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

“什麼,季寧兄竟然被襄侯說服!”

袁渙一臉的不可置信,世人都清楚,陸康是個非常忠義的人,絕對是心向漢室的,否則袁渙也不會去信給陸康,因為他知道,有了那封信在,萬一袁術這邊出了差錯,讓他受了連累,只要陸康見他寫的那封信拿出來,就可以為他正名。

這就是陸康的分量。

可李易呢?

雖然李易沒有打算跟著袁術造反,而且李易做的事情,暫時來看也是對朝廷有利的,畢竟是打擊叛逆嘛,但事實上,只要是聰明人,不難看出,李易的動機明顯不存,本心並不是為了大漢,而是想要自己漁利,說白了李易也不是個好鳥。

結果,這樣一個黑心的傢伙,竟然說服了真正忠心耿耿的陸康,這在袁渙想來完全就是不可發生的事情。

“自然。”

李易笑道:“我雖然有私心不假,但為了天下大局,陸康願意助我乃是理所應當,況且,此事也不是單單助我,畢竟大家都要對付袁術罷了,自然是要聯合的,對了,袁功曹既然與陸康有書信往來,難道不知我與其聯合之事麼?”

袁渙搖搖頭道:“袁術雖然多有不是,但行事還是比較謹慎的,我向陸康去信之後,袁術就察覺到陸康似乎有些動作,奈何沒有憑證,陸康又素有人望,袁術也不好苛責於他,只能對其所在多有監視,因此,為求安全,之後我與那邊也就斷了訊息往來。”

李易暗道原來如此,只是,袁渙的感覺就很不好了,他原本還想憑藉主動坦白此事,然後以他的關係,找上陸康給李易帶來方便,結果人家自己就擺平了,這就叫袁渙很尷尬了。

李易看出了袁渙的心思,也知道他在為難,不過李易沒管,畢竟袁渙想上船,還是想風風光光的上來,得他自己想辦法吧,如果這也讓李易給他操心,還要他何用?

袁渙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現在真的是悔啊,早知道會這麼為難,還不如一早就表明態度,多省事?

不過,袁渙能透過呂布那邊的蛛絲馬跡看出李易的心思,自然也是有智謀的,糾結了一會之後,還真給他想到了一個門路。

輕咳一聲,袁渙拱手問道:“襄侯之前有說南陽似乎缺少兵甲,不知是否屬實?”

李易眼睛一亮,道:“確實不假,莫非袁功曹對此有什麼辦法,助我解此難題?”

其實,雖然南陽這邊缺少兵刃甲冑,但李易還是有法子解決的,只是,那還得等上一段時間,而且,一切計謀,哪怕謀劃得再是精密,誰也不能保證,在施展的時候一定不會生出波折變化,所以,如果袁渙能幫助李易另外搞到些裝備,李易自然是樂意之至。

見李易明顯意動,袁渙也是心中一鬆,當即說道:“以渙所見,袁術對襄侯重視乃是真心實意,而且因為襄侯與劉表仇怨世人皆知,袁術對襄侯態度也是深信不疑,所以,渙願意向揚州去信,說明襄侯雖有士卒卻缺少武器,恐怕不能與劉表硬撼,想來袁術不會拒絕,到時太大數目不敢說,但五六千兵甲想來是沒太大問題的。”

李易原本是很動心的,但等袁渙說罷,卻是有些失望,搖頭道:“我雖然去過揚州,也與袁術有過私下交談,但那些都無傷大雅,畢竟我去揚州,為的乃是私事。”

“可是,倘若我收了袁術所贈的甲兵,便會落下口實,旁人會認為我是早早就知道袁術有意起事,卻並不通報朝廷知曉,甚至,還會覺得我與袁術有所勾結,這種情況下,縱然我出兵將袁術擊退,趕出荊州,世人也不會盡皆認為我那是正義之舉,或許袁術在時,沒人會針對於我,但只要袁術威脅除去,我很可能就是下一個被針對之人。”

“我如今雖然希望兵甲,可要是為此折了名聲,得不償失啊!”

