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0章 用心良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00章 用心良苦

李易笑而不語,雖然他很想叉著腰哈哈一聲承認下來,可他這麼含蓄一個人,實在不好意思幹那麼直白的自誇的事,

不過,這個世上了從來不缺會拍馬屁的人……

郭嘉上前一步,對眾人笑著招呼道:“來來,我等一起拜見徵南將軍!”

餘人先是一怔,心中暗道郭嘉會來事,然後也紛紛向李易道上祝賀。

“見過徵南將軍!”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有徵南將軍之名,主公今次大事必成!”

……

眾人當即對著李易直接就是好一陣的吹捧,儘管是馬屁如潮,卻也都是真心實意。

要知道,從斬殺華雄初露鋒芒,到現在高居徵南將軍之位,李易滿打滿算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這速度簡直令人咂舌。

而且,莫要忘記了,李易原本還只是白身,不像那些世家子弟在仕途上有人幫忙搭橋鋪路,他的崛起,在世人眼中可謂勵志典範。

也正是因為李易有著這樣的勢頭,他身邊的那些人才能緊緊的圍繞他聚攏在一起,哪怕是不考慮主臣情誼,僅僅是想想追隨李易將來可能獲得的榮光,就值得他們賭上性命拼一把。

眼看著眾人吹的都要沒邊了,李易笑笑,雙手虛按,示意眾人安靜,然後又自己定定心神,這才說道:“此事的確是喜事,易初時也是心懷舒暢,只是,易很快就想起,如今還不是歡喜之時。”

一聽李易這麼說,眾人知道他是認真的,也迅速冷靜了下來,見狀,李易繼續道:“今日天使到來之事,我已經下令禁口,如今軍中只有諸位以及我的數名親衛知曉,爾等可知為何如此?”

龐季看了一下四周的人,出聲答道:“因為此事暫時不宜讓袁術知曉。”

李易對著龐季點點頭,道:“正是如此,如今我等雖然事事謀劃在前,處處主動,乍一看好像掌握了大半勝算,然而,不比袁術、劉表,我等回旋餘地很少,一旦生出意外,之前種種努力毀於一旦不說,我那徵南將軍之名,也只能成為世人口中笑話。”

“所以,在塵埃落定之前,諸位須謹言慎行,不可馬虎大意,更不要因為些許驕傲就小覷了天下間的風流人物。”

“我等謹遵主公教誨!”

眾人齊齊應聲,顯然是將李易的話聽進去了,特別是張遼他們三個,因為知道訊息最晚,剛剛的驟然歡喜之下,還真的感覺有點飄了,但有了李易的這般提醒,卻是冷靜了許多,羞愧之餘也暗暗佩服李易的靜氣,在局面大好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如此冷靜,果然非常人能比。

這時,龐季忽然想到了什麼,再次出聲道:“主公,雖然下令禁口,但聖旨乃是從長安而來,不管是路途之上,還是長安城中,以袁家人脈之多,恐怕很有可能會走路風聲啊。”

李易讚許的看了龐季一眼,笑道:“放心,此事我已經有所預料,所以,在得到訊息之後,我便手書一封,將朝廷任命之事送與袁術知曉,你說他看到後會怎麼想?”

龐季先是一怔,顯然是沒想到還能有這種操作,但他馬上就明白了其中關竅。

李易如果隱瞞的話,袁術不收到訊息也就罷了,一旦知曉,必然會對李易生出疑心,盡皆太早戒備,相反,如果李易暗中主動將訊息送給袁術,明面上卻是不透露半點風聲,這對於袁術來說,李易的舉動無疑是一種伏低做小的姿態,縱然袁術所有猜疑,也絕對非常細微,而且短時間內也不會對李易做什麼,畢竟這麼老實聽話的“小弟”,當大哥的還要欺負也未免太讓人寒心了。

想明白這些,龐季拱手拜道:“主公智謀深遠,是季多慮了,還望主公勿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易將龐季扶了起來,又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不怪不怪,易心胸雖然不敢與古之聖賢相比,但也知道集思廣益的道理,所以,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諸位無論是獻計獻策,還有對所行之事有所疑問,皆可直言,無論對錯,易事後絕無怪罪!”

