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

三人繼續往新野方向行去,中途龐季與張允心中難免忐忑,擔心孫策會反悔追來,也是李易鎮定自若,否則龐季很可能會不顧張允的傷勢直接帶他乘馬急行。

待接近新野城門時,有巡邏的斥候看到他們三人,上前問明情況,得知李易將張允救了回來,便趕忙回城報信,等李易到了城下的時候,劉表已經帶著幾個主要人物迎了出來。

因為之前孫策的表現,在荊州眾人看來那是已經撕破臉了,都不覺得孫策會放人,所以,對於張允能夠活著回來都很是意外。

當他們看清楚李易那一身血跡斑斑,衣衫破損的模樣,不用李易做戲忽悠,便紛紛暗道果然兇險,開始自動腦補了一番李易如何與孫策廝殺救人的經過。

而且,孫策帶張允回來,城頭上的那些士兵也都看到了,不知多少人都在佩服李易的膽量與仁義,叫李易在荊州的威望於無形中提升了許多。

至於與李易一同擔負這次任務的龐季,卻是因為渾身上下乾乾淨淨,直接就成為了李易的背景板,不知道的還以為龐季是一直呆在城裡。

可奇怪的是,劉表明知此事若要計較,龐季才算是真正的“正使”,可他就是不看龐季,好像完全忘記了他曾叫龐季去見孫策一般。

因為張允傷勢很重,眾人雖然好奇李易是如何將他帶回來的,但也顧不得相問,先喊來醫師大概看了一下張允的狀況,確認性命應當無礙,然後安排將他送入城中去救治。

這會兒時間已經不早,再加上劉表今日本就是要為李易設宴接風的,乾脆就叫所有人都去縣衙參加酒宴。

眾人欣然應下,一同往縣衙走去,而在這個過程中,劉表一直都拉著李易的手,讓李易走在他的左邊,親近之意再明顯不過。

至於龐季,卻是不知被擠到哪裡去了。

蔡瑁在一旁看的也有些吃味,畢竟原本這個位置應該是他的,不過想想李易可是對劉表圖謀不軌,心中呵呵一聲,將那點不快放下。

蔡瑁思量多時,無法在李易與劉表之間做出選擇,索性,他就尋思著看這一老一少相爭,待到一方將要勝出之後,再行押寶,或許這樣做有些不被討喜,但總不會輸的太慘。

到縣衙後,劉表讓眾人先坐下,又親自取了自己的衣衫送與李易,叫侍女服侍李易將破爛的血衣換下,甚至還親自為李易系了腰帶,這般體貼入微的舉動,還有劉表那叫人如沐春風般的氣質,縱然李易也說不出劉表半個不是。

隨後酒宴開始,欣賞歌舞之餘便是叫李易講述他是如何將張允救出來的,李易基本都是照實說,唯有說到與孫策單挑時,隱瞞了個別身體部位刀槍不入的事實,只道是他空手奪了孫策寶劍,甚至還反傷了孫策。

李易侃侃而談,眾人聽的卻不輕鬆,他們多數都是見識過孫策衝鋒陷陣的,那當真是一個勇不可當,可李易與孫策交手,雖然回來的模樣有些狼狽,但真正受傷的可是孫策啊,豈不是說李易比孫策還厲害。

等李易說完,眾人看待李易的目光再次發生了變化。

劉表不由讚歎道:“那孫策小兒說我荊州無猛將,現在,我荊州第一猛將便在此啊!”

劉表這句話算是給李易定了個荊州第一,旁人也是連連附和,即便在場的幾個武將聽到這誇獎也沒什麼牴觸,畢竟他們自問是絕對不如孫策的,也就更不能與李易攀比了。

李易趕忙推辭道:“州牧謬讚,易雖然有些勇武,但與孫策搏殺,卻是憑藉躲閃與地利,其實勝之不武,而且荊州人口有數百萬之眾,勇武勝過易者不知有多少,這荊州第一猛將,實在是受不起啊。”

劉表卻是不管李易推辭,佯怒道:“你當老夫不知你在洛陽便數次力舉千斤,引得眾人側目,皆稱你力氣不弱於項羽,怎麼,到了荊州反倒是謙虛起來了?”

