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3章 女中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53章 女中王

很快,時間進入九月中旬。

在最近的一個月時間裡,自壽春城逃出來的人已經超過了兩千,其中職位最高的,是紀靈的一個副將,而且還是個有實權的年輕將軍,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還是選擇了低頭,他不想毫無意義的為袁術殉葬,於是就找機會跑了出來,而且出來前不但少了袁術用於守城的一批箭矢,更是給李易送上了一份壽春城的兵力佈防圖。

李易對此很滿意,賜下不少錢財布帛,還封了一個聽著好聽,但沒多少實權的將軍,然後就讓他天天沿著護城河轉悠,爭取再引幾個高階軍官出來。

此外,李易買人頭的舉動也有一些效果,已經有兩個校尉被他們的下屬幹掉,然後在李易這裡拿了賞金,至於再高一些的官員,應該也有人向他們動手,但李易這邊沒有收到人頭,畢竟那些人身邊都有護衛,特別是在李易明著買人頭之後,一個個全都加強的警惕,想要下手,而且還全身而退,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易對此不甚在意,這件事他的目的本身就不在於人命,而是讓袁術的部下互相懷疑猜忌,不能好好協作,這就是李易最大的收穫了。

八月底的時候壽春起了大風,天氣乾燥,李易便讓徐晃往城中放火,雖然因為袁術那邊應對及時,最終沒能形成太大的火情,但一臉幾天折騰下去,守城的軍士也算是苦不堪言了。

可能是壓力到了一個界限的緣故,八月的最後一天,壽春城內發生了一起很嚴重的內訌,內訌的具體緣由李易不清楚,他只是知道,當日壽春城東方向喊殺聲一片,甚至東城的城門樓都被燒了一截,可見其聲勢之大,只可惜,當時李易將東門堵的太死,各種工事一時間拆不掉,大軍無法行進,不然藉著那次的城中內亂,李易很可能直接攻入壽春。

不過,雖然錯過了一次機會確實可惜,但李易也不是太過懊惱,畢竟都已經開始內訌了,距離城破還會遠麼?

這段時間除了壽春,其他地方也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兗州那邊的戰事一波三折,曹老闆在七月下旬的時候反殺了呂布一波,幹掉了呂布手下兩個將軍,奪回了好幾處城池,一時形勢大好,但曹老闆樂極生悲,轉眼就被呂布打了回去,又剩下一座城了。

幸運的是,就在曹老闆的形勢岌岌可危,眼看就要不行的時候,袁紹出手了。

因為袁術的關係,袁紹暫時不好繼續攻城略地,與幽州公孫瓚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期,於是,袁紹就將一些空閒的力量支援給了曹操,讓曹操不但頂住了呂布的攻勢,甚至還隱隱有了再次反殺的徵兆。

孫策那邊也有一些情況,不過,這個情況跟李易預想的有些出入。

當日李易故意讓周瑜看到的那封信自然是偽造的,其中內容是孫策手下年輕將領蔣欽表態向李易效忠,願意找機會為李易生擒孫策。

按照李易想法,周瑜將這個假消息傳回去,孫策就算不直接殺了蔣欽,也肯定也會折騰出一些動靜的,可事實上,廬江那邊雖然並不平靜,但蔣欽卻是一直好好的,既沒有被孫策拿下,更沒有拿下孫策。

這讓李易一度懷疑是計策被孫策給看破了,畢竟這計策本身算不上高明,主要目的也不是欺騙孫策,而是方便李易跟周瑜顯擺,什麼我早就看透了你之類的……

然而,在李易的關注之下,不但孫策沒發應,甚至孫策跟周瑜之間都斷了聯絡,讓李易很是不解。

不過不解歸不解,這件事畢竟不是什麼太重要的急事,李易就沒有給太多的額外關注,而且,朝廷那邊的新動作也將李易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去。

繼王朗擔任吳郡太守之後,朝廷再次下旨,而且是一連兩道,任命郭永為廬江太守,華歆為丹陽太守。

雖然在此之前,李易就從王朗那裡大概瞭解了,朝廷方面的胃口很大,心裡也有所準備,但朝廷的舉動還是讓李易很生氣。

揚州六郡,九江,廬江,豫章,丹陽,吳郡,會稽。

李易只在其中佔了一個豫章,而朝廷動動嘴,,明面上就要佔去其中四個,而且這還是因為袁術仍在九江的緣故,不然朝廷怕是連九江太守也要一併任命了。

這件事不光李易生氣,李易的部下們也非常惱火,要知道若不是朝廷插這麼一手,這幾個太守位置肯定是他們的,而郭永和華歆,兩人對揚州平定半點功勞沒有,憑什麼讓他們接手這些地方?

