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

謀劃既定,之後的事情發展,自然也就有條不紊。

首先,便是命人接觸劉寵、臧霸、田楷這些人,同時整頓大軍,準備北上。

其中的細緻工作並不要李易親力親為,在大軍修整的時候,李易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撫那些豫州降兵,接見當地的士紳官員,既彰顯霸道,又顯露寬厚,儘可能多的增加豫州人對他的認同感,方便之後為他賣命。

為此,李易甚至不惜親自下場,用整整一天時間為百姓施粥贈米,即便作秀,也算是誠意滿滿了。

這般過了兩天,袁紹的使者就到了,不出所料的,來的是老熟人郭圖。

與上次一樣,李易依舊對郭圖熱情招待,不過在郭圖說出袁紹的意願之後,李易卻是直接拉下臉,將郭圖丟給了虞翻這個嘴炮王者去接觸。

按照郭圖的表述,袁紹希望李易給他一個面子,讓他為李易與曹操做一次事老,只要李易應允別打曹操,他願意舉薦李易為驃騎將軍,並贈送李易大量珍寶。

最後,郭圖還一臉賤兮兮的告訴李易,說袁紹特意給他額外物色了八十名妙齡女子,容貌皆為上等,只要李易點頭,馬上就給他送到襄陽。

這讓李易很是臉黑,雖然上次是他點名要的甄宓,為此甚至不惜拿“傳國玉璽”做交換,這事不管怎麼看,都是色令智昏的表現。

但李易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他一直都覺得自己作風還是很正派的,結果袁紹倒好,真當他是色中餓鬼了,區區百十來美人就想讓他退兵,這不光侮辱了他的智商,更是侮辱他的人品!

另外一個驃騎將軍的提議倒是不錯,以李易現在的權勢,整個南方都在他掌握,稍後還有兗州、徐州等地,換個頭腦稍微熱一點的,怕是都要忍不住稱帝了,李易雖然沒那麼著急,但區區一個荊州牧的頭銜已經明顯不夠用了,於情於理李易都必須更進一步。

但是,李易現在根本不用看袁紹,或者朝廷的臉色,即便沒有袁紹舉薦,李易身邊那些人也會推著他上位,李易又何必平白欠袁紹一個人情?

所以,袁紹的提議雖然很有誘惑力,卻無法真正打動李易。

不過,在虞翻彙報了與郭圖的交談之後,李易卻是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郭圖全程只是針對兗州和曹操在談,對於袁譚以及青州的近況卻是隻字不提,這乍一看沒什麼,但就如今的緊張形勢而言,卻是非常不正常的,李易已經露出獠牙,郭圖最起碼也要試探一下李易的態度才對。

李易與蒯越等人略一商議,馬上就得出結論,袁紹對青州志在必得,而兗州和曹操,很可能會被袁紹當做拖延李易前進的棄子。

對袁紹來說,兗州的確很重要,不然袁紹之前也不會屢次幫助曹操,讓曹操逆轉兗州形勢,可當時曹操的對手是呂布,現在卻換成了比呂布強大太多,甚至比袁紹自己都要強的李易。

那麼,讓曹操在李易的壓力下守住兗州,其中需要的投入根本不是對呂布時候能比,甚至即便袁紹全力豁出去了,也沒有必勝把握,倒是有很大可能讓兗州成為困住雙方手腳的泥潭。

李易也就罷了,他佔據地利,出兵兗州非常方便,就算兗州成為爛攤子,對李易影響並不大,可袁紹不同,且不說中間有一條黃河,支援兗州的成本遠高於李易,一旦他後方空虛,後面的公孫瓚也不是好相與的。

如此情形之下,袁紹與其花費大價錢,承擔大風險,與李易爭奪一個前途莫名的兗州,自然是遠不如直接換個地方下手,將青州這個軟柿子吃到口中來得實在。

初時得出這個判斷,李易與身邊人都是歡喜,但很快,不少人臉上就開始浮現擔憂之色。

因為袁紹就算放棄兗州,也不會真的把兗州拱手相讓,再加上郭圖是從曹操那裡過來的,所以,但凡有些智謀的人,很容易就能聯想到,袁紹有極大的可能,會讓曹操在兗州不惜一切代價,拖住李易的腳步。

