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

賈詡輕咳一聲,說道:“周倉早年為張寶麾下黃巾,張寶戰敗之後,便帶著部曲聚嘯山林,聽聞主公仁義之名,所以特來投效,他的那些部曲,已經交由公明進行安排,至於周倉本人以及其中另一位頭領裴元紹,我將其安排在城中一處別院,得知主公歸來,我就已經讓人通知他們二人,此刻應該就在府衙之中,主公可隨時傳見。”

李易點點頭,道:“那好,這就請他進來吧。”

命令傳下,不多時便有兩個布衣漢子被親衛引進門來,賈詡小聲為李易說道:“那個身形高大魁梧者的面黑之人正是周倉,表字元福,文遠說他武藝很是不錯,旁邊身量稍矮一些的,是裴元紹,無表字,武藝比周倉稍稍遜色。”

兩人走到李易面前,並不敢抬頭直視,只是用餘光往前看了看,感覺面前之人就是李易,便趕忙下拜行禮道:“草民周倉(裴元紹)見過襄侯!”

兩人的動作有些拘謹,在最後說道“襄侯”二字的時候,不知是誰的尾音竟然還顫抖了一下。

激動?

不太可能,李易感覺應該是慌張才對。

李易沒有著急讓他們起身,而是就這麼打量著兩人。

雖然這兩人在正史中沒出現過,可在後世的存在感卻是絲毫不弱。

周倉,跟了過五關斬六將的關二哥,然後就不離不棄,對關羽忠心耿耿,等到關羽兵敗被東吳殺,周倉也毅然自刎赴死,讓人不得不為之動容,而後來隨著關羽世人尊為“武聖”,周倉也有了“天下第一忠心之人”名號。

所以,雖然心裡被禰衡膈應的厲害,但聽說因為受不得禰衡辱罵自己,憤而殺之的人是周倉,李易的心情一下就舒暢了許多。

關羽雖然勇武過人,但真正讓他成名的卻是忠義,縱然後世有說關羽性格上缺點多多,但關羽的那份“忠義”卻始終無法撼動。

而原本應該投奔忠義無雙關二哥的“天下第一忠心之人”轉來投奔了自己,這足以說明李易美名在外,讓他如何能不飄飄然?

所以,對於周倉這個人,李易是真的打心眼裡喜歡。

至於另外一位,裴元紹,怎麼說呢,這傢伙就是大悲劇,因為搶趙雲的馬結果被趙雲一槍捅死了,上來就領了便當,也因此失去了跟隨關羽的機會。

不過李易個人對裴元紹的印象卻非常深刻。

前世那時李易還小,傻乎乎的,看著老三國電視劇,覺得趙雲老厲害了,但並不是因為趙雲能在曹軍中七進七出,而是趙雲一槍就把“袁紹”給捅死了,你說厲害不厲害?

即便是現在,想到前世的那個誤會,李易還是忍不住想要發笑。

周倉與裴元紹見李易一直不出聲,心中卻是忐忑無比。

他們也不傻,最初殺禰衡的時候他們想的氣勢很簡單。

禰衡辱沒他們要投奔之人,沒啥說的,就是該死,再加上在山中落草,兩人身上兇性都很重,一激動就把禰衡給殺了,然後還喜滋滋的,感覺有這顆腦袋,也算是見面禮吧。

但入城之後,漸漸的,兩人就覺得不對勁了,一打聽,好傢伙,原來被宰了的那個嘴臭的傢伙是曹操的使臣。

他們是曉得曹操名聲的,當時就知道壞菜了。

殺了曹操的使者,而使者又是從宛城出來的,稍稍想想,就知道很可能會壞了李易的事情,那樣別說有功了,弄不好李易將他們兄弟捆了給曹操送去都有可能的。

所以,之後的日子裡,兩人可謂是食不下咽,睡不安穩,即期盼李易早日回來,又害怕他回來。

甚至,裴元紹還跟周倉提議,要不咱們兄弟別投奔了,趁早開溜重新找個地落草吧,不過周倉卻是果斷拒絕了。

以周倉性格,人殺便殺了,縱然可能是好心做壞事,但也沒有逃跑的道理。

更何況,真能跑的了麼?