一時間群情洶洶,甚至,還有人提出了截殺郭永和華歆的想法。

李易也挺想這麼幹的,不過,他已經不是毛頭小子了,雖然不高興,但還不至於那麼衝動,他的意見是用軟刀子一點點去磨。

軟的,磨成自己人。

硬的,磨碎了,愛去哪去哪。

九月初的時候,華歆到了揚州,李易沒有主動聯絡他,彷彿就不知道這麼個人一般,但華歆也不笨,知道這個差事不好辦,所以,便主動來到大營拜會了李易。

這次見面,華歆沒有主動投靠李易的意思,李易也沒有拉攏華歆的想法,雖然漢獻帝退位華歆也是其中的一位重要旗手,但顯然,現在的華歆還沒那種想法,李易直接拉攏可能性不大,弄不好還會適得其反,暫時便沒有攻略華歆,反正華歆去丹陽也折騰不出什麼事情來。

丹陽作為揚州腹地,李易在那裡可是有著不少安排的,顧雍,甘寧,徐庶,有這三個人在,華歆過去妥妥是被架空的結果,要是那樣他都能掌權,李易只能檢查一下甘寧和徐庶他們是不是冒牌貨了。

李易也不是完全晾著華歆,王朗和華歆是朋友,李易去信告訴王朗,讓王朗在華歆為難的時候,主動找他交流一下在揚州為官的心得,開導一下華歆,讓華歆仔細感悟一下,揚州的這塊地方是天子說了算,還是他李襄侯說了算。

根據李易推測,華歆今後應該不會讓自己失望的。

在華歆之後,郭永也來到了壽春大營,不過跟華歆不同的是,郭永是真的沒地方去,因為孫策還在廬江佔著呢,雖然最近孫策沒有太明顯擴張勢頭,可郭永也不敢過去,鬼知道孫策會不會弄死他。

於是呢,郭永就厚著臉皮住在了李易的大營裡,也跟李易見了一面,只是李易感覺郭永除了面貌比較好看之外,也沒其他特別出彩的地方,所以暫時只是晾著他,郭永識趣的話,應該會找個機會主動表表忠心,不識趣的話,將來打廬江的時候,李易就給他一個先鋒的帽子,讓郭太守試一試槍挑小霸王,萬一成了呢?

對於這兩位太守的安排,李易心裡大概有了安排,基本不會對揚州格局產生影響,但李易可不是那種捱打不還手的人,於是,李易就讓魯肅代筆,上書天子,南陽太守賈詡兢兢業業,上任之後南陽吏治清明,百姓安定,先是招降豫州黃巾,後又阻攔袁術叛軍,再有……

反正李易就是將賈詡各種誇,是不是他的功勞都往他身上扔,最後來了一句,舉薦南陽太守賈詡為揚州刺史,望天子應允。

這份舉薦,李易沒想過朝廷會答應,反正也就是膈應人的,順便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

只是這麼做有點對不起賈詡,因為賈詡已經跟李易抱怨很多次了,工作苦點累點沒關係,但就是不想當一把手,所以,賈詡如果知道李易舉薦他當揚州刺史,肯定是要找李易提意見的。

另外,李易還給蒯良和蔡瑁去信,讓他們暗示荊州的世家以及商賈,與長安司隸那邊的許多交易,該斷就斷了。

李易斷那邊的商路,固然有他小心眼的緣故,但李易也是想順手推動一下長安的局勢發展,讓那邊更快的亂起來,朝堂上的諸多大佬若是天天餓肚子,想來也就沒工夫管揚州的事情了。

總之,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雖然不少,也消耗了李易的一些精力,但真正被李易所關注的,依舊是壽春的戰事。

自九月十五開始,李易便開始下令推到壽春東門的外面的土牆,平整道路,其他三門外的土牆也削低了一些,開始為大軍攻城做準備,就連那些每天喊話的內容中有一條也變了:十月初一,大軍攻城,再不投降,戰後一概以叛逆論處。