正常情況下,李易兵多,曹操兵少,且曹操糧草更少,後勤方面跟不上,那麼曹操面對李易大軍的時候,有極大的可能會選擇在李易立足未穩的時候展開決戰,在決戰中賭上一線勝機。

但如果袁紹讓曹操放棄兗州,並拖延李易腳步,那麼曹操很可能就會將兵力分散,一節節的固守,直到他再也耗不起的時候,這才撤離兗州。

而且,曹操麾下的兵馬多是兗州本地人,曹操讓他們在兗州廝殺沒問題,可如果曹操退守河北,下面士卒是不會跟他走的,那麼,曹操很下心讓士卒與李易死拼也是完全可能。

不過,對於這點,李易麾下也有另外一種聲音。

蒯越認為,曹操固然以袁紹馬首是瞻,但袁紹的勢力在河北已經較為穩固,曹操如果失了兗州,渡黃河投奔袁紹,袁紹根本沒有地方讓曹操掌握一州兵權,曹操最大的可能就是成為座下的謀臣。

而且,蒯越還認為,袁紹與曹操的關係並沒有表面上這般要好,曹操失去兗州之後,很可能會被袁紹打壓,乃至徹底吞併。

所以,袁紹算計雖好,曹操卻未必會按照袁紹的計劃行事。

在這一點上,眾人爭論不一,便是李易也算不準曹操的具體反應,因為現在的曹操還不是官渡時候的曹操,他或許有野心,但肯定沒後來那麼大,說不得一場挫敗之後,真就捲鋪蓋跟著袁紹打工。

不過,李易對此也不著急,反正出兵豫州之後,一看曹操用兵,便可知曹操做的是什麼打算,李易這邊完全有時間應對。

於是,之後李易就沒有再與郭圖見面,有事只讓虞翻去接觸,並且安排了許多的守衛日夜跟隨,防止郭圖外傳情報,郭圖對此稍有不滿,但也沒有抗議,依舊老老實實的留在李易軍中,對此,李易認為郭圖這一趟應該還有別的事情,比如在戰局有變的時候,向他提出某些交涉。

如此又過數日,沛國的劉曜與梁國的劉彌先後傳來回覆,表示願意上書支援李易的對於蔡邕以及黃忠的任命,算是預設了李易對於豫州的治理。

之後沒幾天,陳國的劉寵與駱俊在一番糾結之後,也選擇了向李易低頭,當即,李易便安排人手開始接管陳國的兵馬,並且下令將駱俊調任魯郡太守,賀齊、孫賁、周瑜等人領兵隨行。

又過三日,徐盛與霍峻領兵來到譙縣與李易相見,至此,豫州內部基本安定,而且李易本部大軍,以及原豫州兵馬也整頓完畢,於是,李易思慮之後,決定不再等蔡邕上任,提兵三萬北上,奔赴兗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易在豫州的一系列動作,自然是瞞不住旁人的,首當其衝的便是還在昌邑對峙的呂布與曹操。

呂布最初得知李易藉著幫他的名頭卻殺去了豫州,是非常惱怒的,不過,隨著李易在豫州一路勢如破竹的訊息傳來,呂布的火氣就漸漸的被壓了下去。

李易的兵鋒如此生猛,呂布就算再是氣惱,又有何用,難道他還能興師問罪不成?

而且,便在數日之前,荊州向徐晃所在增兵,現在徐晃麾下有兩萬五千多人,再算上李易本部以及收編的豫州兵馬,李易一個人的兵力比呂布和曹操加起來都要多,呂布縱是萬般不甘,也只能徒呼奈何。

好在,李易對呂布的支援雖然是乾打雷不下雨,只停留在口頭上,但隨著豫州的戰績不斷傳來,呂布麾下的士卒想到那是自家的強援,倒是被莫名其妙的鼓舞起了一些士氣,讓呂布在連天的惆悵中找到了一絲味道複雜的安慰。

呂布雖然過得不如意,但那是他沒有與曹操做對比,否則呂布肯定會感覺到慶幸。

儘管在昌邑的攻防戰中,曹操起初一直佔據優勢,卻並沒能一鼓作氣破城,然後曹操的兵馬士氣就開始走低,而在豫州戰報傳來之後,更是直線下跌,莫說普通的士卒心中不安,便是許多將軍都開始害怕,偌大一個豫州,李易在其中有如無人之境,這讓他們如何抵擋?

