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7章 點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7章 點將

其實李易原本是想先與伊籍寒暄一陣的。

雖然之前李易在與伊籍談事情的時候壓榨了他許多,但那歸根究底都是因為劉表的緣故,對於伊籍本人,李易還是比較有好感的,甚至還想等著以後找機會將他拉到自己身邊,因此,在非必要的情況下,李易其實很願意表現出自己對伊籍友善的一面。

不過,這一次再見,李易發現伊籍雖然對自己依舊恭敬守禮,但好像已經沒有了之前的耐心,或者說那種任你怎麼揉捏都能復原原狀的韌性。

特別是一見面就道出了劉表的訊息,雖然是在履行職責,但這種態度已經不是一個優秀的使者的表現了,反而更像是一個單純的傳聲筒。

李易多打量了伊籍兩眼,發現他面對自己也不像是有太多敵意的樣子,便將這事記在心裡,表面上卻是做出思索狀,片刻後答道:“可以,軍械也就罷了,糧草運送確實耗費良多,太不合適。”

伊籍臉上不由露出幾分詫異,跟李易打交道好幾次了,他還是頭一回見李易說話這麼痛快,以至於伊籍心中都忍不住生出了幾分不真實之感。

李易察覺到伊籍的表情變化,不由失笑道:“怎麼,機伯以為我還要再與你推脫幾次?”

伊籍趕忙收斂表情,搖頭道:“不敢。”

正當伊籍想再說兩句什麼捧一捧李易的時候,卻聽李易又道:“不過,大軍開撥,是需要準備幾天的,這點機伯應當可以理解吧?”

伊籍下意識的就想催促,但不知想到了什麼,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又吞了回去,最後只是點頭道:“襄侯言之有理,籍全聽憑襄侯安排。”

李易面露微笑,表示對伊籍的反應很滿意,但心裡卻不由更加奇怪了,雖然襄陽城一時半會不會被袁術攻下,但這畢竟是在打仗,兵貴神速,伊籍怎麼說都應該催一催才是啊。

但李易一時也摸不清伊籍這是怎麼了,不好細問,又隨便說了幾句話,便叫人安排伊籍下去洗漱歇息,等中午時一同飲宴。

讓伊籍退下,李易當即就喊來隨從,找他們要了最近關於襄陽的情報,主要是就韓嵩送來的訊息。

然後一番查詢,李易就發現了一個情況,自上次李易讓伊籍帶著一系列對劉表的苛刻要求要求回去之後,劉表就不止一次當眾呵斥過伊籍,甚至還指著鼻子罵了人。

這個情況很好理解,那就是劉表認為伊籍在面對李易的時候沒有據理力爭,雖然求得李易出兵,代價卻是那許多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偏偏在目前的情況下,劉表還無法拒絕,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如此情形下,劉表本就很糟糕的心態必然爆炸,找人撒火是必然,而作為出城這一系列條件的伊籍,可謂是主動了站到了劉表槍口前面。

李易不禁嘆息一聲,他有些同情伊籍了。

的確,伊籍在李易這邊拿到的出兵條件,確實是相當的糟糕,但這種談判的背景可是劉表單方面有求,而李易對劉表惡意滿滿,那麼別說是伊籍,縱然是蘇秦張儀重生下場,恐怕也難拿到太好的結果。

於是,勞心勞力的還不得好的伊籍,心態也有點失衡了。

唏噓過後,李易很快就露出了微笑,雖然今天招攬毛非常不順利,但伊籍這邊卻是已經有了突破口了。

當日正午,李易以歡迎張昭的名義擺宴,但酒宴上李易不光跟張昭熱情,對“蹭飯”的伊籍更是表現出了絲毫不遜色張昭的親熱,就差親自把飯喂到伊籍嘴裡去了。

這樣的態度反差讓伊籍很不適應,再加上原本心神憔悴,一直都是恍恍惚惚的,不過臨近酒宴末尾的時候,聽到張昭笑呵呵對他說的幾聲“羨慕”,伊籍最終也大概明白了李易的意思,不過他什麼都沒表示,宴會散後一個人回了旁邊驛館,就開始閉門不出。

雖然伊籍沒催,李易這邊卻是沒有怠慢,當天下午,李易就將南陽的主要文武官員,全數召集到了太守府中,商討出兵之事。

李易很乾脆,當先說明伊籍已經送來了訊息,然後問道:“易決定今日議事,點兵選將,三日後大軍開撥,諸位以為如何?”

