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章 董卓問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章 董卓問計

李儒幾句話說的董卓頓時心中一緊,他非常清楚,這天下間想殺他的人多了去了,自打入主洛陽就沒少遇到此刻,不然也不會時時把呂布帶在身邊,為的就是防備刺客。

聽聞李易力大無窮的後,董卓動了招攬的心思,也是同樣的目的。

不過,若是招護衛的時候直接招了一個刺客,那可真是天下的笑話。

董卓皺眉道:“那文優的意思是,這人用不得了?”

坦白的講,董卓心裡還是有些捨不得的,就目前種種資訊來看,李易絕對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可他西涼軍中,缺的正是這樣的新鮮血液,而且對方多半是白身,非常值得培養。

李儒搖頭道:“那倒不是,若是因為一些懷疑就放過一個人才未免太過可惜,儒的意思是,此人可以用,但也當防備,小心他對太師不利。”

董卓沒好氣道:“我想讓他護衛宮廷,這你讓我如何防備?”

李儒眼珠子轉了轉,道:“儒有一計,送他一個投名狀,也送他一樁恩典,且看他敢不敢取。”

“你是說……”

“太師可知,陛下有意……不如我們……”

……

李易不知李儒正在給他準備一份“大禮”,他和高順在外面又等了一會,便有人傳他們到偏殿內等候。

李易和高順相視一眼,並肩而上,進入殿內,就看到了一眾圍在一起討論的將領,有些亂糟糟的,而上面坐著假寐那人,自然就是董卓了。

兩人在角落站定,李易看了一眼董卓,當即就收回了目光,高順也很識趣的沒過去湊熱鬧,他雖然被提拔了,可在這裡仍舊不夠看,更不用說,他本身就是西涼集團之外的人。

李易聽那幫人討論了一會,就收回了注意力,因為全都是廢話,全都是分析,至於怎麼行動,或者說究竟是出兵還是防守,沒一個人提出實質性意見。

西涼不缺精兵猛將,可洛陽的繁華世界與權利名望已經讓他們迅速的腐化墮落,已經沒了最初的膽氣。

甚至就連董卓自己,雖然看似鎮定,可李易卻是覺得他早就開始心慌了。

李易輕輕搖頭,他現在最關注的其實是高順。

就表面上來看,高順對為董卓效力似乎並沒有太大牴觸,這讓李易有點吃不準了,不知高順是本心如此,還是他裝出來的假象。

正沉吟的時候,忽然,坐在上首的董卓冷哼一聲,道:“說了這麼久,到底誰願為我退去那些逆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牛輔李郭汜等將領,頓時不敢再出聲,一個個腦袋深深的垂了下去。

董卓又是一聲冷哼,怒意明顯多了幾分,其實他早就知道是這個結果,畢竟如今諸侯勢大,確實不是他手下這些人能抵擋的,除非他親率大軍和諸侯們決一死戰還差不多。

李儒站適時出來道:“昨日高將軍以弱勝強,大破曹操所部,殺敵兩千有餘,不如太師看看高將軍的意見?”

高順頓時有些頭大,他的確是一員不錯的將領,但他擅長的是戰陣變化,隨機應變,這種大局謀略,暫時卻是一般般,更何況還是如此難度超高的戰略規劃。

高順糾結了一下,只得上前幾步,硬著頭皮道:“高順但憑太師吩咐。”

董卓沒好氣的看了高順一眼,不過他也不怪高順,擺擺手讓他退下。

李易正在憋笑,卻見李儒又道:“啟稟太師,這裡還有一員大才,或許可解燃眉之急。”

“……”

李易這才明白,原來人家其實是想讓自己開口,高順不過就一個引子罷了。

“太師,屬下附議。”

這時,牛輔也說了一句,順便往後看了一眼,臉上露出一抹笑意,畢竟最先舉薦李易的是他,李易若得重用,肯定會在私下裡偏向他。

董卓這才把目光轉向了李易,緩緩問道:“你就是那李太白吧?老夫昨日可是兩次遣人尋你不得啊。”

“李白見過太師!”

李易當即行了一禮,告罪道:“李某本為一護衛,實在想不到能被太師看中,之前吃酒誤事,還請太師責罰。”

“無妨。”

董卓擺了擺手,他自然不是費這麼大勁兒來找李易麻煩的,而是想要看李易對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態度,看這個人是不是能用。

李儒踱步到李易身邊笑道:“太白,如今你對這洛陽局勢有何見解,不妨大膽直言,昨日高將軍可是對你稱讚有加,直言你乃當世留侯啊。”

“不敢當,不敢當。”

李易汗顏,這高順當著董卓的面還真敢誇啊。

儘管表面上的態度謙遜,其實李易非常清楚,現在不是掩藏鋒芒的時候,能不能讓自己的計劃實現,多半就要靠此時表現了。

遲疑了一下,李易卻是忽然道:“李某心中雖然有些計較,但實在是對洛陽內外形勢知之甚少,不敢妄言啊。”

“你想知道什麼?”

李儒微微一怔,沒想到李易會這麼回答,但想想卻是合情合理,以李易之前的身份,要是他對內外瞭如指掌,那才是有問題了。

“老夫李儒,你想知道哪些,儘管開口便是。”

“見過李先生!”

李易心中頓時警惕起來,實在這李儒乃是董卓身邊的第一心腹謀士,而且心思狠辣,少帝,也就是弘農王劉辨,就是被這人毒死的。

李易頓了頓,苦笑著說道:“這怕是實在麻煩。”

“不麻煩,不麻煩。”

李儒笑眯眯的,看上去很和善,實則還是在試探李易,之前他雖然出了一個“投名狀”的主意,可董卓覺得成本太高,有些不願意,所以,這試探還得落在他的身上。

無奈,李易只得說道:“李某想知道,十八路諸侯,每一路兵力幾何,每一路賬下猛將幾人,這些將領是否與他們主公同心,誰人喜歡輕敵冒進,誰人擅長攻城拔寨,誰人喜歡打罵士卒,誰人又與士兵共甘共苦。”

就當李儒以為他說完的時候,李易咽了咽口水,又道:“還有,誰人為先鋒,這先鋒兵馬是士氣飽滿,還是心懷怨念,先鋒營中糧草幾何,各路諸侯之間相互關係如何,若是分化拉攏當以誰為突破口……”

李易陸陸續續的說了幾十條,這才垂著頭緩緩住口,而李儒已經是目瞪口呆,董卓,還有其餘將領也紛紛詫異的看著李易,他們本以為李易只是問問對方兵力多少,誰擔任先鋒就算了,哪想到他會一口氣倒了這麼多問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