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8章 趙子龍入青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28章 趙子龍入青州

從夜色漸深,再到天色漸漸放明,在天亮之後,東平陵城內的廝殺聲便基本停歇,只有偶爾在一些角落傳來零星的廝殺慘叫。

那已經不是兩個陣營的爭鬥,只是士兵個人之間的仇殺。

一萬多冀州軍,留在城裡的約莫有在七千人上下,原本是兩個陣營,但一夜亂戰之後,已經亂做了一團,許多時候殺了面前的人,卻也不知道對方是否真的是自己的敵人。

李易立在南門的城頭上,城牆下是密密麻麻的百姓,還有神色驚恐的冀州降兵。

昨夜亂戰開始後,難免會有亂兵趁機劫掠百姓,百姓就算想藏在家中也難,為活命,不得冒著夜色離家奔逃。

李易雖然故意放任城內混亂,卻也不會對眼前的百姓見死不救,凡事來到城門向他求助的百姓都很幸運,全都得到了李易的庇護,雖然李易只是讓他們性命不受損害,給的也只是一碗湯餅暖身,但這些百姓對李易卻是感激涕零,因為城中的冀州兵已經瘋了,見人就殺,甚至連為什麼殺人都不知道。

有了最初的一些百姓做先例,之後陸續又有許多人來到城門尋求李易庇護,李易一一接納,最後,還有一些從鮮血中冷靜下來的冀州兵也回過神來,主動來到城門請降。

對於這些冀州兵,李易同樣沒有為難,繳械之後也給了他們和百姓一樣的待遇。

中途有個冀州軍的軍官見李易做事仁義,便主動求見,希望李易可以出兵鎮壓城內亂局。

只是李易卻以兵馬不善夜戰給拒絕了。

那將領自然不明白李易的想法,又建議可以讓投降的冀州兵進去勸降,這次李易略一思索就答應了下來,而且效果出奇的好,一夜之後,李易自己的兵馬還沒動手,剩下的亂兵就已經有大半選擇了投降。

至於最後剩下的那些人,已經完全不足為慮。

李易揉了揉太陽穴,雖然他的體力很好,但熬著一夜沒休息,精神上還是有些睏乏,倒是他麾下的兵丁們很有勁頭,對於這場近乎白撿的勝利,他們明顯要比李易興奮的多。

李易正準備下令讓兵馬入城,城樓的階梯上傳來一陣腳步聲,張遼跑了上來。

李易轉身,笑問道:“文遠可追上袁譚了?”

張遼先是向李易見禮,然後擦了把額頭上的汗水,笑呵呵道:“那袁譚果然是從北門逃的,只有千多兵馬,末將帶人一路追趕,殺出了二十多裡,最後袁譚身邊只剩下不足百人,管統也沒徐琨刺於馬下,然後華彥拼死護主,孔順也帶著殘兵趕到,末將與他二人打了個平手,這才讓袁譚脫身。”

李易不禁哈哈大笑,兩個馬屁精跟張遼鬥了個平手,這足夠他們吹一輩子了,只是想到其中的過程,張遼必定是極為為難的。

至於說袁譚的脫身,這本就在李易計劃中的,不管是抓了,還是殺了袁譚都沒多大意思,遠不如放他回去來得好。

笑過之後,李易又問:“依你所見,袁譚離開青州之前,身邊還能聚集多少人馬?”

張遼想了想,說道:“如果城內無人脫身,袁譚身邊最多不超千人!”

李易微微頷首,對一旁蒯越問道:“這千來人難有作為,我以為無需繼續派人追趕,不然追上了才是麻煩,軍師以為如何?”

蒯越本想說不妥,如果不一口氣將袁譚趕出去,這一路袁譚還可能會興起一些風浪,但轉念一想,袁譚現在與喪家之犬無二,不管出現在哪都是給袁紹丟面子,當即頷首道:“主公所言甚是,屬下沒有異議。”

李易點頭,然後對另一邊等候許久的徐晃說道:“讓兵馬進城吧,另外,子敬派人準備善後事宜,你親自督辦,務必讓城內百姓知曉我軍仁義。”

“喏!”

