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

對於李易的安排,徐庶與石韜不但沒有半點異議與不滿,反而非常認真且小心,在他們看來,這是李易給他們的一次考驗,做的好,自然會被重用,做不好,將來多半就只能做一個刀筆小吏了。

他們自然不知道,李易雖然的確有著考教之意,但更多的還是想瞭解一下他們的深淺,就算表現稍微差一點也沒關係,畢竟沒人生來就是天才,即便有著天才的資質,也得有合格的老師來培養才行。

現在李易已經事業起步,將徐庶石韜送出去求學,他耽誤不起那幾年的時間,身邊雖然有個大儒,可蔡邕這種人吧,名氣夠大,人品也行,文化水平更是沒的說,但他是純粹的文人,適合搞精神文明建設,盛世也就罷了,在亂世中……

將徐庶石韜交給蔡邕,先不說蔡邕願不願意,李易自己都覺得浪費了。

所以,李易便只能自己琢磨如何培養徐庶與石韜了。

打發了兩人離去,不一會,蔡邕求見,送來了李易叫他編寫的那些段子,這次李易看過之後表示很滿意,連聲稱讚蔡中郎果然不愧是當世第一大儒。

然後李易裝作沒看到蔡邕的黑臉,叫他再寫兩篇,分別是“李襄侯削髮立誓”與“為民請命,李襄侯單騎匹馬入荊州”。

饒是蔡邕來之前已經有所準備,可聽到李易的話還是被他的無恥給打擊到了,第一篇也就罷了,可第二篇,你這大活人還沒邁進荊州地界呢,就迫不及待的先自己給自己吹捧上了。

世上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蔡邕雖然滿心腹誹,但在李易允許他與蔡琰見上一面之後,也只能答應了下來。

不過,在蔡邕見蔡琰之前,李易卻是先鑽進了蔡琰的帳篷。

看到李易,蔡琰下意識的身子一縮,實在是這人太過霸道了,說話做事完全不管他們父女二人想法,這般不知貼心的男人,即便是有了搭救蔡邕的事情在前,又如何叫蔡琰生的出好感?

伏壽略顯嗔怪的看了李易一眼,隨即又無奈的拉著蔡琰的手,道:“姐姐莫要害怕,夫君他其實不壞的。”

這些天伏壽常常陪伴蔡琰,她已經認清楚現實,知道李易是不會放過蔡琰的,再加上李易最近又對貂蟬那個狐媚子格外寵愛,讓她心中生出了強烈的危機感,便尋思著蔡琰左右是躲不掉,乾脆提前把她拉到自己的陣營中算了。

為此,伏壽平日可沒少為李易說好話,李易的種種光輝事蹟統統被她搬了出來,就連貂蟬的例子也沒放過,說是李易關了貂蟬三個月都沒動過她一根指頭,好叫蔡琰知道,李易其實是個內心很體貼的男人,是不會對她用強的。

不過,蔡琰此刻明顯畏懼的態度,證明伏壽的那些苦口婆心顯然是白費了。

“壽兒,我過兩天,可能要再次離開一趟。”

李易也沒刻意表現的對蔡琰太過熱絡,畢竟伏壽才是他的正牌老婆。

“夫君又要離開麼?”

伏壽的語氣稍顯有些幽怨,雖然李易一直說她年紀小,不與她行夫妻之事,卻也長長陪伴她,可最近李易來回奔走,兩人相處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李易嘆道:“先前去潁川是要拜訪一位當世賢才,今次,卻是出了些意外,難民的事情你也應當聽說了,我既為一方郡守,便應該為一地百姓做主。”

旋即,李易將他要去襄陽的事情說了,聽的蔡琰偷偷看了他好幾次,似乎有些意外這壞人居然也是個愛民之人。

至於伏壽,一想到自家夫君要做如此危險之事,心都懸了起來,也顧不得蔡琰在場,主動攥住了李易的手,目光中滿滿都是不捨。

李易好一陣安慰,又說出了自己今天的目的,原來他想要伏壽,以及貂蟬鄒蓉拿出一些布帛,送給那些逃難的女子。

對此,伏壽毫不猶豫的就點頭答應了下來,她很清楚,這是在為自家夫君收取民心。

李易對伏壽的態度很滿意,別看其中道理再簡單不過,但事情放到自己頭上的時候,短視之人真的是比比皆是。

一直在旁沉默的蔡琰,忽然開口道:“我也可拿出一些積蓄,贈與那些難民……”

李易離開長安的時候,順便把蔡邕的家也給搬空了,也保證不會侵佔,落腳後就會還給蔡邕。

李易臉上露出笑容:“我家琰兒的心地當真……”

蔡琰性質柔和,卻也受不得李易這般調戲,微怒道:“小女子與將軍不熟,當不得如此稱呼!”

