑似郭嘉的小媳婦在,當真是天助我也。

攻略郭母,絕對要比攻略郭嘉簡單多了。

而且,更關鍵的是,李易知道郭嘉看不上袁紹,肯定是要回家的。

到那時候,郭嘉就會愕然發現,在他已經對袁紹“心有所屬”的情況下,南陽還有一個叫李易的傢伙卻是對他“痴心不改”,一直在默默的等著他……

就問郭嘉你感動不感動?

這年頭的人可是很講究恩義的,只要李易在郭嘉回來前把事情做足,到時候郭嘉要是不投奔他,郭母就第一個不同意!

尋思著以後的場面,李易臉上險些笑出花來,

“老夫人這說的哪裡話!”

李易佯做不滿道:“是我來的太過唐突,老夫人何罪之有?而且……”

李易眯著眼睛,一臉遐想,道:“我仰慕奉孝才華,雖然今日不能一見,奉孝也投奔了袁本初,但只要老老夫人肯答應一事,李易此行也是無憾了。”

郭母被李易的態度弄的怪不好意思的,但她也是個精明的婦人,生怕李易會提出什麼為難的事情,沒敢直接答應,畢竟如今袁紹名滿天下,李易雖然也有些知名度,但郭母卻是不曾聽過的,她生怕應下的事情會影響到郭嘉在袁紹那邊的仕途。

在郭母略微有些戒備的目光中,李易沉聲說道:“只求老夫人來日轉告奉孝,就說南陽李易今日來過,唉,不求相遇,但求相知!”

郭母直接就被李易給說慚愧了,額頭上頓時多了好幾條皺紋,自己提防著人家,沒想到人家卻是有這般氣度,當真是叫人心折。

同時,郭母也在心中做了比較,雖然就名聲來說,李易是不能與袁紹比較的,可是,袁紹能對郭嘉有這種態度麼?

可惜郭母的手不夠長,不然真的要把郭嘉扯回家與李易見一面才行。

這時郭母的兒媳已經將茶煮好送上,李易也不著急走,笑呵呵的與郭母攀聊了半個時辰,李易不提自己的輝煌事蹟,只是說了一些自己知道的趣事逸聞,將郭母哄的一臉笑容,當然了,偶爾也會哀嘆一下,這一路所看見的民不聊生,然後與郭母一同唏噓。

李易相信,如果郭母將後面的話轉告郭嘉,郭嘉必然能猜到一些自己的志向,至於自己的“簡介”,如果說的太過,反倒是過於顯擺,落了下成。

等到時間差不多,準備告辭的時候,李易叫人呈上了十多塊金餅,不想郭母看見,原本笑呵呵的臉卻是一變,道:“我兒不能受李府君招攬,如何能受李府君重禮?豈不是叫老身羞愧?萬萬使不得!”

李易解釋道:“我別無他意,只是希望老夫人買上一兩個僕役在家中,將來好少些操勞。”

郭母還是不肯接下,李易無奈,揮手讓那士兵將金子收回,頓了頓,忽然對全程看戲的張遼道:“文遠可會劈柴?”

張遼這會有些走神,他一直都在琢磨這郭嘉究竟何等才華,值得李易如此下功夫。

他與李易接觸久了,自然知道李易無利不起早,現在對郭母越是客氣,將來圖謀就是越大。

楞了楞,張遼才有些疑惑的說道:“自然是會的。”

李易一笑,低聲對張遼說了幾句,不管張遼如何的愕然,然後又對郭母道:“伯母不願收下財帛,我身為晚輩卻不能失了禮數,只好為伯母做些小事,否則難以心安。”

說罷,李易就拉著張遼出了茅屋,張遼去一邊拎起斧頭,噹噹當的開始劈柴,李易則是拿了木桶去井邊,打了水就往水缸中倒。

郭母和郭嘉的小媳婦一看,直接就不淡定了。

這倆人,一個是太守,還是縣侯,另一個身份貌似也不一般,如此人物竟然在給她們家挑水劈柴!

這面子給的實在是太大了,郭母感覺自己完全承受不起啊!

郭母和郭嘉的小媳婦又是慌張又是感動,一個勁兒的說著使不得使不得,李易卻是不管,嘿嘿嘿幹的火熱,甚至還故意把袍子潑溼了大一塊,直叫郭母連連嘆息。

等李易與張遼把活做完,真正告辭的時候,郭母望著李易的眼神,已經與看親兒子差不多親了,甚至還感動的抹了一把老淚。

李易笑呵呵的勸郭母留步,心中卻道,我這次舔狗演的值了,不出意外,你那寶貝兒子卻是要給我當牛做馬幹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