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

很快,三千兵馬浩浩蕩蕩的出了新野城。

主將張虎打頭,副將王義押後,本來張虎建議李易與王義走在後面的,因為後面安全,不過李易卻是堅持與張虎一起在前開路,張虎見李易堅持,便也不做反對。

張虎雖然大字不識幾個,卻也不是憨貨,他知道別看他是這支兵馬的主將,其實軍中的三人,不管是論身份還是關係,就屬他最差,哪個都惹不起。

好在王義辦事靠譜,李易也不是倨傲之人,否則這兵張虎還真不敢帶。

行軍時,張虎見李易時不時的皺眉,忍不住問道:“我見李太守頻頻皺眉,可是擔心此行有不妥?”

李易搖搖頭,打馬與張虎靠近了一些,低聲說道:“張將軍恕我直言,我看這軍心似乎有些……萎靡啊?”

張虎不由老臉一紅,作為帶兵的將領,他清楚李易的話是很客氣了,現在荊州軍的軍心哪還能說是萎靡啊,這三千人馬鬆鬆垮垮的,完全就是一副軟蛋模樣。

好在張虎見李易聲音不大,知道李易並不是故意要給他難堪,只得苦笑道:“荊州軍原本也是不差的,只是這連戰連敗……”

李易點頭表示明白,嘆道:“臨危受命,卻是難為張將軍了。”

張虎趕忙道:“這都是末將分內之事。”

李易笑呵呵的說道:“張將軍可是一軍主將,這末將之稱卻是要不得啊。”

“啊,張某粗鄙之人,如何敢在襄侯面前稱大?”

“咦?這倒是奇怪了,我看張將軍英氣逼人,如何自言粗鄙?”

“唉,也不怕太守笑話,張某本是……”

因為李易有意放下身段與張虎親近,而張虎發現李易對他並沒有輕視之心,再加上趕路無聊,便將自家的身世道了出來,反正這也不是什麼秘密。

原來,張虎原本算不得什麼良善人,之前荊州內亂,各地宗賊四起,張虎不甘寂寞,仗著有一身好武藝,憑藉鄉黨友人也拉起了一票人馬,後來結識了與他差不多出身的陳生,兩人意氣相投,便合兵一處,實力頓時暴漲,再後來,更是趁機佔了襄陽!

不過,張虎與陳生召集私兵的初衷只是想威風一把,撈一些錢財,在佔領襄陽之前還多少還有些雄心,可佔了襄陽之後卻發現襄陽根本不是他們兄弟能吃下的。

不說別的,就襄陽城裡那幾個大姓人家,他們兄弟二人如果敢在城中亂蹦,人家的家奴只要半天功夫就能將他們兄弟收拾的跟狗一樣。

所以,兩人佔著襄陽,好處沒拿多少,麻煩卻是遇到了一大堆。

恰恰在這時,新任的荊州刺史劉表來了,劉表派遣蒯越,龐季兩人與他們見面,許下兩個都尉,張虎陳生一合計,總當匪人不光糟心還沒前途,而且劉表名聲不錯,再加上兩個使者口燦蓮花,便成功被招安,叫劉表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襄陽,而且還得了兩千堵悍卒。

事後劉表在封賞上並沒有對兩人吝嗇,更沒有過河拆橋,但因為出身問題,以及自身能力有限,張虎與陳生在劉表麾下混的只能說一般般,相當於沒有建議權的高階打手。

李易聽罷張虎的自白,感覺這貨是個可以發展的拉攏物件,當即笑眯眯道:“我還道是怎樣,原來張將軍竟然只是為這些小事妄自菲薄,著實沒有必要!”

張虎見李易一臉笑容,雖然不知他為何這麼高興,也不疑有他,只是問道:“這怎麼說?”

李易道:“我送張將軍一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總是讀書人!”

張虎雖然不讀書,但也聽出李易這話是極好的,是在誇他,忍不住摸了摸臉,笑的眼睛都帶花了。

然而李易覺得這還不夠,又道:“將軍可知當年隨高祖打下大漢江山的樊武侯?如將軍這般年紀時樊武侯還在殺狗,遠不如將軍今日威風,所以,張將軍前途遠大,以後莫要再過於自謙了!”