李易呵呵一笑,對伏壽交代道:“琰兒的那份便與你們的一起送出去吧,嘿,你說外人會不會誤會琰兒與我……咳咳,你說我是不是應該順勢便認了?”

見李易說話這般沒羞沒臊,蔡琰再也忍不住,漲紅著臉大怒道:“你究竟要欺負我到幾時?”

說罷,蔡琰便不管不顧的揮手向李易身上打去,伏壽見狀連連嬌呼不可,李易卻是哈哈笑著張開懷抱不閃不躲,就蔡琰那點力氣落在他身上,真不好說是誰在佔便宜……

接下來的幾天,李易一半時間都在“後宮”鬧騰,另一半時間則用於在難民中來回走動,收攬民心。

很快,李易麾下聚攏的難民總數已經接近六千人,根據賈詡的估算,接下來難民數量還會增加,但對於李易需要的造勢來說,六千人已經足夠了。

於是,這六千人百姓接到了李易安排下來的一個任務,要他們在一塊白布上按手印。

對於按手印的目的,也告訴了百姓,他們的新任太守,大漢左將軍李李易李襄侯,要入襄陽為他們請命,只是李易人微言輕,擔心說不動劉表,希望百姓給能他一份“萬民書”!

百姓對此自然是千肯萬肯了,之前劉表對他們的生死不聞不問,再看李易對他們是給吃給喝,還為他們削髮發誓,這兩相對比,當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於是按手印的時候也是夠狠,好多人放著李易給的印泥不用,非得按上血手印不可。

很快,李易需要的萬民書就準備好了,鬼知道六千人怎麼就按出了兩萬多個手印,而且,李易更是放出風聲,他收攏的難民已達十萬眾。

這一日,李易揹著一個背囊,單人匹馬衝出了大營,道路兩旁難民見了,知道李易是要去襄陽,無不感激涕零,跪地為他們的李府君送行。

不過百姓們沒看到的是,離營大約兩三裡之後,典韋與幾個輕騎就靠攏了過來。

李易要單騎入襄陽不假,可他不認路啊,還是需要人送上一程的。

因為沒有大隊人馬拖累,李易一行人走的很快,中途也遇到了幾次袁術麾下的兵馬,不過在李易表明身份之後,倒也沒人傻乎乎刁難他,有個副將甚至還給李易寫了一道手令,免得他之後遇到麻煩。

畢竟李易是朝廷封的太守,名氣不小,且與袁家有些淵源,身邊又只帶了幾個人,顯然不是來尋麻煩的,這種情況下,除非袁術親口下令,下面的人哪敢向李易動手?

不過,這幾次接觸,倒是叫李易對袁術的想法多了一些猜測。

袁術縱兵劫掠南陽百姓,應該只是為了錢財,至於禍害百姓是否會與李易交惡,在袁術看來顯然是不會的,畢竟只是一群賤民嘛。

對此,李易只能在心中再次吐槽了一遍:“觀之不似袁家人!”

兩日後,李易距離新野還有三十多裡,前方有大路直通新野,李易便叫典韋等人回去,接下來就是他自己的表演了。

典韋憂心忡忡,很不想走,但在李易強令之下,也只得奉命行事。

李易獨自往前走了一段,忽見前方有兵馬駐紮,數量不過百人,看旗幟是袁術的人馬,這種情況李易遇到了好幾次,倒也不慌,繼續打馬前行,不過待靠近之後,兵馬中卻是忽然突出一騎,馬背上一員金甲戰將手執霸王長槍,老遠便指著李易,口中喝道:“狗賊!還我父親命來!”

