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

見李易那原本糾纏在一起的眉頭緩緩散開,蒯越不禁露出笑容,對著李易微微躬身道:“非是屬下漲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實在是此戰太過緊要,不先推斷出袁術的種種勝算,屬下實不知該如何為主公謀劃。”

李易欣慰的點點頭,而其他人聽到了他們兩人的對話,也是松了口氣,實在是蒯越剛才的言論太打擊人了,簡直就是在勸他們放棄一樣。

李易注視著蒯越的眼睛問道:“既然如此,軍師可是已經得出妙計?”

蒯越先是點點頭,但略一停頓,馬上又搖頭,道:“只是有所領悟。”

李易一伸手:“還請軍師道來!”

“喏!”

蒯越躬身應命,然後伸出兩根手指,道:“這一戰想要取勝,關鍵有二。”

“其一,千萬不可倉促進兵,必須得到陰陵與當塗虛實才能行動,否則主公勝算最多只有五成。”

“其二,分兵兩路,一實一虛,前者兵力不可少於一萬,到了地方之後,務必要做到一戰而下,不可拖延,至於後者,人數多少另算,總之其目的非是攻城,亦非埋伏,而是要讓袁術守將難免真偽,讓他縱然是有大軍在手,也不敢出城一戰!”

說罷,蒯越收回手指,正色道:“唯有如此,這揚州的第一戰,主公方能有萬全把握!”

蒯越的話語鏗鏘有力,很有感染力,給人一種只要做到了他說的,這一仗肯定就能打贏的感覺,但是,眾人在稍稍細想之後,卻是發現蒯越說的這兩件事沒有一個是容易的,最起碼在場大多數人的腦袋裡短時間內是壓根沒有對策的。

也正是因此,在蒯越話音落下之後,眾人好大一會都沒出聲,大帳裡靜悄悄的,最後還是荀攸看不下去了,輕咳一聲,說道:“屬下雖然不才,不過軍師說的第一點,卻是算不得難事。”

李易也在思索對策,聽到荀攸出聲,眼中頓時閃過喜色,問道:“還請先生明言。”

荀攸笑道:“根據前方斥候所述,從陰陵到鍾離,之間道路開闊平坦,埋伏個幾百人還好說,但如果是幾千大軍絕非易事,我軍斥候也沒有在野外發現異常,所以,陰陵城外絕無伏兵,倘若袁術在這裡設下重兵的話,那麼兵馬只能是在城內,再加上如今我軍斥候一直未能探得陰陵城內虛實,倒也算是作證。”

李易點點頭,追問道:“那當塗呢?”

荀攸繼續答道:“相比陰陵,當塗與馬丘聚兩城雖然不大,但周遭一帶多山丘林木,野外藏兵數萬倒也容易。”

徐恍忍不住皺眉道:“這豈不還是無從判斷?”

“將軍莫急。”

荀攸搖頭道:“按照攸方才所言,陰陵城內兵力到底如何,的確無從判斷,不過,想知道那當塗兵力多少,卻是容易的很,只是需要一些時間罷了。”

徐晃拱手道:“願聞其詳。”

荀攸沒有直接說,而是反問道:“將士隨身攜帶乾糧,一般可供幾日之用?”

徐晃先是一怔,旋即想到了什麼,答道:“奔襲行軍,三五日之糧,若是潛藏埋伏,七八日,甚至更久也是可以的。”

荀攸點頭,然後順著徐晃的話說道:“既然之前斥候在當塗探得城內有兵馬五千,可見當塗與馬丘聚若是還有大軍,只能是在山林之間潛藏,那麼對方既要藏身,又不想被我軍斥候發現,只能是隨身攜帶乾糧,且只能吃冷食,如此情形,他們埋伏十天差不多就是極限了,主公可往當塗方向多派斥候,然後等上十天,十天之內當塗若無異動,那麼就說明當塗城外並無大軍,兵力便只有城中五千,可將之定位強攻目標,至於陰陵,兵力多少就不好說了,必須小心防備,反之亦然。”

李易琢磨了一陣,隨後搖頭笑道:“原來辦法竟然如此簡單,我等居然都沒想到。”

荀攸謙虛道:“主公日理萬機,自然是沒有閒暇思考這些小事的。”

