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4章 一言為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44章 一言為定

李易的“寬容”讓孫夫人非常感激,連忙對著李易說道:“多謝襄侯,妾身一切都依襄侯的!”

李易擺擺手,又補充道:“夫人先不要著急,此計固然可行,但在我看來卻是下策,程普三位將軍一旦如此行事,今後與孫策之間怕是就有了隔閡,唉,以他們與孫將軍之間關係,如此豈不是不美?”

孫夫人微微沉吟,在她看來,那些都屬細枝末節,她本人是不怎麼在乎的,可李易都開口了,她也不好堅持,只能問道:“那敢問襄侯,應當如何行事?”

李易笑道:“我以為夫人在給三位將軍去信的同時,可先行規勸孫策,萬一孫策應允,一切自然皆大歡喜,也免了三位將軍為難,若是孫策當真不願,再讓三位將軍動手也不遲啊。”

孫夫人順著李易的話一想,覺得確實有道理,而且李易如此為孫策著想,也讓她心中感動,再次謝道:“多謝襄侯,還是襄侯考慮周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易呵呵兩聲,心中唏噓,因為他感覺自己越來越腹黑了。

對於程普黃蓋這些人,李易沒有親自接觸過,摸不準他們的性格,但根據原本的歷史來看,孫堅孫策兩人先後離世,孫家兩度危機,可他們那些人卻始終對孫家不離不棄,不但沒有做出以下克上的舉動,反而兩次扶持幼主,如此便足夠證明他們都是忠義之士了。

所以,李易很難想象出,他們把孫策給綁了的畫面。

不管其中理由是為了孫家,還是為了孫策。

在孫夫人眼中,孫策的性命乃是頭等大事,可在孫策,還有程普那些人看來,還有許多東西比生命更加寶貴。

甚至,李易覺得程普他們能一直忠於孫家,是因為孫堅,孫策他們是大丈夫,是當世豪傑,值得他們追隨,相反,如果孫策是個慫包,扶不起來的那種,程普他們還能圍繞在孫策的身邊?

所以,孫策是不會低頭的,程普他們瞭解孫策,自然也不會讓孫策去幹那讓他生不如死之事,所謂綁了孫策送給李易,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可是,這並不代表這李易就沒有操作的空間了。

因為人心這東西太複雜了,別說孫策和程普等人名義上之事主從關系,哪怕就是親如父子兄弟,夫妻兒女,許多時候也經不起試探和誤會的折騰。

試想一下,富春的事情傳到孫策那裡,他們每個人都收到了孫夫人的“勸降信”,即便他們所有人心智堅定,沒有絲毫動搖,可是,這封信他們會怎麼處理?

有人腦子比較直,大概會將信拿出來,但有的心思多些的,很可能就會把信給按下了,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就是隱患了,一旦孫策有所察覺,根本解釋不清,哪怕雙方表面上都說的“沒事”,但疑心肯定會有,而疑心多了,也就距離離心不遠了。

更不要說,這件事的主動權可是掌握在李易手裡,李易還準備給孫策來個時間差,讓孫策最先收到信函,甚是將血書也給送過去,只要孫策應對稍有不當,等之後程普他們也收到“勸降信”的時候,孫策就要很尷尬了。

而為了不讓孫策尷尬,又會有多少人隱瞞書信?

想到這裡,李易得意之餘,也在心中對著一臉感激的孫夫人說了聲抱歉,他的手段確實陰險了一些,卻也不能全怪他,世道如此,李易自問他的手段已經是對孫家傷害最小的方式了。

孫夫人關心則亂,現在還李易是真心為她著想,但孫靜卻是明白,知道李易是在給孫策拆臺,不過作為參與者,孫靜自然不會去提醒孫夫人,而是岔開話題,笑道:“嫂嫂,伯符那邊應當可以安心了,不過,兄長囑託的另外一件事,是否也在今日定下來?”

孫夫人之前滿心都是孫策的事,楞了一會方才明白孫靜所指,然後臉色變了幾變,似憂似喜,看著李易時的目光非常復雜,似乎想要答應,但又有顧忌,眉宇中隱隱還有透著一絲警惕跟防備。

李易被孫夫人看的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乾咳一聲,趕忙說道:“當時孫將軍所說之事,有些草率了,也並非我本意,所以做不得真的。”

孫夫人聞言臉色稍緩,但孫靜卻是眼睛微微睜大,大聲道:“襄侯此言差矣,此乃我家兄長臨終託付,襄侯若是回絕,豈不讓他九泉之下不能瞑目?”

