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6章 士為知己者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6章 士為知己者死

蔡家發生的事情李易自然不知道,他與華佗別了蔡瑁之後便一起往回走,只是中途路過一家不錯的醫館,華佗一時心動便找同行交流去了,而李易作為非專業人士沒興趣強行湊熱鬧,便獨自回府。

可是距離還有老遠,李易就看到自家門口有幾個人圍在那裡,似是發生了什麼意外。

李易趕忙加快腳步走了上去,別看如今劉表,還有荊州文武都對他很客氣,但真正的現實是,這許多天下來,愣是沒有一個荊州官員或者世家主動上門拜訪過李易,或者邀他參加一些聚會酒宴。

當然,李易在類似場合出席次數也不少,但全都是劉表主持的,除了劉表之外,其餘人彷彿都是商量好了一般,與李易客氣歸客氣,但絕無深交的意思。

所以,自家府邸門前發生了異狀,李易下意識的就認為有情況。

等李易到了近前,幾個府中僕役趕忙向他見禮,李易點點頭,然後看向了被僕役們圍在中央的人。

那是一個看年紀與李易都差不多的年輕,粗布衣衫鬆鬆垮垮的套在身上,渾身酒氣醉眼迷離,髮束也有些散亂,整個人就跟煮熟得麵條一般歪歪斜斜的靠在李易府門前的臺階旁,周身上下怎麼看都透著一股子濃濃的頹廢與浪蕩的氣息。

現在被幾個人盯著看,醉漢還不忘抓著小酒壺往口中倒著酒,十足的酒鬼一個。

幾個僕役臉上全都露出了厭惡之色,他們不是惡僕,實在是這醉漢當真不討喜。

李易也不由皺了下眉,不過他自然不會自降身份去趕人,而且李易覺得這人以如此姿態出現在這裡,要麼是真的醉到腦子秀逗了,要麼就是想要以特立獨行來引起自己的注意。

要知道三國時代並不缺這樣的人,狂士禰衡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李易不語,看向一個僕人,那僕人趕忙解釋道:“老爺,小半個時辰前,這不知哪裡來的醉漢突然就賴在門口不走了,小人趕他他也不動,也不好直接動粗,正尋思著要找幾個人一起將他抬到街對面,老爺您就回來了。”

李易點點頭,心中再一次肯定了劉表的治理能力,換個地方你試試,要是有醉漢敢這樣子外在袁術門口,怕是早就被打的老孃都不認得了。

李易想了想,走上前去,僕人見狀,趕忙護衛在李易身側,李易擺擺手示意無妨,然後對著醉漢問道:“你為何在我府邸門前醉酒?”

那醉漢眯縫著眼睛,喝了一口,不答話,只是自顧自的大聲道:“好酒,好酒!”

僕人見狀,心中有氣,喝道:“此乃大漢左將軍,襄鄉縣侯,南陽太守,爾還不速速見禮!”

“嗯,嗝……”

僕人喊的響亮,然而那醉歪歪腦袋,哼哼了一聲,也不知是聽不懂李易的名頭,還是真的太醉,竟然全完不為僕人的話所動。

僕人心裡火了,看向李易,只要李易一個點頭,他馬上就帶醉漢找地方好好“醒酒”。

不同於僕人的惱怒,李易卻是笑了,他的名號對普通百姓來說是很有威懾力的,哪怕真是喝醉的人聽了,也能嚇醒七分。

所以,面前的醉漢只能是裝的,而對方的來意也就很值得琢磨了。

李易用衣袖掃了掃臺階上的灰塵,在醉漢對面坐下,上下打量了一陣,不屑道:“你這醉漢酒量實在太差!”

醉漢這次終於有了一點還算是正常的反應,翻翻眼皮子看向李易,似乎是在問李易為什麼這麼說他。

李易看了一眼他手中的酒壺,道:“還有半壺吧,不過幾口酒罷了,你用了將近半個時辰還沒喝完,枉為男兒!”

醉漢眼皮子跳了跳,哼道:“家貧,賒來的酒,自當細細品味。”

李易點頭,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怪不得你明明爛醉如泥,身上卻無半點酒漬,我還倒你是將醉酒功夫練的爐火純青,原來是捨不得酒水啊。”

李易如此一說,就差直言醉漢是在裝瘋賣傻了。

醉漢想了想,人家都點破了,再裝下去也不好看,索性伸了個懶腰,往後挪了挪,大門上的簷角剛好能為他遮陽。

醉漢眯眼舒服的呻吟了一聲,似是自言自語一般的說道:“家貧,借片瓦遮陽,不知可否?”

