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2章 又見蔡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2章 又見蔡邕

李易與賈詡雖然有著許多話要說,不過也不急於一時,又介紹幾個還不熟悉的人互相認識後,就讓著人帶著安頓去了。

等眾人各自散去,李易也來到了自己的太守府,雖然是黑夜,一切都模模糊糊的,但李易還是看出這裡有些不一般,太守府修的跟個小城似的,門臉更是氣派,僅僅就高大來說,比劉表的府邸都要好上一些。

李易先是有些疑惑,自己可沒有讓賈詡鋪張浪費,但轉眼就啞然失笑,自己這是託了袁術的福啊。

又往前走了一些,李易就看到府邸門口站著著幾個或俏麗,或高挑,或幽怨的少女,心中一暖,臉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大步就往前迎去,不過走了兩步,又輕輕回頭道:“月英,你也來吧。”

“是。”

後面的馬車中,黃月英低低應了一聲,在侍女的攙扶中下了馬車,偷眼往前看了一眼,就發現了門口的幾個女子,這幾人論外貌,幾乎各個都不弱了自己,有一個更是嬌豔非常,縱然自己身為女子都忍不住要多看幾眼。

黃月英的小拳頭輕輕握了一下,對自己未來感覺有些不安。

原本黃月英是很自信的,有才有貌,李易更是給她許諾了許多名聲地位,在工作中也很重視她,慢慢的,黃月英自己都已經有所覺悟,但李易並未真個欺辱於她,在往南陽路上,李易更是君子的不能在君子,連她的馬車都不曾上過,偶爾說話都是隔著簾子。

對於李易的表現,黃月英感覺挺好的,這才像是個做大事的人,可同時又有些糾結,特別是看到李易家中女眷之後,更是忍不住對自己產生了一絲懷疑這便宜師傅該不會是真的單純把自己當做下屬或者弟子來用吧?

黃月英確實聰明,但畢竟是少女,也免不了胡思亂想。

李易已經到了門前,伏壽帶著幾女齊齊見禮,嬌聲道:“恭迎老爺。”

李易臉上頓時笑開了花,這絕對是人生贏家了啊!

目光在貂蟬那要人老命的臉蛋上掃過一遍,然後果斷拉起了伏壽的小手,李易也不管這裡人多,輕輕抱了她一下,柔聲道:“走,我們回家。”

“是,夫,夫君。”

伏壽原本是極為守禮的,平素規矩比較大,不過許久不見李易,她是真的想念的緊了,也不再糾正李易的舉動。

而且李易在襄陽的各種折騰,叫她的心也是跟著七上八下。

特別是李易抄了一篇洛神賦出來,更是叫伏壽惶恐非常。

貂蟬那些女子,畢竟只是侍妾,不管李易在外如何風流,對她們來說畢竟只是多了個姐妹罷了。

可伏壽作為正室,看到李易為了不知哪家姑娘做出來的洛神賦,心裡登時就酸死了,很是哀傷,很怕李易真的被狐媚子迷惑,然後將她休了。

不過,曾經的種種忐忑,都隨著李易剛剛的動作煙消雲散了。

這個夫君,還是喜歡自己的。

一行人入內,早有侍女準備好了熱水手帕,伺候李易更衣,李易由人擺弄的時候也不忘與貂蟬她們說說話,他雖然要維護伏壽的大婦威嚴,但也不想讓其餘人感覺自身真的只是侍妾那麼卑微。

只是,介紹黃月英的時候出了點小差錯,本來李易是打算叫黃月英喊伏壽做姐姐的,畢竟有些事是早晚的,不想黃月英卻是一本正經的喊了句師孃,直叫伏壽楞了好大一會,李易也在幾女的注視下,感覺自己的臉皮似乎還需磨鍊……

不過,黃月英的這一聲師孃,也讓她融入這個小家的過程順利了許多,畢竟大家年紀都差不多,黃月英已經自將一輩了,誰還好意思為難她?

而且李易也說了,黃月英在外除了是他的弟子,還有個書辦的身份,這叫幾女暗暗羨慕的同時,不禁也得掂量一下,將來黃月英與李易相處的時間,怕是要比她們長的多,與黃月英交惡非常不智。

寒暄過後,李易強留下貂蟬等人一同用餐,不過沒吃多少,李易看看左右,向伏壽小聲問道:“怎麼不把蔡琰喊來?”

