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荊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荊襄

看著文聘策馬離去的背影,李易先是楞了一下,旋即就是心中狂喜。

改道不去襄陽,豈不是表明文聘對劉表已經徹底失望,要與他劃清界限麼?

而且,更讓李易沒想到的是,文聘老家居然是南陽的,也算是自己的“子民”了,再加上他剛剛與劉表“分手”,內心必然空虛失落,自己豈不是正好趁虛而入……

想到這裡,李易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壞笑,不過卻沒有選擇追上去,文聘現在的心情極為糟糕,自己沒必要貿然試探,萬一惹得文聘不快就不妙了,反正他老家在南陽,以後接觸機會多的是。

……

新野城頭,一眾荊州高層的臉色很是不好看,特別是站在城樓中央的劉表,那表情更是跟吃了屎一樣。

至於原因,全在城門之下……

“還有誰敢與某一戰!”

“哈哈哈,偌大的荊州卻無人乎?”

“劉表!蔡瑁!我只用左手,不動兵刃,可敢下來!”

“無膽鼠輩!”

“想要這廝活命,送那李易過來,否則荊州文武,某見一個殺一個!”

城門一箭開外,小霸王孫策槍指城頭,不斷的開口邀戰,然而城頭卻是靜悄悄一片,無人敢做應答。

今日的孫策可沒有那天追擊李易的憋屈,他一臉傲色,手中一道繩索正束著一個除了甲冑的將軍,正是荊州大將,也是劉表的侄子,張允!

孫策那百十來個原本不怎麼聽話的屬下,如今也是一個個興奮非常,為他們的孫將軍大聲叫好,再不見半點敷衍之色。

原來,昨日劉表到了襄陽後,沒有與文聘談攏,只能臨時換蔡瑁為將,然後劉表希望趕快將袁術兵馬驅逐,便主張大軍即刻出擊,但蔡瑁卻覺得應該小心一些,畢竟袁術留在南陽的兵馬還不少,萬一不慎中了埋伏,損失還是小事,關鍵是丟不起那個人。

劉表一聽,覺得倒也有理,便決定廣派斥候探路,卻沒想到把些斥候剛出城門就悲劇了。

原來孫策當日追李易不得,心中不甘,琢磨了一下形勢,大概猜到了李易是去襄陽請援,於是便存了李易多半還要回返的念頭,乾脆就駐紮在新野城外不遠的地方守株待兔。

結果就是新野的那一批斥候剛出城,還沒來得及分散,就先與孫策撞了個正著。

斥候人數與孫策一方差不多,但架不住孫策個人太過勇武,雙方只一個照面下來,單單孫策一人就挑翻了十多名斥候,斥候們畏懼孫策,士氣頓時瓦解,被孫策領兵一通追擊,幾乎殺了個乾淨,最後只有不到十人逃回新野。

劉表當時剛擺下酒宴還沒來得及開動呢,就聽到了這出師不利的訊息,頓時大怒,又聽對面不過百十來人,而且為首的是當初孫堅長子,便命自家侄子張允領一千人出戰,務必要生擒孫策!

真正的主帥蔡瑁也沒反對,畢竟劉表的決定並非是瞎指揮,縱然不一定能生擒孫策,獲勝卻是有十足把握。

但萬萬沒想到,這一戰的結果卻是讓眾人好險沒吐血,只看那張允引兵與孫策衝殺,自己居中,兩翼包抄,倒也算是中規中矩,但奈何孫策太過神武,竟然不管後路被斷全軍被圍的風險,帶人從正面直接殺到了張允將旗之下。

張允當時大驚失色,挺槍相刺,卻被孫策空手奪了槍,然後再一伸手抓,就將張允生擒了過去。

荊州兵馬見主將被生擒,頓時慌亂,領軍校尉倒是有些勇武,衝上去想要救出張允,卻不想孫策實在厲害,儘管一手抓著張允,仍是單手一槍將校尉捅了個對穿,然後荊州軍的士氣徹底崩盤,孫策領著他的百十人趁勢掩殺,生生將是己方十倍的對手給打爆了。

這一戰,孫策生擒張允,陣斬校尉一人,軍侯三人,其餘斬殺俘虜無算,可謂是大勝,名動荊襄,同時也收了那那些部下的心,雖然只有百人,卻氣勢如虹。

不過劉表一方就凌亂了,斥候被滅還能說是不小心,能夠遮掩過去,但張允的這一敗,卻是實打實的大敗,而且還特別丟臉,根本無法隱瞞!

