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0章 狼狽的袁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0章 狼狽的袁術

李易萬萬沒想到荀攸會出現在襄陽,而且還被蔡瑁帶到了他的面前,雖然這兩人怎麼看都不搭邊,事情本身更是透著古怪,但李易已經顧不得考慮那些細節了,總之事實就是荀攸來了,自己無論如何都得他留下!

李易目光灼灼的看著荀攸,直盯得荀攸心裡打鼓,甚至都不太敢與李易對視了。

李易現在一門心思都是怎麼將荀攸留下,其實如果剛剛蔡瑁說的是個普通人,李易很容易就能發現,蔡瑁是想給他引薦人才,然而,荀攸的到來太讓人驚喜,李易關心則亂,生怕這只是一場路過的巧合,一個不小心,第二天荀攸就不見了。

這可是曹操的謀主啊,李易要是讓這等人物在面前錯過,那他就別爭霸天下了,直接洗白白給曹操當小弟去吧。

這時李易心中已然有了大概的思路,如今郭嘉是他的左軍師,右軍師之位空缺,他的原計劃是從蔡瑁和蒯良中選擇一個,讓他們兩個競爭上崗,這即是李易對荊州世家的一種親近且重用的表現,同時也是在蒯家與蔡家之間的一種挑撥,避免他們抱團。

見到荀攸之後,李易便決定放棄原本計劃,他要把這個位置留給荀攸,至於荊州世家的關係方面,雖然這樣選擇有些麻煩,但為了荀攸這個大才,李易認為還是很值得的。

李易心裡盤算了一陣,當即就要向荀攸提出邀請,卻聽郭嘉忽在他身邊輕聲提醒道:“主公,還要讓蔡軍師安排兵馬,此事緊急,不可耽誤啊。”

李易思路被打斷,轉頭就見郭嘉正對他眨了眨眼睛,兩人相處日久,李易自然知道,郭嘉所說的事情不過是個藉口罷了,其實另有深意。

李易剛剛對荀攸態度過於熱切,旁人覺得奇怪,想不通他是怎麼了,起初郭嘉起初也是如此,但細一琢磨,郭嘉便猜到,這位荀攸肯定是一位大才,自家主公是看上人家了,至於說李易是怎麼確認這一點的,郭嘉表示這很正常,天命之人,自有識人慧眼,連千里外的張昭都能看透,又何況當面的荀攸?

李易看看郭嘉,看看荀攸,又瞟了眼滿腦袋問號的蔡瑁,不多時便明白郭嘉為何要打斷他。

荀攸是蔡瑁帶來的,而且蔡瑁剛剛還在城中為他立下功勞,荀攸雖然對蔡瑁有所輔助,但計算功勞的話只是微末,比他高的人多了去了。

所以,這種情況下,李易如果當著眾人的面以高位拉攏荀攸,旁人心中肯定會有不服。

李易的那些鐵桿部下也就算了,這些人知道李易看人才很厲害,如何任命官員自然有李易的道理,他們會主動的調整心態理解李易,可是蔡瑁,蒯良這些人就不成了。

今日蔡瑁和蒯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功勞也不小,約束荊州城內兵馬,讓李易無需顧念後路,而且還頂著背主的惡名將劉表給圍了,其中風險可是很大的,一旦李易戰事不利,沒能打敗袁術,他們也會成為逆賊,將來不管去哪都是舉步維艱,更別提前程了。

現在蔡瑁歡歡喜喜的來給李易報訊,李易沒有先給他有個交代,反而對他的“小弟”許以蔡瑁自己都得不到的高位,這種行為幾乎就是當眾打臉,除非蔡瑁是那種無欲無求的聖母,心裡難免不會對李易生出怨恨,覺得李易是過河拆橋,是故意在羞辱他。

短時間內蔡瑁應該會忍耐下去,默不作聲,可這就像是一個埋在自家院子裡的炸藥桶,說不定哪天就會爆發,給李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李易心裡苦笑,自己意思光顧著傻樂了,竟然差點就犯了這麼愚蠢的錯誤。

面帶歉意的看了荀攸一眼,留下有點懵逼的荀攸,李易走到蔡瑁身邊,親熱的拉著蔡瑁的手臂,讚歎道:“兄長好眼光,好眼光啊!”