對此,曹操最初還能說非是李易英勇,而是孔融無能,這才助長了李易的氣焰,想要以此來鼓舞軍心,但是,隨著郭圖轉交了袁紹的親筆書信之後,便是曹操自己的心都涼了。

在那之後,曹操一連議事議了兩天,然後,曹操放棄繼續攻打昌邑,撤兵二十裡,轉為守勢。

五月初的時候,李易的大軍已經進入兗州,到了東緍,馬上就可以逼近昌邑,而徐晃的兵馬也過了乘氏縣,距離昌邑同樣不遠。

按照這個勢頭進行下去,曹操面臨的就是被三倍強敵合圍的糟糕局面,但曹操依舊按兵不動,讓李易奇怪之餘,也頗為警惕,連連傳信徐晃,讓他寧可行軍減慢,也要千萬謹慎,小心曹操使詐。

不過,雖然對於曹操本人還沒有頭緒,但其他方面倒是給李易送來了不少的訊息。

首先是張超張邈兄弟,他們表示只要李易會從魯郡派兵,他們就願意主動出兵攻擊夏侯惇,爭取斷曹操後路。

張家兄弟的態度讓李易很滿意,因為李易是跳過呂布直接聯絡的他們,既然他們敢答應,其中傾向就很明顯了。

臧霸也給了回覆,雖然臧霸不像張家兄弟那麼痛快,但也表示願意按照李易的想法對青州的袁譚施壓,只是根據傳回的情報來看,臧霸對青州的參與非常有限,應該是搖旗吶喊,出工不出力的那種。

對此李易倒是理解,別看袁譚在歷史上是個排不上號的渣渣,但人家卻是當世最尊貴的貴公子之一,臧霸能有所表示已經很不錯了。

然後就是陶謙了,在陳登和糜竺,以及新任彭城國相的趙昱的聯合勸諫之下,陶謙沒有直接答應支援臧霸出兵青州,也沒有拒絕,只說是考慮考慮。

然後陶謙考慮了一天,陳登他們想要繼續勸諫的時候,陶謙卻是病了,自言不能理政,請糜竺代為操持徐州之事。

糜竺自然不客氣,還真以陶謙的名義給臧霸下了命令,讓他伺機而動。

李易瞭解了這個情況後,欣然而笑。

他知道,陶謙是看明白了,知道自己雖為州牧,但徐州大權已被架空,縱然反對也只能是徒勞,與此得罪李易,還不如直接放手不管。

至於陶謙的忽然稱病,李易覺得他應當是不願擔上叛臣的名聲。

只是陶謙卻不知道,他的不作為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訊號,就在陶謙稱病後不久,李易便陸續收到了曹豹、許耽、呂由數名徐州將軍的私信,內容雖然各有不同,但套路都是一樣的,稱讚,討好,跟著回憶一下李易相助徐州的英勇,最後鄭重表態,李易的恩情他們一直銘記於心,若是李易今後有什麼需要,儘管只說,他們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

說白了,這就是徐州武將在向他們的未來主公表忠心。

對此,李易自然是非常高興了,雖然徐州將軍中少有名將,但人家手裡的軍權卻是做不得假的,有了他們的投靠,再加上陳登糜竺等人的影響,現在的徐州已然是李易的掌中之物了。

不過,李易收到的也並非全是好消息,田楷那裡就出了一點小問題。

在得知李易願意相助青州之後,田楷先後給李易回了兩封信,第一次田楷表示願意與李易結盟,可他卻沒有考慮李易的現狀,竟然直接請李易出兵青州。

這個要求李易自然是不能答應的,就在李易考慮應該如何回應的時候,田楷的第二封信就來了,讓人想不到的是,田楷居然出爾反爾,婉拒了李易幫助青州的好意。

李易計算了一下時間,發現田楷會忽然變卦,應該是發現了徐州出兵青州的苗頭,相比於李易這頭猛虎,田楷顯然是更加樂意與溫吞的徐州合作,不用擔心事後會被吃掉。

然而,徐州那邊的動作其實也是李易的手筆……

李易想了想,將田楷的事情擱到了一邊,暫時不做理會。

反正李易的真正目的是要自己掌握青州,而今徐州局勢又是一片大好,讓李易即便不出兵,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青州的局勢變化。

如此一來,李易太早與田楷結盟就沒了意義,他完全可以等到自己騰出手的時候,讓田楷忽然陷入困境,再不計前嫌的仗義出兵,然後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