劉表當時就急了,趕忙遣人與孫策見面,想要贖回張允,然後孫策答應的也很痛快,想贖人沒問題,只要把李易綁了交給他,他立馬就放了張允。

這也是孫策生擒張允的目的,否則一個照面張允就死了。

荊州文武知道這個訊息後紛紛無語,張允是劉表的侄子,論信任還在蔡瑁之上,且善於統兵,劉表是萬萬捨不得他去死的。

但孫策的條件又太過苛刻,以劉表的性格斷然做不出綁了李易換張允的事。

於是,戰局就這樣僵持住了,一萬五千大軍,愣是龜縮不動,看著孫策那百十來人在城下叫罵邀戰,荊州軍的士氣也因此跌到了谷底。

“主公,孫策兵不過百人,如此長久僵持下去,軍中士氣太低,怕是無法再戰啊!”

城頭上,劉表部將王威感覺不能再讓孫策罵下去了,便想要請戰。

劉表眯縫著眼睛,看著遠處被孫策牽狗一般拽來拽去的張允,感覺心都在滴血,這孫策小兒欺人太甚!

“依你之見,引大軍出城,張允豈不是必死無疑?”

劉表語氣淡淡的,不過王威與劉表相處日久,知道劉表不高興了。

旁邊的站著的蔡瑁等人,全都眼觀鼻鼻關心,不願意在這種時候發表意見,畢竟被抓的是劉表侄子。

王威是個耿直的人,絲毫不為劉表情緒所動,繼續道:“敢問主公,可願用李太守去換張將軍?”

“哼!”

劉表重重的哼了一聲,這不廢話麼,他心中是一百個樂意的,但要他做出這種事卻也是萬萬不行的。

王威苦笑道:“州牧仁義,世人皆知,可正是如此,張將軍落入敵手,其實已經……已經凶多吉少,與其……與其拖延時日,延誤戰機,不如早做決斷!”

“你,你大膽!”

劉表真的生氣了,伸出手指著王威,他很少這樣失態。

王允拜倒在地,沉聲道:“主公,末將願領兵做先鋒,如叫那孫策小兒走脫,末將願以項上人頭向張將軍賠罪!”

“你……”

劉表指著王威,嘴唇動了動,最終卻只化作了一聲嘆息。

要說聰明,劉表肯定勝過王威,王威說的那些道理,他不明白麼?

可是,張允真的死不得啊!

劉表手下文臣很多,雖然是以蒯家為首,但蒯家並無獨大之勢,所以劉表很放心。

但武將就不同了,且不說荊州軍方是以蔡瑁為首,其餘重要將領,也都有許多私人部曲,真正意義上屬於劉表自己的兵馬,卻是少的可憐。

就拿文聘來說,文聘自己不想幹了請辭沒問題,但如果是劉表想主動拿下文聘,卻是要好好掂量一番的。

所以,別看劉表與蔡瑁親近,其實一直都在想著將張允扶持起來,不敢說叫張允與蔡瑁分庭抗禮,最起碼也要有一席之地。

正是因為這種想法,劉表才會讓張允去打頭陣,拿江東之虎的長子來揚名,卻不想這個小老虎太猛,反倒是把張允折了進去。

而除了王允,劉表內心最親近的,就是面前這個王威了,雖然不是他親族,但為人極其忠義,哪怕性格過於耿直,多次惹得劉表不快,可事後劉表冷靜下來反而會對王威更加器重。

“唉,你啊,你……”

劉表嘆了一聲,正要扶王威起來,一個傳令兵快步上了城樓,道:“南陽太守李易求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本還算安靜的城頭頓時發出了一陣竊竊私語,對荊州的高層來說,詫異李易這麼快就跟過來了,而對於原本的城頭守軍而言,卻是想起了幾天前,就是李太守將他們的文將軍給當眾罵了一頓,據說,文將軍告病就是因為被李易給罵的。