聽著這熟悉的馬屁,李易忍著翻白眼的衝動,對其他人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互相看了想,然後蒯越和徐晃齊聲道:“屬下沒有異議。”

李易微微頷首,又道:“那麼第二點呢,探查當塗的虛實容易,但如何才能讓袁術可能存在的大軍不敢動彈,這點更為關鍵啊。”

李易說話的時候自己就已經忍不住摩挲著下巴開始思索,因此,他並沒有注意到蒯越和荀攸兩人對視一眼,在短暫的無聲交流過後,兩人很默契的看向了徐晃和黃忠,這邊兩人起先還有些奇怪,但隨著蒯越不斷的用眼神往李易身上暗示,兩人頓時恍然大悟,明白了蒯越的想法。

“咳咳。”

蒯越輕咳了一聲,問道:“徐將軍最早追隨主公,功勞卓著,今次又是軍中主將,屆時確定前方虛實之後,不如就由徐將軍以三千兵馬震懾敵軍,以徐將軍威名,想來不管領兵的是陳紀還是陳蘭,定然不敢直面將軍鋒芒。”

儘管心裡明知道蒯越拿他說事只是做個引子,可徐晃聽著蒯越的話還是感覺有些臊得慌,連連擺手道:“軍師抬愛了,晃雖不懼那陳紀陳蘭之輩,但也有自知之明,若非有主公照應,論名聲,我其實還不如他二人,想要震懾對方,怕是不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蒯越笑笑,又看向黃忠,這次不等他開口,黃忠就主動告饒道:“黃某也是不成的,當初黃某可是敗軍之將,若非主公,怕是早就身首異處,那些人是不會將某放在眼中的。”

“唉,這樣啊,有些不好辦了。”

蒯越故作為難了嘆了一聲,然後目光幾乎是不做掩飾的看向了李易。

這下子莫說徐晃黃忠了,哪怕是在場最笨蛋的蔡中和裴元紹也看出了蒯越的想法,這是要讓李易帶兵去頂著袁術的大軍啊。

他們先是詫異,甚至憤怒,感覺蒯越完全就是胡來,居然讓李易去幹這種事情,萬一有個好歹怎麼辦,但稍微一細想,卻是越想越覺得這事靠譜,因為李易的名頭在那呢,如今袁術對上李易也得先怵三分,那麼他手下的人見到李易能不心慌,能不懷疑李易有詐?

李易原本還在等著眾人發表意見,可等著等著,卻是發現周圍沒了聲音,抬頭一看,只見眾人目光齊刷刷全都在他的身上。

李易被眾人瞧得有些不自在,低頭看了看自己,發現沒什麼問題,但沒過多久,他便想到了什麼,眨了下眼睛,問道:“軍師莫非是要我領兵?”

蒯越吸了口氣,然後起身正色道:“主公,倘若對方城中有重兵,我軍又想讓對方畏懼不敢出戰,除去在兵力上壓過對方,餘下就唯有讓主公親自領兵了。”

蒯越說罷,其他人雖然沒有站出來附議,但看一個個的眼神,顯然是跟蒯越一樣的意思。

“唔……”

李易輕嗯了一聲,沒有第一時間給出回答,因為他之前根本沒想過自己會被安排上陣。

一路走到今天,李易雖然本心之中依舊沒有親自衝鋒陷陣的想法,但與最初的怕死,或者說的好聽一點,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那種心態不同,現在的李易更多的只是習慣使然罷了,而且他也享受那種高高在上,看著旁人為他浴血拼殺的感覺。

所以,對於現在的李易來說,真到有必要的時候,讓他上戰場也不是不行,除非是碰到關羽,或者呂布這樣的猛人跟他玩命,其他情況李易還真的不怕誰,畢竟就算他打不過,大不了還能跑,反正天下間沒人能攔得住他。

只是,李易雖然不擔心自身安全了,可他卻不得不去考慮能否圓滿完成任務。

分兵兩路,一路以優勢兵力強攻奪城,另一路則是要以少量兵馬讓袁術的大軍不敢動彈,後者雖然看上去不像前者那麼風光,可身上揹負的責任卻是要大過前者!

