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

蔡邕自然是要為王璨解惑的,不過他並沒有直接解釋,而是問答:“你一路行來,流民應當見過不少,但那些流民,可有宛城城外的流民這般生活安穩?”

王璨搖頭道:“長安,司州之地,流民朝不保夕,生死全憑天意,而宛城之外,學生特意去看過,雖然暫時有些紛亂,但百姓無性命之憂,臉上也無惶惶之色,假以時日,必然安定。”

蔡邕點點頭,又問:“那些百姓口中,襄侯是何等人物?”

“自然是視襄侯為衣食父母……”

正說著,王璨眉頭皺了皺,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有些詫異的看著蔡邕,然後又指著那幾塊布帛道:“就是這般的人物!”

“不錯,正是如此!”

蔡邕拍了一下手,臉上也露出幾分笑意,道:“在你眼中,這上面說述之事,有辱斯文,甚至厚顏無恥,然而百姓聞之,本就心向襄侯,如今只會越發安定,是也不是?”

王璨已經明白了那些東西的用意,其實就是給李易經營名聲,但他還是無法接受這種手段,搖頭道:“這豈不是矇昧百姓,如此做法,非是正道,有失氣度啊,而且……”

王璨偷偷看了蔡邕一眼,小聲道:“先生才學,當世少有,然而如今為襄侯撰寫這些……一旦訊息傳出,對先生名聲有礙啊!”

聽著王璨的話,蔡邕搖頭道:“你啊,到底是太年輕了一些。”

王璨躬身,雖然看法不同,卻不會反駁蔡邕。

蔡邕繼續慢悠悠的說道:“如果是天下太平之時,百姓自然聽從天子與官府口舌,令行禁止,然而,天下一旦生亂,地方鎮守之人互相攻伐,百姓就會無所適從,這時想讓百姓安寧,尋常官身已經不夠,必須要有一個非同尋常之人站出來才行。”

“而襄侯,先斬華雄驚世人,再殺董卓震朝綱,這都是尋常人所不能為之事,襄侯卻做到了!”

“你覺得那些記述之事不可直視,然而,老夫可以告訴你,其中雖有誇張,卻是件件屬實!”

“襄侯單人獨騎入襄陽為民請命,此乃人所皆知,兩敗孫策,飛馬入新野,同樣沒有作假,老夫不過略加修飾罷了,有何不可?”

王璨對此依然不完全認同,只是蔡邕擺明是向著李易說話,你讓他怎麼著?

蔡邕繼續道:“老夫寫就之後,將這些事情傳於百姓之中,百姓篤信襄侯乃是天生愛民之人,可為百姓保護家園,只此一點,尋常外敵已經難以動搖南陽!”

更加難道動搖李易!

這是蔡邕心中補充的一句。

“你大概覺得這等手段不慎光彩,但我要說,如今天下,長安司隸一帶,因為董卓之故,早已糜爛,河北,兗州之地戰火正酣,青徐二州,黃巾有復燃之勢,揚州之內,袁術更是那害民之賊!”

“天下混亂如此,有多少官員是願意給百姓活路的?老夫不說別的,自襄侯到南陽之後,即便冬日寒冷,可這宛城之外,也無一人餓死,單單這點,天下有誰能做到?”

“而襄侯既然有如此善行,我等提筆之人,為其宣揚一番,又有何不可?”

王璨苦著臉,無可爭辯,因為蔡邕說的並不差,李易各方面真的挺好的,否則他也不會千里迢迢的來投奔,甚至就在之前,李易還惦記著豫州那邊的流民呢。

可是,王璨想了片刻,還是說道:“先生言之有理,學生無可辯駁,只是文章乃是高雅之事,縱然要為襄侯頌揚名聲,也當以堂皇大氣之言,堂堂正正廣而告之,可如今襄侯卻是讓先生如此……如此作為,這也實在是辱沒了先生啊。”

蔡邕笑問道:“你其實是怕將來襄侯也讓你寫類似文章,對也不對?”

王璨慚愧低頭,他還真挺擔心這個的,其中感受大概就跟讓後世的何種文學獎獲得者改行寫無腦小白文,真心受不了。

蔡邕嘆息一聲,道:“起初襄侯強迫老夫如此行事,老夫自然不願,再加上改了又改,滿心怨氣,與其爭辯,當時襄侯似乎也動了真怒,呵斥老夫,說天下百姓億萬,所謂文章,百姓聞之卻不能知其意,還算什麼文章,那樣的文章作出來又有何作用,難道只是讓我等高雅之人孤芳自賞?”

