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6章 實話實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6章 實話實說

在聽到李易的安排後,劉備就知道,李易應該是想跟他說一些“心裡話”,但李易當真開口之後,其坦誠的程度,還是有些超出了劉備的預料。

劉備先是詫異,但馬上,原本以為已經看開一切的心中就湧起了強烈的怒火。

由不得他不怒,李易既然明知是在冤枉他,陷害他,死不悔改也就罷了,現在又忽然坦誠,難道是想讓自己原諒他不成!

在劉備憤怒的注視下,李易雙手端著酒盞送到劉備面前,道:“我對不起玄德公,不敢,也無顏祈求玄德公原諒,真的只是想與玄德公喝上幾杯,說些從來不曾對人提及的心裡話罷了。”

劉備盯著李易看了一會,最終還是接下了酒杯,抬頭一飲而盡,因為他心中存著許多的疑問,那些事情若不能問清楚,他縱然是死,也不會心甘。

見劉備喝了酒,李易臉上露出笑容,自己也飲了一杯,又給兩人全都滿上,這才定了定神,看著劉備,認真道:“實不相瞞,我如此對玄德公,是因為我要做皇帝,我要做那改朝換代之人。”

“噗,咳咳——”

劉備忍不住劇烈的咳嗽了起來,饒是他在心中已經有了許多的準備,可還是沒想到,李易竟然會直白的說出這等大逆不道的言語,而且叫人生氣的是,李易還是一臉淡定的說出來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緊張或者愧疚,可見這人心裡對大漢怕是從來都沒有丁點的忠誠。

劉備氣的臉色漲紅,也不顧有傷在身,揮手就想去打李易,口中更是罵道:“好你個亂臣賊子,你的聖賢書都是白讀的麼!你就不怕遭天譴麼!”

劉備也瞧過李易鼓搗出來的蒙學經典,雖然膈應李易這個人,但對李易的作品還是比較認可的,自然也就將他當做了讀聖賢書長大的人,殊不知李易上輩子連論語都沒看完。

面對劉備的喝罵,李易只是往後躲了躲,平靜的回道:“玄德公,你可知道,倘若沒有我的阻攔,你今後也是要稱孤道寡的人啊。”

劉備被李易這話弄得一怔,旋即怒道:“你休要血口噴人,我劉備對大漢忠心耿耿,從無非分之想,那不過是你的汙衊之言罷了!”

劉備的頭髮都要豎起來了,剛剛李易承認了對他的汙衊,還以為李易多少有些悔過之心,可現在倒好,居然轉眼又說什麼他要稱孤道寡,這惡人果然還是惡人,說的話是一個字都不能信的。

不過與此同時,劉備臉上還有些熱,隱隱覺得李易這是在嘲諷他,因為他這輩子最輝煌的時候也只是做了一個縣令罷了,一個縣令要稱孤道寡,怕不是要叫人笑掉大牙?

見劉備這麼大的反應,李易倒是蠻理解他的,在李易看來,劉備也好,曹操也罷,剛開始的時候固然是有那種這輩子要乾點大事情的想法,但那種想法絕對跟當皇帝扯不上邊,直到後來,他們的家底越來越厚,麾下人才越來越多,下面的人希望他們更進一步,他們自己的慾望也隨著實力的增長無法遏制,這才真正的有了野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真要說一開始就是奔著當皇帝去的,除了袁家的那兩位,估計也就是中二病了。

李易笑了笑,道:“玄德公不要著急否認,你怎麼不想想,若非如此,我又何必一直針對與你,何苦來哉?”

