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

高順看著張遼,心裡是真的羨慕。

因為各種變故,不同於原本歷史上被呂布所不喜,高順如今乃是呂布麾下最為信任與重視之人,但即便如此,高順也只是比之前多帶了一點兵馬罷了,平日裡除去巡邏練兵,偶爾管管軍紀,再無其他事情可做。

而且,因為呂布的重視,其他同僚對於高順還明顯有了疏遠。

反觀張遼,人家在李易這邊是真真正正的被重用,精神飽滿,前程光明,大事上還有李易做主,哪像是他和呂布,在長安有問題解決不了,還得千里迢迢來南陽找李易問計。

這一對比,差距真心太大了。

不過高順是個極為忠義的人,雖然羨慕張遼處境,卻從未有過改換門庭的想法,心中感慨過後,便說道:“文遠遇到襄侯是文遠之幸,奉先回憶昔日之事也有說過,文遠跟隨襄侯,他雖有萬般不捨,但對文遠前程有益,所以從無後悔!”

“奉先雅量,唉!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奉先,說起來,我雖然與奉先相識,卻未能一睹奉先在疆場上馳騁,這一直是我心中遺憾啊。”

李易嘴上唏噓這著,可對於高順的話,他心裡是壓根不信。

兩家交情雖然不錯,但呂布對張遼的事情絕對滿是怨念,當初也就是拉不下臉來與李易爭吵罷了。

似乎是有默契,兩人都沒有就張遼的事深入往下聊的意思,很快,李易便轉回之前話題,說道:“兗州之謀,我暫時能想到的只有這些,剩下的,就只能憑藉奉先自己決斷了,不過,希望伯平轉告奉先,到兗州之後千萬多思慎行,需知曹操此人善於計謀,或詐,或騙,或是其他,總之千萬不要被其手段矇蔽。”

“是。”

高順應了一聲,忍不住問道:“那曹操當真這般厲害?”

之前李易不止一次對曹操有讚許之言,高順自然也上了心,這才有此一問。

高順之前是沒怎麼把曹操當回事的,畢竟曹操在兗州雖然打了好幾場勝仗,但曹操並沒有遇到什麼厲害人物,那些兵馬也多是烏合之眾,獲勝乃是應有之事。

反觀曹操在兗州之前的戰績,被高順阻攔過,甚至差點射殺曹操,隨後又被李易與郭汜打敗過,真心比較一般,與將來的威武霸氣相差甚遠。

李易下意識的就要稱讚曹操,但轉念一想,萬一把呂布嚇到,不去兗州可就壞菜了,便轉口說道:“奉先長於兵事,曹操善於謀略,兩人各有所長,誰能提早應對,便是先佔了三分勝算。”

高順重重點頭,將這話記下,隨後不知想到了什麼,又問:“之前襄侯說曹操不去揚州,讓奉先以此為藉口發難,可如果曹操向揚州發兵了,奉先又該如何?”

李易心中一嘆,他之前是故意避開這一點不說的,剛剛也不見高順問起,還以為他已經忘掉了,卻不料高順終究還是想到了這一點。

李易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曹操若離兗州,兗州必然空虛,屆時奉先出兵,兗州則唾手可得,然而,此舉卻與名聲有害,於奉先將來不利。”

說著,李易攤了攤手,做出一副為難的樣子道:“此事如何選擇,我不便直言,只能奉先自己做決斷了。”

高順想了想,卻是苦笑了一聲,他問李易,並不是讓李易幫呂布做選擇,而是希望他可以拿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因為這情況擺到呂布面前,呂布肯定是從背後捅曹操一刀,絕對不會有第二種選擇。