“主公寬宏。”

龐季應了一聲,緩緩退下。

李易又轉身看向王璨,王璨趕忙躬身,李易走上前,溫聲問道:“仲宣此行辛苦了。”

李易的這一聲辛苦非常真誠,王璨自到李易這邊之後,李易因為其身份不是很對胃口,而且也沒從王璨身上找到什麼“亮點”,於是便讓他先往襄陽跑了一趟,回來後又把王璨打發去了長安,可以說,王璨自打跟李易見面後就沒悠閒過。

前者也就算了,後者卻是個不容易的差事,如今王璨回來,雖然因為圓滿完成任務的緣故精神很不錯,可臉上的疲憊卻是怎麼都無法遮掩的。

見李易對自己態度親近,王璨沒有表現出任何的自滿,只是低聲應道:“璨只是按照主公吩咐行事,不敢言辛苦。”

李易笑了笑,道:“辛苦不辛苦另說,但是,若無仲宣奔波聯絡,此時天子絕難下詔,所以,有功當賞,有過當罰,只是不知仲宣是想隨軍,還是返回宛城?”

王璨已經聽說了,郭嘉卸任主簿改任軍師,不出所料的話,空出來的位置就是讓給他的,但王璨此時的想法與最開始有些不同了,所以,面對李易的詢問,王璨果斷說道:“璨請求隨軍,還望主公應允。”

李易哈哈一笑,道:“如此也好,不過……等事情安定之後,再定你職務如何?”

王璨心中一喜,但表面上還是強自鎮定道:“多謝主公!”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笑了出來,雖然沒明說,但大家都知道,只要王璨接下來別闖禍,荊州的主簿就是他的了。

其實早在聖旨到來之前,李易就有這個想法了,原因除去王璨可能立下的功勞,還有一點就是李易終於想起來王璨在歷史上的名號了,這傢伙可是建安七子之一啊!

雖然王璨的文章李易一篇都沒看過,但就衝建安七子的名頭,讓他當個主簿,專門替李易執筆絕對是非常合適的。

給了王璨一個我看好你的眼神,將他打發了,李易又對一旁的張遼說道:“文遠,今日城門的事情雖然有些危險,但你分寸拿捏的很好。”

張遼躬身道:“都是主公栽培,還有先生與軍師的指點。”

李易微微著繼續道:“明日你依舊先行,不過這次我會放慢腳步,大約是在你到襄陽城下兩日後才會到達。”

張遼表情肅然,微微低頭,他知道,李易後面還有重要事情要交代。

果然,就聽李易繼續說道:“你到襄陽城下之後,便請求入城,如果是之前,劉表多半會答應,但今日你眾目睽睽之下殺了他的信使,直接傷了劉表的臉面,所以,劉表礙於顏面,多半不會允你入城,但萬一應允,你就順勢要上一處城門的守衛之職。”

“如果劉表不允你掌管城門,你就緊挨城池紮營,為後續大軍做準備,同時探明袁術大營排布,如有必要,你親自見一見他也可,但要務必注意自身安全。”

張遼重重點頭,道:“末將記下了,只是劉表允我等駐守城門呢?”

“呵呵……”

李易意味深長的笑了笑,道:“那就更好了,等我大軍到時後,便可假意請袁術來攻,然後待其進兵過半,便驟起發難前後夾擊,使其首尾不能相顧,袁術必敗,然後再驅趕敗兵,一戰可定。”

“喏,張遼領命!”

李易點點頭,最後又叮囑了一些細節,見沒有人再補充什麼,便讓眾人一起去廳中用飯。

途中,張遼放緩腳步,走到了後面,對著正與郭嘉說話的伏德道:“見過公子,方才失禮,還望公子勿怪。”

張遼這是在為之前沒認出伏德的事情致歉,天子使者這個身份也就罷了,可伏德卻是李易正妻的長兄,他作為李易的親信將領居然沒認出人來,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哪裡,哪裡。”

伏德沒有絲毫倨傲的樣子,反而鄭重向張遼還禮道:“將軍客氣了,再說這事豈能怪將軍?是早些時候伏某不如襄侯慧眼,沒能與將軍多親近,是伏某的不是。”

“公子雅量,張遼慚愧……”

兩人很快就搭上了話,郭嘉一直就站在旁邊,不時的參合兩句,等張遼要走人的時候,郭嘉卻藉口有事忘了與李易說,讓張遼招待伏德,然後慢悠悠的走到李易身邊,不動聲色的小聲道:“敢問主公,對天子使者作何打算?”