聞言,劉備先是要發怒,可怒火還未在臉上浮現,眼中就先多出了一抹迷惑之色。

因為劉備想到,李易不遺餘力的針對他,甚至連臉皮都不要了,而兩人又沒什麼私仇,那麼原因就只能是他和李易在利益方面存在衝突,是他擋了李易的路,按照這個思路,李易說的倒也不是沒可能,而且李易看人可是相當厲害的,這點劉備也聽說過。

李易見劉備開始思考,拿起一杯酒喝了,潤了潤喉嚨,然後說道:“玄德公可想知道,這天下如果沒有我,你將來會有何等成就,將來天下又會是怎樣的模樣……”

說罷,李易不管劉備臉色如何古怪,自顧自的按照三國演義裡的主要情節,結合電視劇和真實歷史,從桃園結義開始,挑選主要的精彩內容,給劉備講了起來。

一開始,劉備看李易時的表情就跟看瘋子一樣,大概是覺得李易的腦子壞掉了,但隨著李易說的越多,劉備的表情也就越發的嚴肅,在李易說三英戰呂布的時候,劉備已經沒工夫去看李易了,他腦子的思路已經情不自禁的開始跟著李易說的故事線往下走了,而等到李易說援助徐州,劉備成徐州牧的時候,劉備先是情不自禁的面露歡喜,但馬上,表情就變得僵硬,然後喃喃道:“這怎麼可能……”

李易笑笑,也不解釋,繼續往後給劉備講了下去,而且他不光講劉備,還說起了曹操,袁紹,袁術,孫權這些人,聽得劉備時而恍惚,時而意氣風發,時而又悵然,明明沒喝幾杯酒,但不一會功夫,整個人就彷彿醉了一般。

等李易說到關羽失荊州,張飛被害,劉備自己敗走白帝城的時候,劉備的臉色已是蒼白無比,額頭上還有著冷汗,顯然,那樣的結果是他無法接受的。

不過李易的講述並沒有因此停下,在劉備的故事完結之後,他又說了諸葛亮北伐無功,蜀國滅亡,司馬篡魏,然後一個大跳躍,提了一下五胡亂華,這才最終收尾。

說完,李易呼出口氣,不著急和劉備攀談,開始慢慢的自斟自飲,畢竟一下子放了這麼多的資訊出來,劉備也是需要時間消化的。

一直等李易喝完了一壺酒,劉備才慢慢的從失神的狀態中恢復過來,目光有些恍惚的看著李易,怔怔的道:“你,你說的,難道都是真,真的?”

一開始的時候,劉備覺得李易完全就是在胡說八道,甚至還抱著等李易說完,他就給批判回去的想法,可是,隨著李易越說越多,越說越詳細,無論是天下的大勢變化,還是關於他個人的發展,雖然全都是憑空道來的,但條理卻是非常清楚,而且過程演變也是合情合理,劉備將自身代入其中,他自問如果是他本人遇到李易故事中的那許多情況,也肯定會與故事中那個劉備做出一樣的選擇,這樣的結果就是劉備聽著李易的講述,就彷彿他自己真的將那些事情經歷了一遍一般。

徐州得而又失,劉備茫然,不知該何去何從。

知曹操不敬天子,他咬牙切齒。

赤壁大勝,劉備心中暢快,一連喝了三杯酒。

算計劉璋,劉備羞慚,甚是微微側身,不願直面李易。

關張被害,他心如刀絞,恨不得現在就去殺了那個孫權小兒。

諸葛七出岐山,病逝五丈原,他淚流滿面,難以自持,甚至他都想懇求李易,讓他見一見那位諸葛孔明,什麼也不用說,只想向他拜一拜,在心中道一聲謝謝。

在這之後,劉備心中的波動就沒那麼大了,哪怕聽到他那不成器的兒子不戰而降,也只是發出了一聲“呵呵”,直到最後李易說起五胡亂華,這才讓劉備的心跳再次加快,他不敢想象,泱泱大漢的子民竟然會遭受那樣的命運,然而就在他想知道那個悲慘的年代會如何改變的時候,李易的故事結尾了。

謊言之所以是謊言,因為它是虛幻的,經不起推敲,但李易所講的,卻像是背書一樣,一口氣道出了上百年的故事,涉及了不知多少人物,多少地方,或許其中細節不夠詳盡,但絕對經得住推敲,故而即便李易的講述已經終止,可劉備卻已經有些分不清楚,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如果這是謊言的話,劉備覺得李易怕是得不眠不休編上幾個月。

就算李易有那個閒心,也沒那個功夫。

而且今日他的結局已經註定,李易還有必要撒謊麼?