甚至還有人傳言,州牧大人跑來新野督戰,也是因為李易跑去襄陽開罵的緣故……

所以,別看眾人對李易都不算熟悉,但對他的興趣卻是很大的。

劉表聽到李易來了,心裡頓時就冒出將李易綁了換張允的想法,不過馬上就是苦笑,他雖然不喜李易,卻也做不出如此下作之事。

不過,李易的到來,卻是叫他心中更加煩躁了,劉表拍了拍王威的肩膀,道:“出戰的事情稍後再說,先隨我見見襄侯。”

王威也明白暫時不能出戰,只得起身應了。

“請李太守來城樓。”

劉表吩咐一聲,便與屬下幾人等著李易,同時幾人也在低聲談論著李易這個人,多數人臉上都是好奇居多,臉上並沒有什麼敵意。

蔡瑁卻是稍稍有些不安,畢竟答應幫李易引薦劉表,結果卻是與劉表丟下李易來了新野,再次相見,臉面上難免有些不好看。

當日蔡瑁被李易忽悠的心煩意亂,到了下午才去見劉表,然後在劉表面前給了李易一個很高的評價,甚至於,李易對時局的看法也說了出來,只是隱瞞了李易對荊州的野心,不過他不是說沒有,只是說看不出來。

即便這樣,劉表心中也對李易有了許多提防,下意識的感覺李易不像是個願意被他掌控的人,否則李易之前就不會去反董卓,於是,劉表才決定果斷出兵,準備將南陽的民心給收攏回來,卻不想剛兩天過去,大軍連城門都沒出,而且還吃了大虧。

……

因為劉表人生中最後幾年的表現太過糟糕,所以李易對劉表的印象並不好,可當真見面,且不論才華,但憑這外貌就得叫李易贊一聲老帥哥!

劉表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在古代這個年紀的人往往已經很是蒼老,縱然保養的好,也難掩蓋蒼老之色,可劉表看上去除了頭髮有些斑駁,容顏看上去也就四十出頭的樣子,身材更是高大魁梧,五官俊朗,還要勝過袁紹,而且他身上的沉穩風度,比袁紹更容易叫人心生好感。

若非如此人物,當初也難入主荊州啊!

李易有些感慨,同時暗暗警告自己,千萬不要小覷了天下英雄。

李易看著劉表,目光迷離,做恍惚狀,然後猛的一怔,面露緊張之色,趕忙向劉表行禮道:“李易見過州牧!”

劉表著上前拉住李易一隻手臂,將他扶了起來,然後退後兩步,對著李易好一陣打量,直到看的李易都有點不好意思了,這才感慨一聲,再次拉住了李易手臂,道:“古有甘羅十二為相,今日襄侯年不過二十,卻也封侯拜將,不遑多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李易趕忙再次行禮道:“州牧過譽,李易愧不敢當。”

“哈哈,襄侯謙虛了,誅殺國賊,功勞赫赫,天下可是無人不知!”

李易心中猛的寒,劉表當初還是借了董卓的風,這才有機會入主荊州,可他現在說董卓是國賊,卻也毫無壓力,自然無比,可見不管面目如何忠厚,但只要是進了仕途打滾的,有幾個是真的厚道人?

可笑自己剛才居然因為一見劉表相貌,便情不自禁的對他心生好感,當真是糊塗。

李易一邊調整心態,一邊向著北方拱了拱手,深沉的說道:“世人皆道我殺賊有功,卻不知李易全是仰仗陛下居中謀劃,唉,也不知陛下如今可還安好。”

李易突然來了一把深情,叫劉表不好再笑下去了,只能跟著嘆道:“陛下登位之初,雖遭受磨難,但磨難之後必有大福,我等身為大漢臣子,當時刻不忘報效國家!”

最後劉表是對著在場眾人說的,有幾分訓誡之意,當即眾人紛紛說道:“謹記州牧教誨!”

說罷,劉表又恢復了之前態度,向李易介紹了他身邊的人物。

除了蔡瑁這個熟人外,劉表身邊主要都是武將,如王威,張虎,陳生,呂介等,文臣方面,主要就一個龐季,至於被劉表很重視的蒯越,卻是留在襄陽了。

劉表很會做人,親自拉著李易的手為他一一做引薦,態度拿捏的很好,沒讓李易感覺半點不適,不過,說著說著,眾人的臉色忽然都是一沉,李易更是目光古怪,面露驚訝之色,輕聲疑惑道:“我似是聽見……有人呼喊要我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