孫靜心中已經想的非常明白了,既然放棄孫策,選擇站到李易這邊,那就必須要將孫家跟李易的牢牢綁在一起,至於如何綁在一起,當然就是孫堅交代的事情了。

雖然那事有點讓人無語,也有點早,但只要李易提前把這件事認了,然後他再給宣揚出去,將來李易就算想賴都不行,旁人念及這層關係,也會對孫家忌憚一二,不然因為孫策的事情,將來恐怕會有人打他孫家的主意,甚至以此來討好李易。

對於孫靜的想法,李易自然是明白的,因為這本就是他為了安撫人心的安排,但李易多少還算留了點節操,這種事你叫他怎麼好意思擺到明面上去講?

不提別的,單單是孫夫人那眼神,明顯就有了把他當“壞人”來看的意思,要不是孫策的事情還在這擋著,怕是已經要趕人了。

糾結了一會,李易嘆道:“這樣吧,既然是孫將軍的囑託,我自然不敢推辭,但是……”

頓了頓,李易又道:“但李某行事,從來不強人所難,不如這樣,十年之後,待孫姑娘長大成人,此事成與不成,全憑她一言而決,兩位覺得如何?”

孫夫人聞言頓時松了口氣,她真怕李易有什麼亂七八糟的癖好,不過現在看來,這人應該還是可以的。

而孫靜對李易這個回答也不失望,而且他也隱約察覺到,李易應當是樂意的,只是抹不開面子罷了。

至於說什麼十年後叫小姑娘自己決定,這話也就是聽聽就行了,不能當真,因為今時今日李易便有如此成就,十年之後如何,更是不可估量,天下誰敢觸他黴頭,這件事只要稍稍露出一絲口風,孫家的姑娘除了李易,誰敢動心思,那不是找死麼?

孫靜可是聽說過,李易納蔡邕之女為妾,人家原本是與河東衛家有婚約的,結果李易愣是橫插一手,可那又如何,衛家還不是一聲不吭,就彷彿這件事沒發生過一樣。

而且,像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培養兒女,供他們錦衣玉食,讓他們生來就高人一等,可那些兒女生來也揹負了振興家族責任,聯姻婚嫁都要以家族利益為先,將來孫夫人的女兒長大,若是任性胡來,別說李易,首先孫家這一關就過不去。

想到此,孫靜不等孫夫人開口,便搶先說道:“那就一言為定了!”

看著孫靜那幹勁滿滿的樣子,李易也笑道:“一言為定!”

見李易和孫靜如此,孫夫人壓下稍稍有些怪異的心思,也附和道:“妾身也無異議。”

至此,李易來孫家的目的算是圓滿達成,雙方也化敵為友,之前的一切防備,自然也就不再需要了。

當即,孫靜便下令撤了城頭青壯,迎李易兵馬入城,宣告富春縣城正式易主。

李易也不客氣,讓手下人接管城防,收編了城中原有兵馬,孫家對此全免配合,城中其他世家見狀,不甘示弱,以徐真為首,或是出人,或是出錢,也給李易送上了不少好處。

這些世家們識趣,李易自然要有所表示,再加上為了安撫人心,李易便從中選了幾個有才幹的人到軍中聽用,比如孫賁,徐琨等。

不過對於這些人,李易並沒有將他們留在身邊,而是修書一封,讓他們去壽春城下,找徐晃報道。

說到底李易還是不放心,孫賁徐琨他們雖然得了自家的長輩交代,隱約知道孫策已被放棄,但他們畢竟都是年輕人,容易熱血衝動,李易怕他們壞事,或者不識趣問一些讓自己下不來臺的話,索性把他們打發到徐晃那裡,人生地不熟的,他們就算有想法,影響也非常有限。

就算是萬一闖出禍事,被徐晃懲處,也不至於直接影響李易與他們父輩之間的關係。

而且李易已經想好了,等孫策事了,就把他們送去荊州的書院裡面“深造”,到時候李易看順眼的自然成績優異,直接走上管理崗位,要是對孫策之事有異議的,呵呵,先復讀個三年再說其他吧。

除了那些人,將來要被李易送到荊州書院裡面的,還有一個孫權。

最初李易的想法比較比乾脆,打算將整個孫家都遷走,但孫靜的表現非常配合,李易的吃相不好太難看,再加上李易也不想給程普他們一種,整個孫家人都被挾持了的感覺,所以並沒有在這方面做的太過。