“哎,哈哈,太守說的是,太守說的是,聽太守說話,叫末將心中好生痛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虎忍不住笑了起來,而且再次自稱了一聲“末將”,這次李易權當沒聽見,沒有叫張虎改正,因為他感覺這兩聲“末將”的味道有點不一樣。

留了好印象之後,李易就沒有再刻意與張虎接近,只是談論面前的局勢,畢竟李易真要一個勁的給張虎拉近關係,張虎再怎麼粗線條,怕是也能看出他別有所圖。

一路行軍,將近半個多時辰後,前路探馬來報,說是發現了紀靈的斥候,不過雙方雖然打了照面,但並沒有交手。

張虎頓時看向李易,想要叫李易拿主意。

李易問道:“我們現在位置距將軍說的那座小山還有多遠?”

張虎答道:“大約七八裡。”

李易點點頭,道:“軍師那邊不知援兵已至,哪怕紀靈只是安排少許兵馬也能將其拖延,為了避免紀靈在前路設伏,我建議將軍在此列陣,緩緩推進。”

張虎驚訝道:“在這裡便列陣?”

“不錯。”

李易語氣很是肯定,道:“紀靈乃是袁術手下第一猛將,手段不俗,我等千萬不可大意。”

李易說的是在劉表面前就定下的戰略,只是具體做來時,卻是比張虎想的還要小心許多。

張虎忍不住問道:“可這麼遠,還不見紀靈兵馬,我們就列陣推進,行軍必然緩慢,萬一耽擱了時間,軍師生出個好歹該怎麼辦?”

李易卻道:“說句不吉利的話,軍師若是已經不測,我們現在即便趕去也來不及,若是軍師現在還在堅守,我等只要在行軍時敲響戰鼓,紀靈聽到必然驚疑,不管有沒有在前方設下埋伏,都無法放手圍攻軍師。”

張虎眼睛一亮,道:“太守果然厲害!”

李易謙虛的笑了笑,他的確沒打過仗,但跟著董卓那段時間卻也讀了不少兵書,再加上穿越者自帶的腦洞,讓他親自指揮或許不行,但出謀劃策還是沒問題的。

張虎的軍令下達後,三千荊州軍行動居然出乎意料的快,馬上結為五個軍陣,這效率較叫李易都有些詫異,畢竟一路上這幫傢伙們那精氣神蔫巴巴的,根本不像是軍人。

不過,再一想李易就明白了,這幫人是怕死,叫他們早早的結陣,安全上就有保障了。

接下來,三千人組成的軍陣開始緩緩往前推進,一路上敲鑼打鼓,動靜極大,數里之外可聞,若非時間是晚上,只看這熱鬧簡直與送親差不多。

又往前走了不到兩裡地,探路斥候帶了幾個人回來,已經驗明身份,都是隨蔡瑁出城的荊州士兵,

李易與張虎趕忙叫他們過來詢問前方情況,然後就得知蔡瑁果然是被困在了那座小山上,而逃回來的這些人則是因為上山時被紀靈的兵馬尾隨殺至,不得不逃向了其他地方,好在紀靈的目標是蔡瑁,所以並沒有專門追殺他們。

而就在剛剛,紀靈麾下各部兵馬調動,數千人全都向著小山下方聚集,似是要發起總攻,他們這才找到機會穿越戰線逃了回來。

揮退這幾個小兵,張虎說道:“那小山雖然險峻,但紀靈當真不惜人命,也不好守啊。”

張虎臉上擔憂之色顯而易見,他不是怕蔡瑁出事,而是怕蔡瑁出事後追究責任到他的身上,一個救援不利的罪名足夠把他打回原形了。

李易同樣皺起了黴頭,蔡瑁對於穩定荊州有大用,對他,對劉表都是如此,所以此人短期內死不得。

張虎心中不安,又道:“不如我帶兩千人馬前去支援,太守與小王將軍領其餘兵馬在後面以防萬一?”

李易想了想問道:“張將軍從這裡到小山下,急行軍需要多少時間。”

張虎盤算了一下,道:“不到半個時辰?”

李易又道:“若是給你八百兵馬在山上,下面有五千人圍攻,藉助地形你能否守住半個時辰?”

“雖然傷亡慘重,但還是能做到的,額,太守是說……”

李易分析道:“有先前那兩千人出城探路,紀靈便已經知道我們的打算,若要猛攻奪下山頭,早就應該收攏兵力了,哪會等到現在才行動?”

“所以,或許是因為軍師固守一時難以突破,或許是紀靈想要圍點打援,總之我等前方必然設有埋伏,只是紀靈看到我們列陣慢行,沒了伏擊的機會,這才故意放開口子叫人出來報訊,好騙我們加速行軍好自投羅網。”

“居然……還能這樣?”

張虎心裡忽然有點怕,他感覺李易說的有道理,要是他真的帶兵貿然前進,怕是要糟糕。

“太守當真神機妙算!”