李易發問的時候,目光環視,掃過面前坐著得文武官員,心中就像是有一團烈火在燃燒一般,讓他的呼吸都情不自禁的急促了幾分。

這麼長時間的經營,不知不覺中,李易麾下的陣容已經頗為豪華了。

文官方面,首先有賈詡、郭嘉兩位超一流的大謀,以及蔡邕,黃承彥這樣的德高望重之輩,然後是張昭,再往後是稍遜色一些的石韜、徐庶、諸葛玄、袁渙、龐季、王璨等,以及如今還在徐州的糜家兄弟二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了,徐庶如今還太過年輕,沉澱兩年,好好成長,未必不能與郭嘉比肩。

這樣的文官陣容,在曹操還侷限在兗州,袁紹那邊又是喜歡勾心鬥角的情況下,基本可以說是天下第一了。

至於武將方面,拋開典韋這個超一流的保鏢不論,首先是張遼徐晃兩位不光武藝高強,並且統帥亦是不俗的一流武將,然後往下一等就是霍峻,凌操、徐盛,以及再略微遜色一些的周倉,劉闢,龔都,裴元紹等將。

當然,李易對新來的文聘也是報以很大期望的,李易覺得文聘縱然不如張遼徐晃,也應當不會遜色太多,只是如今文聘心裡包袱有點重,暫時還沒完全融入李易的團隊。

李易的武將陣容,可能比袁紹曹操要稍微遜色了那麼一點,但在荊州揚州這些地方已經是完全夠用了,此次出兵襄陽,別說李易算計在先,哪怕真是硬碰硬的來一場,李易都有獲勝的把握。

而且,在李易取得荊州之後,還會有很大一批的文武加入他的麾下,比如蒯良,韓嵩,黃忠等荊州原有官員。

對了,還有那個當初騎了寶馬就跑路的魏延,李易可是聽說了,魏延那廝貌似在南邊混的挺不錯的……

等李易將這些人馬全都聚攏在身邊,單單人才方面天下諸侯再無人能與他相比,只要李易自己別作死,真是想死都難。

感受到了李易情緒的變化,張遼作為武將之首,當即出列拜道:“末將願為主公先鋒!”

有張遼帶頭,其他武將也紛紛下拜,紛紛說道:“末將願為主公出戰!”

這些武將中文聘與凌操起初有些不自然,但被眾人情緒帶動,也拜了下去。

李易哈哈笑著將當先的張遼與徐晃扶了起來,然後朗聲道:“諸位免禮,有諸位相助,此戰必勝!”

感覺軍心可用,李易當即就想頒佈任命,但賈詡忽然出列說道:“主公,好像有些不對。”

李易一頓,問道:“哪裡不對?”

其他人也紛紛看向賈詡,賈詡摸了摸鬍鬚,向李易確認道:“伊籍可是說,讓主公進入新野接收軍械,然後才會表示讓主公代行州牧之事,是否如此?”

李易點頭道:“正是如此。”

賈詡輕輕錘了一下手心,道:“這就是了,劉表……呵呵,沒想到事到如今,還想著算計主公啊。”

聞言,不等李易開口,就有諸葛玄先行開口道:“這其中難道有什麼陰謀不成?”

賈詡點點頭,笑道:“或許吧,新野雖屬南陽,但軍務守備,其實一直都歸襄陽管轄,劉表讓主公以接手軍械糧草之名先行進駐新野,然後再行委任,這豈不是說,劉表可以對外聲稱主公無故舉兵進犯新野,他是不得已才委屈求全?”

