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7章 試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87章 試探

許攸笑呵呵的望著李易,臉上滿是對李易的敬佩,可他眼底深處,卻是藏著一抹犀利。

而李易雖然沒有注意許攸的目光,但單憑許攸的那些恭維,便足夠李易做出一些判斷了。

袁紹會派來使者來到揚州,這是必然的事情。

因為李易拿被俘的袁耀出來說事,袁紹就算與袁術關係不好,但從名聲方面考慮,肯定要對那個沒了爹的晚輩表示一下關懷,不滿容易被人說他涼薄。

此外,更重要的是,李易還表示要將傳國玉璽送給袁紹,玉璽的分量可比袁耀重多了,袁紹既然志在天下,他就沒道理錯過傳國玉璽。

許攸來的時候李易問了自己派去河北的使者,被告知他到了地方之後只等了短短兩天,許攸便叫上他動身前往揚州,而且路途上也是沒有絲毫耽擱,可見袁紹心中急切。

不過,許攸明面上雖然是奔著傳國玉璽和袁耀來的,但李易卻非常肯定,許攸必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目的,比如藉此機會接觸他,試探他,將此行所見所聞帶給袁紹,讓袁紹對李易的威脅程度做出判斷,進而決定是否要針對李易做出某些調整和佈置。

雖然就目前來說,李易與袁紹一南一北,兩人治下並無直接接壤的地方,乍一看近幾年內似乎不會直接產生衝突,只要自己悶頭發展就可以了。

可是,李易和袁紹都是志在天下人,對潛在的對手如果因為並不接壤就放任不管,那也未免太過兒戲了,只要有可能,肯定是要給對方下絆子的。

就如同李易將玉璽送給袁紹,袁紹也派許攸來接觸李易,這其中的來往就像是一場無形的交鋒,雖然不會見血,但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其可能帶來的禍患絲毫不亞於一場萬人血戰。

所以,對於許攸的到來,李易並不是將他當做一個單純的使者來看待的,至於許攸對他的那些吹捧,李易更是一個字都沒有當真。

“先生所言,讓易惶恐啊。”

李易擺著手做謙虛狀,說道:“易如今雖客居揚州,但本身依然是荊州官員,且不日就要回到荊州,所謂掌握荊揚兩州之地,卻是說笑了,至於什麼中原爭鋒……易乃漢臣,中原之地亦是大漢疆土,爭鋒二字更是無從說起。”

“哦?”

許攸很是詫異的看著李易,故作疑惑問道:“襄侯所言當真?”

李易認真點頭,肯定道:“自然是真的!”

“呵呵……”

許攸笑了笑,身子往李易這邊湊近了一些,神秘兮兮的小聲問道:“襄侯可莫要瞞我,攸在路上聽聞,朝廷還未確定揚州刺史人選,襄侯卻已經任命心腹代管揚州上下軍政之事,此中用意顯而易見,但襄侯與我卻矢口否認,襄侯如此見外,豈不是叫我這昔日老友寒心?”

李易暗道許攸厚臉皮,這還沒怎麼著呢,就成昔日老朋友了,不過心中腹誹歸腹誹,表面上李易臉上卻一本正經,說道:“確有此事,不過這是因為朝廷沒有正式任命,揚州戰後又是百廢待興,為了揚州百姓考慮,我也是萬不得已,這才只能讓賈詡代理揚州之事,只等朝廷任命下達,新任官員到位,賈詡立刻便會返回荊州,絕不多做一日停留。”

許攸不禁翻了個白眼,李易這瞎話他要是信了,那就有鬼了,甚至許攸覺得,朝廷真派了刺史過來,絕對是性命不保。

笑了一聲,許攸點著腦袋,毫無誠意的以恍然大悟的語氣說道:“原來如此啊,倒是我誤會襄侯了,攸當自罰一杯。”

說著,許攸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李易也陪了一杯,飲畢,許攸咂咂嘴,又道:“當今天下紛亂,天子陷於賊寇之手,政令不出長安,各地諸侯互相征伐,以致災禍四起,民不聊生,而襄侯昔日不過布衣之身,便能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手刃國賊,而如今襄侯已經貴為州牧,佔據荊州富庶之地,麾下兵馬十萬,其勢千百倍於往昔,天下已經少有人能與襄侯比肩,所以,不知襄侯今後打算如何行使州牧之職務,又如何效忠天子?”