說起蔡琰,伏壽就忍不住輕輕白了李易一眼,小聲嗔道:“你將琰姐姐‘請’了來,雖然之後勉強算是以禮相待,但你一去就是許久,也不給個說法,琰姐姐現在還是客,如何好與我們一同迎接?”

伏壽與蔡琰關係很好,是真的替蔡琰叫屈。

自己這夫君搶都搶了,臉皮已經拉下不要了,可你要搶就搶徹底啊,現在這麼吊著算是個怎麼回事?

李易有些尷尬的笑了笑,雖然他救了蔡邕一命,也避免了蔡琰將來被擄走的悲劇,但這麼將人一丟就是好長時間,確實是有些不地道,比當初對貂蟬都過分一些。

李易點點頭,道:“我明日就去看看他們父女,順便還有事情要蔡中郎幫忙。”

伏壽以為李易說的幫忙,還是叫蔡邕幫李易寫段子,臉上忍不住露出笑意,不過想了想,說道:“你動身去襄陽之後,蔡中郎便不時找我,抱怨你讓他寫的那些東西不倫不類,讓我對你多加規勸,我只能應是,然後將蔡中郎送走,不過,最近這些天蔡中郎不再提規勸一事,反而開始打聽夫君過往。”

李易起了好奇心,道:“具體什麼事情?”

伏壽麵帶疑惑,道:“問的多是夫君的起居,言談,我原本還有戒心,但蔡中郎所談的那些並不涉及隱秘,縱然向旁人打聽也能知道,不過正是如此,我越是感覺蔡中郎進來似乎有些古怪。”

李易也是越發疑惑,蔡邕能給他打工,完全是因為用蔡琰做要挾,可現在看來,好像是真的對他有興趣了啊。

李易又想了一會,隱隱有了一些猜測,不過不好與伏壽講,便跳過此事,撿了些有意思的話與幾女來說,直到很晚,這才各自回房歇息。

雖然忍了一路,李易的心裡有些躁動,但他並沒有往貂蟬那裡鑽,而是老老實實的拉著伏壽說話,聽伏壽講了許多事情,李易全都記下,然後好在將來與自己從其他人那裡得到的資訊做印證。

此外,李易也講了一些不方便當眾說的事情,其中最緊要的就是與蔡玉有關的。

原本李易還擔心蔡玉的事情會叫伏壽不快,不想伏壽知道那篇洛神賦是用來哄蔡玉高興,而不是真心用來稱讚蔡玉的,不但不惱,反倒是寬心了許多,就差舉著小手為李易喊加油了。

第二日,李易早起,召集麾下文武到太守府議事,之前李易雖然透過書信對宛城的情況有些瞭解,但內容太過粗略,許多事情必須詳細過一遍,才能叫他安心。

眾人知道李易用意,種種事情訴說也是詳細,一直到過了中午,李易才算是將如今南陽情況差不多瞭解。

官員方面,自李易以下,職位最高的幾個,除去功曹,都被李易的自己人給分了,這是情理之中,不過再往下,就出現了很尷尬的無人可用的局面。

不得已,只能叫城中幾個世家中人品還過得去的弟子出來做官,不過因為李易現在雖然是南陽太守,但並不需要管理整個南陽,這些官員還有相當一部分保持空缺,只等將來有了自己人,再慢慢填補。

另外,為了避免出現被架空的情況,賈詡從軍中挑選了上百較為激靈的士卒,讓他們去各個官署充作底層小吏,補充人手的同時,也算是安插了眼線。

還有就是收攏流民。

因為袁術之前的一頓禍害,南陽一地出現了不少流民,雖然家中房屋田地還在,可沒有了糧食積蓄,百姓很難捱到明年,於是就被李易的名聲引到了南陽,暫時由太守府供給他們飲食。