因為蔡玉的緣故,蔡瑁跟李易的關係天然的就比較親近,蔡瑁倒也不拘束,疑惑的往後面看了一眼,便直接小聲問道:“主公難道知道荀攸此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易故作高深道:“知,也不知。”

蔡瑁的眼神有點無辜,李易這話他實在是聽不懂。

李易笑道:“許久之前我便知道此人姓名,卻從未與之謀面,但今次相見,我觀其面貌,卻發現此人乍一看平平無奇,並無特異之處,但細看之下,卻發現其實才華內斂,真才實學恐怕絲毫不弱於他那個被譽為王佐之才的侄兒!”

蔡瑁的臉上有點震驚,雖然之前荀攸的那一番談話讓他很是佩服,覺得荀攸不是尋常人,但他怎麼也沒料到,李易竟然會給荀攸如此高的稱讚,虧他還擔憂荀攸會被李易輕視,特意勻了一些功勞給荀攸。

蔡瑁有些小心的問道:“主公當真能看出,荀攸竟然如此不凡?”

蔡瑁思維還是比較保守的,雖然覺得荀攸很不錯,但王佐之才……感覺應該還差了點。

李易輕笑道:“兄長放心,易最為自傲的,不是謀算,更不是勇武,而是這雙眼睛能看人優劣,所以,那荀攸肯定是大才,這點絕對不錯!”

蔡瑁點點頭,雖然這個結論讓他有些意外,不過畢竟結果是好的,而且李易名聲在外,便沒在多想,轉而笑道:“如此,恭喜主公再得一賢才。”

李易搖搖頭,拍著蔡瑁的肩膀道:“其實,我也要恭喜兄長啊。”

蔡瑁不解,問道:“這是為何?”

李易笑道:“今日易雖然得一賢才,於將來之事大有助益,但荀攸卻是兄長發掘,這代表了什麼,兄長難道還不明白?”

蔡瑁一臉茫然,這能代表什麼?

李易低聲道:“這代表了蔡家的運勢變了啊,蔡家將來……哈哈哈!”

蔡瑁精神頓時一震,雖然李易說的神神叨叨的,蔡瑁之前也壓根沒往這方面想過,可現在被李易點出來,他想想,還真感覺有那麼點不一樣。

自打那次險些命喪於紀靈之手後,蔡瑁一直都是心情鬱郁,少有開懷的時候,連整個蔡家都沉悶非常,可今天反了劉表,投入李易麾下,也不知是事情太刺激了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蔡瑁覺得心裡興奮非常,渾身上下都是幹勁兒,哪怕現在還是晚上,可蔡瑁就是覺得身邊的一起都是那麼亮堂堂的,讓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蔡瑁覺得李易可能有傳說中的望氣,或者是觀人運道的法門,當即就想再與他深入交流一下,但李易並沒有給蔡瑁機會,拉著蔡瑁,又讓郭嘉和徐盛過來,說道:“因為之前對袁術作戰乃是夜戰,變數太多,稍有不慎便是滿盤皆輸,所以當時我並未讓城內兵馬出動,不過如今袁術大軍已敗,袁術本人逃遁,雖然還不知具體數目,但粗略估算,襄陽城附近當有數萬揚州潰兵遊蕩,所以,想要儘快收攏這些潰兵,就需要兄長出力了。”

見李易開始說正事,蔡瑁也不含糊,收斂心神,鄭重抱拳道:“請主公下令!”

李易點頭,問道:“在確保襄陽不會出現意外的情況,你能排程多少兵馬?”

對這方面蔡瑁非常清楚,當即說道:“此時可動一萬兵馬,不過主公若是進城向城內文武官員展示聖旨,瑁可保城中兵馬全數聽從主公調遣!”

“一萬……”

李易喃喃著,他感覺這數目有些少了,便看向郭嘉,讓他給個意見。

郭嘉一指剛剛被徐盛收服的那些揚州軍,道:“主公,這些揚州軍已無抵抗之心,可以將他們打散編做小隊,等天亮後城內兵馬出動,讓他們跟隨行事,一併參與收攏敗兵之事,想來可事半功倍,而且,此事過後,想來無需太多時間,這些人就可真正為主公所用了。”

李易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便道:“好,就按照奉孝說的辦,具體細節,稍後再做詳談,不過……”

李易停頓了一下,看向蔡瑁,嚴肅道:“兄長,我知此次袁術入侵,荊州受創甚重,但主要罪責都在袁術一人,那尋常士兵,不過聽令行事罷了,所以,天亮收攏潰兵時,還請兄長務必好好約束將士,只要無人死命抵抗,就千萬不要擅殺或者折磨俘虜,否則大大不詳!”