呂布自己或許不在乎,可高順知道,這麼幹名聲就徹底壞了,所以他才求助李易。

高順抬頭望著李易,李易卻是抿嘴不語,高順無奈,知道李易也猜到了呂布的選擇,只能暫時接受這個結果。

其實,李易也不是沒有法子幫呂布處理這問題,比如說在曹操想出兵的時候拉一票人出來搞一場“演戲”或者“拉練”什麼的,以曹操的疑心肯定認為呂布不懷好意,自然不敢輕動。

類似的手段李易還能想出來許多,讓呂布折騰一陣時間,絕對能把曹操給鬱悶得食不下咽,逼迫他不得不先向呂布下手,然後呂布就可以“無奈”反抗。

然而李易想想,覺得還是先不說了,曹操那邊對呂布作何反應,李易不好具體推斷,他但清楚,一個好名聲的呂布,一個壞名聲的呂布,李易想要的自然是後者。

高順可不知道李易的想法,對李易沒能在這個問題上幫助呂布,雖然遺憾,卻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畢竟李易之前的那些話,在他看來已經是價比千金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將心中的事情捋了捋,感覺沒什麼大問題了,高順這些天一直緊繃著的心絃終於松了下來,目光直視著李易,滿是欽佩的說道:“之前就知襄侯智謀遠超凡俗,然而今日再見,我等閒苦思良久的為難之事,在襄侯面前,不過須臾功夫便迎刃而解,襄侯心智,恐怕即便是留侯在世也有所不及啊!”

李易哈哈一笑,擺手道:“哪裡,哪裡,伯平實在過譽了。”

其實李易自己也覺得,這一天天的琢磨陰謀詭計,自己在智商方面確實是有提升,跟郭嘉賈詡他們比,除了戰陣推演方面,相差的已經不大了。

高順拍了個馬屁,隨後神色稍顯複雜,又道:“襄侯如此相助,我等受之有愧,不知是否有什麼事情是奉先可以為襄侯幫忙的,若有襄侯儘管開口,我可代奉先允諾,無論何事,奉先那邊絕無二話!”

其實,呂布讓高順過來的時候,對這方面就有考慮,兩家雖有交情,但這年頭禮樂崩壞,許多時候交情並不是那麼好使的,所以給高順羅列了許多條件,作為向李易求助時的酬勞。

而且,如果可以的話,呂布叮囑高順盡量少付出一些。

高順在見面前也想過李易可能會獅子大開口的情況,比如說向呂布要些戰馬兵器之類,但事實卻是,李易一點猶豫都沒有,直接就幫呂布指出了一條明路,這乾脆的態度讓高順很感動,也感覺慚愧,覺得自己這邊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過高順知道,李易能無償幫他們一次,卻不可能次次如此,不用多,只要兩三回下來,雙方的交情差不多也就到底了。

李易現在給高順的感覺,相比較還在洛陽時,深淺已經完全無法揣測,再加上李易也直白說了他有意荊州牧之位,雖然不瞭解其中細節,李易究竟是打算如何操作此事,可聽了李易的兗州謀劃後,高順對李易能夠當上荊州牧幾乎是沒有半點懷疑。

那麼,如果將來呂布到了兗州,兩人臨近,難免要互相幫襯依託,雙方關係也就更為緊要,所以,高順才會直接代呂布許下重諾。

李易對高順的如此表態,倒也不意外,雖然他別有用心,卻也不能否認這番謀劃的價值。

而且,李易還真想到了一樁可以讓呂布代為出手的事情,那就是讓呂布幫忙宰了王允那老頭。

李易可沒忘記,史阿是被王允攛掇來刺殺他的,那次也是李易穿越後遇到的最致命的一次危機,李易早就鐵了心要把王允這老家夥給弄死了。

不過想到呂布的行事風格,李易盤算了一下,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這種事只能偷摸的幹,萬一呂布那邊走漏了訊息,對李易名聲可是大大不利,因為他最早是投奔的王允,弄不好,殺王允比殺董卓的影響都要壞上幾分。

想了想,李易搖頭道:“伯平說這話就見外了,助奉先一臂之力,乃是相助友人,是分內之事,怎可以功利計算?”

高順自然不肯,又道:“襄侯重情義,這是襄侯的心胸,我等卻不能坦然受之,否則將來如何再與襄侯相見?”