王璨嘴皮子微微動了動,雖然沒出聲,心中卻是非常不服。

他雖然面貌不佳,但也是高雅之人啊,李易那說法,打翻的人太多了。

至於說尋常百姓,若是一般百姓都能看懂他的文章,那豈不是讓他與凡俗並列?

蔡邕對王璨很是瞭解,雖然不能準確得知他心中所想,卻也猜了個七七八八。

蔡邕輕聲道:“襄侯當時說,如果天下太平,不管是高雅也好,還是附庸風雅也罷,與民無礙,他自然不會說半個不是,然而如今天下流民遍地,朝不保夕,我等若還只是想著如何高雅,只惦記著談風弄月,那就是天下的罪人了。”

“那天最後,襄侯與老夫說了四個字‘學以致用’,說老夫如果再寫尋常百姓看不懂的東西,就要……咳咳,總之,‘學以致用’這四個字老夫是聽進去了,也想明白了,今日將這四字轉贈給你,希望你也能明白其中精義!”

王璨聽到“學以致用”四個字的時候眼睛確實是亮了一下,覺得其中大有深意,不過,下一瞬他就想到了別處,然後從袖子裡取出李易的洛神賦,對著蔡邕說道:“先生,襄侯此言差矣,既然按照襄侯那般說法,文章當平和樸實才對,然而襄侯這篇文章,其中言語之華麗,還要勝於學生百倍,這又作何解釋?”

“你!”

蔡邕低頭一看,卻是被王璨給氣到了。

對於那篇洛神賦,雖然李易一直都沒解釋,但人們對此卻是有頗多聯想的。

外人也就算了,李易身邊人深知李易不喜歡舞文弄墨,就算看上哪家姑娘,多半也只會直接提親,所以,當初寫一篇洛神賦出來,只能說他是別有所圖,而所圖的目標,很大可能就是黃月英或者蔡玉。

這種手段本身不好評價,但不可否認的是,效果卻是極佳,給李易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故而,有識之人看到洛神賦,想到的都是洛神賦給李易的帶來的好處,至於文章本身,反倒是細枝末節。

所以王璨剛剛的話自然是讓蔡邕失望。

王璨也感覺蔡邕臉色不對,心中不安,奈何卻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裡錯了。

“你啊!”

蔡邕嘆了一聲,道:“那篇文章,雖然辭藻華麗,然而卻非其真正意義所在,具體緣由,我不便與你想說,只能你自己參悟,等你什麼時候想明白了,再想今日之事,恐怕你會羞愧難當!”

“是,學生知道了。”

王璨感覺有些委屈,不過他也知道,蔡邕不可能匡他,只能是把疑惑埋在心底。

蔡邕不方便說李易與女人之間的事,不過其他卻是無妨,他又從一旁取出幾卷竹簡,說道:“這是千字文,你也看過,同樣是襄侯所做,言語平實,用詞明了,縱然孩童亦是一讀就通,不過風格與最早那篇截然不同,以你來看,這前後兩文,襄侯最愛那篇?”

如果之前,王璨的答案肯定是洛神賦,因為他自己喜歡,不過剛剛被蔡邕一番敲打,自然從善如流,道:“千字文有教化之功,襄侯所愛,當是後者。”

蔡邕聽得出王璨的言不由衷,他忽然有些後悔,不應該這麼早將王璨舉薦給李易的,因為王璨雖然有才華,奈何太過年輕,沒什麼歷練,哪怕經歷了長安之亂,可實際上一直都是亂世之中的“局外人”,滿腦子裡想的依然還是舞文弄墨,像他這樣,太平時候當官,無為而治也就算了,現在世道這麼亂,李易要的都是可以做實事的人,王贊或許可以憑藉自身機敏在李易身邊短時間謀得一席之地,但將來時間長了,註定會被冷落。

想到此,蔡邕暗歎了一聲,然後板起臉來,問道:“你說你得空暇,還想與襄侯就文章之道切磋一二?”

“額,是這樣的。”

感覺到蔡邕語氣與之前發生了變化,王璨感覺不妙,不過還是說的實話。

蔡邕輕輕擺手,道:“此事就此打住,你將來休要再生如此打算!”

王璨不明所以,急道:“這是為何?”

蔡邕冷哼一聲,道:“就因為襄侯是主,我等是從,上下尊卑,主從有別,難道襄侯還要與你以文會友?”

