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

賈詡的聲音很大,聽上去很是急切,給人一種彷彿李易如果堅持要去揚州,他就一腦門子撞死在李易面前的感覺。

諸葛玄看到了賈詡的態度,只覺今生怕是再難與家人相見,心中連連哀嘆,不過他並沒有絲毫責怪賈詡的意思,因為連他自己都覺得,如果慫恿李易去揚州見袁術,那也太過自私了。

不過,諸葛玄沒注意到的是,在他嘆息的時候,賈詡卻是悄悄眨眨眼睛,給了李易一個很隱晦的暗示。

平心而論,如果李易不是主角,賈詡的這種暗示完全就是典型的反派人物在勾劃陰謀詭計,陷害忠良的場景,不過現在嘛,這就是智者的高明了。

李易在心裡又可憐了諸葛玄一下,然後輕咳一聲,問道:“先生何出此言,揚州為何去不得?”

賈詡面色嚴肅,拱手道:“袁公路非是坦蕩君子,貪婪無度,其行無狀,不能深交,主公若去,恐為其所害啊!”

李易不以為然道:“我去壽春,一不與袁術爭名,二不奪利,名目只是為了諸葛先生的兩位侄女,此乃家事,也是私事,袁術若為此害我性命,除去白白壞了名聲,還能有何好處?”

賈詡搖搖頭,堅持道:“如果袁術乃是君子,自然無妨,可觀其言行,皆是小人行徑,這等人物,豈會在意名聲?”

頓了頓,賈詡繼續道:“因為豫章之事,袁術不被揚州世家所喜,若要興兵,必然阻力重重,再加上揚州東南郡縣,百姓不如中原之地富庶,而袁術恰恰又是野心勃勃之輩,那麼依主公所見,袁術下一步,意欲何為?”

李易眉頭一挑,道:“難道是袁術有意重回南陽,甚至是整個荊州?”

賈詡先是點頭,後又搖頭,道:“荊州為袁術所覬覦,這點毫無疑問,只是袁術為人雖然被人所不恥,但終究也是需要顏面的,袁術剛剛退出南陽,如果再反戈來襲,實在是太過玩笑,所以,袁術此時雖然萬般想要佔據荊州,但荊州卻非袁術首選。”

李易微微點頭,因為天下形勢的不斷變化,他的一切判斷也在發生著改變,此時賈詡雖然有做戲給諸葛玄看的意思,但對於形勢的分析,卻是實打實的,李易也不敢有絲毫忽視。

賈詡繼續道:“如此一來,袁術如果不甘心安居九江,那麼只能將目光轉向豫州,徐州。”

說著,賈詡就著酒水,在几案上簡單勾勒了一下,說道:“徐州牧陶謙,仁義君子,非好戰之人,兵馬精銳遠不能與袁術相比,不過憑藉徐州底蘊,袁術如果興兵徐州,或許可以佔得先機,卻難大獲全勝,如我所料不差,最終多半是兩敗俱傷,然後便宜了他人,所以,徐州也不是首選。”

李易輕聲道:“那麼,只有豫州了?”

“不錯,豫州刺史周昕,乃是袁紹舉薦,與袁家關係深厚,對於袁術來講,相對於動兵揚州東南或者徐州,遠不如試探豫州來的容易,所以,原本袁術的目標,很大可能放在豫州上面的。”

李易聽出賈詡話裡有話,問道:“為何說是原本?”

賈詡嘆了一聲,道:“按照當前形式,袁術取豫州最為容易,可如果主公身在壽春,有了這般變化,且不說荊州,單單南陽豈不是唾手可得?”

李易一時陷入沉吟,賈詡說的是很有道理的,而且袁術這人的行為非常不好預判,保不準腦袋一熱,就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

這時,諸葛玄忽的向李易一拜,悽然道:“襄侯為我諸葛一家,已經是殫心竭慮,我諸葛家銘記襄侯厚恩,世代不忘,如今我那幾個侄兒雖然陷落在賊人手中,但終究性命無礙,所以,玄還請襄侯千萬不要以身犯險,否則某萬死難辭其咎啊!”

“唉,先生這說的是什麼話,快快起來,我承受不起啊。”

李易上前將諸葛玄扶了起來,安慰道:“先生還請放心,既然你將那兩位侄女許配於我,諸葛亮兄弟,就是我的妻弟,我也是他們的兄長,兄弟有難,為人兄長豈有棄之不顧的道理?所以,先生千萬不要悲痛,此事我既然早前應了,就一定有始有終,必然會給你一個交代!”