劉備越想越覺得李易說的很可能是真的,只是他的理智卻在不斷的提醒他,未卜先知是不可能的,讓他始終無法做出最後的判斷。

對於劉備的疑問,李易沒有回答,而是將話題放在了他自己身上,說道:“你說,換做你是我,在知曉了今後百年,乃至千年的變化,你會選擇怎麼做,是尋求富貴安穩,先投曹操,再依附司馬家,保家族百年興旺,百年之後的事情,乾脆聽天由命,還是說,早早的奮起直上,不擇手段,讓這亂世快快結束,給天下百姓一個太平,也給將來一個太平?”

“我——”

劉備艱難的張了張嘴,然後閉上了眼睛,雖然他沒直接回答,但心中選擇已是顯而易見。

李易看著劉備,他臉上並沒有絲毫的得意之色,他找劉備說話,並不是想要打擊劉備的,而是他心裡裝的事情太多,為了大義也好,為了私利也罷,他一直都想找個人說一說,而劉備,顯然是一個非常合適的物件,同時也算是給劉備一個交代。

李易唏噓了一聲,道:“原本我啊,是想投入曹操麾下的,我是個會拍馬屁的人,我若在曹操身邊,絕對能保一生富貴,要是活的足夠長久的話,可能還會忍著噁心,轉投司馬家。”

劉備睜開眼,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李易,按照李易說的,既然他知道了那麼多,處處把握先機,這樣都還想著寄人籬下,簡直就是匪夷所思,說他爛泥扶不上牆也不為過。

李易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你可知道,在見到你之前,我莫說殺人了,連只雞都沒殺過,甚至握劍都是第一次,那夜我逃離之後,整整一天吃不下飯。”

劉備嘴巴動了動,他很想吐槽,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

李易嘆道:“不怕你笑話,我其實是個非常差勁的人,膽小怕事,喜歡陰謀算計,善於明哲保身,既貪財也好色,不過卻是有賊心沒賊膽的那種,所以,一直倒也沒做過什麼惡事。”

劉備的腦子裡幾乎是瞬間就出現了兩個字“小人”,只是李易如此坦誠的坦白了,他作為君子,實在不好意思直接把小人二字說出口。

李易看到了劉備眼中閃爍著的,充滿鄙視的目光,自嘲的笑了笑,道:“第一次見你之前,我剛剛籌了些盤纏,準備去拜見曹操,因為我知道,盟軍佔據洛陽之後,得了面子,於是各路諸侯開始懈怠,不願再戰,唯有曹操不甘如此,繼續追擊董卓,然後必有一敗,我可藉此機會,展露智謀,以曹操愛才之心,必然對我重用,日後也無需張揚,只要偶爾顯露非常之處,再暗中交好曹丕,便足夠我平安富貴。”

劉備輕輕點頭,雖然直到現在李易還沒說他是如何知道這許多事情的,但就李易目前所說的而言,他想要投靠曹操的話,那確實是個非常好的機會。

“可是,有時候就是那麼巧,在我動身之前,卻是碰巧遇到了玄德公啊!”

李易將兩人的酒杯滿上,拱手示意,劉備雖然想到與李易的初見,心緒有些起伏,但猶豫了一下,還是拿起酒盞,與李易輕輕碰了一下。

李易臉上多出一抹微笑,道:“當時玄德公見我言談舉止與常人迥異,而我又隱瞞來歷,於是玄德公便將我當做隱士高人,開始攀談結交,自言乃是漢室宗親,又訴說心中報復,想要與我共創一番事業,唉,我聽了之後也是怦然心動,但是,我知道,玄德公前半生顛沛流離,太過辛苦,動輒就是性命不保,而我卻是個貪圖富貴享樂之人,所以,我只能客套推諉,根本不敢開口答應。”

劉備臉上青白之色變來換去,他實在無法想象,自己當時抹著眼淚和李易說大義,說百姓,誠心誠意相請,甚至都動了再結拜一次的念頭,結果人家卻是早就看破一些,然後心中偷笑,甚至是嘲諷,這讓他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