這個道理蔡瑁心裡也明白,當即應道:“請主公放心。”

又過了一會,等蔡瑁與郭嘉他們將天亮後的出兵之事大概商量妥當,蔡瑁便向李易提出邀請,道:“主公,如今大事皆已安排妥當,不如便入城見一見城中官員,安定民心,順便稍作歇息?”

李易知道蔡瑁是好意,但還是搖頭道:“不了,如今大軍還在前線廝殺,我不能身先士卒,已經很是慚愧,若是再回去城中安歇,如何面對得勝的將士?”

“而且那些官員也需要好好考慮一番,所以,我也就不著急進城了,權但給他們一些時間。”

“不過,民心確實需要安定,這樣,等天一亮,除去安排兵馬出城,你再安排一些人手,走街串巷,大聲向百姓宣告,就說……袁術的十萬,不,三十萬大軍已經被我以不到兩萬兵馬擊潰,斬殺揚州軍主將張勳,副先鋒樂就,賊首袁術僅以身免,嗯,就這樣說,多多派遣人手宣揚此事,一日之內不要停歇,務必做到讓城中人盡皆知!”

“喏!”

蔡瑁當即應聲,其實這件事他在得知李易打破袁術大營後就已經開始做了,如今城中官員都已經知道,不過蔡瑁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城中的官員們安心,免得這些人抗議他把劉表給圍了。

但聽了李易的交代,蔡瑁卻有豁然開朗之感,他忽然明白過來,為何李易百姓中的名聲會那般好了。

而且,蔡瑁可以想象,以這段時間襄陽城中人心惶惶的模樣來看,倘若此時將李易取勝,而且還是以少勝多的訊息傳開,襄陽百姓必然將李易當做再生父母,對他感恩戴德,到時候就算劉表想不讓出州牧之位,別說其他人,首先百姓們就不答應。

蔡瑁正在心裡佩服,卻聽李易又補充道:“對了,不單是襄陽,南陽,南郡,還有江夏那些暫且還未落入袁術掌控縣城要宣告,荊南諸多郡縣,也要派人過去宣揚,而且務必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將訊息傳過去。”

“請主公放心!”

蔡瑁應下,而且心中已經有了傾向,這次宣傳的重點在於想襄陽和荊南,李易開始為將來進軍荊南鋪路了。

交代完了事情,李易走到荀攸身邊,拉著他的手,滿臉歉意的說道:“軍務繁忙,怠慢先生了,還望先生莫要見怪,等戰事了結,我親自設宴,為先生賠罪可好?”

“豈敢,豈敢。”

荀攸還在琢磨,李易幹嘛對他這麼熱情呢,見李易又說要給他賠罪,趕忙客氣道:“襄侯嚴重了,戰事重要,攸耽誤襄侯時間已經甚是不安,哪敢再給襄侯添麻煩。”

“要得,要得。”

李易拍著荀攸的手,對蔡瑁道:“兄長,先生就暫且拜託你了,等我與大軍歸來,定然與兄長,先生,一醉方休!”

李易告別蔡瑁之後,便帶著一支約莫千人的隊伍向張遼追去,然而,李易卻是不知,他的這一趟註定撲空……

清晨,天剛矇矇亮,東方還沒露出紅暈,袁術伏在馬背上,披頭散髮,臉上烏漆嘛黑的,衣衫也是破破爛爛,不知撕扯出了多少口子,就連後背也被露水打溼了大片,整個人看上去就像是難民,還是剛剛穿山越嶺的那種,要多悽慘有多悽慘,根本沒有了往日貴公子的風範。

袁術都如此,他身邊的人就更別提了。

剛剛離開大營的時候,袁術的主要文武都跟隨在他身邊,士卒陸陸續續聚攏了兩千多人,也算是有了自保之力。

奈何人多,目標也大,很快袁術就被張遼給盯上了,雖然袁術的人比張遼的人多,可袁術這邊的士卒膽氣已喪,一戰下來,袁術的隊伍直接減員大半,而張遼卻是越戰越勇,就跟嗑了藥的瘋狗一般,死死的咬著袁術不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