李易品了一下對方話中的意思,緩緩吟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李易的聲音很低沉,好似夢囈,又帶著濃濃的嚮往。

醉漢有些詫異的看向李易,就連旁邊那些僕役也不例外,有的人沒聽懂,只是感覺李易的話似乎很厲害,至於聽懂的人,那想的就更多了。

李易唏噓了一聲,道:“天下人人有屋舍遮風擋雨,不再受風雪冰凍之害,此乃李某心中所願,今日又豈會吝惜片瓦蔭涼?”

此刻醉漢臉上的醉意幾乎已經完全消散不見,直起身看著李易。

他雖然裝醉,但有句話卻是真的,家貧!

所以,李易的那句詩對他有著不小的觸動。

醉漢看著李易的臉,發現對方笑呵呵的,心中一動,伸手指向門內,問道:“某想要入內小憩,襄侯是否應允?”

李易輕輕搖頭,叫醉漢很是詫異,忍不住問道:“襄侯不允?”

李易道:“不,是否應允,不在李某,而在於先生。”

醉漢好奇道:“此話怎講?”

李易微微一笑,指向一個僕人,道:“我若是命其為南陽郡丞,先生以為如何?”

莫名中槍的僕役就是之前呵斥醉漢的那個,他雖然明知道李易是在開玩笑,這話當不得真,可還是感覺一陣熱血直衝腦門,口乾舌燥,腦袋裡暈乎乎的,差點沒當場拜謝。

醉漢也摸不透李易的想法,但看著僕役激動的都要暈過去了,顯然不是當郡丞的那塊料,只能搖搖頭。

李易笑笑,又道:“他適才站出來維護我,很有眼力,當賞,我欲贈其千金,先生以為如何?”

那僕役還沒從痛失郡丞的失落中走出來,又聽到李易這番話,巨大的人生起落叫他直接抖了起來。

醉漢見狀,再次搖頭道:“與其千金,恐怕是禍不是福。”

那僕役頓時眼珠子一突,真是掐死醉漢的心都有了。

李易看了眼僕役,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道:“稍後你去賬房領五百錢作為獎賞,還有,今後你就是府中的二管事了,當勤勉做事,可明白?”

那僕役顧不得與醉漢瞪眼,趕緊連連道謝,雖然這些賞賜與李易開玩笑的內容不能比,但這都是真正能到手的好處,他自然欣喜非常。

醉漢看著李易的舉動,面露沉思,似乎明白了什麼,但又不是很確定。

這時李易擺了擺手,示意幾個僕役退下,然後神色一正,注視著醉漢的眼睛道:

“一縣之材登門,易當虛席以待!”

“若是一郡之才,易則出門百步相迎!”

“一州之才,易必親自登門拜請,不見,再請,九請不見,則與我無緣!”

頓了頓,李易最後到:“若是王佐之才,不論其是何出身,易願為視其父母為易之父母,其兄弟為易之手足,寒同衾,食同器,坦誠以待,此生不相負!”

那醉漢聽了李易這番話,不由恍惚了一下,低頭喃喃幾句,再抬頭時,原本瘦削蒼白的臉上多了幾分血色,竟然與之前那僕役的模樣有些相似。

醉漢張了一下嘴,似是要說話,但不知想到了什麼,很快又將嘴巴閉上,吸了口氣,這才道:“襄侯如此以才度人,然而真能事事如意?倘若有人自認王佐之才,襄侯卻以郡才,甚至一縣之才用之,豈不是叫人心生不甘,乃至怨恨?”

李易笑道:“以王佐之才為縣吏,可見不能人盡其用,主非明主,臣自當另尋出路。”

“若以王佐之才為郡官,雖有大才小用之嫌,然而真金何懼火煉?鶴立雞群不過早晚之事,來日自當高就。”

“至於所謂不甘,怨恨……王佐之才心寬如海,卻是先生說錯了。”

等李易說完,醉漢已經從地上站了起來,對著李易一拱手,問道:“同為一州之才,一為寒門子弟,一為世家出身,襄侯如何取捨?”