那人聲如雷鳴,雖然距離還遠,但一身殺氣卻是仿若實質,叫人不敢正視。

李易心中一驚,定睛瞧去,正是那有過一面之緣,且感覺還不錯的小霸王孫策。

李易暗道倒黴,他臨行前特意打聽了,知曉袁術留在南陽的大將是紀靈,至於其餘副將之中也沒有孫策的名號,李易只當孫策不在南陽,否則此行絕對會謹慎許多。

其實,這只能怪李易自己思慮不周。

小霸王孫策,在李易看來自然是威名赫赫,袁術麾下所有戰將加起來怕也比不上孫策一個。

可是,孫策喪父投了袁術之後,袁術雖然欣賞他,卻也忌憚他,便使手段吞併了孫堅舊部,只讓孫策做個軍侯,麾下不過百人,而且還是不怎麼聽他話的百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孫策的境況如此淒涼,李易自然就打聽不到他了。

紀靈更是動了個壞心眼,讓孫策去靠近新野駐軍的地方“收集糧草”,萬一哪天襄陽大軍出動,孫策不死也得敗逃,到時候便能治孫策的罪。

不過,紀靈沒想到的是,他還沒坑到孫策,卻是先坑了李易一把。

李易最近經常騎馬,騎術雖然算不得精湛,但也有了幾分火候,再加上孫策衝的很快,李易乾脆撥轉馬頭,一邊往道旁避讓,一邊大聲道:“孫伯符,我乃大漢左將軍,襄鄉縣侯,南陽太守,你敢殺我!”

“狗賊,你害我父性命,不殺你枉為人子!”

孫策雙目血紅,便要再次向李易殺來。

李易卻是看向了孫策麾下的兵馬,發現這些人竟然沒有跟著孫策一起衝殺,心中一動,又大聲道:“我有徐副將手令,沿途兵馬放行,你今日若是攔我,不怕袁公治你違犯軍令之罪麼!”

一聽李易的喊話,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士卒算是徹底杵在旁邊不動彈了。

孫策自然是不為言語所動,殺父仇人在前,莫說一道軍令,就算是袁術本人也擋不住他。

與此同時,李易也鎮定了下來,他確實打不過孫策,但存心要跑的話,只要那些士兵不跟著參合,孫策一個人是攔不住他的。

李易快速盤算了一下形勢,然後跳下馬來,摘下懸在馬身上的金槍,這還是原來張繡的長槍。

李易橫槍站在道中,看著再次逼近的孫策大聲道:“我知你因何怪我,但其中另有蹊蹺,孫將軍並非死於我手,你且聽我解釋!”

當初郭汜戰敗了孫堅,董卓欣喜之下便大肆宣揚,很快孫策便得到了訊息,郭汜、徐榮還有出謀劃策的“李白”,全都上了他的必殺名單,只是他那時有心無力,只能將復仇之心按下。

不過,等到前些天董卓被殺的訊息傳開,眾人都在對李易嘖嘖稱奇的時候,孫策卻是被氣的生生吐出一大口鮮血。

原來,李易與那李白竟然是同一人,可恨自己還與之把酒言歡!

這次袁術將孫策留在南陽,孫策心中也是巴不得如此,他做夢都想找到李易,然後為父報仇!

滿心都是復仇念頭的孫策哪裡肯聽李易的忽悠,大喝一聲“死來”,戰馬已經奔至李易身前不過丈餘,只要手中霸王槍刺下,便可叫殺父仇人殞命當場!

眼看著兩人距離越來越近,孫策手中霸王槍也如蛇信一般向前探出,忽的,孫策眼前一花,原本擋在戰馬前面的李易不知怎地,以一種有些彆扭,或者說無法理解的發力方式,愣是猛的往孫策左邊移開了數尺,叫孫策的這一槍落了空。

孫策很是不解,如果不是感覺槍尖沒有傳來那種刺穿皮肉的撕扯感,他多半會認為是自己眼花了。

就在孫策愣神的這一剎那,忽聽閃身到旁邊的李易發出一聲大喝:“下馬!”

孫策心中一凜,只道李易要偷襲他,一撥霸王槍便向左邊掃去,結果眼角餘光卻看到李易揮動金槍,如閃電般猛的抽在了他的馬屁股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