“襄侯,這……”

諸葛玄沒想到李易的態度竟然是如此堅決,連點猶豫都沒有,頓時就把他給感動的不要不要的,特別是在看到賈詡郭嘉那欲言又止的表情後,更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襄侯……”

諸葛玄低低喚了一聲,情不自禁的抓住了李易的手臂,無語凝噎。

如果說最開始李易答應幫他搭救侄子,還有幾分可能是因為好色的話,可現在呢,這完全就是至仁至義的表現啊。

不愧是能寫出那等經典文章的李襄侯,果真仁義啊!

將來誰再敢說李易好女色,諸葛玄絕對第一個跟他急。

不過感動歸感動,諸葛玄並沒有糊塗,壓下心中對諸葛亮等人的關切之情,連連搖頭道:“襄侯萬萬不可去壽春啊,那袁術乃是卑鄙之人,襄侯羊入虎口,一旦有個好歹,我縱是粉身碎骨,也無發彌補半分啊!”

說著說著,諸葛玄竟是落下了淚來。

李易拍了拍諸葛玄的手背,他現在已經可以確定,諸葛玄雖然沒有認他當主公,但就忠誠而言,絕對不在徐庶石韜之下了。

相應的,劉表在諸葛玄心中的地位,也肯定遠遠排在李易的後面,畢竟在此事的態度上,兩人的表現相差實在是太大。

這段時間,賈詡對諸葛玄的工作成果評價很高,認為諸葛玄絕對是一個能吏,幹吏,現在這個位置絕對是大材小用。

當然,諸葛玄也有他的短板,比如說他打仗就不行,可只要給諸葛玄配備一個差不多的副手,將來管理一郡,絕對是綽綽有餘。

因此,賈詡就建議李易想辦法徹底將諸葛玄收為自己人,李易也有此意,只是一直都沒找到合適的機會,今天算是藉著袁術的回信順勢向諸葛玄表示恩義,效果也很是顯著。

將來只要李易往壽春走上一遭,不管事情成與不成,能不能把諸葛亮帶回來,有這麼大的情分在,估摸著就算李易打明旗號造反,諸葛一家子都得跟著李易抹黑幹下去。

戲已經做足,諸葛玄也感動的差不多了,李易便對賈詡道:“此事我主意已定,諸位莫要再勸,如果真的放心不下,當為我考慮如何能讓我全身而退才是上策。”

說罷,李易又把著諸葛玄的手臂,看著他的臉,關切道:“揚州之事,儘管交於我就是,至於南陽公事,先生也不要太過操勞,當好好休養身體,總不能,我將先生家眷迎回,先生卻是一臉病容吧?”

諸葛玄頓時又哽咽了,他最近算是一直在忙碌公事麻痺自己,以至於臉色不太好,沒想到李易對他身體也是如此關心,那感覺真是千言萬語,啥也不說了。

諸葛玄對著李易深深一禮,然後緩步退出,因為他感覺到,接下來李易要與賈詡郭嘉談論一些可能不方便他知道的事情。

雖然被排除在外,諸葛玄卻沒有半點怨言,反而邁步向著衙署走去,他現在除去努力工作,否則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報答李易的深恩厚義了。

諸葛玄一走,屋中的氣氛就產生了一絲微妙的變化,李易重新做回主位,道:“對於我的安危,爾等無須考慮,縱然到時候有萬軍圍城,我也有絕對把握安然脫身。”

賈詡郭嘉對視一眼,沒說什麼,雖然對於李易身上的特異之處並不完全瞭解,卻是見識過李易輕輕一躍,就跳過院牆的畫面,知道李易所言不虛。

“另外,我若去壽春,屆時將會為袁術送上一份重禮,前些時日那方印璽我已經命人偽造,不出意外的話,會在我入壽春之前,從天而降,落入袁術府中,兩位所要考慮的,便是之後的事情變化了。”

一時間,賈詡郭嘉心中都有些澎湃,因為他們很清楚,當袁術得到玉璽的那一刻,這天下就真的要亂了,而那時,也是李易參與天下爭鬥的真正開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低聲交流片刻,賈詡道:“之前因為諸葛在場,部分事情其實還有所保留。”

“何事?”

“豫州之事!”