“這……”

袁渙老臉漲紅,本以為自己是出了個妙計,還想著李易會稱讚他呢,卻沒想到在李易眼中,他的妙計竟然會有這麼大的問題。

其實,袁渙也是點背,他智謀並不差,只是到底不是李易的手下,並不清楚李易的做事風格,而且他的謀劃本身也不是從李易的根本利益方面出發,所以,他想出的法子,不稱李易的心意,也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了。

這時,賈詡對著李易拱手道:“主公,詡覺得袁功曹所言只要稍加改動,就絕對可行。”

“哦,還請先生道來。”

聽到賈詡獻計,李易很是高興,雖然賈詡郭嘉都是智謀之士,但在李易看來,賈詡這個傢伙雖然陰險,卻不喜歡冒險,只要是他主動說出來的計謀,基本都是百分百沒問題的。

袁渙見賈詡給他解圍,也不管賈詡水平如何,當即拱手道:“渙洗耳恭聽。”

“以主公名聲,自然是不可與袁術那等叛逆之人有太多往來,兵器甲冑等物,也不好向他索取的,不過嘛……”

賈詡嘿嘿一聲,臉上露出了反派人物特有的那種奸笑,道:“但主公卻可讓旁人向袁術索取軍械,然後主公就以正義之師剿賊輜重,這豈不是甚好?”

李易聽罷,臉上頓時就笑出了花,大聲讚道:“好,妙計,當真是妙計啊!”

賈詡笑著謙虛道:“主公過獎,詡不過動動嘴皮子罷了,具體能否成事,還要看袁功曹能否說動袁術啊。”

這時,幾人又看向袁渙,卻見袁渙正瞅著賈詡發呆,接觸到賈詡看過來的目光,袁渙這才回過神來。

沒辦法,短短一會的時間,袁渙已經感覺自己心裡頭的做人底線被重新整理了。

就說袁術這人吧,人家雖然要造反,但臉上功夫還是比較不錯的,平時與揚州官員們商談此事也是頗為注意,言談很是隱晦。

可李易剛剛咋說的,絲毫不避諱那漁翁得利的打算,更是坦言,他不光要實惠,還得要名聲,這簡直就是當了那啥還要立牌坊!

原本袁渙還以為只有李易是這樣的,可賈詡剛剛的計策,還有旁人幾人的反應,更是讓袁渙徹底明白了,李易和他的心腹,都是一類人啊,陰險,狡詐,不擇手段……

不過,這也讓袁渙在某些方面松了口氣,原本他對於自己謀求離開袁術的事情是頗為擔心的,擔心李易會因此認為他是個不義之人,現在看來,李易應當是不會在意那些“小節”了。

定了定神,袁渙說道:“賈兄妙計,渙甚是佩服,只是不知,當借何人名目行事?”

袁渙所問,乃是關鍵,畢竟像賈詡說的栽贓嫁禍固然是妙計,但如果選人不當,在將來就可能成為一個災禍隱患。

李易與賈詡對視一眼,然後同聲道:“曹操!”

袁渙一怔,原本他以為李易會說呂布的,因為呂布現在與袁術有聯絡,借呂布的名義向袁術要東西方便的多,而且袁術也不會生出疑心,可曹操……這就有些不太合適了吧?

見袁渙目露不解之色,李易也沒給他解釋,直接問道:“袁功曹以為如何,借親善之名,像袁術借兵甲數千,袁術能否答應?”

袁渙見李易發問,也不去想背後深意了,而是認真考慮起此事的可行性。

片刻後袁渙蹙著眉說道:“此事可行,但有兩處為難。”

“有何難處,但講無妨。”

對於袁渙表示有難處,李易不以為許,在李易看來,有難處正常,說出來,大家一起商量解決,如果明知事情不可為,還非要說自己能行,悶頭硬上,那就是坑貨了,也是李易最為討厭的型別。

見李易並沒有因此表示不滿,袁渙心中一寬,徐徐說道:“其一,渙若是此時發信於揚州,為求信任,不好催促太急,那麼倘若袁術同意,將軍械整備送出,大概算算日子,與江夏戰事時間相差無幾,那時間對襄侯是否合適?若是太晚,渙建議不如不多此一舉,平白增加袁術疑心。”

李易摩挲著下巴,一邊想一邊說道:“袁術兵臨襄陽城下之日,才是我與其相爭之時,袁術現今正在備戰,護送軍械想來不會動用太多人手,而且為求安全,很可能會借道南陽,我等要從中行事甚是方便,屆時得了那批軍械,剛好派上用場,所以時間上應當沒問題。”

說罷,李易還看向賈詡郭嘉,見他們全都點頭,這才繼續問道:“第二個問題呢?”

