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4章 全才虞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4章 全才虞翻

“嗯?”

李易察覺到魯肅異樣,轉頭向他看去,魯肅見狀,知道自己有些無禮,當即對著李易一躬身,順勢收回目光,拍馬道:“主公真乃神人也!”

“呵呵,子敬可莫要學惡來他們……”

李易正微笑著和魯肅說話,但下一刻李易就呆住了。

李易忽的發現,這句平常聽的耳朵都快要磨出老繭的馬屁,貌似正好能解他心中為難之事。

魯肅見李易的話只說到一半就不說了,不禁疑惑抬頭,就見李易的臉色變來變去,但很快,李易臉上就全是歡喜之色,最後李易更是忍不住放聲哈哈大笑了起來。

魯肅莫名,不知李易為何如此,只能自行腦補,自家主公或許是再次掐指一算,又算到了什麼大喜事,故而歡喜失態。

片刻後,李易終於停下了笑聲,不過臉上喜色卻是依舊,當李易瞧見莫名其妙也跟著有點興奮的魯肅,直接讚許道:“子敬,副將也!”

魯肅謙虛躬身,雖然心裡好奇的要死,但李易沒有解釋,他也不敢直接問詢。

又過了一小會,李易終於徹底平復心情,微笑著對魯肅說道:“雖然我知虞翻必然才華不凡,但具體如何卻是不甚清楚,還是子敬與我仔細道來吧。”

“喏!”

魯肅應了一聲,也讓思緒回到正事上,想了一下,開口道:“屬下說虞翻文武全才,但其全才並不止於文武。”

“虞翻雖然年輕,但於經學一道造詣已頗為不凡,以屬下眼光來看,不弱於當世名家,且虞翻雖是文士,但武藝卻是不俗,善使長矛,等閒之人難近其身,肅還曾聽聞,虞翻曾經好與人推演戰陣,沉穩之中又有獨到之處,常常引人稱讚。”

李易聽著魯肅的介紹,臉上滿是好奇之色,他自然知道虞翻是個文人,卻沒想到這個人還會武功!

雖然現在的文士不是後來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比如魯肅和徐庶,他們的武藝就很不錯,不過與那些將軍們還是有著一定差距的,然而魯肅今日這麼對他介紹虞翻,可見虞翻多半真的是一位高手。

這讓李易不由嘖嘖稱奇,實在是跟他心中印象差別有些大。

然而,魯肅的話還沒有說完。

“除了這些,虞翻還擅長醫道,雖然不能與華神醫相比,卻也絕非尋常郎中可比,最後……”

魯肅在李易的手指上看了一眼,道:“這位虞翻還知曉八卦占卜之術,不過屬下對此也只是聽聞,其道行究竟如何,卻是不好說,不過,根據其種種表現來看,既然外界能有此傳聞,屬下估摸虞翻的占卜之術雖然不如主公,但也不會太差,不然傳的沸沸揚揚,卻無真才實學,一旦拆穿豈不自毀名聲?”

說完這些,李易等了一會不見魯肅繼續出聲,這才問道:“沒有了?”

魯肅笑道:“屬下知道的,已經沒了。”

李易咂咂嘴,然後也笑了出來,雖然還未見面,他心中便已經有了一種感覺,這虞翻多半是個妙人。

以虞翻的家世,從小不缺吃穿,那麼,他的學習肯定都是興趣使然,按照李易的經驗,那些愛好特別廣泛的傢伙,多半都是很有意思的人,不然一個迂腐古板的書呆子,你能指望他有什麼愛好?

“子敬以為,如何能讓虞翻為我效力?”

聽到李易的問話,魯肅心中暗笑,自家這位主公對謝承、賀齊、虞翻,當真是一人一個態度,不論家世,只看才學。

魯肅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彷彿繼續之前話題一般,自顧自說道:“虞翻才華橫溢,若是換做旁人,其名聲怕是早就天下皆知,然而虞翻卻是只能蝸居一地,屬下若非揚州人士,也難知其如此了得。”

李易若有所悟,問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是說,虞翻其實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魯肅一臉欽佩,拜道:“主公真知灼見,屬下佩服。”

