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4章 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04章 請戰

對於袁術的事情,李易一直都有在意,並沒有說因為打敗了袁術一次,就把袁術當做了彈指可滅的小丑。

因為李易知道,能在歷史上留下名號的人,而且還是一方諸侯,除了極個別的是機緣巧合下成就的名不副實的蠢貨,其餘大多都是有些真材實料的,就像是袁術,儘管袁術有過一些讓人感到窒息的奇葩操作,但就整體而言,袁術或許不夠賢明,卻也絕對算不上是廢物。

所以,李易從沒想過留時間給袁術休養生息,但是,李易也有他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考慮,成為荊州牧之後,李易緊跟著就打下了荊南,然後隔了幾個月,就來了徐州,安排的非常緊湊,根本騰不出手去對付袁術,只能是等春耕之後,在夏天開始前,才有時間揚州出兵。

這個大方向是李易與郭嘉,蒯越等人一齊定下的,算是最穩,最快的出兵揚州的方式,不想今日卻是被陳登給否定了,而且還用勾踐滅吳做比,雖然陳登的結論跟朝廷那邊的動作有關係,可多少還是讓李易產生了一些錯覺,彷彿他現在不去打揚州,就真的會出現被袁術逆襲的情況一般,讓他心情不由得沉重了許多。

見李易蹙著眉,良久不語,陳登又補充道:“連戰之下,於徐州揚州兩地的百姓的確是有所影響,但相對於大局,卻是利大於弊,還請襄侯三思。”

“利大於弊……”

李易輕聲唸叨著這幾個字,他一邊無聲的告訴自己,當心懷仁慈,不能單純的以利弊來做為行事準則,可同時心裡卻還有個聲音在不斷的重複著陳登的理由,現在攻打揚州,真的是付出最小代價,卻能得到最大戰果的機會,作為一個一心稱霸天下人,叫他如何放棄?

猶豫良久,李易嘆了口氣,道:“此事干係太大,我雖能一言而決,卻不可獨斷孤行,我這就召集眾人前來商議,具體如何,稍後就有定奪!”

“主公賢明,理當如此!”

雖然李易沒有直接答應,可陳登說話的時候眼中卻是帶著笑意,因為他看出來了,李易其實已經有了選擇,只是,李易的心裡還有個小坎,還需要旁人幫忙再推上一把才能真正做出決定。

當即,李易就讓典韋去傳令,將蒯越,荀攸,徐晃,黃忠等人叫了回來,眾人在一處書房中商議了足足一個時辰,等散會之後,陳登直接就出了城,緊跟著沒多久,甘寧也帶著從李易親軍中分出來的五百精銳,順著小路,連夜向下邳進發。

這些事情都是在暗中發生的,外人無從知曉,但在天亮後,李易卻是有了明面上的動作,先是派人給陶謙送了一封信,然後就在城中宣告,說夏侯淵的殘餘敗兵已經清掃一空,他將在明天啟程前往郯縣與陶謙相見。

也就是說,李易在見過陶謙之後,就要動身返回荊州了。

得到訊息後,蘭陵以及附近的不少世家,紛紛叫人前來拜見李易,送些禮物,表達對李易的不捨之情,李易雖然知道這所謂的不捨最多只是半真半假,但還是很好的接待了他們。

相比較世家,蘭陵的百姓就真誠許多了,儘管戰後他們的生活異常艱辛,可還是將能找到的最好的東西湊了出來,送到了李易暫時所在的府邸前,懇求李易能夠留下他們心意。

李易對徐州的幫助,雖然徐州人都知道,但感觸最深的好無語問就是蘭陵縣城裡面的百姓,他們親眼看到過被殺的四散逃難的臨鄉人,也曾親耳聽到夏侯淵圍城時在城外的叫囂,所以,對蘭陵的百姓來說,李易是真的救了他們的性命。

李易雖然有些貪,卻鮮少對普通百姓下手,那讓他感覺羞恥,只是蘭陵的百姓太過熱情,李易推拒不過,最終還是收下了百姓們送來的禮物,不過,李易馬上就讓人核算了一下軍中存糧,扣除今後大軍所需的份額,並多留了一半以備不時之需,其他糧食全都派發給了城中百姓,也算是回報了蘭陵百姓對他的熱情。

在滿是離別的氣氛中過了一天,等到了第二日,李易準備動身前往郯縣的時候,變故突生,李易的府邸,竟然被他自己的兵馬給圍了個水洩不通!