隨著李易公佈了攻城日期,壽春城內再度人心惶惶,逃兵數量明顯增加,城外大營的氣氛也緊張了不少,不過,李易本人卻是比較輕鬆的,因為近期壽春城內又發生了幾次內訌,雖然規模不大,但可見城中形勢嚴峻,按照蒯越等人的推斷,九月底繼續施壓,十月初一當天破城有很大把握,而李易這段時間只要以從容鎮定的形象多出現幾次,鼓舞士氣,增加將士們的必勝之心就可以了。

這一日中午,李易帶著自己的保鏢,新秘書以及自家軍師的第二任秘書,先去找周瑜說了會話,日常聯絡了一下感情,便開始在軍中溜達巡視,等到開飯的時候,李易也不擺架子,和將士們一起排隊,盛了肉湯,泡著湯餅,然後盤腿坐下,與將士們一起用飯。

“呼——”

將碗底的湯喝乾淨,李易舒服的哼哼了一聲,特別是看到粥棚下整整齊齊的打飯隊伍時,眼中更是透露著滿意之色,他可是記得,第一次在軍中吃飯的時候,那一窩蜂的場面,看著就讓人沒胃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正這麼想著,李易忽的注意到不遠處一個二十來歲的文士吃過飯,卻又去排隊了,這讓李易有些好奇,再加上那人面生,便問道:“你們知道那是何人?”

典韋和魯肅全都搖頭,他們不認識那人,不過蔣幹眯了眯眼睛之後,說道:“主公,這人乃是郭太守的長子,郭浮。”

李易略一思索,點點頭,便沒有再說什麼。

郭永雖然是個不被李易看重的人,甚至李易都準備把他當炮灰送出去了,但在一些生活小事上李易還不至於小氣,給郭永安排有僕役,專門負責讓的生活起居,不過看眼前的樣子,郭永應該是沒有用那些人。

蔣幹這人蠻機靈的,儘管李易沒問,但還是適時的為李易解釋道:“郭太守剛剛住下,飲食的確是有人伺候的,不過有一日郭太守瞧見主公與將士們一起排隊用飯,似乎有所感觸,便讓那幾個僕役回去,之後一應雜事,都是郭太守自家人操持,軍師擔心如此會顯得怠慢,但郭太守說,此來揚州,並無半點功績,寄居在此心中愧疚,所以不敢再讓主公的人為他私事操勞。”

李易笑道:“自力更生,倒是比我想得好一些。”

蔣幹品了品李易的話,頓時眼前一亮,恭維道:“自力更生……主公妙語,果然貼切。”

一旁的魯肅卻是含笑不語,沒有跟著拍馬屁,這倒不是他的節操太滿,而是他知道李易對郭永壓根沒好感,這句自力更生在魯肅耳中就多了一種,郭永這麼做,其實是不想受李易恩惠,跟李易撇清關係的意思。

所以,這時候拍馬屁顯然是不明智的。

蔣幹雖然面貌沒魯肅那麼正派,可他的心思卻比魯肅單純的多,見李易稱讚郭永,只當李易對郭永有興趣,便繼續為李易說道:“郭太守其實也是個妙人,雖然住下的時日不多,但軍中知道他的人,卻是已經不少了。”

這下李易倒是真的來了幾分興趣,問道:“難道他在營中做了什麼事情?”

李易這麼問並沒有別的意思,他不認為郭永那麼蠢,敢在他的大營裡面搞小動作。

不等蔣幹說話,典韋便脫口道:“莫不是說他家那個女娃娃?”

李易眨了眨眼睛,第六感告訴他這事情貌似更有意思了。

“典韋將軍說的不錯。”

蔣幹笑了笑,然後為李易解釋道:“郭太守住進大營後,從無任何不當之舉,只是有一日帶著其么女在軍中閒逛,為女娃指點,解釋軍營佈置,東營的趙都尉怕軍中漢子粗魯嚇到女娃,便好心勸了幾句,豈料郭太守一改往日作風,不僅不聽勸,還直言他家女娃乃是女中王,豈能因此畏懼?趙都尉嗤笑,不以為然,郭太守怒,兩人便爭吵了起來,於是,當日郭太守的那句話便傳開了,現在許多人都知道郭太守的女兒是‘女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