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

“多謝襄侯!”

周瑜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李易也喝了一杯,然後周瑜方才說道:“揚州之事,在瑜來看,其中勝算襄侯已佔七分!”

李易放下酒杯,搖搖頭,笑問道:“為何只有七分?吳郡,丹陽,我大軍所到之處,無一城不開門迎接王師,無一人敢與我刀兵相見,縱然那嚴白虎不聽管教,也只是不斷逃竄,一路從烏程逃入廬江,如今雖未將之剿滅,但此獠終究只是一短視匪盜罷了,失了根基,假以時日,多半不戰自亂,所以,如今局勢,我當手握有九分勝算才是,至於剩下的一分……”

李易伸手往上指了指,道:“最後一分,則是天意!”

李易的話語乍一聽很是自我感覺良好,讓周瑜多少有些不適,可他稍微一想,卻又不得不承認李易說的全都是實情,如今人家的確是勢不可擋,並未有任何的誇大。

至於李易的這番表現算不算驕傲自滿,然後頭腦發熱,周瑜則是在心中搖頭,因為李易在說話的時候,語氣中的確帶著欣喜,但並沒有太多的得意,似乎揚州的一些變化都在他預料之中一般,成事乃是理所當然。

心裡思量著,周瑜開口說道:“襄侯局勢確實一片大好,丹陽既得,揚州唯有壽春與廬江不在襄侯掌控之中,特別是壽春袁術,雖然還有數萬兵馬,但襄侯大軍圍城,袁術既失大義,又不得民心,已是冢中枯骨,乃是必敗之相,的確不足為慮,然而,袁術縱敗,襄侯卻未必能夠全勝啊。”

被周瑜如此懷疑,李易也不惱火,而是笑道:“公瑾莫非又要說那孫策?”

周瑜並不隱瞞自己意圖,很是坦誠的說道:“正是孫策。”

對此,李易面露無奈之色,周瑜昨天一見面,就提出了孫策的事情,但李易沒答應,結果周瑜今天又說,李易感覺無奈倒也理所應當。

見狀,周瑜頓了頓,道:“不瞞襄侯,我與那孫策,其實乃是舊識!”

“哦?”

李易微微一怔,彷彿終於提起了精神,非常驚訝的說道:“公瑾認識孫策?”

周瑜點頭,道:“當年孫將軍曾屯兵舒縣,我兩家比鄰而居,瑜與孫策又是同歲,所以多有往來。”

李易臉上驚訝之色更甚,瞪大眼睛問道:“既然如此,你當助孫策才是,可你卻屢次勸我出兵廬江,進剿孫策,這是何道理?”

周瑜臉上浮現一絲為難之色,但很快,這絲為難就轉為決絕,正色道:“瑜與孫策乃是私交,而襄侯出兵揚州,征討不臣,為國為民,不辭辛苦,此乃大義,瑜雖不才,卻不敢因私利而廢公義,若非不能,瑜甚至願意親自擒了孫策,將他獻於襄侯帳下,還廬江百姓太平,為襄侯解憂,奈何瑜德才淺薄,無力達成此願,只能將心中所願,當面告知襄侯。”

聽著周瑜的肺腑之言,李易臉上滿是讚許之色,用力的在周瑜肩膀上拍了拍,道:“公瑾如此深明大義,我心甚慰,若天下士人都如公瑾這般,何愁不能太平?”

“襄侯過譽,周瑜愧不敢當!”

李易的稱讚讓周瑜稍稍有些臉紅,對此李易只是哈哈一笑,拿起酒壺給周瑜倒上,笑道:“公瑾文武全才,能得公瑾輔佐,是我三生有幸,來來,我敬公瑾一杯!”