至於將孫權送到荊州,那也是孫策之事了結後的才會進行安排。

將富春的事情處理妥當,李易花了三天的時間,之後雖然孫靜與徐真等人盛情挽留,但李易還是選擇了告辭,除五百兵馬留下守衛富春,其他人都隨著李易轉道北上,向著吳縣進發。

按照道路方向,李易這次要經過嚴家兄弟的勢力範圍,李易礙於兵力有限,雖然不懼嚴家兄弟,卻也不想跟他們硬碰,而嚴家兄弟那邊似乎也對李易有所顧忌,所以並未為難李易,但也沒有派使者來與李易相見,所以,路途上還算是太平,並沒有發生什麼意外,倒是在李易快到吳縣的時候,徐晃給李易送來了一封戰報。

原來袁術那邊探得李易離開大營,覺得有機可趁,便想要打一波反攻,放火燒李易大營,只是李易大營防守嚴密,而且圍城的深溝壁壘一直都在不斷加固,所以,袁術的那一波偷襲很快就被打了回去。

但徐晃為了報復袁術的偷營舉動,之後連著兩天,讓投石車不斷的往城中投擲引火之物,在城中引起了幾處大火,雖然沒有成為蔓延之勢,但也讓城中很是混亂了一陣。

根據徐晃推測,靠近城牆的房子應該燒了不少,至於城中士氣,不用說,自然是更受打擊。

對於這份戰報,李易在口頭上嘉獎了徐晃,也叮囑他不可因為挫敗了袁術的偷營就輕易大意,同時還讓徐晃加強對廬江方向的訊息探查,雖然孫策此時應該沒有條件向李易動手,但李易卻不得不防孫策在絕望之下孤注一擲。

同樣的提醒李易也給張遼發了一份,或許這麼做有些多慮,但李易堅信,小心無大過。

就在李易對著孫策心心念念的時候,孫策那邊也終於收到了,李易將他老家給抄了的訊息,讓孫策的心頭蒙上了一層彷彿抹不開的陰影。

因為,孫策在廬江受挫了,這個訊息算是雪上加霜。

孫策自擊敗陸康,打下皖縣之後,並沒有想過閒著,他要一口氣將廬江納入掌中,並在這個過程中壯大自身,讓自己有力量與李易相抗衡。

至於怎麼壯大,無非就是三點,地盤,人才,兵馬。

如今孫策的勢力主要集中在皖縣,居巢以及襄安這一代地方,之前因為戰事,當地許多百姓都逃走了,再加上孫策名望不足,徵兵事情不算順利,於是,孫策在整頓之後,便發兵六千奔著比較靠近的龍舒縣去了,要將這裡當做自己征服廬江的開始。

為了能夠儘量的保全人口,孫策並沒有直接動兵,而是讓諸葛瑾為使者入城,勸龍舒縣令投降。

龍舒縣令不是個有多大本事的人,而且城中守軍不過幾百鄉勇,城頭上也無防備攻城的用具,諸葛瑾沒用多大功夫,那縣令便答應,等孫策大軍到後,他就投降。

按說事情本該就這樣結束了,但縣令宴請諸葛瑾的時候,諸葛瑾問及縣令,當地有什麼出眾的人物,縣令知道,諸葛瑾是想為孫策引薦賢才,便說了一些當地人物,但縣令又覺得那些人跟面前這位使者相比,有些拿不出手,於是,縣令又舉薦了一個外地來的名人——阜陵王劉延之後,劉曄!

當時諸葛瑾可謂是又驚又喜,他雖然不認識劉曄,卻聽過劉曄的名聲,自忖彼此年齡彷彿,但對方才華卻要勝過自己,再加上劉曄漢室宗親的身份,如此人物,不正是孫策需要的人才麼?

於是,諸葛瑾當晚就去拜訪了劉曄,說自己對他如何欽佩,孫策對他如何仰慕,又許了種種好處,希望劉曄可以為孫策效力。

話雖如此,但諸葛瑾對於能夠成功拉攏劉曄並無太多把握,然而結果卻是出人預料,劉曄居然答應了,不但答應,而且與他相談甚歡,最後還邀他同塌而眠。

對此諸葛瑾感覺非常高興,也願意和這位將來同僚搞好關系,當晚就留在劉曄暫居的宅院中,不料,這一睡,卻是睡出了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