“主公,懇請主公發兵揚州!”

“求求主公了,我家中老母已年過六旬,我不在家中,叫她如何度日啊!”

“袁術惡賊,當時強徵我從軍,如今我在此處,怕不是要輪到我那可憐的孩兒,他今年才十三歲啊!”

“主公,還請主公出兵揚州,我等願為前驅,不破壽春,願提頭向主公謝罪!”

……

蘭陵城中的百姓,最初聽到李易居所附近吵吵鬧鬧,還以為是有人作亂,非常的擔心,可是等他們趕了過來之後,卻是發現事情跟他們想得完全不一樣。

就在昨天李易表示要去見陶謙,並透露了撤兵的意圖之後,便有人開始在李易的軍中散佈“謠言”,說李易這一回荊州,怕是今後兩三年內都不會再有戰事,那些荊州籍的士卒也就罷了,可他們這些揚州籍的士兵又該如何是好?

兩三年啊,這麼長的時間過去,等他們再回揚州之時,他們的家還會在麼,曾經的家人又還能剩下幾個?

此外,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如今他們距離揚州很近,攻打揚州不過順手為之罷了,完全就是馬到成功的事,而在打下揚州之後,他們手裡的軍元券就能夠足額兌換糧食了,今後的待遇將會與荊州兵看齊,這麼好的機會,他們如何能放棄?

李易軍中類似的言論還有許多,全都是煽動揚州籍貫的士兵向李易求戰的,而且這些“謠言”就像是蜜蜂一樣,嗡嗡嗡的,只一天功夫就在李易的大軍中傳的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於是,經過了一個晚上的醞釀,這一大早就有幾個揚州籍的軍官被“推舉”了出來,帶著人向李易請站。

典韋站在李易的府門前,手按長刀,身後站了一排親衛,就那麼定定的站著,除了不讓這些人衝擊李易的府邸,其他什麼也沒有做,也沒有說,任憑請戰的人越來越多,很快就超過了兩千之數。

雖然這些士卒只是在街道中央,但因為李易麾下軍紀嚴格,這麼久也沒出現過什麼傷害百姓的事情,所以聽到動靜趕來的百姓和世家子弟也非常多,幾乎將四方街道完全堵塞。

眼看著火候差不多了,一個校尉上前一步,問道:“典韋將軍,可否體諒將士們思鄉之情,為我等向主公通傳一聲?”

典韋看看四周,又看看這校尉,兩人目光迅速且隱秘的交流了一下,然後典韋甕聲甕氣的呵斥道:“讓某稟報主公,呵呵,你們這麼大的動靜,還需要我稟報麼!”

那校尉雖然明知道這是演戲,而且演好了還有軍功,可看著典韋這瞪眼的模樣,還是下意識的有些畏懼,至於那些被忽悠來的士兵聽了典韋這一聲喝,不少也頓時醒悟過來,想起自己這些人今天好像是衝撞了李易啊。

李易對於軍法有規定,士卒有急事,或者受了委屈,可以越級請願,甚至可以過來堵他的門,讓李易給他們做主。

但是,請願的人數是有限制的,而今天這兩千多人堵路的舉動,怎麼看都是過線了,也就是說,鐵定違犯了軍法。

出於對軍法和李易的敬畏,不少人很快就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這時典韋卻是微微收斂身上氣勢,再次說道:“爾等可明白,主公明明知道爾等在此,卻為何不與爾等相見!”

士兵們面面相覷,如果換個人,他們肯定會覺得李易是不想搭理他們,可李易的形象太過高大偉岸,而且平時軍法雖然嚴厲,但李易本人卻是一個極為愛惜士卒的人,這點所有人都清楚,那麼,李易是為何不見他們?

士兵們茫然,原本想打退堂鼓的也停下了腳步,這時,之前那個校尉忽然跪下說道:“還請典將軍為我等解惑!”

看著這個校尉,典韋一邊想著李易的交代,一邊故作深沉道:“你們只想著趕快回家鄉,與親人團聚,卻不知主公對你們的苦心!”

眾人自然不明白這苦心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一個個臉上的疑惑之色也越發明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典韋環視眾人,道:“你們只知道打回去,打敗了袁術,好和家人團聚,再讓手裡的軍元券成為糧食,難道主公他就不想麼,哼,相比你們的私心,主公更是無時不刻不想著發兵揚州,為國除逆,鞏固江山社稷,還天子威嚴,然而,主公他卻苦苦忍耐,沒有這麼做,你們道是為什麼!”