於是,周倉只能是在心裡期盼這次事情闖禍不大,但真的見到李易之後,莫說裴元紹心虛,周倉心裡也沒了底,甚至連手心都生出了許多溼汗。

就在兩人胡思亂想的時候,聽得一陣微微聲響,周倉餘光向前掃去,卻是李易動了。

周倉不敢多看,但下一刻就感覺肩膀被人拍了拍,然後被一股大力將他託了起來,然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笑容很溫和,同時又隱隱帶著幾分喜意的年輕人。

周倉先是直視了李易片刻,這才察覺到自己的目光無禮,趕忙低頭。

不是周倉好奇,實在是李易太年輕了,也讓周倉擔心這麼年輕的襄侯,做事會不會欠缺穩重?

李易有些好笑的看著周倉,問道:“你便是周倉?”

周倉趕忙答道:“小人正是周倉。”

“之前所在何處?”

“兗州與司州交界。”

“如今曹操為兗州牧,掌握兗州,正是威風了得,且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不慎在意出身,爾等兄弟若要奔個前程,大可就近投在曹操麾下,卻為何千里迢迢來到此處?”

周倉當即再次下拜,大聲道:“曹操雖然名聲響亮,兵鋒所致,少有人能敵,然而,我等兄弟,卻是不以為然!”

“哦?”

李易好奇,問道:“此話怎講?”

周倉繼續道:“曹操聲勢雖大,奈何不修仁德,殺伐太重,如今兗州內外,已經是滿目瘡痍,周倉早年雖為黃巾賊,做了許多錯事,如今已然悔悟,深知百姓生而不易,所以周倉願為仁者作一看門小卒,也不願為暴虐之輩披甲!”

李易面露微笑的聽著,心中卻是為替曹老闆叫了聲屈,畢竟在兗州那地方,擱劉表過去也得天天打仗啊。

不過,心裡雖然這麼想,但李易嘴上肯定是不會說出來的。

只見周倉忽的抬起頭,有些激動的對李易說道:“襄侯早在洛陽之時,便有許多愛民之舉,為百姓安穩甚至不惜與張繡廝殺,我等兄弟聽聞,皆是傾慕不已,後來襄侯到達荊州,為南陽百姓生計,單槍匹馬入襄陽為民請命,因此招來劉表嫉恨,屢屢欲對襄侯不利,我等兄弟得知,恨不得可以以身為襄侯擋刀!”

周倉說話時拳頭緊握用力的按在地面之上,額頭上不時有青筋跳起,旁人看到周倉這般模樣信不信他是真心的暫且兩說,反正李易是信了。

這可是“天下第一忠心之人”啊,他要是也會飆戲,那也太坑了。

李易唏噓著將周倉扶了起來,沒說什麼,只是用手用力的握了握他的肩膀,以此表示認可。

至於周倉對劉表的看法,李易沒否認,但也沒承認。

然後李易又看向一旁的裴元紹,這傢伙給人的感覺就不像周倉那麼優秀了。

雖然兩人都挺緊張的,但看周倉剛才那翻言語,心中雖慌不亂,而裴元紹對上李易的視線後,卻是明顯有些懵。

當然,裴元紹也可能是因為在周倉的“深情告白”之後,不知道該說啥了。

總之,裴元紹給李易的第一印象大約就成了“比一般略好”,這個評價在名將璀璨的三國李易算是比較低的,不過李易也不失望,畢竟是自己送上門的……咳咳。

李易對著明顯緊張的裴元紹露出一個笑容,問道:“你之前曾在張寶麾下領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裴元紹有些拘謹的行了李易,這才答道:“正,正是!”

“當時將兵幾何?”

裴元紹老老實實的說道:“一半五百餘,不足千人。”

李易點點頭,他這邊還是很缺基層軍官的,像裴元紹這樣有著帶領幾百士兵經驗的人尤為缺乏。

李易沉吟片刻,摘下腰間長劍,拉起了周倉的手,說道:“我聽聞禰衡狂妄之事,當時便欲以此劍殺之,如今禰衡既然亡於你手,此劍當贈與你!”