張虎感慨了一聲,問道:“那我等現在當怎樣?”

李易眯了一下眼睛,緩緩說道:“紀靈既然要算計我等,軍師那邊暫時必然無虞,你我只管列陣慢慢走,只要耗到天亮,我們便贏了。”

張虎當即就要下令,不想李易卻又叫住了他,只見李易臉上露出一種壞壞的笑容,道:“這樣慢慢走雖然穩妥,卻也可能會讓紀靈心急,再生別的波折,不如就給他點希望,讓他多花點時間,等他明白過來後卻也晚了……”

在荊州軍北面一處長滿野草荒地中,一個身形魁梧,面色黝黑的男子正目不轉睛的盯著南方,此人正是紀靈,袁術手下的第一猛將。

負責留在南陽“收集”糧草財物,紀靈雖然從中撈了不少好處,但心情卻是非常糟糕的,因為他是正個八經的武將,錢財再多也不及陣前廝殺來的功勞重要。

奈何袁術交代他了,給李易留個面子,不要為難李易進南陽,至於荊州方面,只要荊州大軍一動,就叫他撤。

所以,紀靈本以為這次不但沒仗可打,甚至最後還要落下一個被荊州軍“趕走”的名聲。

不想就在他準備撤離南陽的時候,新野方向卻是傳來了訊息。

孫策以少勝多擊敗荊州軍,生擒張允!

平心而論,紀靈是很欣賞孫策的,但袁術要打壓孫策,紀靈只好照辦。

現在孫策在全軍沒有作為的情況下立了大功,這可不是袁術想要的。

於是,紀靈一邊打著搶功的主意,一邊想著找機會擴大戰果,便連夜趕到了新野,同時調集周邊兵馬,伺機行動。

巧的是,孫策前腳與李易單挑受傷放了張允,紀靈後腳便到了,於是孫策之前的功勞被紀靈抹的乾乾淨淨,同時以養傷為名,將孫策安排去了後方。

至於紀靈自己,則是判斷出荊州方面很有可能會派兵截殺孫策,便順勢佈下了口袋陣,結果也沒有叫他失望,當晚就進來了蔡瑁這條大魚。

只是美中不足,蔡瑁身邊嫡系兵馬戰力不弱,加上紀靈的兵馬又是剛剛趕路過來,體力消耗太大,卻是被蔡瑁給逃去了山上。

紀靈試探著往山上攻了兩次,感覺損耗太大,再加上很快就遇到了荊州軍的大規模斥候,便乾脆放棄了攻山的想法,叫五百人守在山下,反正山上荊州軍已經喪膽,不怕蔡瑁突圍。

其餘兵馬則再次佈下口袋陣,準備圍點打援。

本來一切都很順利,只是正當紀靈摩拳擦掌,準備再立一功的時候,來援的荊州軍竟然連個鬼影都還沒見到呢,就開始擺陣了。

紀靈久經戰陣,一眼就知道對方是擔心前路有埋伏,可是他見過小心的,卻沒見過這麼小心的!

紀靈很鬱悶,與軍師韓胤一合計,又佈下疑陣,放了一些荊州軍回去,他不信來援的荊州軍得到訊息後還能坐得住。

結果很不錯,不一會功夫,紀靈就得道斥候來報,說那支荊州軍中有一隻千人先鋒向自己這邊趕來。

紀靈大喜,雖然一千人不能滿足他胃口,但也算不錯了。

但沒想到的是,紀靈蹲在草叢裡左等右等,死活就是不見那一千人的影子,直到斥候再來報訊,說那一千人行到中途時不知出了什麼岔子,竟然不慎引燃了一片荒草地,然後兵馬大亂,退了回去。

紀靈無語,暗罵一聲荊州軍果然廢物,只好繼續蹲守,至於主動追擊,他卻是沒想過的,畢竟對方還有兩千人擺著陣勢跟在後面呢。

等了小半個時辰,紀靈再次得到訊息,荊州軍又有一千人往前趕來,紀靈趕忙讓全軍做好準備,結果準備了老半天後,斥候告訴他,這一千荊州軍走到半路譁變了,然後就又撤了。

“無能小兒!這荊州軍上上下下難道都是廢物不成!”

紀靈已經是一日一夜不眠不休,本就上火,現在又等了兩個空,心中大為惱火,直接就開口罵了起來。

紀靈生氣,無人敢勸,不過軍師韓胤卻是低頭思索片刻,然後猛的一拍大腿,叫道:“將軍,我們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