李易見狀,哭笑不得道:“伯平啊,我真的只是為了助奉先一把,而且……”

李易頓了頓,目光落到遠處,道:“我如今在南陽,雖然不算顯貴,卻也什麼都不缺,就算想讓奉先相助,也找不到可相助之處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高順頓時一滯,別說,他一路走來所見,南陽,特別是宛城附近,百姓生活無憂,官員精神飽滿,一個個幹勁十足,李易本人更是過得滋潤,呂布真沒啥能幫到李易的。

除非……

莫名的,高順又想到了呂布的那個寶貝閨女。

如果兩家結親,將來李易居荊州,呂布佔據兗州,兩家比鄰,齊心協力,共同進退,就算是對上袁紹也見得落於下風啊。

這個念頭一起,高順心裡就跟長了野草一樣,一發不可收拾,唯一讓他糾結的就是,以呂布傲氣,讓他閨女與李易做妾,呂布如何能受得了?

有一點高順之前沒和李易說的是,袁術給呂布開出的條件中,有一條是讓呂布的女兒將來嫁給袁耀為良娣。

當然,良娣這個位置,得袁耀成為太子才會有的,雖然地位較高僅次於太子妃,但其實也是妾室。

這讓呂布很是不滿,再加上為人父親的本能,叫呂布對袁術有些莫名的惱火,否則說不定呂布一早就答應了袁術的邀請。

想到這裡,高順感覺有些頭疼,不過他還是決定,回去後要想法試探試探呂布,畢竟此事對兩家確實大有好處,而且在洛陽的時候李易與呂玲綺就頗為合得來,再看李易為人處世,將來還能欺負了呂玲綺不成?

心中暗暗打定主意,高順也就不再強求李易提要求了,端起面前酒杯,向李易鄭重說道:“襄侯情誼,順銘記於心,也會為奉先帶到,其他感激直語,順也不再多說,一切盡在此杯之中!”

李易哈哈一笑,又對張遼招呼道:“伯平飲酒卻是少見,來,文遠,你我三人當同飲此杯!”

……

中午三人小酌之後,李易在晚上的時候,再度擺宴,盡邀城中文武,一一為高順介紹認識,其中熱情溢於言表。

高順對此很是感動,說老實話,即便是呂布,雖然重視高順,但對他也沒有李易這麼熱情的啊。

而且,更讓高順感覺暖心的是,李易熱情歸熱情,卻從未提過要拉攏高順到南陽的意思,甚是連暗示都沒有。

此來南陽,高順還琢磨過李易如果再拉攏他,他該如何回絕才能斷了李易的念想,同時還不傷李易的顏面。

這可不是高順多心,要知道,當初李易是想把他和張遼一起打包帶走的,只是高順不肯罷了。

如今李易的態度,卻是讓高順身上少了許多的壓力。

其實這也是李易有意為之,既然知道拉攏不了高順,那就別白白開口掉好感了,而且,以高順在呂布那邊的位置,萬一將來呂布出個意外啥的,而高順又能活下來,之後很大的可能就是帶著呂布殘餘投奔李易。

雖然這只是一個可能,卻是非常值得李易試一試的,反正又不花費多少工夫,一旦成功,卻是大便宜。

只是李易雖然盛情款待,但高順還是第二天就告辭了,饒是李易如何挽留,讓高順多休息一兩天都不行,因為高順說了,呂布那邊情況很是吃緊,他在外真的不放心。

無奈,李易只能叫人為高順準備了衣物肉乾等物,然後一直將高順送到城外十里,方才折返。

在臨別時,李易對高順再三叮囑,但凡關係到袁術之事,要千萬保密,丁點風聲都不能洩露,否則事情若是發生變故,對大家都極為不利。

在高順離去之後,李易這邊進入了一個短暫的平穩期,一切事情都是按部就班,只有劉表發來公函,質問李易南陽如今兵馬多少,是否募兵過多,李易看過後,只是笑笑,根本沒當回事,隨手回覆劉表,說南陽一共不到八千人……

反正袁術那邊快要動作了,李易根本不怕劉表跟他發飆。

很快,時間進入三月,安靜了一段時間的宛城,再度熱鬧了起來,因為大家所愛戴的太守大人又要納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