說罷,許攸便放下了酒杯,面對李易正襟危坐,相比之前那些算是試探的言語,現在就頗為直接了。

廳堂內的其他人,也察覺到了許攸的問題開始變得有些敏感,雖然並沒有誰在這時候站出來出聲,但廳堂內的氣氛還是在無形中多了幾分嚴肅。

李易微微側頭,似乎並沒有完全明白許攸的意思,思索了一會,然後有些苦惱的說道:“不怕先生笑話,易出身卑微,驟登高位,方知高處不勝寒,行事戰戰兢兢,生怕有何差錯,連累百姓,所在,太大的想法,暫時還是沒有的,不過,袁將軍四世三公,身邊又有先生這樣的智謀之士輔佐,想來,袁公行事應當多有可以借鑑之處,不如先生便講一講,也好讓李易效仿?”

見李易將皮球又踢了回來,許攸也不著急,反而笑道:“原來如此啊,既然襄侯有意效仿我主,攸自然不會吝嗇,我主在河北種種舉措,皆可對襄侯坦言相告,不過,此中事情繁多,不是一時能講清楚的,所以嘛,呵呵,與其這般麻煩,攸這裡卻是有一個好法子,襄侯若是採納,今後萬事皆無需襄侯勞神費心。”

李易聞言心生好奇,問道:“是什麼法子?”

許攸面露微笑,看看李易,然後又掃過在座眾人,緩緩說道:“我主袁本初,出身不凡,志向高遠,立志匡扶社稷,解黎民於倒懸,如今河北之地,我主已經是人心所向,只待來年除去公孫逆賊,整個河北將再無二心之人。”

“襄侯與我主志向彷彿,奈何資歷淺薄,既然如此,襄侯何不直接……呵呵,直接以我主袁本初為主,以我主名望,助襄侯成就功名,以襄侯荊州之地,輔佐我主掃蕩天下不臣,如此可謂兩全其美,天下黎民亦可少受磨難,不知襄侯意下如何?”

許攸話音剛剛落下,整個大廳之中的氣氛就為之一變,所有人都停下了原本的動作,一個個目光犀利的盯著許攸,那眼神,彷彿像是要殺人一般,更有甚者,比如典韋魏延等武將,已經悄然握住了劍柄,只要李易一聲號令,便要將這無禮之徒斬與劍下。

無怪乎眾人氣憤,實在是許攸的話語太過無禮。

李易如今勢力不弱於袁紹,可許攸卻藉著李易的謙虛之言,以出身差距唯有,讓李易認袁紹為主,這對李易太過輕視,簡直就是羞辱。

得虧李易在酒宴之前便提醒了眾人,無論宴會上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許他們做出多餘舉動,眾人因此不得已壓制了情緒,否則此時縱然無人對許攸動手,但罵他個狗血臨頭是肯定的。

相比於眾人的憤怒,許攸此時也不好受。

酒宴開始的時候,李易自然是將他的部下一一向許攸引薦,許攸表面上只是客氣寒暄,心中其實頗多留意,特別是張遼、徐晃、典韋、魏延等將,雖然年輕,但各個氣勢威猛,給許攸的感覺卻非常不俗。

這讓許攸很是在意,也非常警惕。

然而,剛剛許攸故意以言語挑釁,引得張遼等人動怒,雖然許攸是早有準備,可那無形的壓力還是讓許攸背後冷汗直冒,心跳咚咚如同打鼓,讓他幾乎是下意識的得出了一個非常糟糕的結論——李易麾下諸將不弱於顏良文丑!

這個收穫讓許攸很是不安,他不明白李易是從哪找到這些人才的,而且更要命的是,李易現在帶在身邊的,只是他的一部分力量而已,算上留在九江,還有荊州的,豈不是說他麾下將才比袁紹還多了?

這如何得了!

眼看著現場的氣氛越來越凝重,李易輕咳一聲,打破了這壓抑的氣氛,然後就見李易神色如常,絲毫不因許攸的話語惱火,語氣平靜道:“先生此言卻是有些不當,李易效忠的乃是天子,又如何能以他人為主?呵呵,先生當罰酒啊。”

“哈哈,襄侯說的是,襄侯說的是,攸這就自罰三杯!”

