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2章 最大的贏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2章 最大的贏家

對於陸遜在最後一陣認輸,李易先是有點無語,但馬上就明白過來,默默的給陸遜點了個贊。

因為人家這麼幹很明智,冷不丁的讓龐統吃了個大虧,算是找回了場子,但之後龐統有了這個教訓,基本就不可能再給陸遜機會了,只會將他往死了虐,所以,不想找虐的話,認輸是最好的選擇。

李易笑了一會,問道:“莫非岳父大人判和,就是因為龐統的主將被殺?”

黃承彥道:“對戰五陣,陸遜的主將沒有一次陣亡,所以,雖然整體落敗,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不過只是如此,還不足以判和,真正讓老夫在意的是,他兩人剩下的兵力,相差太多了。”

黃承彥指著期棋盤,說道:“五陣對壘,雙方各自用兵五萬,但因為陸遜採取守勢,雖然敗多勝少,但五陣之後,龐統兵馬只剩下兩萬,陸遜那裡卻是還有三萬餘人。”

“所以,倘若今日非是紙上談兵,而是真的引兵攻伐,龐統攻城拔寨,接連勝利,乍一看士氣如虹,其實將士損傷太多,兵勢已是強弩之末,一旦遇到強敵,或遇小敗,很容易就就會一潰千里,甚至不戰自亂。”

“至於陸遜,儘管連連丟城,但失城失地卻不失人,兵馬主力仍在,只要調遣安排得當,完全有可能一舉挽回之前佔據,不過,這也不是簡單的,連敗之下,軍心消散,縱然人多,但與龐統類似,同樣容易一觸而潰,徹底淪為慘敗。”

“這對陣從表面上看,是龐統佔優,可實際上,龐統的優勢只在前兩陣,到了後面,龐統雖然依舊勝多敗少,其實卻是一點點的將自身優勢拱手相讓,以至於最終勝負難分,所以,老夫這才認為他兩人的對陣是一場和局。”

黃承彥一番話說罷,在場所有人,特別是文聘張繡等帶兵將軍,全都是暗暗點頭,將黃承彥的話記在了心裡,顯然受益匪淺。

李易收斂了臉上的笑容,認真看著龐統與陸遜,龐統臉上還有幾分不服,陸續倒是依舊鎮定,很有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

李易想了想,對陸遜問道:“你可是早有佈局,儲存兵力,以圖之後一舉反擊,再獲全勝?”

陸續搖搖頭,答道:“啟稟襄侯,先生所言其實非是陸遜所想,第一陣時陸遜便知自己用兵遠遠不如龐兄,對陣必敗,所以,便只能借地勢城池之險,步步阻攔,消耗龐兄兵力,希望他可以讓我喘息,奈何龐兄布子精妙,陸遜很快就無地利可以借用,再打下去只能白白損耗士兵性命,徒勞無益,所以,在大勢失去之後,便索性收攏兵力,任龐兄奪下主城。至於先生說的,保留兵力,然後等待時機反擊……這個陸遜未曾想過。”

陸遜說罷,李易便看到黃承彥眼中的欣賞之色幾乎已是毫不掩飾,而龐統,臉上已經不僅是不服了,而是鬱悶的要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點李易倒是非常理解,如果陸遜精心算計,然後讓龐統中招,最後雙方拼了個平手,那沒啥說的,龐統不是輸不起的人。

可問題就在於陸遜壓根就沒想過要算計他,人家完全就是跟著感覺走,只憑感覺與他打成了平手,這就讓龐統很是不好接受了。

不過,李易卻是覺得龐統這場和局一點都不虧,因為陸遜可是那種就為最可怕的天賦型選手。

一個十多歲的小孩子憑著感覺就知道借地勢層層阻敵,能夠明白事不可為,果斷收攏兵力後撤,不爭奪眼前得失,保全有生力量,即便連敗之下,也不焦不躁,反而還能洞察對方的疏忽,以奇兵一擊必殺。

這還只是憑感覺,要是他真的精讀了兵法,哪還了得?

“不錯,不錯!”