李易笑著看了醉漢一眼,以醉漢的模樣,還有他的問話內容,必然是寒門出身,李易坦然道:“若必須二取其一,先用世家!”

醉漢聽了這個回答心中沒有覺得失望,反而隱隱有些高興。

雖然他是寒門子弟,心中有著寒門子弟的不甘,但他也清楚世家的厲害,所以,如果李易的回答是用寒門不用世家,李易要麼是在敷衍,要麼就是註定難以成事,他現在轉身就走,絕不多留片刻。

可李易說的是“先”用世家,那之後呢?

醉漢笑了笑,一改之前的慵懶頹廢,笑的很是開懷,就是眼中閃過了一絲慶幸……

醉漢將酒壺放下,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將衣衫發帶整理好,雖然一身布衣,雖然體格瘦削,但目中精光煽動,視之有如山中孤竹,叫人無法忽視。

對於醉漢的這番變化,李易也不由得側目,雖然早就感覺這醉漢見他肯定是別有目的,可能是荊州不得志的人才,可現在這模樣看起來,醉漢身上能有如此鋒芒,絕非尋常人啊。

可是李易左思右想,也沒能在荊州找出符合這個人設的年輕人。

就在李易心中猜測醉漢身份的時候,醉漢已經整理妥當,後退三步,鄭重的向著李易一拜到地,有些激動說道:“襄侯不以嘉出身卑微,親自登門相請,更為”

郭嘉剛一開口,對面李易直接忍不住驚呼道:“你是郭嘉!”

被打斷了話,郭嘉還想繼續說,卻是被李易快步上前,直接一把將他給拉了起來。

其實郭嘉是不想起來的,奈何李易的力氣,還有他的小身板,根本頂不住啊。

“奉孝,你就是郭奉孝,哈哈,我本準備過些時日再去尋你,沒想到你卻來了襄陽,甚好,甚好!”

李易歡喜非常,他萬萬沒想到這人會是郭嘉,讓向來冷靜的他都不由得失態了,一手牢牢的抓著郭嘉的手臂,另一只手則情不自禁的用力揮舞了好幾下。

郭嘉見李易為他如此,心中不由有些感動,今生得遇襄侯,無憾矣……

其實,原本郭嘉對李易是有著不少怨念的。

之前李易親自上門,明知他去了袁紹那裡,招攬已經沒了希望,卻還要親自擔水劈柴,討好他的老母親,以至於郭嘉回家後,老母與他娘子就一起喊著要他必須要去見見李易不可,結果只在家裡呆了一天,就讓郭嘉不得不再次啟程。

郭嘉雖然承認李易當初的作為誠意十足,即便是他在場多半也會被感動到不行,可老老母與娘子的反應叫他有了一種被李易斷了後路的感覺,似乎是藉助家人之手逼迫他不得不為李易賣命。

畢竟是年輕人,郭嘉心裡就對李易有了那麼一點牴觸,否則今日縱然要試探李易一二,也不會做出醉臥李易家門口這麼沒品的事。

郭嘉都準備好了,如果李易今天趕他走,或者是“狗眼看人低”,那他就順勢走人,豁出麵皮不要帶著家人投奔朋友,不信李易還能不放過他。

可是,沒想到一番對答下來,叫他發現到李易眼光絕非常人能及!

袁紹愛才,郭嘉在袁紹處所見,但凡有名士投奔,袁紹都會優厚招待,然後許以虛名官職,即便是郭嘉這個寒門子弟也不曾被冷落,這般作為也為袁紹贏來了許多的美名。

可實際上呢,郭嘉卻是失望至極,袁紹麾下良才濟濟,卻不能人盡其用,真正居高位者,唯有幾個河北大族,如此經營縱然繁華一時,長久下去必然生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郭嘉寧可回家賦閒也不願與袁紹浪費光陰。

再看李易,那四等人才之說也說明了李易對人才的渴求,雖然乍一聽好似有些功利,但正如官職高低對應俸祿多少一般,此乃應有之意。

是知人善任,也是用人正道!

按照李易的說法,郭嘉對號入座,李易應該是將他當做王佐之才來看待了。

雖然郭嘉不知李易為何對他那般看好,但李易的重視終究是沒有半點作偽的。

郭嘉雖然自詡才華不弱於人,可試問世上除李易外,還會有人如此珍視他麼?

士為知己者死,郭嘉已然尋得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