賈詡應了一聲,然後詳細說道:“之前就南陽擴充兵馬一事,我等在揚州方面已經有所思量,按說只要按照原本想法就可以,不過因為購糧一事,與豫州方面打了些交道,卻是發現了一些端倪。”

“豫州刺史周昕乃是袁紹部將,後被袁紹舉為豫州刺史,有此可見,周昕與袁家關係深厚,按照常理,周昕與袁術關係也是不差,我等之前也是這般設想,可事實卻非如此!”

“根據豫州糧商所言,之前袁術在南陽縱兵劫掠,禍害百姓,周昕曾經不止一次公然斥責袁術不為人子,丟盡了袁家臉面,後來袁術經過豫州,周昕雖然沒有與袁術為難,卻是命沿途城池城門緊閉,莫說讓袁術入城,就連半顆糧食也不曾提供給袁術,由此可見雙方關系緊張。”

“竟然還有這等事?”

李易不由大為驚訝,同時原本的一些不解,也想通了。

之前李易就很納悶,豫州刺史既然是袁家人,袁術沒有道理不去佔豫州,畢竟那可是好大的一塊地盤,而且地處中原,潛力巨大。

現在看來,卻是周昕與袁術不合,如此一來,袁術得不到豫州,自然是因為周昕的阻攔了。

賈詡繼續道:“不止如此,原九江太守周昂,現丹陽太守周喁,皆為周昕同胞兄弟。”

聞言,李易幾乎是下意識的,挑起了眉毛。

這周家,厲害啊。

雖然相對於三國中那些無比璀璨的謀臣猛將來說,周家在後世並沒有什麼太大名氣,可這一門三兄弟,一刺史兩太守,真的很逆天啊。

似乎是猜到了李易的想法,賈詡主動解釋道:“周家雖然就官位上而言,確實了得,但雖佔其位,也有威望,唯獨才能不足,無法獨斷專行,因此,就地方上的影響而言,周家兄弟只能說是一般,而且,袁術入九江之後,九江太守周昂因為不恥袁術為人,羞與之為伍,一怒之下,直接掛印離開,去豫州投了他的兄長周昕。”

李易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了,這周家兄弟還真是不給袁術面子啊。

李易問道:“依先生所見,周家兄弟對袁術如此態度,是因為袁紹暗中指使,還是因為他們單純的不恥袁術為人?”

李易對這一點很在意,如果原因是前者,李易暫時就別想著參合豫州的事了,可如果是後者的話,說不定能在豫州上拿一些好處。

賈詡歉然道:“此事我等暫時無法確定,不過,周家兄弟為人正直,仁而愛民,官聲甚佳,與袁術絕對不是一路人,否則,縱然有袁紹指點,周昂也不至於棄了九江太守之位。”

李易又問:“如果袁術引兵向豫州,丹陽周喁是否會有所動作,策應他的兄長?”

賈詡苦笑著搖頭,這事情他沒法回答,他精於算計不假,但算計也不是憑空來的,沒有訊息參考,不知周家兄弟各自性格的情況下,有些事情真的不能隨便亂猜。

李易也明白賈詡做出之前那些判斷已經很不容易了,他並沒有苛求更多,思索片刻,李易忽然道:“既然我等不知,袁術多半也是不知了。”

賈詡與郭嘉先是一愣,旋即臉色微微變化,如果袁術也拿不準的話,他還真不敢輕易向豫州動兵,否則前腳出兵,緊跟著就會被人抄了後路。

那麼,袁術的目標就只能在徐州與荊州之間選擇了。

這兩邊哪個都不好去,弄不好就會陷入泥潭,得不償失。

不過,對於李易來說,他雖然不希望袁術真個來打荊州,卻很想看到袁術在荊州鬧一鬧,這樣他才能尋找利益,畢竟徐州太遠,縱然打爛了,李易也沒有半分好處。

李易又在心中盤算一陣,道:“假如來年春耕之後,再徵兵三萬,需要多少時日?”

賈詡看向郭嘉,郭嘉說道:“以主公如今聲望,如果襄陽方面沒有掣肘,單單徵兵只需月餘時間就可,不過,想要形成戰力,還得數月時間訓練,而且甲冑,兵刃,這些若是我等自行籌備,所需時日就無法估算了。”

李易點點頭,他現在是要讓袁術鬧騰起來,給天下的野心家開個頭,順便把荊州的水攪渾,李易好趁勢發展一波。

這是李易早就有的打算,不過真要執行的時候,李易卻是不得不小心,因為這個過程若是把握不好,反過來被袁術陰了一把,那就是自掘墳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