如今南陽城外的流民大約有三萬餘人,原本城中大戶有心從中招攬青壯,不過看到李易明顯有收流民為己用的想法之後,也就收了手,沒有跳出來與李易搶人。

因為沒有李易命令,張遼暫時只招攬了兩千人編入行伍,其餘百姓則開始初步清理城外荒地,只是天氣越發寒冷,進度不快。

糧草方面,因為有襄陽方面的供給,目前糧草比較充足,甚至還有不少結餘,不過李易擔心說不準哪天就會與劉表撕破臉,被劉表斷糧,所以,早早的就再三叮囑賈詡到宛城之後就要以賑濟流民的名義開始購買糧食。

因為李易的重視,賈詡將購糧的網撒的很大,不光是南陽大戶,就連豫州,乃是徐州都有了聯絡,只是除了南陽,其他地方的糧價暫時沒有談妥。

賈詡在南陽的出價比較大方,比市價略高,南陽的大戶都樂得賣出一些糧食,而且還有不少人再賣了一批糧食之後,還會再白送一批,算是將糧食的價格又拉回了正常水平。

如今宛城的存糧,只要不起戰事,縱然李易擴軍,也足夠兩年之用,賈詡有意放緩購糧,特別是針對豫州徐州的糧食收購,因為這兩地的商人太過心黑,不過李易卻是讓賈詡繼續買,加錢也要買。

因為李易很清楚,中原打起來之後,糧價絕對飆升,甚至是有錢都買不來,現在自己手裡又不差錢,自然是能買多少買多少。

瞭解這些情況之後,李易思考一陣,又與幾人吩咐了一些馬上要做的事情。

其一,募兵,練兵。

張遼募的兩千人太少,李易叫張遼繼續募兵,先湊整一萬,對外宣稱七千,等待形成戰力之後,再進行二次募兵。

暫時新兵全部駐紮宛城,至於葉縣那邊,以人手不足為由,暫且不管。

其二,就是屯田。

這時候軍糧來源,一部分是百姓田租,還有就是世家大戶的貢獻,李易現在大手筆買糧是迫不得已,不是長久之計,而且李易雖然決定交好世家,卻不願將自己的命脈交在他人手上,所以,屯田是必須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屯田一事雖然重要,而且主事之人非常辛苦,但要說難度卻談不上太大。

因為李易只是收斂流民開墾荒地,並沒有與世家爭地爭人,於是,李易拍板,任命石韜為屯田校尉,主管屯田之事。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書院的建設。

賈詡已經有了初步選址,只等李易找時間看過之後就可定下,不過這只是最初步的工作,之後還有許多細節要考慮,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說清,李易也不好深談,只是提前將徐庶劃到了書院這邊做事。

原本徐庶看到好友負責屯田心中還頗為羨慕,不過聽到自己參與書院事務後,那一點點羨慕直接一掃而空,因為書院在李易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所有人都看得見。

又與眾人說了一會其他瑣事,眾人便紛紛散去,李易看了看時間,已經不好出城活動,就喊上了仕子打扮的黃月英,又帶了一些書稿,讓護衛領著去了蔡邕的住處。

蔡邕的女兒被李易給扣了,所以賈詡很貼心的將蔡邕安排在了太守府的邊上,雖然住的地方不算大,但絕對是“精品套房”,而且還送了蔡邕不少的僕役,就生活條件來說,蔡邕過的比在長安時要舒服的多。

到了蔡邕家門外,李易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就直接登堂入室,而是讓人通報,很規矩的在外等候。

不多時,蔡邕踱著方步迎了出來,旁邊還跟著笑眯眯的黃承彥,李易沒想到黃承彥會在這裡,稍稍愣神後,這才開始打量蔡邕,發現蔡邕的氣色居然還不錯,雖然看到自己的時候還是板著臉,但總算沒有了之前那種跟看惡霸似的眼神。

想到昨日伏壽說過的話,李易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很是的客氣的上前道:“易冒昧來訪,還請蔡中郎不要見怪。”

黃月英也跟著行禮,只是看到自己那笑呵呵的父親時稍稍有些尷尬。

“豈敢,襄侯有事遣人傳喚一聲便可,何須親自登門?”

蔡邕還了一禮,說的話乍一聽挺客氣,不過琢磨琢磨,又似乎藏著幾分諷刺。

李易聽出了蔡邕話裡的意思,也不生氣,笑道:“平日裡些許小事,借他人之口自然無妨,不過今日卻是有大事想請蔡中郎相助,自然要親自登門以示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