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

“哎,楊長史言過了啊。”

面對楊弘稱讚,李易自然是不能承認的。

且不說這是慣例,更重要的是袁術在這裡,別看這傢伙一直笑眯眯的,其實他的心眼應該比李易的還要小一些,因此李易不光得推掉楊弘給的高帽,還得推的好,否則說不定袁術就要惦記上了。

李易謙虛道:“在李某看來,這英雄二字,分量何其厚重,欲得英雄之名,當先有英雄之命,而李易不過區區布衣,能有今日所得,已經是上蒼垂憐,祖宗庇佑,如果不知輕重妄稱英雄,惹得袁使君,還有天下人笑話也就罷了,更怕的卻是自身命格不足,反而招來橫禍啊。”

聽了李易的話,袁術還是之前那笑眯眯的樣子,看不出是否滿意,不過楊弘則是哈哈大笑,對著袁術一拱手,道:“主公眼光,弘佩服啊。”

袁術繼續笑而不語,只是微微搖頭,很有一番高人風采,不過李易卻是覺得這傢伙是想在他面前無形裝x,只可惜他叫袁術,充其量也就是個黃金配角。

袁術可以沉默,李易卻是不能的,只見他很是識趣的問道:“楊長史這是何故?”

楊弘晃悠著腦袋,故作唏噓道:“之前主公雖然多次稱讚襄侯,但楊某心中卻始終有些不以為然,認為襄侯太過年輕,縱然出類拔萃,但須知剛過易折,襄侯初入官場,前無師長引路,後無高人指點,容易被矇蔽視聽,稍稍不慎就是行差踏錯,白白荒廢了大好前途。”

“不過,現在看來,襄侯雖然驟然登上一郡太守之位,卻無半點自滿之心,有此看見襄侯心性,唉,遙想楊某也是襄侯這般年紀時,卻遠遠不如啊!”

李易品味著楊弘的話,心裡一連轉過數個念頭。

楊弘那些話乍一聽全是稱讚,讓人很是受用,可實際上,其中隱藏意味卻是連消帶打,咄咄逼人。

什麼剛過易折,什麼師長高人的,說白了,楊弘就是在以一個相對比較委婉的方式告訴李易,讓李易搞清楚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想法,趁熱趕快找個強大的山頭拜一拜,比如說認袁術做老大,讓袁老大罩著,否則當心將來這個南陽太守坐不穩。

李易心中對此自然是不以為然的,他如今勢力雖然遠遠不如袁術,但麾下的頂尖大才已經不少,等到來年蔡邕再引薦一些人才過來,李易雖然不敢說羽翼豐滿,但絕對能夠在天下諸侯中佔據一席之地了。

在此同時,李易也是暗暗感慨,當真是有什麼主子,就有什麼臣子,這楊弘也是一個智慧之人,但這行事方式,明顯就是袁術的風格啊。

袁術與楊弘見李易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心中明白,李易已經聽懂了話裡的意思,應該正在思考,便暗中交換了一個眼神,隱隱有喜色,畢竟在他們看來,李易拒絕的可能性很小。

然而,等了許久,李易就是沒有動靜,這讓袁術微微皺眉,楊弘也是奇怪,先看了袁術一眼,然後望著李易道:“襄侯……”

楊弘剛一開口,卻見李易忽然抬起頭來,臉上已經不復之前年輕活躍之色,相反,卻是多了一種好似英雄末路一般的憂愁。

楊弘心中奇怪,當即就問到:“你我言談正歡,襄侯為何忽然面露悲傷之色,可是楊某有何招待不周之處?襄侯儘管明言,無需顧忌,我家主公早早就有過交代,襄侯此來揚州不易,絕對不能有丁點委屈!”

聽到楊弘的這一番暖心之語,李易抬起袖子,有些匆忙的擦拭了一下眼角,雖然乾巴巴的,可李易就是擦了,而且擦的無比自然。

在袁術與楊弘不解的目光中,李易漸漸收斂了神色,歉然道:“易一時感慨,有些失態,叫使君與楊長史笑話了。”

這次,袁術開口,對著李易淡淡笑道:“雲龍這話說的見外了,而且,長佑所言不差,雲龍若是心中有為難之事,不如告訴袁某,但凡力所能及,袁某定然不叫雲龍失望。”

楊弘也跟著附和道:“正是如此,當今天下,論名望,能與我家主公比肩之人屈指可數,襄侯若有難事,此時不言,更待何時?”