兩人領命,當即下去安排事宜,很快,李易就看到一隊隊的兵馬自城門進入,然後迅速分開,沿著一條條街道向著城內前進擴散。

因為有昨夜投降的冀州兵帶路,這些人馬的前進非常順利,雖然城中還有著一部分冀州兵抱著寧死不降的打算,可一夜激戰過後,那些冀州兵已經是疲憊不堪,甚至箭矢用完了,兵刃的刃口也都卷了,戰鬥力非常低下。

在兵馬入城的過程中,李易聽到了幾次廝殺,但那些廝殺來的快,去得也快,幾乎全都在一炷香的時間內結束戰鬥。

清理內城是個細緻活,雖然順利,卻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李易不可能一直幹等,便在城樓上旬了個房間小憩,等快到中午的時候,城中情況已經有了結果,李易這才被典韋喚醒。

“主公,昨夜冀州軍內鬥,死傷超過三千,前後主動請降兩千二百,最後兵馬入城,俘虜一千三百,現在應當還有零星逃竄,短時間內不好盡數擒拿,不過屬下已經命人大力搜尋,入夜之前必有收穫!”

李易聽著徐晃的彙報,滿意的點點頭,同時也有點唏噓,他經歷許多的戰事,無論己方還是敵方,傷亡比唯有這次最甚,而且這些傷亡還是冀州兵自己殺自己打出來的,看似可笑,其實卻是非常嚇人。

抿了口肉粥,李易也給徐晃盛了一碗,道:“公明辛苦了,”

“末將慚愧,今日得勝都是仰仗主公謀劃,末將不過盡些匹夫之力罷了!”

徐晃接過湯碗,他是真的餓了,但作為下屬,也不忘送李易一個馬屁作為回禮。

李易微微一笑,這次的事情他確實有點小得意,原本孔順只是將城池送給他的話,李易雖然得了青州,但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

可現在不同,青州一樣入他手中,但這個過程對冀州的震撼絕對要比直接打下來的效果要大。

而且,孔順和華彥更是藉機向袁譚表露忠義,加強了袁譚對他們的信任,短時間內或許會低迷一陣,但只要袁譚再度掌握權力,他們肯定會被重用,

等他將來揮兵北上,這兩人絕對能給袁譚埋一個大坑。

至於這兩個小人是否會反悔背叛,李易絲毫不擔心,有著今天的事情,他們已經沒了回頭路,更不要說,還有李易許下的侯爵吊著,只要別出現什麼危及個人生死的變故,兩人絕對可靠。

放下湯碗,徐晃擦了擦嘴,又道:“如今城內基本安靜,臨時官署也給主公收拾了出來,只有還有一處地方尚未解決,依舊有兵馬抵抗,屬下權衡不知該如何行事,特來請教主公。”

“還有人抵抗?”

李易先是好奇,旋即一想,便問道:“莫非是韓猛?”

“主公神算!”

徐晃再度讚歎,雖然是馬屁,卻也誠心實意。

李易搖頭笑了笑,道:“論兵力,不可能有人叫你為難,那麼,只能是身份特殊了,而今袁譚逃了,田豐顏良身死,除了韓猛身份上能讓你稍作為難,剩下的人……呵呵。”

徐晃點頭道:“卻是如此,韓猛叔父乃是河北名將,末將入城就叫兵馬注意韓猛行蹤,不想讓他亡命在我軍手中,但後來才知曉,昨夜城中亂戰如斯,韓猛竟然始終都為現身,一直躲在宅邸之中,那些廝殺的軍士也不願招惹他,故而韓猛府邸雖然只有親衛,卻能守到現在。”

皺了皺眉,徐晃臉上明顯有著不解,他完全不理解韓猛的想法。

軍中發生這種混亂,作為軍職最高的將領不管站哪邊,但一定要有個態度,像韓猛這樣當縮頭烏龜的,也太過沒擔當了,而且最後肯定是兩面都不討好。

李易想了想,他雖然能夠理解韓猛的想法,卻不會因此就對韓猛報以同情。

思考了一陣,李易說道:“稍後帶人殺進去,告訴韓猛,若願歸降,我任命他一個定北中郎將,也是將來的定北侯,若是不降……找些個投降的冀州兵送他上路,就說是袁譚親信所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請主公放心,屬下必定將這件事辦得妥當!”