前者打不下來,大不了撤回去,重新準備。

可後者卻是根本輸不起的,一旦出現意外,甚至有很大可能會引起整個大軍的潰敗。

假如是徐晃或者黃忠他們擔下這樣的任務,出了事情,就算敗了,李易還能將責任推到他們身上,說他們水平不行,可如果是李易自己帶兵去,結果玩砸了,這叫他如何最眾人交代?

這可是打擊李易威信的事情!

李易心中糾結萬分,他不想自己去擔這個責任,但眾人看他的目光卻是非常堅定,且充滿信心的,彷彿只要他肯出馬,一切問題都將不復存在一般。

對此李易心中苦笑,暗道自己的心性還是有所不足,也可能是陰謀詭計玩多了,正面剛的時候,別人都信他了,而他自己竟然會心虛。

被眾人那無比炙熱,完全就是看待精神領袖的目光看著,饒是李易心中不願,但他實在沒有麵皮說出拒絕的話來,最終,李易在心裡的小本本上給蒯越記了一比,然後臉上露出了一個非常燦爛的笑容,道:“好,不管是陳紀還是陳蘭,到時候若是不知趣,就讓我親自去給他一個教訓罷!”

“主公威武!”

見李易答應親自出手了,眾人俱是面露興奮之色,齊齊應喝,而這個計謀的主導人蒯越更是恭維道:“主公一人可抵十萬精兵,有主公出馬,此戰必勝!”

李易被蒯越這話給逗笑了,忍不住道:“軍師不想讓我多帶兵就直說。”

蒯越哈哈一笑,聲音很是爽朗,渾然不擔心因為給李易安排差事,事後被穿小鞋。

這麼長時間相處,蒯越也算是摸透了李易,自家這位主公雖然好像有些愛記仇,有點小心眼,但手段還是非常溫和的,就是有點惡趣味,只要別真的犯了他的忌諱,其實都沒事。

看著莫名其妙被鼓舞起來的士氣,李易心中感嘆,抬抬手說道:“好了,大略方向雖然定下,但其中細節卻不可疏忽,軍師,公明,來來,之後該如何行事,還要細細商議才行。”

“喏!”

眾人再次應聲,便開始就著當下的計策,進行補全完善,於是很快的,一道道的指令就從李易的帥帳傳入了各個營地,然後便陸續有兵馬動了起來……

這日軍議之後,第二天,李易的大營就出現了變化。

原本李易的大營是在鍾離縣城東北方向,但李易又讓人在鍾離北門外加了一處軍營,讓兩處營地承犄角之勢,增強防守的同時也表現了更多的侵略姿態。

這些動作自然是瞞不住紀靈的,當天紀靈就派出少量騎兵出城試探,不過在和李易這邊的哨探接觸之後,雖然互有廝殺,但雙方都沒有擴大範圍的意思,之後紀靈便將騎兵撤了回去,似乎是無視了李易的動作,繼續鐵了心的固守。

李易的營地安排妥當之後,又隔了一日,一大早,蔡中便領兵八千,突然殺向了當塗。

紀靈發現了這個變化,守城兵馬頓時就緊張了起來,而從當塗與陰陵派出來的哨探更是飛快的將這個訊息傳給自家將軍,兩地守將自然全都不敢怠慢,特別是當塗的陳紀和馬丘聚的雷薄,更是萬分小心,哪怕他們估算蔡中的兵馬最快也要在第二天早上才能到達,可還是下令全軍將士枕戈待旦,務必做好蔡中夜間偷城的準備。

然而,叫人意外的是,陳紀和雷薄緊張了一晚上之後,第二天早上沒看到蔡中帶的兵馬也就算了,甚至等到中午,城牆下面依舊是連個鬼影都沒有。

就在兩人滿腦袋問號的時候,斥候的訊息終於到了,原來昨日蔡中帶著那八千人馬最初的確是往當塗來了,可他們只是走到半路,就直接掉頭撤回去了,而且因為當時天色有些晚,斥候也看不清楚蔡中兵馬動向,所以一直拖延到現在才給陳紀他們送來確切的訊息。

李易的第一次行動,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可無論是作為當事人的陳紀和雷薄,還是在陰陵觀望的陳蘭,心中全都有了一種莫名的,不太好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