李易感覺劉表似乎話中有話,但一時間也不好細細辨別,只能笑道:“好叫州牧知曉,不是我故意謙虛,只因近些時日所見叫我知曉如今荊襄繁華,還要勝過長安洛陽許多,再加上見過了州牧,還有在場諸位,方知荊襄非是尋常之地,其中不知有多少賢能大才,我如今年不過二十,德行不足,自當心存敬畏。”

聽了李易的這番對答,在場眾人都是面露笑意,畢竟他們多是土生土長的荊州人,李易誇他們家鄉,沒有不高興的道理。

而劉表雖然也在笑,心中卻是道了一聲可惜,他是越來越欣賞李易了,就如同之前的董卓一樣,看到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年輕人,當然是想收為己用了。

至於劉表之前的稱讚,就是想要李易驕傲自滿,畢竟年輕人嘛,一旦自傲就難免會得罪荊州本土之人,再糟糕一點就是舉步維艱,那麼劉表就方便下手了,不想李易卻是如同滑魚一般,根本沒進他的套中。

不過這只是隨口一句話罷了,不成劉表也不在意,大笑道:“這荊州第一猛將的名頭你便擔了吧,若是有人不服氣,您儘管接下就是。”

李易苦笑道:“若是接不下呢?”

劉表笑眯眯的一捋美髯,道:“老夫許他一個中郎將便是。”

廳堂中所有人聞言一驚,頓時安靜,但馬上又陸續笑了出聲,除了幾個腦子比較直的傢伙覺得劉表是在開玩笑活躍氣氛,其餘人則是盡皆察覺到,這位州牧大人似乎是被李易的話說動,想要大舉招攬賢才了。

李易不好再推辭,俯身向劉表拜謝,這荊州第一猛將的名號便算是笑納了。

不過李易心中卻打定了注意,他日有機會見到黃忠,一定要來一句“老將軍壯勇如斯,荊州第一猛將非老將軍莫屬”,然後就把這個不要錢的名號當做大人情送給黃忠,不信老黃忠不高興。

李易正想著黃忠,劉表拍了拍手,一名侍女雙手捧一托盤入內,上蓋紅綢布,微微凸起,不知其中何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侍女將托盤放到李易面前,劉表示意道:“雲龍,你看這些可還喜歡?”

“哦,這是什麼?”

李易說著,伸手摘去綢布,只覺光芒刺目,眼睛不由眯縫了一下,同時,廳堂內眾人也紛紛看來,如蔡瑁這般大家族出身的也就罷了,但一些出身尋常的,如張虎陳生等人已經是兩眼放光,就差流口水了。

原來盤中盛放的是一對品相極佳的玉璧,還有十顆鴿子蛋般大小的明珠,縱然李易不好此類,也知道價值不菲,怕是不下千金,頓時面露驚惶,道:“州牧這是何意?”

劉表擺擺手,示意李易不要著急,說道:“雲龍冒險深入敵營,救得公濟歸來,此乃大功勞。”

李易推辭道:“州牧統管一州,且易乃是南陽太守,為州牧分憂實乃分內之事,當不得重賞。”

劉表卻道:“功勞賞賜我心中另有決斷,這些財物卻是與公事無關。”

李易楞了楞,這下倒是真的不明白了。

劉表笑了笑,笑容有些唏噓,嘆道:“公濟是我外甥,他父母早亡,然後隨我多年,我視其如親子,他被孫策擄去,我雖然貴為一州之主,卻無力營救,當真是心痛有如刀絞!”

劉表說著,掉下了兩顆淚來,這倒不是裝的了,實在是張允的樣子有夠慘烈,就連李易看到的時候也覺得有些不適。

李易趕忙寬慰了兩句,劉表擦了擦眼角,說道:“幸有雲龍勇猛,救出了我這可憐的外甥,否則老夫百年之後,還有何顏面再見親人?所以,這禮乃是老夫私人所贈,雲龍莫要推辭。”

劉表說罷便向李易拜謝,李易趕忙側身還禮,本來他覺得劉表送禮收就收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看著劉表拜謝的模樣,頓時發現不對,忙道:“州牧這說的是哪裡話,那孫策視我為殺父仇人,張將軍受苦其實還是因我而起,我雖然將張將軍帶回,卻不能減輕心中歉疚,若是再收下這重禮,豈不是羞煞我了?”

李易剛才也是被明珠晃了眼,險些就收下,幸好他反應不慢,品出了其中味道。

因為孫策之前的交換條件,許多人都認為張允遭罪是代李易受過,不過因為李易親自犯險將張允救回,馬馬虎虎算是兩清。

可要是李易因此受了劉表的謝禮,那就不一樣了,縱然沒人敢明說李易不是,但在心中指責他人品的絕對不在少數。

所以,李易是斷然不能收下這謝禮的。

同時,李易也不由暗暗吐槽,這劉表說話句句都是坑啊。

劉表卻是堅持,說道:“公濟兵敗被擒,是他自己不慎,與雲龍無關,這禮你若是不收,豈不是叫人恥笑老夫刻薄寡恩?”