對於陸遜顯露出來的天賦,李易只是給了他一個“不錯”的評價,不是李易吝嗇,而是他擔心自己褒獎太多,會傷仲永,具體教育的事情,還是交給黃承彥他們最為在行。

李易又看向了龐統,一時有些不好評價,因為兩人的軍陣推演,按照規則來說,龐統是勝利者,但黃承彥卻是考慮到規則之外的因素,給了他一個和局,然而,龐統比陸遜年紀大,比他讀書多,比他見識也多,這麼一對比之下,龐統其實已經輸了。

但李易不能這麼說,不然就有點欺負人的嫌疑了,畢竟這種輸對龐統來說,確實挺憋屈的。

龐統也在看著李易,他很想知道李易會是怎麼個看法。

李易微微一笑,心中有了主意,然後微笑就變成了大笑,眾人見狀不解,黃承彥問道:“襄侯為何發笑?”

李易一副高深莫測的道:“這對陣,其實是有贏家的。”

“贏家?”

黃承彥眨了眨眼睛,疑惑的看著李易,雖然陸遜的表現非常不錯,可如果因此就認為陸遜獲勝,那是不合適的,這不像是李易會做出的決定。

龐統的臉上則是有些遺憾,在他看來,李易多半是要判定陸遜獲勝了,因為他自己也知道,不考慮勝負本身的話,陸遜的表現真的比他要好。

其他大多人跟龐統的想法差不多,也覺得李易會認為陸遜獲勝。

然而,在眾人的注視中,李易卻是伸手點了點他自己的鼻尖,笑道:“你們可是全都想差了,這對局的贏家,其實在這裡。”

“襄侯?”

“主公?”

眾人一個個面露不解之色,李易有沒有參與對局,他如何卻說自己是贏家?

這次就連一直淡定的陸遜臉上的表情也多了,顯然,他也想不明白。

李易伸手拍拍龐統的肩膀,又摸摸陸遜的腦袋,笑道:“雖然你們年紀還小,但於軍陣一道表現已經不凡,即便是有些帶兵將領也不如你二人,今日如此,將來必然更甚,而且你二人一個用兵犀利,長於攻城拔寨,一個善守,層層結陣,可御強敵,呵呵,有你二人在,十年之後為我左右,彼此倚靠,取長補短,為我領兵作戰,天下誰能為我敵手?”

聽到李易的言語,眾人全都楞了一下,沒想到李易說的贏家指的是這個。

不過眾人在場沒有笨人,虞翻第一個躬身說道:“恭喜主公得遇良才!”

其他人也不甘示弱,紛紛對李易道喜,而龐統和陸遜表情卻是有些微妙,特別是龐統,感覺之前與黃承彥爭論輸贏,實在是一點意思都沒有。

至於說李易直接將他們納入麾下,兩人都沒任何的牴觸心理,龐統被送到書院,本來就是要交給李易使喚的,至於陸遜,當初陸康讓他們往荊州躲避戰禍,而不是去其他地方,這已經說明許多問題了。

見過了龐統和陸遜之後,李易心情非常好,當日中午,便叫人在書院中安排酒宴,宴請了書院所有的教員以及官員。

龐統與陸遜便是參與其中的唯二學生,坐在李易左右,雖然李易並沒有當眾說什麼稱讚的話,但單單這份待遇,便已經說明兩人在李易心中的地位了。

午宴過後,李易又簡單在書院裡轉了轉,便回到宛城,之後就沒什麼重要的事情了,李易也終於真正的清閒了下來。

這般過了兩日,那些後續人馬也到了南陽,其中雜事不少,但李易沒有關注,他在意的是同天送來的一個關於袁紹的訊息。

那日李易將許攸趕走之後,擔心被許攸“惡人先告狀”,李易就先一步派人給袁紹送信,陳述了許攸在揚州各種搗亂,他是忍無可忍,才不得已將許攸趕走的,並非針對袁紹。

對此,袁紹一方面要利弊權衡,同時也要弄清楚真相,於是李易的信使自然就留了下來,然而,好幾天過去了,袁紹只收到了許攸的一封書信,許攸本人卻是不見蹤影。

信中說了什麼,李易這邊不得而知,但袁紹只見書信不見許攸的人,讓他不禁開始胡思亂想,懷疑李易害了許攸的性命,畢竟李易殺使者是有前科的。

雖然李易的勢力已經到了讓袁紹忌憚的地步,在一些問題上,袁紹迫於形勢甚至會做出妥協,可這並不代表袁紹就真的怕了李易,要是李易做的太過,袁紹說什麼都要找場子的。

所以,在懷疑李易殺了許攸之後,袁紹就叫人將李易的信使給監視了起來,李易的信使自然一臉懵逼,大聲喊冤,但心裡也是嘀咕,不知自家主公是不是真的幹掉了許攸。

眼看著鄴城那邊的誤會就要鬧大了,終於有了許攸的訊息,卻是曹操那邊來了個人,說許攸在他那裡做客。

許攸在曹操那幹了什麼,李易不知道,總之,誤會解除之後,袁紹好吃好喝的將李易的信使給送走了,雙方約定的交易繼續,袁紹表示不會讓個別人的個人行為成為雙方友好往來的阻礙。