李易失笑,感覺這個正直的青年果然是變了。

魯肅卻是沒笑,臉上反而露出了幾分為難之色,一邊斟酌一邊說道:“虞翻性格有些不同尋常,似是輕狂,但又非恃才傲物,更非無禮之徒,時而嚴謹,時而恣意,但大事上從不含糊,唔……而且虞翻愛憎分明,對於志同道合之人,傾心相交,若是志向相左,無論對方身份如何,也絲毫不假辭色,甚至譏諷讓其難看……”

魯肅攤了攤手,無奈道:“因為這些緣故,虞翻平日得罪了不少人,願意為其宣揚名聲的人自然也就少了,而屬下雖然知其才幹,認為如此人才當為主公效力,但對於招攬虞翻,卻是拿不定主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唉,尋常人物,主公只需一道手令,其必然聽從,但虞翻性情難以捉摸,保不準會覺得主公是以勢壓他,然後拒不受命,如此先入為主,之後再次招攬,恐生意外。”

如果換個主公,魯肅可能就不會說的這麼直接了,因為沒準就會被老大認為沒面子,一番惱怒之後,直接弄巧成拙。

但李易卻是不同,魯肅清楚,李易對於人才是很大度,也很有耐心的,而他說這些,也是為了避免不小心產生誤會,讓李易錯過了這位大才。

李易此時心中感覺卻是頗為異樣,他沒想到這位東吳名臣的性子竟然如此古怪,這位老兄是怎麼在孫權手下安穩熬到老的?

李易一邊想著,一邊看向魯肅,贊同道:“如此大才,確實應當慎重對待,不可盲目行事。”

李易微微低頭,踱著步子喃喃道:“我願親自登門,再三拜見請其助我成就大事,只是揚州連番大戰,雖然袁術已經敗亡,孫策不足為慮,我也已經儘量安撫人心,但依然有許多人心中惶恐,我若是在此時進入會稽,雖然之前已經表明不動兵戈,但會稽之人怕是不會這麼想,多半會以為我是故意對其施加,萬一因此生出枝節,卻是不美……”

說到這裡,李易停下腳步,看向魯肅說道:“若是子敬代我走上一遭,持我親筆書信,可有把握?”

老實說,魯肅心裡並沒有完全把握,可他想了想,李易身邊能擔負這個任務的,也就是他自己最合適了,而且為人臣子,本來就是要為主君排憂解難,如果遇到困難就推卸,這還要他何用?

於是,魯肅一咬牙,道:“請主公放心,若不能達成使命,屬下甘願領罪。”

說著,魯肅心中已經打定主意,這次就算豁出臉面不要,也得把虞翻弄來不可。

李易感覺到魯肅的為難,安慰道:“此事子敬盡力即可,須知那虞翻縱有才華,但歸根究底,如今還是外人,而子敬卻是我之腹心,這親疏輕重,我是知道的。”

“主公!”

魯肅頓時就被李易的話給感動到了,甚至聲音都隱隱有些哽咽。

李易笑著拉住了魯肅,止住了他要下拜的動作,說道:“既然需要你往會稽走一趟,索性,齊家,謝家的事情你也一併擔了,不然只是對虞翻上門相請,其他人恐怕會認為我故意輕視他們,所以,這種事情明面上還是要一碗水端平的。”

魯肅趕忙附和道:“主公所言甚是!”

李易點點頭,心中開始思索其中是否還有什麼披露,卻見魯肅說道:“主公,還有一事,也可以一併安排了。”

李易問道:“還有何事?”

魯肅呵呵笑了笑,道:“便是屬下最開始提到的聯姻之事啊!”

李易腳步一頓,心情有點小騷動,但還是以平穩的語氣道:“之前光顧著說那虞翻,我卻是把這件事忘記了,具體你說來聽聽。”

魯肅答道:“會稽三家之中,雖然虞翻才華最高,但論及家勢,卻是謝家最為勢大,三家有以謝家為首,所以,屬下以為主公當與謝家聯姻。”

頓了頓,魯肅為李易仔細解釋道:“謝煚除謝承之外,還有一女,乃是謝承之姐,正當待嫁之齡,因為當地同輩世家子弟不是已經成家,便是才學平庸,所以才耽擱至今。”

“謝家之女,尋常人要納其為妾自然是不能的,但主公不同,主公文韜武略,虎踞兩州之地,威震天下,即便納其為妾,謝家想來也是願意的,所以,屬下請命,為主公促成這一樁姻緣。”

魯肅說罷,便對著李易躬身,等候他下令,李易卻是看著魯肅,他很想聽魯肅說說那位謝家的姑娘容貌如何,奈何魯肅在這方面似乎還不能完全領悟李易的想法,只是再次躬身,等著李易賦予他使命。

魯肅如此,李易還真的拉不下臉去問人家長的怎麼樣,無奈,李易略一沉吟,在美色和地盤上權衡了一下,點頭道:“好,就依子敬所言,不過這件事不可太過匆忙,當在孫策之事了結後,再仔細安排,總之不能失了禮數。”

“喏,屬下知道了!”