李易嘴角抽了抽,劉表把話說成這樣,真的叫他有點不得車收的感覺。

不過李易是什麼人,眼珠子一動,瞧見了座次算是中列的龐季。

自打將張允送回之後,龐季的存在感就被無限拉低,就連李易這個新來的也看得出似是劉表故意為之,這叫李易不由想起一件事情來。

劉表入荊州後訪名士,求賢才,可是很努力的,他如劉備三顧請諸葛一樣,屢次上門請龐德公出仕,結果龐德公不甩他,叫劉表砰了一鼻子灰。

李易換位思考,他要是被人屢屢拒絕,心裡絕對有疙瘩,如果對方只有尋常才幹也就算了,要是諸葛亮這等人物,他多半會暗下殺手。

所以,李易猜測劉表可能是又在龐德公那裡折了面子,便要拿龐季來出氣。

李易心裡嘀咕了一下,然後伸手向龐季那邊一引,說道:“我雖然與孫策較量了一場,卻是沒有膽子入他營地,幸好子尚膽氣過人,之身去見孫策,將他激將出來,否則斷然不能將張將軍請回,所以,這禮物一事,我想要與子尚商議一番,不知可否?”

劉表鬍鬚顫了一下,他的確是針對了龐季,或者說是針對龐家。

原因與李易想的差不多,龐家人不願為他效力,也就一個熱功名利的龐季早早出仕,而且龐季的性格還不為他所喜。

這種情況短時間還好,時間長了劉表就想,你們龐家不願意出仕,那就一個都別出仕好了,一個世家數年,乃至是數年在官場上沒有作為,龐德公還能坐得住麼?

所以,劉表想借龐季向龐家傳遞一個訊號,而最終目的,就是叫龐家人出來支援他。

至於龐季,不過是被兩邊大佬誤傷的倒黴蛋罷了。

劉表雖然有意打擊龐季,但李易開口了,而且還有理有據,劉表只能點頭任由李易去找龐季商議。

再說龐季,他是個聰明人,能猜到劉表心中對龐德公不滿的,不過他也不在意,畢竟劉表進入主荊州的時候他有不小功勞。

至於這幾天劉表的冷落,龐季也認為是張允被俘,他不能救出,惹得劉表不快。

可是,將張允帶回來後,李易並沒有將所有功勞獨吞,但劉表就是對他不聞不問,好像他完全沒有參與一樣!

一開始龐季還安慰自己劉表只是激動之下忽略了,但隨後又是論功,又是私人謝禮,依然沒有提他一句,龐季要是還緩不過味兒來,他就不配姓龐了。

再想到周遭諸多同僚近日對自己的態度,龐季徹底明白過來,心中不由苦笑一聲,感覺這裡甚是無趣,打算等新野事情瞭解,他就去向劉表請辭。

不想就是在龐季最為心灰意冷之時,李易卻是忽然提到了他的名字。

坦白的講,剛剛劉表那般厚待李易,龐季真的有些嫉妒呢,可現在,旁人皆對他忽視,唯有李易記得他……

龐季慚愧,恨恨的掐了大腿一把,直接掐出了血。

李易坐到龐季身邊,他見龐季臉色不太好,只道他是因為被劉表針對,不過眾目睽睽之下李易只能裝作看不見,笑道:“州牧的禮物,我想問問子尚的想法。”

龐季吸了口氣,叫自己的表情儘可能自然一些,答道:“此行能夠成功,全仗李太守英勇,我如何能做主?”

李易搖頭,很是認真的說道:“子尚功勞當有一半。”

龐季餘光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劉表,又看了看李易,鼻頭忽然一酸,低頭道:“全憑太守做主!”

“好,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氣了。”

李易笑了,他等的就是龐季的表態,就見他頓了頓,在眾人的注視下,問道:“我欲以這些財物折價購買糧草,然後交於荊州府庫,用於賑濟南陽逃難百姓,子尚意下如何?”

禮物本就沒龐季的份,龐季自然是沒有不同意的道理,當即點頭,於是,李易笑呵呵的看向劉表。

如此劉表還能說什麼,只能誇讚一聲襄侯果然忠義仁厚,心裡卻是有些鬱悶,李易落了個輕財的好名,他卻是左手倒右手,做事尷尬。

至於李易會不會因為交好龐季,然後順勢與龐家產生一些比較深入的交流,劉表卻是想都沒想過,龐家連他的面子都不給,李易不過一年輕人而已,又算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