對於李易的態度,周瑜心裡多少是有些感動的,雖然李易叫魏延收編了他的兵馬,但除此之外,李易並無任何針對他的地方,甚至,昨天見面之後,兩人除下睡覺的時候不在一起,其他時間都是同車同乘,同飲同食,以兩人的身份,李易給他如此待遇,不可謂不厚重。

而且,昨日兩人初見的時候,李易見周瑜一身素白衣袍,便當場說什麼天下誰人配白衣,然後將自己的白色衣裳,全都送給了周瑜。

此前周瑜就聽說過李易對人才極為禮遇,當初李易拜訪郭嘉,郭嘉不再家中,李易便親自動手,為郭嘉的老母挑水劈柴,然後換來了郭嘉的忠心投效。

對此,周瑜原本是將信將疑的,認為很有可能是李易故意宣揚出來,用於吸引人才的,可當真見面之後,周瑜卻是知道那事肯定是真的了,就憑李易對他的態度,周瑜估摸自家的水缸要是空了,李易肯定願意去給他挑滿。

換個人受到李易的如此優待,肯定是非常歡喜,恨不得以死相報,奈何周瑜卻不行,因為他來見李易可不是真的投靠,而是別有用心的。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李易只是普通招待他,哪怕是稍稍看重一些也可以,畢竟兵不厭詐,大家各自為各自,隨時翻臉沒啥好說的。

但李易對他實在太過盛情了,周瑜雖然自認有些才華,可平心而論,他覺得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如此重視他的人了。

這讓周瑜心中生出了一種相逢恨晚的情緒,如果他先認識的是李易,哪還需要如此糾結?

可現在呢,雖然周瑜並沒有因為李易的厚待就直接轉換立場,可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如果真的藉著李易的信任坑了李易一把,事後要說不會有分毫愧疚,那是騙人的。

因為心中思緒有些多,再加上李易那邊也是盛情難卻,於是周瑜迷迷糊糊的就被李易灌了不少酒,等他腦袋都有點暈乎乎的時候,這才突然回過神來,想起自己的話居然又被李易給岔開了。

“襄侯,且慢……”

擋下了李易不知第多少次遞來的酒杯,周瑜苦笑道:“襄侯又不讓我把話說完。”

李易臉上沒有分毫被拆穿的唏噓,反而哈哈大笑道:“公瑾何出此言?我只是勸酒,可從未不讓公瑾說話啊。”

周瑜抿了抿嘴,他知道李易說的不錯,放在平時,就算李易想岔開話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今日之所以如此,終究還是他自己的原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深吸了一口氣,壓下心中那稍顯有些亂的念頭,周瑜正色道:“瑜一心為襄侯考慮,為襄侯謀劃廬江,襄侯卻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屢屢迴避此事?”

李易看著周瑜,見他神色認真,儼然就是一副非要李易給他一個準信的態度,無奈,李易嘆道:“公瑾知道孫策非是尋常之人,我難道便不清楚了麼?”

周瑜神色微微有些疑惑,但馬上便正襟危坐,做聆聽狀。

李易伸手揮了揮,劃出一個半圓,道:“江東之地,若無我李易,公瑾以為,五年之後,誰可為江東之主?”

周瑜面露驚訝之色,顯然沒想到李易會這麼問他,原本還想打個官腔,說朝廷任命什麼的,但見李易目光灼灼,周瑜有些不好意思扯那些虛的,略一猶豫,說道:“若無襄侯,江東當屬袁術。”

李易笑問道:“公瑾如此看好袁術?”

周瑜搖頭道:“袁術驟然稱王,與天下為敵,此乃逆天之舉,縱無襄侯挫其鋒芒,也難長久,五六年後,袁術雖然佔據江東,卻是龜縮之勢,再有五六年,這裡怕是就要成為其埋骨之地了。”

李易心中嘖嘖稱奇,果然是周瑜啊,雖然時間偏差有些大,但大方向看的還是不錯的。

對於周瑜的回答,李易明面上不置可否,而是再問:“袁術之後呢,誰可為江東之主?”

“這……”

這回周瑜有些不好說了,以他的聰明才智,自然是能大概感覺到李易指的很可能是孫策,而且,他自己的計劃裡,也是有著誇大孫策威脅這一環節的,可即便如此,讓他現在說孫策會成為江東之主,他自己都感覺說的太過,很擔心過猶不及。

就在周瑜思考如何才能妥當應對李易問題的時候,只見李易抿了口酒,咂咂嘴,笑道:“若是無我干預,孫策同樣會背離袁術,自謀發展,數年後,便可與袁術爭鋒,而且,孫策要是能夠得公瑾相助,這江東之地,無人是其敵手,縱然袁術,也不行!”

周瑜微微張著嘴巴,李易的話讓他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而且,他心裡也有些打鼓,李易如此是不是在暗示著他與孫策有所勾結?