魯肅接令,然後忍不住感慨道:“揚州之地,豫章、九江素來安定,只有會稽偏遠,不甚太平,如鄭寶這類宵小之人怕是不在少數,但是,只要今次事情順利,主公得會稽世家支援,有其協助,些許跳樑小醜根本不能興風作浪,如此,主公將來揮師北上,將不會再有後方之憂,以主公英明神武,諸多謀臣猛將輔佐,大事必成!”

聽著魯肅那鏗鏘有力的聲音,李易伸手重重的在他肩頭拍了兩下,沉聲道:“將來成就大業,李易絕不忘子敬今日之言!”

……

鄭家堡的善後工作並不麻煩,在魏延與魯肅的操持下,這些事情在當天就結束了,不過,李易的大軍還是在鄭家堡待了兩天,這才繼續向南進軍。

在這兩天時間裡,李易讓魏延將追隨鄭寶的那些倒黴蛋挑挑揀揀,組了一支大約三千人的“攻城隊”,等到皖縣對上孫策的時候,就讓這些人先上,消耗孫策的精力,等孫策疲憊了,李易再出動自己的嫡系人馬。

對這樣的安排,那些倒黴蛋雖然鬱悶,但也沒人敢抗議,因為鄭家上百顆人頭就在土牆上掛著呢,那死不瞑目的模樣,看一眼就叫人遍體生寒,相對於鄭家人來說,他們這些傢伙好歹保住了性命,還有啥抱怨的?

更何況李易如今也算是深諳御下之道,對這些倒黴蛋並不是一昧的壓榨,最起碼在伙食上就沒剋扣過,兩天下來,單單憑藉伙食就讓不少人找到了幸福感,因此甚至還有人捶胸頓足,對之前寧肯追隨鄭寶也不投奔李易的迷之選擇後悔不迭。

因為那些倒黴蛋接受了現實,再加上李易的行軍路線上本就沒什麼城池險關,所以這一路非常安逸,唯一能讓李易記掛的,也就是害怕徐晃那邊會出現變故。

不過事實證明,那是李易多心了,如今李易與孫策實力相差懸殊,李易又佔著大義名分,而孫策那邊卻是連背後的孫家都效忠了李易,在這種情況下,依舊堅持效忠孫策的,已經沒幾個人了。

所以,徐晃那一路儘管中途城池不少,但那些城池看到是李易大軍到來,無不主動開門投降,送上酒肉米糧,極盡討好之事,這也使得徐晃的行軍速度比預想中要快了許多。

數日後,李易大軍沿皖水而下,在距離皖縣還有一百多裡的一處開闊地臨河紮營。

臨時的大帳內,李易手中拿著兩封剛剛送到信函,邊看邊露出笑容。

居巢不戰而降,已經被徐晃接管,至此,廬江郡只餘下最後皖縣一城還不在李易的掌握中。

徐晃告訴李易,兩日之後便可與李易合兵一處,然後發兵皖縣。

另外,張遼那邊也傳來了訊息,最快明日傍晚便能與李易匯合,要比徐晃快上一些。

說到張遼,李易心中卻是頗為想念的,自從將張遼安排到江夏,兩人已經是許久未見了。

將信函放下,李易對著旁邊幫他整理公文的魯肅說道:“明日文遠便會到此與大軍匯合,文遠乃我肱骨,將才與公明不相上下,今後你二人要多多親近才是。”

魯肅放下手中文書,點頭道:“荊州城外一戰,張將軍踏破袁術大營,斬張勳,擒紀靈,屬下自是極為仰慕的。”

李易笑了笑,又伸了個懶腰,起身招呼道:“勞逸結合,走,子敬隨我出去巡視一二,此處雖然距離皖縣百餘里,但孫策不是易與之輩,說不得就會劍走偏鋒,盯上我這大營,我雖不怕他,卻是丟不起那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