李易將這個訊息拿出來與眾人討論,最後基本一致得出結論,許攸去曹操那裡,肯定不在他的原定路線之內,而之所以會去見曹操,很可能是因為對李易不滿,然後想借曹操的手,給李易搞點麻煩,再不濟也要噁心一下李易。

但是曹操正與呂布打得激烈,李易不去招惹他他就已經燒香拜佛了,又哪裡會主動主動去尋李易的麻煩?

而且,以曹操的精明,很容易就能判斷出這是李易與許攸的私人矛盾,那麼他參與其中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只是許攸與曹操乃是好友,更是袁紹使者,曹操也不好直接拒絕,於是,曹操就把皮球提給了袁紹,讓袁紹拿主意。

李易覺得自己這邊的推斷應該就是事實了,最起碼當有七八分正確,於是,李易非常開心,暗笑許攸是受刺激太大,被氣糊塗了。

其實,許攸要是離開揚州,然後直接奔回去找袁紹哭訴,袁紹那麼好面子的人,就算表面上忍下了這口氣,可心裡肯定會恨上李易,遲早會找李易算賬。

但是,許攸放著自家老闆的粗腿不抱,卻是先去了曹操那邊,這就讓袁紹很尷尬了。

或許許攸有著他自己的打算,甚至是為了袁紹好,但在外人看來,很容易就會認為許攸是覺得袁紹不能給他出氣,這才去找的曹操。

要是袁紹也這麼想,那麼等許攸回到河北,袁紹嘴上或許不會說許攸的不是,但心裡留下一根刺是肯定的了。

李易心中隱隱有種感覺,這對主從即便不能重演官渡的一幕,但最後恐怕也難逃分手的結果。

……

大軍到達南陽之後,李易身邊的人馬分為了三部分,一部分南陽籍的士兵直接留下,另外一部分護送官員家眷先行趕往襄陽,李易自己則是帶了兩千人,沿著各地縣城走,算是對地方上視察一番,刷刷存在感。

地方上的事情,沒什麼太出彩的,但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一切中規中矩,所以李易雖然走的地方多,但時間並沒有用到多少,幾日之後,李易一行人便來到了新野,並決定多停留一日。

因為,這裡葬著李易很在意的人——劉備。

這日一早,李易帶著典韋、周倉、張繡、虞翻,外加兩百騎兵護衛,來到了城西的一處小丘陵。

丘陵離城池很近,景色也很是不錯,又因為山石較多,無法開墾,附近除了幾家獵戶,便再無居住,算是個很不錯的地方,於是,魏延便將劉備葬在了這裡。

一行人沿著小路往前走著,帶路的縣丞上前看了看,指著一處丘陵角落對李易說道:“主公,劉備墳冢就在前面不遠,這裡已經可以看到了。”

李易抬頭往前望去,果然看到了一段青瓦,不過,他還注意到,旁邊立著幾間茅屋。

縣丞察覺到李易視線,解釋道:“魏延將軍將劉備安葬之後,張飛便到了這裡,不飲不食,日夜哭泣,不幾日便昏死了過去,我等怕他出事,便將他接到縣城為他瞧病,但張飛醒來後,不等痊癒,便抽身離開,屬下還以為他是要離開此地,但沒過多久,張飛卻又回來了,還帶著妻兒家眷,他們在墳冢邊上立了幾間茅屋,之後就住在了這裡,為劉備守墓。”

“對了,之前縣中安排有人為劉備打掃墳墓,但張飛到來之後,自己日夜清理上香,縣中便將人給撤了回去。”

縣丞說話的時候,眼中神色很是唏噓,最初他還不解,自家主公為何對敵人如此寬容,但看到張飛後,他終於明白了一些,因為單單是人家的這種兄弟情分,就值得人敬重了,如今新野縣城的百姓幾乎全都知道,城外有著一個重情重義的張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