雖然袁術在歷史上的評價很糟糕,連帶著他麾下的人才也被埋沒,但是,能青史留名之輩,無論善惡,智商絕對不低。

對於李易的神色變化,袁術與楊弘在最初的疑惑過後,心中也隱約有所猜測,甚至暗暗歡喜,至於後來說的那些話,不過是順水推舟,給李易一個引子罷了。

“唉。”

李易悠悠的嘆了一聲,道:“不敢隱瞞袁使君,易方才乃是想起了當日盟軍大帳中,與袁將軍相見之景。”

原本正等著李易順勢接話的楊弘聞言當即就是一愣,不明外李易好端端的提起袁紹幹嘛。

至於袁術,臉直接就黑了。

這天下間要說袁術最不待見誰,他那親哥哥袁紹即便不敢說是第一,但排名前三絕對是穩穩。

原因很簡單,袁紹雖然是庶出,但比袁術長的好,雖然袁術也不差,但兩人站在一起,最風流倜儻的絕對是袁紹無疑。

然後在籠絡人心,御下手段,還有家族的支援上,袁術全都輸給了袁紹,這讓身為嫡長子,自視為袁家正統的袁術心裡能平衡才怪呢。

而且,前不久袁術還得到訊息,袁紹在界橋大勝了公孫瓚一陣,雖然公孫瓚暫時還維持著戰線,但袁術透過細作送來的種種情報能夠看出,將來除非發生大的意外,或者出現強援,公孫瓚是很難擋住袁紹了,如此,袁紹早晚都會雄霸河北,成為一方霸主。

只是,袁紹威震河北的時候,身為袁家嫡長子的袁術卻連一個揚州都沒能搞定,想想袁術都覺得臉疼。

因此,忽的聽見李易提起袁紹,袁術自然就不高興了。

楊弘看到袁術的反應,暗暗苦笑,一個勁兒的給他擠眼睛,生怕袁術腦子一熱,在這裡訓斥了李易。

李易卻是對袁術的表情變化恍若未覺,自顧自的說道:“當初李易只是一介白身,袁將軍卻不以易卑賤,先是許我上陣殺賊立功,後又贈我寶馬利刃錢財,然後,易方才有了今日的些許名聲。”

袁術臉色更黑了,李易大老遠的跑來他這裡誇袁紹,還一副很懷念的樣子,難道是存心來膈應人的麼?

當然,李易不傻,他的話並沒有在袁紹身上停留太久,繼續道:“今日又見袁使君,袁使君於我也是厚待,如同昔日袁將軍一般,未有半點輕視於我,至此,李易方知何為四世三公,何為世家氣度!”

袁術眉頭挑了挑,他這才知道,原來李易真正要稱讚的不是袁紹,而是整個袁家,這樣一來,雖然比李易直接拍他的馬屁的效果稍稍差了那麼一點,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畢竟他是嫡長子,是袁家正宗,李易欽佩袁家,和欽佩他是一回事。

當即,袁術臉色緩和了下來,笑道:“這是自然,想我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舊遍天下,些許門戶之見豈會放在眼中?”

“更何況雲龍雖然出身不顯,但才能卓著,先斬華雄,後誅董卓,此乃人盡皆知之事,袁某若是不對雲龍禮遇,豈不是辜負袁家之名?”

李易向著袁術微微欠身致謝,但緊跟著卻道:“可惜,天下只有一個袁家。”

“哦?”

袁術不解,笑問道:“這是何意?”

“唉!”