李易腳步一頓,但下一瞬就恢復正常,反問道:“奉孝因何有此一問?”

郭嘉沉吟了一下,說道:“此次能得朝廷旨意,伏家功勞不小,據王璨所說,伏侍中當時在朝堂上與人爭辯許久,似乎還開罪了人,由此可見,伏家對主公看法不止是有所轉變,而是抱以厚望。”

李易點頭認可,原本他大半希望都是寄託在李身上的,李也確實出力了,不過,李易並不怎麼承這個人情,畢竟他可是送了李不少東西,而且這個忙對李來說,根本沒有任何負擔。

至於伏家那邊,因為之前聯絡太少,李易只是想著讓王璨去招呼一下,幫不幫伏家自己看著辦,沒想到伏家真就幫了,而且態度還很堅決。

這樣一來,李易雖然不至於一下子就感動,但對伏家的好感確實是上升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

只是李易沒想到的是,伏完不光幫忙,連傳旨的事情都讓伏德給接下了,而且旨意到達之後,副使直接返程,而伏德藉口說要看看伏壽就暫時留下了,可他上卻是跟著李易的隊伍在走,且與李易麾下官員多有親近之舉,顯然,想念伏壽只是一個藉口。

郭嘉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但口中的話卻沒停頓,繼續道:“以伏家聲望,以及與主公關係,其若能留下相助主公,可謂甚好,只是嘉心中卻是有一顧慮。”

見郭嘉語氣有些遲疑,李易便道:“奉孝與我之間,無論什麼話,儘管直言。”

“是。”

郭嘉應了一聲,道:“嘉擔心,伏家與天子關係太深,一時也就罷了,長久下去,伏德難免不會發現端倪,屆時伏家會如何反應,實在難以預料。”

“而且……”

郭嘉咬咬牙,道:“嘉並未去過長安,不知伏家行事如何,但為主公將來考慮,萬一伏家也想學主公取荊州之計,同樣做個漁翁呢?”

李易腳步又頓了一下,之前那些話也就罷了,他早有應對之法,但如果真的發生最後這種情況,李易雖然不怕,可那樣真的會很麻煩。

見李易臉色不太好,郭嘉趕忙又小聲補充道:“嘉只是做最壞猜測……並不是肯定。”

“唔……”

李易的心思有些亂了,他原本覺得伏德過來只是一種單純的“投資”,或者是在混亂的京畿之外,給伏家另外謀一個安身之地,至於太深遠的東西,卻是壓根沒想。

歷史上的伏完好像一直都是個挺溫和的人,甚至軟弱,因為連曹操廢伏壽的時候都沒見他有什麼大動作,所以,李易雖然承認伏家有聲望,但從未將伏家當做威脅。

原本李易覺得,他趕走袁術之後,攜大勝之勢,成為荊州牧是理所應當,朝廷為了大局,幾乎不可能另外再委任官員,而且明眼人也都知道李易在荊州那麼大的威望,來荊州不是自討沒趣麼?

但李易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尋常人來了,李易能讓他過不下去,可如果朝廷把伏完派來掌管荊州,這叫李易怎麼弄?

兩人是翁婿關係,這次伏完還幫了忙,在這個以孝治天下的時代,李易如果為了州牧之位跟伏完翻臉,絕對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破爛結果。

李易呼出口氣,握著郭嘉的手道:“奉孝用心良苦,易知道了。”

“主公這是哪裡話,嘉只是盡些分內之事罷了。”

郭嘉說的輕描淡寫,可李易卻是知道郭嘉的難處,因為今天這番話傳出去,整個伏家,包括伏壽在內,都會對他產生敵意。

伏家也就算了,畢竟之前與李易關係冷淡,但伏壽可是李易的正妻啊,想坑人,吹吹枕頭風就行了。

“放心!”

李易拍了拍郭嘉的手,加重語氣道:“放心!我已有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