不過周瑜畢竟是周瑜,雖然心中並不踏實,但很快,他就“眼前一亮”,躬身道:“瑜勸諫襄侯出兵廬江,便是因為感覺孫策此人不凡,一旦與其機會,縱然不能與襄侯抗爭,卻足以使得廬江等地生靈塗炭,為揚州百姓考量,瑜這才諫言襄侯出兵,只是,按照襄侯方才所言,已知孫策不凡,既然如此,又為何不速速將他除去,以防後患?”

李易看著周瑜呵呵笑了笑,直看的周瑜渾身不自在,這才說道:“正是因為孫策不凡,所以,不戰則已,一戰必競全功,那麼,公瑾以為,我需要多少兵馬,對上孫策方能一戰而下?”

周瑜一時語塞,如果是昨天,李易問他這個問題,他完全可以說一萬人就足夠了,因為現在李易身邊正好就有一萬多人,讓李易帶著這些人去廬江,最合適不過。

可剛剛李易已經將孫策捧得那麼高了,再叫周瑜說一萬人,那不是擺明讓李易輕敵麼?

但他如果往多了說,李易就需要從壽春那邊調兵,這樣一來的話,李易答應的可能性就更加渺茫了。

見周瑜不語,李易語重心長的說道:“不瞞公瑾,將來收復廬江,我最少出兵三萬,而且豫章張遼,丹陽甘寧,也會出兵,三路大軍進剿,如此方能讓孫策無路可逃!”

“嘶——”

周瑜心中一寒,下意識的倒抽一口涼氣,原本他覺得李易對孫策只是重視,可現在,他都感覺李易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九江出兵三萬,再算上豫章和丹陽,這加起來少說也要四萬人啊,李易最初進軍揚州的時候,也只有三萬人,結果打孫策的時候卻要帶四萬人過去,有這個必要麼?

更讓周瑜憂心的是,真要如此佈置,他可以斷定,孫策就算是再怎樣驍勇,但面對李易的絕對優勢兵力,最後也只能飲恨了。

猶豫了一下,周瑜問道:“如此……是否太過勞師動眾了?”

李易搖頭道:“的確勞師動眾,但孫策不是易與之輩,而且剿滅袁術之後,再誅孫策,揚州今後便再無隱患,如此,我就算最後勞師動眾一次又有何妨?”

周瑜無言以對,他心中雖然頗多智謀,但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樣,想讓李易中計,就得發現李易的弱點,削減優勢,增加劣勢,最後將雙方的力量拉到一個水準之上,奈何李易這個對手非常強大不說,人家在強大的同時還保持著小心謹慎,根本不給他算計的機會,如之奈何?

這一刻,周瑜心中滿滿都是對孫策的擔憂,偏偏李易恰巧想到了什麼,又道:“公瑾要我提早遏制孫策,我是明白公瑾苦心的,奈何如今確實不是出兵時機,不過公瑾放心,暫時我雖然不會在廬江動兵,卻也不是任憑孫策發展。”

周瑜眨了眨眼,好奇道:“襄侯難道另有妙計?”

“呵呵。”

李易笑道:“孫策能在廬江自立,半數都要仰仗其家臣,於是,前些時日我便使了一出反間計,讓其不戰自亂,韓當自裁,周泰離去,可謂斷孫策臂膀,如此,就算我與袁術酣戰一年半載,孫策也難以恢復戰力,所以,我又何必急於攻略廬江?更何況,我的手段可不止如此呢!”

“竟然還有此事!”

周瑜一臉驚訝,彷彿第一次聽說韓當的事情一般。

對於周瑜的反應,李易非常受用,旋即有些得意的說道:“此計乃是我親手佈置,如何?”

周瑜心中嘆息,口中卻稱讚道:“襄侯智謀深遠,周瑜不及萬一!”

“哈哈,公瑾過謙了,來來,我們繼續喝酒!”

“啊,襄侯請!”

當即,兩人再度對飲,不過周瑜的心思卻是一點也不在酒上,這時他滿腦子都是李易剛剛的那句“手段不止如此”,這讓周瑜非常不安,之前一個反間計,就已經讓孫策傷到了元氣,萬一李易再有什麼毒計,孫策那邊會如何,周瑜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