周倉聞言頓時大喜,之前李易雖然態度挺好的,但李易一直不提禰衡的事情,周倉也不敢說,生怕李易先稱讚幾句,然後來個“但是”,最後將他送給曹操,現在李易既然以貼身佩劍相贈,顯然是不可能將他們當做“犧牲品”了。

周倉雙手接過長劍,舉在頭頂,再次下拜,道:“多謝襄侯,周倉今後願為襄侯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李易哈哈一笑,將周倉扶了起來,又看到旁邊裴元紹那明顯羨慕的神色,微微一笑,卻是伸手輕拉了一下裴元紹大臂處的衣袖,只見衣袖內側赫然有一個破口,裡面的麻布裡衣清晰可見。

裴元紹根本想不到李易會這麼幹,莫名出了一個大丑,臉色漲紅無比,目光中也滿是尷尬與不解。

周倉與裴元紹千里迢迢來南陽投奔,路上自然是辛苦,到宛縣之後,因為禰衡那一檔子事情,兩人也沒心思去買什麼新衣,所以身上衣服雖然乾淨,卻都是舊衣,身上有幾個補丁口子,在所難免。

裴元紹很低著頭,咬著牙,感覺自己受到了羞辱,但又不理解李易為什麼這麼幹,就在他想不通的時候,卻看到李易解下了自己身上的錦衣外袍,輕輕的披在了他的身上。

裴元紹頓時呆愣,直到看見一旁周倉連連給他打眼色,這才恍然大悟,連忙下拜,道:“襄侯贈我衣袍,今後元紹原做襄侯甲冑,為襄侯披堅執銳!”

李易將裴元紹拉了起來,沒有對他的效忠做什麼回應,而是看著自己身邊的老部下們說道:“李某所為,固然要讓這全天下的百姓有衣穿,有飯吃,讓百姓們可以安居樂業,休養生息,但易也不會因此就忽略了身邊之人,讓爾等受了委屈。”

賈詡張遼等人聽了這話,心中不由一暖,紛紛拜道:“多謝主公。”

其實李易話裡的意思真說白了,是有點上不去檯面的,但在場沒人會深究,畢竟與一個知道體恤下屬的主公相處,總比面對那種一天到晚摳搜的傢伙們要舒坦的多吧?

李易也是深知這個道理,偶爾可以用愛發電,但更多的時候,人心還是需要用好處來籠絡的。

沒看到裴元紹的臉色更紅了麼?

這就是效果!

李易再次對他兩人說道:“禰衡之事,你們做的很好,甚合我心意,這佩劍衣袍,乃是我私人所贈,至於將來你二人為何職務……”

見李易遲疑,周倉當即表態道:“我二人不求官職,只要能在襄侯麾下一小兵便心滿意足!”

李易微微一笑,其實他還真的有心讓周倉給他抗兵器呢,要知道那可是關二哥的範兒,但想到關羽是武將,經常身先士卒,而自己呢,隨著時間推移,親自動手廝殺的機會已經是越來越少,如果為了滿足一點惡趣味,就讓人家去“扛刀”,那也太昏庸了。

想到此,李易便下決定道:“前些時日我去揚州,典韋為我招攬了一名壯士,名為徐盛,很是有些將才,我已經決定讓其去軍中歷練數月,然後再委以重任,你們不如就與他一起,呵呵,我希望你二人不要弱於徐盛,不要讓我失望啊!”

周倉與裴元紹哪還聽不出來,李易是要將他們與那個叫徐盛的一起重點培養,如此機會如果不知道珍惜,那就是傻子了,當即紛紛抱拳領命。

而與此同時,兩人也把徐盛這個名字給牢牢記住了,不讓李易失望,他們就必須要勝過徐盛才行啊。

李易見他們這幹勁滿滿的樣子,很是滿意,他刻意點出徐盛,不單單是給他們互相樹立競爭對手,更是不想讓他們因為得到重點培養就生出驕傲輕慢之心,也算是一舉兩得。

又嘉獎了幾句,李易便讓他們退下了,畢竟後面還有要事商討,不是這些新人能參與的。

這兩人一走,李易就要回自己的座位,但沒等他坐下,就見賈詡出列請罪道:“禰衡之事,詡未能妥善處置,使得主公被人輕視,還請主公降罪。”

緊跟著,張遼也出列請罪,當時在場的除了伏壽主要就是他們,而李易明顯對他們的處理並不滿意。

特別是張遼,作為武將,他沒把禰衡殺了也就算了,結果半路來個周倉將人給宰了,現在更是得到了李易的嘉獎,張遼感覺自己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