王璨被蔡邕懟的說不出話來,他到底是太年輕了,出身又高,再加上見過的權貴太多,雖然是來投奔李易的,但根本心態上終究與旁人不一樣。

兩人沉默了一會,蔡邕終究沒有就之前的話再繼續往下說,因為有些事情他只能提點,最終還是得王璨自己想明白才行。

“罷了,這些事情老夫該說的都說了,具體領會多少,就要看你自己了。”

“先生指點,學生沒齒不忘。”

“好了,你再說說襄陽一行,你有何打算?”

蔡邕有所察覺,李易讓王璨去襄陽,很可能是對王璨的一場考驗,或者說歷練,按說他不該過多參與,可想到之前王璨的反應,蔡邕覺得自己不看著點,王璨可能會出問題。

被剛才蔡邕一通敲打,王璨雖然並未完全信服,但心態已經沒了最初那般隨意。

皺著眉頭,低頭想了片刻,王璨沒回答,卻是小聲問道:“先生,襄侯與劉使君之間,莫非是有些齷齪?”

蔡邕斜了王璨一眼,一種“你才知道”的意思盡在其中。

王璨被蔡邕看的很受傷,趕忙又道:“之前雖然聽聞劉使君有意刺殺襄侯,但襄侯已經對外解釋,非是劉使君所為,再加上襄侯與大公子劉琦似乎關係親密,所以,我以為其中都只是誤會。”

之前王璨並未深想,現在卻是有點發矇了,原以為去襄陽乃是一趟悠差,現在看來,很可能不比去兗州好多少啊。

蔡邕搖搖頭,說道:“劉表指使他人刺殺襄侯,此事襄侯為劉表辯解,是因為沒有真憑實據可以指正劉表,所以此事並無定論,我等亦不可妄言。”

蔡邕說的很巧妙,明明沒有說劉表是兇手,但給王璨的感覺卻是,劉表與兇手之間的距離只是少了一個證據罷了。

蔡邕繼續道:“不過,你難道以為要害之事,就是這個?”

王璨想了想,奈何心中不明,只能拜道:“還請先生明示。”

蔡邕見狀,只能為他說道:“劉表的刺史之位,最早乃是董卓為其謀劃得來,雖然後來朝廷承認並且加封,但終究是有瑕疵,而襄侯攜大功入荊州,雖然時間還短,但名聲遠揚,百姓已經心向襄侯,世家也甘願為襄侯所用,此情此景,劉表自然擔憂自家根本不穩,這才是矛盾源頭所在啊!”

“嘶”

王璨倒吸一口冷氣,驚道:“這樣的話,將來豈不是要……”

蔡邕沒有給王璨接話,只是繼續說道:“我與你說的是劉表與襄侯,卻也不只是劉表與襄侯,需知世間大勢變化,合縱連橫,交好殺伐,皆是有如此類,你雖聰穎,但閱歷所限,眼光不夠寬廣,所以此次襄陽之行,機會難得,你要多看多想,若能有些收穫,可勝你十年讀書所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璨身上有些冒汗,他早先在長安聽聞劉表乃是個仁厚君子,所以下意識的就沒往壞處想,可現在看來,要不是蔡邕的指點,他這一趟去襄陽,恐怕會被人當傻子看待。

同時,王璨也對李易生出了幾分怨念,這麼重要的事情不告訴他,就讓他去做使者,這太不合道理,也太過分了。

蔡邕一直都有注意著王璨的表情,見他臉色不太好看,當即問道:“你可是怪襄侯不將此事告訴你?”

王璨心中一驚,趕忙道:“學生不敢!”

“唉,還是之前的話,襄侯是一郡之主,所掌乃是大勢,不可能如我這般事事為你小心叮囑,而且,你若為襄侯下臣,連這些關係都看不清,你讓襄侯如何敢用你?”

王璨的臉再次憋紅了,他現在算是徹底認識到了,自己以往的才名,在李易這邊好像沒多大用了。

“喏,學生知道了!”

王璨聲音低落,終究是有著一些不忿,不過同時,心中卻也打定了主意,這一趟去襄陽,必須要讓李易刮目相看才行。

於是,王璨也沒胃口吃東西了,向蔡邕告罪了一聲,便匆匆起身離去,他要在動身之前,將南陽這邊的訊息重新捋一遍,如此,方能不出差錯。

而蔡邕目送王璨離去之後,想了想,便對身邊僕人吩咐道:“更衣,老夫要面見襄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