李易發出了一聲滿滿都是淒涼的嘆息之聲,道:“易在洛陽之時,為誅國賊,不得已隱姓埋名,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無不視易為奸佞走狗,當時易並不在意,相信總有雲開月明之時,然而”

“董卓死後,易雖然不敢貪功,但也受了陛下封賞,得意正名,然而,在那朝堂之上,眾臣依然視我如奸佞,甚至,還有人慾將易除之而後快,也正是因此,易才不得不舍了那長安繁華之地,逃遁南陽安身。”

李易目中淒涼之色更濃,甚至還帶著一絲淚花,繼續嘆道:“可惜!可恨!自袁太傅之後,偌大的朝堂竟無忠義立足之地……”

李易這個地圖炮放的不是一般的大,將整個長安朝廷的人全給打了,聽得袁術都有點蒙,不過很快,袁術就理解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董卓死後長安的格局,袁術也是知道的,那時李易雖然有些兵馬,也管控著要害,但殺董卓的功勞太大,再加上他“二五仔”的身份,留在長安早晚得被人弄死。

對此,袁術只能暗暗搖頭,認為李易能殺董卓運氣居多,畢竟殺董卓的功勞是那麼好拿的?換做他袁術還差不多。

不過心裡那麼想,袁術嘴上卻道:“唉,雲龍心中委屈,袁某是曉得的,放心,雲龍如今遠在南陽,長安之中縱然有人欲對雲龍不利,雲龍也無需擔憂,再者說了,南陽與荊州臨近,倘若雲龍有為難之事,袁某豈會袖手旁邊?”

“多謝袁使君慷慨直言!”

李易先是對袁術這毫無誠意的幫助之語致謝,緊跟著又道:“只是,袁使君好意,李易怕是無福承受了。”

袁術原本笑呵呵的臉色頓時一怔,不解道:“何出此言?”

李易左右看了看,楊弘會意,讓幾個服侍的侍女稍稍後退,李易這才說道:“來年,易有意奏請天子,辭去南陽太守之職!”

“什麼!”

袁術與楊弘聞言,心中靜氣消散一空,幾乎同時發出了一聲驚呼。

之前雙方出於試探的緣故,說的那些話虛虛實實半真半假,但不管李易怎麼說,袁術與楊弘心中多少都有些準備,可讓他們完全無法理解的是,李易怎麼會說出辭官之語!

雖然感覺不可思議,甚至有些可笑,但袁術卻有點慌了,萬一李易要是真的辭去南陽太守,那麼接任的多半是劉表的自己人,對他的將來佈局可是大大不利。

楊弘作為袁術心腹,沒等袁術發問,他就搶先道:“襄侯如今年紀輕輕,又為天下第一富庶郡府太守,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之時,怎可不思進取,急流勇退,如此豈不是平白被天下人恥笑?”

對於楊弘的勸說,李易不為所動,只是搖頭道:“激流通退,或可苟全性命,若是繼續佔著南陽太守之位……呵呵,此次,恐怕就是李易最後一次見到袁使君了。”

“雲龍擔心的難道是劉表那老匹夫?”

雖然最開始被李易說的辭官給弄的有點慌亂,但袁術馬上就猜到了李易這麼說的根源何在。

楊弘也是眼光一閃,回憶起了李易在南陽的種種傳聞,還有劉表的各種黑鍋,猶豫了一下,決定暫時不開口了,現在這情況,只有袁術自己與李易交談最合適。

李易搖搖頭,沒有正面回應袁術的話,畢竟劉表那個人吧……李易可以毫無壓力的給他扣黑鍋,卻拉不下臉直接說他不是,再加上,李易不願意落下什麼口實,就更不能正面回應袁術的問話了。

李易幽幽然的說道:“當初我到襄陽不過區區數日,便被劍客史阿刺殺,若非我還算有些武力,當日便要命喪他手。”

袁術冷哼一聲道:“此事必然是那劉表老匹夫所為,袁某早就知道,劉表看似斯文,實則不過道貌岸然之輩,如此小人之舉,必然是他所為!”

李易還是沒接話,繼續說道:“後來,我離開襄陽,到南陽上任,中途又有人欲以牽機藥害我,當時若非機緣巧合導致那藏毒之人忽然昏厥,此刻我已然入土。”

說完,李易怕袁術又要點出劉表的名字,乾脆直接說道:“此事主使乃是荊州別駕,蒯良!”

李易說出蒯良名字的時候,似有無盡怒火無處釋放,一手狠狠的按著几案,愣是將那張几案給壓的吱吱亂響,好像隨時都要散架一般。

李易被史阿刺殺的事,袁術是知道的。

不過張方那次,袁術只是知道有這麼個事情,具體經過就不清楚了。

而且,雖然李易沒有承認幕後之人是劉表,但袁術覺得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根本不用李易承認。

那麼,問題來了,李易為何要與他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