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章 督軍有難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2章 督軍有難事

眾人紛紛一愣,作為主將,李易的名字他們自然是知道的,可他們卻是沒想到李易居然如此的年輕。

高順見眾人愣神,便跨步上前,向李易行了一禮,大聲道:“末將見過將軍!”

別看高順對李易的拖延意見很大,但人家可是一個磊落的漢子,絕對不會因為那點原因就給李易拆臺。

其他人也回過神來,趕忙向李易拜道:“見過將軍!”

李易沉吟了兩秒,發現沒有喜聞樂見的刺頭蹦出來讓他打臉,這才點點頭,道:“免禮,我因為有些事情耽擱了兩日,卻是讓諸位辛苦了,特別是伯平,呵呵,還望諸位勿怪。”

眾人趕忙連稱不敢。

對於這位主將,他們心中或許會有些輕視,但沒人會傻呵呵的把這種情緒寫臉上。

要知道,李易如此年輕便被董卓從一介白身提拔成了都尉,更授予兩千飛熊軍的指揮權柄,這代表了何等的信任與重視?

在這些基層武官看來,李易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他們這些苦哈哈只要想著巴結就可以了,穿小鞋,完全不存在的。

甚至於,別說他們了,董卓麾下除了極少數的嫡系心腹之外,其他將領面對這位新晉“寵臣”的時候,也都要掂量一二。

在場也就高順心裡沒琢磨拍馬屁的事,因為他實在是納悶李易一直都是挺靠譜一人,為何這次卻是拖拖拉拉,他琢磨了一路也沒搞明白。

在高順的引薦下,李易與這些人逐個認識了,兩名校尉,一個姓馬,一個姓張,那些軍侯卻是因為軍務在身,一時未能到齊。

接下來主要就是高順帶著兩個校尉在講,李易傾聽,這次李易很用心,他雖然心中有許多的大戰略,還有不少的奇謀,但他卻是實打實紙上談兵,具體的帶兵經驗是半點也沒有。

統領一支軍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李易想要成就大事,這些內容他必須要加快瞭解才行。

眾人斷斷續續的說了小半個時辰,才算是將瑣事捋了一邊,然後高順向李易問道:“不知將軍看其中有何不妥?是否需要補充?”

李易笑笑,把姿態放的很低,說道:“實不相瞞,今日乃是我頭一遭入軍營,往日裡雖然看過不少兵書,也自詡有些智謀,可適才諸位所言卻讓李某明白,這行軍打仗之事,若是盡信書,怕是遲早要步那趙括後塵,所以,之前的種種安排,按照諸位所言安排下去便是,我便不胡亂插手了。”

“將軍言重。”

“將軍這般卻是折煞我等了。”

“將軍年輕有為,豈是那趙括可比?”

……

眾人並沒有因為李易的謙虛而對他有所輕看,反而言語中更多了幾分善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作為基層的武官,有人來混功勳固然是鬧心,可他們最怕的卻是混功勳的人手高眼低胡亂指揮,到時事情辦砸是小,鬧不好還會害他們丟了性命。

他們早就猜測李易年紀輕輕對軍事瞭解肯定不多,一直都在提防李易仗著官職濫下軍令,沒想到李易卻是如此的從善如流,讓他們著實松了一口氣。

李易抬抬手,示意眾人不要再拍馬了,這才對高順道:“太師讓我們督查沿途軍紀,具體如何行事,你們可有定下?”

高順答道:“昨日也議過,洛陽百姓搬遷,再加上天子聖駕文武百官,怕是要綿延數十裡不止,我們兩千人馬雖然不少,可在幾十裡路途上散開怕是浪花也看不見,想要面面俱到很難,所以屬下計劃將騎兵打散,將軍與馬校尉領二百人在前軍護衛天子與百官,我與張校尉領二百人在後,其餘人馬以十人帶兩名騎兵分散於百姓隊伍之中,若有事,騎兵通傳呼應。”

高順說完,眉頭卻是皺著的,因為他明白,自己的這番安排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只能說是中規中矩,落實下去起到的作用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對此高順很無奈,非是他無能,而是人手有限,權柄有限,再加上董卓親自拆臺撤了他們一千人馬,無異於直接告訴世人,過兩天董太師準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們別太過分就好。

如此一來還有幾人對所謂的督軍心中忌憚?

偏偏李易相問,他不得不說。

李易沉吟片刻,他對高順給出的答案有些失望,不禁又看向那兩名校尉,問道:“兩位可有別的意見?”

兩個校尉相視苦笑了一下,拱手道:“末將愚鈍。”

李易再看向那些軍侯,只見這幫傢伙們一個個也低著腦袋,顯然,讓他們幫著出主意同樣是不可能了。

李易曲指在桌子上輕輕敲了敲,問道:“我們共有多少戰馬?”

那張校尉答道:“一千一百餘匹。”

李易心道果然不愧是董卓嫡系,又問道:“士卒中有多少是騎得馬的?”

說罷,李易又補充道:“只要能夠騎乘便可,無需馬上作戰。”

張校尉心中奇怪,但還是老老實實的答道:“營中兩千將士皆可馬上殺敵!”

“哦?”

李易微微有些詫異,見張校尉神色坦然,其他人也沒有心虛的樣子,顯然人家沒吹牛。

暗道一聲厲害,隨後李易颯然笑道:“既然如此,這個具體如何督軍的法子,我們倒是可以改一改了。”

眾人紛紛看向李易,但真正覺得李易能提出什麼好法子的人卻沒幾個,他們多數只是好奇,或者說是準備給這位主將捧臭腳罷了。

唯有高順是真真的一臉期待,認識李易這許多天來,只要李易開口,還從未讓他失望過。

李易開口道:“我與伯平各領二百人馬,這點不變,不過換做伯平在前軍跟隨百官,我在後看護百姓。”

高順一聽這安排,頓時急道:“將軍身為主將,怎可居後?”

高順不是要和李易爭什麼,而是他非常清楚,這次的督軍是個苦差,而李易又幫助幷州一系良多,高順記著這個人情,便想要償還一二。

前軍有天子與百官,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會在那裡鬧事,所以高順原計劃是讓李易去前面混日子,一路醬油到長安,然後便妥了。

至於後面百姓可能遇到的那些麻煩事,高順自己去擋,能擋多少算多少,總之就是不讓李易去趟那渾水。

現在李易的決定卻是和他掉了個個,這讓高順如何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