袁渙說道:“第二點就是,曹操若是得知荊揚之變,兵馬有所異動,而袁術聞訊後,那時襄侯卻還未有所動作,豈不要引來袁術懷疑?”

之前李易還道袁渙說的是什麼大事,沒想到他擔心的卻是這個,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袁渙見狀,心中很是不解,又輕聲喚道:“襄侯?”

李易本來不想說兗州事情的,但見袁術想不明白,只能提醒道:“有呂布在東郡,曹操還能有餘力南下?”

之前袁渙對李易建議呂布去東郡,雖然能想到是晃點了袁術一把,但對兗州的局勢還不能看清,現在有了李易這般提醒,方才徹底明白,李易讓呂布去兗州的同意。

再想想李易為何要讓他借曹操之名跟袁術要東西,顯然,算計袁術之後,曹操就是下一個目標了。

想明白這些,袁渙嘆息了一聲,他嘆的是,自己自以為聰明,能輔佐李易,為其心腹,然而只看李易這番謀劃,根本就不是他能參與,這打擊簡直不要太大。

不過很快,袁渙心中又熱了起來,李易能有如此智謀,真的遠不是袁術之流能比啊,自己要是追隨李易,縱然不能做謀主,但繼續做個功曹總沒問題吧?

袁渙可以肯定,在李易這邊當功曹,前程絕對比袁術那邊要好的多。

將心中的最後一絲猶豫與迷茫放下,袁渙退到李易面前丈餘之處,先是拱手應道:“請襄侯放心,渙必定竭盡所能,讓袁術為曹操送去五千套兵刃甲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易正要出言鼓勵,卻見袁渙又退後小半步,然後直接拜倒在地,道:“渙,雖然不才,但粗通筆墨,自薦請為襄侯賬下一小吏,還望襄侯收留!”

李易哈哈大笑了一聲,上前將袁渙拉了起來,笑道:“先生願意輔佐我成就一番事業,易歡喜之至,不瞞先生,在揚州與先生初見,易有有心拉攏一二,只是身在險地,不得不壓下心中所念,今日,易總算是的顫所願!”

袁渙聞言,不由一臉感動,再拜道:“主公厚愛,渙必然以死相報!”

李易又是一笑,再次將袁渙拉了起來,如此,李易身邊文臣又多了一位,賈詡郭嘉見狀,也紛紛上前恭賀,只有典韋一直盯著袁渙的手,看他有沒有什麼小動作,至於恭喜什麼,還是算了。

李易餘光看到典韋對袁渙不以為然的樣子,他只是笑笑,因為這件事李易心裡比可典韋看的更加明白。

袁渙今日認他為主,雖然究其根本,可以說袁渙是主動來投奔的,為的是輔佐李易,也藉助李易功成名就,但袁渙與李易身邊原有的那些謀士們相比,在本質上是有差別的。

郭嘉賈詡等人是李易一手發掘提拔起來的,雖為主從,實則已經榮辱與共,如果真出了意外,莫說郭嘉徐庶這些被李易重用的寒門,哪怕是有著貪生怕死之名的賈詡都能為李易盡忠。

但袁渙不同,他完全是因勢因利而來,只要李易這個集團的勢頭夠足,袁渙就是李易的能臣幹臣,如果哪天李易失勢,像袁渙的這種人很可能就會再度改換門庭。

因此,一開始李易對袁渙是不喜歡的,但很快,李易就發現自己是鑽進了死衚衕。

現在李易還是一方太守,將來等他得到荊州,佔據揚州,這些地方的舊有官員,李易會接手相當一部分,同時還有其他人才主動上門投拜,屆時那些人對李易能有多少忠誠?

李易沒系統輔助,想人人對自己的忠誠度一百只能等下半輩子,所以,李易悟了,與其要求別人的死心塌地,還不如讓自己的威望更進一步,當天下再無敵手之時,目之所及,哪個敢對他陽奉陰違,哪個敢對他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