“為什麼?”

一個站的靠前的士卒,下意識的張嘴接了一句,然後反應了過來,趕忙低頭,但典韋卻是沒生氣,而是接著他的話大聲道:“因為,主公正是為了你們的家人考慮,馬上就是春耕,這時候發兵揚州,揚州各地春耕必然受到影響,如此一來,主公他縱然打敗了袁術,打下了壽春,可耽誤了春耕,將來豈不是要讓爾等家人捱餓,主公他於心不忍,你們明白了麼!”

在場士卒齊齊一愣,他們到底是普通士卒,大半都不識字,尋常不會去考慮太多,現在被典韋當頭棒喝,方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場仗一打起來,他們的家人都要捱餓了。

頓時,眾人原本一心求戰的情緒直接就被壓下了許多,他們很想回揚州和家人團聚不假,很想把手裡的軍元券兌換成實實在在的糧食也不假,可如果這樣一來,會直接損害他們家人的利益,那麼他們改變想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典韋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冷哼,暗道與自家主公說的是分毫不差。

典韋的三觀跟常人不一樣,他是萬事以李易為先的,只要能一心一意為李易奉獻的人,就是他的好兄弟,相反,那些個人私心大過李易事情的,典韋瞧不上。

好在因為李易的交代,典韋雖然不滿這些人退縮的樣子,但表面上並沒有顯露,而是對眾人勸道:“好了,主公的苦心你們應當明白了,這就散了吧。”

典韋擺擺手,要打發眾人離開,也的確有些人準備要走,可就在這時,人群中一個伍長忽然站了出來,高聲道:“還請典韋將軍轉告主公,這時若不討伐袁術,非是保護我等家人,而是害了他們啊!”

這人的嗓門很大,頓時就再一次的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典韋與前排那些軍官也不例外。

“住口,這裡哪有你說話的地方!”

之前和典韋說話的校尉當即轉身呵斥,但典韋卻是抬手阻攔了他,然後對著那伍長問道:“你有何想法,儘管說來聽聽,只要說的有理,我親自去主公那裡為你請賞!”

“是,多謝將軍!”

那伍長先是道謝,這才說道:“小人乃是曲阿人氏,被地方官員強行編入軍中不說,還取走了家中大半存糧,在去荊州之前,聽同鄉之人說起,小人家中父母只能憑藉野菜青苗果腹,因為剩下的糧食誰也不敢動,不然來年的糧種就沒有了。”

這個伍長不知是演技炸裂還是真情流露,一句話剛剛說完,眼淚譁的流了下來,舉著雙手對四周人大聲喊道:“諸位與我一樣,都是揚州人,我想知道,有多少人是跟我一樣,被袁術強拉了去,分毫俸祿沒有,反而還被繳了家裡糧食的,都有誰!”

有那麼一瞬的安靜,但緊跟著便有人紛紛應道:“我家中便是如此!”

“我也是!”

“我只是因為還未成家,獨個過活,那狗官便藉口餘糧無用,竟然一粒米都不曾給我留下!”

“還有我!”

……

眾人齊齊出言響應,一時間四周滿是怨憤之音,典韋大約估計了一下,不敢說每個人家裡都被袁術徵了糧食,但八成絕對是有了。

“大家聽我說,聽我說!”

那伍長跳上了旁邊的一處臺階,用力揮舞著雙手,等眾人稍稍安定了一些,這才繼續大聲道:“大家想一想,之前袁術得勢的時候,尚且那般窮兇極惡,不給我等活路,之後袁術敗給了主公,損失慘重,那麼袁術為求活路,手段之殘酷必然更甚以往,如此情形之下,我們家中的父母妻兒就算種出來了糧食又能如何?但凡有袁術在揚州主事,最後又能有幾粒米落到我等家人口中?可憐他們辛苦勞作,到頭來只是給袁術充了軍糧啊!”

說罷,這伍長又是眼淚滾滾,也顧不得擦拭,直接跑到典韋面前噗通跪下,大聲道:“還請典韋將軍代我等向主公請戰,但有袁術在揚州一日,我等家人便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只要襄侯能出兵驅逐袁術,我們就算捱餓也只是一時罷了,今後卻是再無飢寒之憂,所以,還請襄侯出兵揚州,為我等的父母妻兒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