許攸本來就不是真的讓李易投靠袁紹,他只是試探罷了,並且他也確實試探到了他想瞭解的東西,當即很是乾脆的拱手致歉,然後自斟自飲,連著喝了三杯,李易見狀,舉杯對著在座眾人微一拱手,眾人便從許攸身上收回視線,繼續吃喝,彷彿之前什麼都沒發生過一般。

許攸瞥見這一幕,不得不在心裡讚歎李易對他手下人的約束力之強,還要勝過袁紹三分。

李易出身雖然不好,但他麾下的人出身大多也都出身尋常,而且這些人又是李易一手帶出來的,李易不僅是他們的主公,更對他們有知遇之恩,自然很容易約束他們。

而袁紹那邊就不同了,好多人都是在外頭混出了名頭才去投奔的袁紹,雖然其中大多還算是聽話,但那種刺頭也不少,且讓袁紹頗為頭痛。

許攸心裡輕嘆了一聲,本他還想趁機與李易麾下的人結交一下,憑著袁紹的名望,看能否暗中拉攏幾個,萬一將來李易與袁紹爭鋒,好成為助力,但這件事還未開始,許攸便放棄了,他覺得自己當真那麼做了,不僅不會有所收穫,還會平白被人笑話。

放下了酒杯,許攸用只有自己與李易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之前的話是攸冒昧了,還請襄侯勿怪。”

李易很是大度的說道:“哪裡哪裡,我視先生為友,朋友之間又豈會因為些許言語就心生不快?”

“襄侯寬宏,許攸佩服!”

再度拱手之後,許攸卻是接著李易之前的話問道:“既然襄侯坦誠,攸也就不在隱瞞,如今有一事,攸心中疑惑,百思不得其解,還望襄侯可以解惑。”

李易笑道:“何事,先生儘管到來就是。”

許攸點點頭,以更小一些的聲音說道:“以襄侯忠義之名,行事自當以天子為先,然而,襄侯既得傳國玉璽,卻不獻於天子,反而要轉贈我主,這……是為何?”

說罷,許攸就看向了李易的眼睛,一眨不眨,彷彿要從中找到什麼秘密一般。

不管是袁紹也好,還是許攸也罷,對於李易送玉璽的行為,全都表示很迷惑,不明白李易到底是想幹嘛。

田豐說李易送玉璽是在禍水東引,讓袁紹不要接受,但袁紹以及他麾下的大多數人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那可是傳國玉璽啊,用玉璽來當禍水,代價也太大了,換做袁紹自己,他是肯定捨不得的。

不過袁紹也知道,李易絕對不是好心,送這個玉璽給他肯定是有著一定圖謀的。

袁紹與他身邊的謀臣就這個問題討論了整整兩天,最終也沒得出個所以然來,所以,袁紹便交代了許攸,一定要弄清楚的李易的意圖,若是李易要借玉璽提出什麼要求,儘量滿足,如果實在太過分,那就拖著,將來再議。

聽到許攸的提問,李易暗道一聲好耐心,原本他以為許攸一來就會直奔玉璽而去的,結果卻是等到現在才開口,也算是難為他了。

李易輕嘆一聲,說道:“先生所言不差,傳國玉璽如此重寶,我德行淺薄,能僥倖一觀便已是萬幸,萬萬不敢將之據為己有,按理自當將其獻給天子,可是……”

“唉!”

李易目露哀傷之色,說道:“可是,如今天子落在李郭二賊手中,你說,我若是將玉璽送到長安,是交給了天子,還是交給了二賊?這與資敵有何差別?倘若因此助長二賊氣焰,李易豈不成了天下罪人?”

看到李易言之鑿鑿,一副不上交玉璽是為了天下好的模樣,饒是許攸很是腹黑,也不由暗罵了一聲無恥。

這理由完全就是瞎扯,玉璽對旁人有用,但對李傕郭汜還真的用處不大,畢竟天子都在人家手裡握著呢。

相反,將玉璽給了袁紹,這才是真正的“資敵”!

李易無視了許攸眼中的狐疑之色,繼續說道:“袁家四世三公,滿門皆為漢室忠良,袁公當初號召天下英豪討伐國賊,如此大義之舉,李易至今想起,依然感懷不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傳國玉璽如此重寶,除天子之外,自當有德者居之,而論及德行,當今天下還有誰人能與袁公相比,傳國玉璽歸於袁公,乃是實至名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