之前眾人都想著出兵,對於這點還真沒怎麼考慮,一經賈詡提醒,全都明白過來,有人氣憤,有人冷笑,但要說把這件事當威脅的,卻是基本一個都沒有。

李易沉吟,覺得賈詡說的在理,但隨後就忍不住搖頭,因為他發現劉表可能是最近受打擊太多,這手段卻是越來越差了。

李易目光瞥向文聘,果然,就見文聘臉色很是難看,也是,李易這次不管怎麼說,歸根究底都是為荊州出兵,可這兵馬還沒到呢,劉表就想著事後清算了,雖然劉表有著他自己的理由,但這些舉動委實不應該發生,最起碼不能被人看出來。

“此事無甚緊要吧,畢竟在那之後,劉表恐怕難有機會對我發難。”

李易向賈詡問道,之前他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多想,主要還是覺得劉表就算有算計也難翻盤。

賈詡卻道:“主公,此次行事干係太過重大,在塵埃落定之前,千萬不可大意啊,所以,若是可以,還請主公儘量拖延幾日,等等長安那邊的訊息,若得任命,前路將會一片坦途!”

李易知道賈詡說的很在理,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賈詡的小心,但他考慮了一下,最終還是搖頭道:“朝廷那邊變數太大,雖然已經盡力,可結果如何實難斷定,而今袁術已經到達襄陽,我如果繼續拖延下去,且不說名聲不好,單單袁術都可能生疑。”

“也是……”

賈詡應了一聲,退後沒再提出意見,他剛才說這個,除了事情本身之外,還有個原因就是他感覺李易的腦子似乎開始熱了,作為李易謀主,賈詡有必要在李易熱昏頭之前給他提個醒,讓他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要輕視對手。

現在李易雖然沒有決定繼續等待,但賈詡相信,有了這個提醒,李易之後肯定會小心許多。

見賈詡退下,李易又環視一週,見再無異議,有的只是躍躍欲試,便下令道:“張遼,徐盛、龐季聽令!”

三人當即出列,齊聲道:“末將在!”

“張遼徐盛分別為正副前鋒,龐季為行軍司馬,點兵七千,三日後開撥,進駐新野!”

“得令!”

“典韋、文聘,徐庶聽令!”

“典韋文聘為我副將,徐庶為司馬,你三人同我坐鎮中軍,點兵一萬,一樣三日後開撥!”

“諸葛玄,凌操,你二人統兵三千,都督後軍軍務以及民夫協調,務必保證道大軍糧草供給!”

“另,即日起郭嘉不再為主簿,改任軍師,並隨軍出征!”

“賈詡,徐晃,此役你二人留守宛城,軍備之事以徐晃為主,文事以賈詡為主,徐晃有事不能決斷,先問賈詡,賈詡亦不能決斷,再飛馬報我!”

“劉闢、龔都、裴元紹皆跟隨大軍開撥,周倉、霍峻留下輔佐徐晃!”

……

隨著李易一道道任命傳下,眾人表情不一,多是因為能夠出戰立功而感到歡喜的,特別是徐盛,不同於張遼早就得到訊息,他是怎麼都沒想到自己能夠染指先鋒的位置,雖然只是個副的,但副的也是先鋒啊!

當然,有人歡喜就有人失望,比如霍峻周倉這兩位,他們都是主動慕名來投的,李易待他們也很是親熱,霍峻更是給李易當過近衛,本以為這次能跟隨李易出征建立功業,哪想到李易卻把他們給留下來看家了,心中難免失望。

李易早在下命令之前,就知道會有人有想法,所以,李易一直都注意著兩人表情,見狀暗道一聲果然,然後笑問道:“可以怪我不讓你們上陣殺敵?”

兩人心中一凜,同時躬身答到:“不敢!”

李易擺擺手笑道:“為將者,多悍勇無畏之人,我知兩位亦是如此,然,上將軍不但要能攻,還要善守,要明白進退,能在關鍵時候收斂鋒芒,而我觀諸將之中,兩位乃是佼佼者,最能擔負守城重任啊!”

兩人一聽,心中鬱悶盡散,轉而化作欣喜,然後又露出慚愧之色,向李易拜道:“末將定然不負主公所託!”

李易笑著拍了拍他們肩膀,其實在李易心裡頭最適合守城的是文聘,霍峻算是二線裡拔尖的,周倉勉強夠得著二線。

但李易出征,將文聘放在大後方,別說李易不放心,文聘自己都不踏實,而霍峻周倉兩人將才方面或許有所欠缺,但性格方面非常不錯,聽話,穩重,身上沒刺,李易喜歡這樣的人,也願意培養這樣的人,特別是早早的給他們一個定位,再適當引導,將來完全可能成長為為李易鎮守一方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