韓猛雖然也算是個人才,但李易並不缺他這麼一個,而且一晚上過去,韓猛都沒有主動投降,可見韓猛對冀州執念之深,讓這樣的人完全為自己所用,太過費神費力,李易懶得去花那些心思。

所以,李易更樂於將機會丟出去,讓韓猛自己做選擇。

得了李易的授意,徐晃對韓猛不再束手束腳,當即親自帶人過去,發出通牒之後,韓猛依舊沒有回應,徐晃當即命人強攻,只一會功夫,院牆被推到,韓猛的親衛被殺戮一空,最後徐晃來到韓猛內宅,徐晃驚訝發現,韓猛竟然已經自刎多時。

徐晃將此事稟報李易,李易想了想,下令將韓猛厚葬。

至此,東平陵徹底被李易佔據。

佔下東平陵,李易並未繼續動兵,而是整頓兵馬,收編戰俘,當然,還有安撫百姓。

之前李易放任冀州兵內亂廝殺,雖然成功的在名望方面對袁家進行了打擊,但事後的麻煩也很多,比如將那些趁亂作惡的兵卒找出來正法,這都是需要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

不過李易倒是給徐晃出了個主意,讓他督促那些被俘的冀州兵互相檢舉揭發,一時間讓冀州降兵人人自危,彼此間再難信任,徹底成為一盤散沙。

這對於冀州軍的戰力是個毀滅性的打擊,但李易卻樂見其成,不先讓這些人成為散沙,之後又如何讓這些人在他自己的基業上添磚加瓦?

不過,相比士卒,那些主動歸降的普通軍官,李易倒是盡數給予了優待,想當富家翁的,李易給錢給地,想繼續建立功業的,李易也會安排他們去荊州深造,至於之後他們能走到什麼地步,全看他們自己的本事。

李易因為整頓內部事務,暫時沒有繼續出兵的打算,但青州勢力,上到田楷,下到縣城官吏,地方世家,卻無一不是戰戰兢兢,甚至說他們是嚇破了膽也不為過。

在李易到來之前,袁譚可是很厲害的,對上田楷勢如破竹,猛將顏良,更是放眼青州無一合之敵,故而許多人畏懼,紛紛主動投靠。

可這麼厲害的袁家大公子,對上李易之後,才幾天功夫就兩萬大軍盡喪,麾下文武死傷無數,顏良更是被李易親手斬落馬下,可謂是一敗塗地。

這種戰績對比下來,青州勢力之中只要不是沒有腦子的,全都怕的要死。

尋常地方官員或者世家豪族也就算了,他們可以做牆頭草,直接倒向李易,真正被為難的只有田楷一人。

之前刺殺的事情傳出之後,田楷雖然很生氣,但也想過離間計的可能,是李易不讓他與袁譚聯合。

可田楷依舊選擇了與袁譚劃清界限,做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因為他覺得李易雖然強大,但袁譚同樣不是弱者,讓兩強相爭,李易雖然能勝,但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屆時他就可以與豐得利,甚至直接與李易和談,讓李易主動退出青州。

退一步講,如果袁譚太過不敵,他也可以隨時選擇介入,而且還能在聯盟中佔據主導,掌握主動。

結果讓田楷想不到的是,袁譚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沒等他反應過來,直接就敗得乾乾淨淨,也將所有壓力全都轉嫁到了他的身上。

如果是之前,就算獨面李易,田楷也是有膽量一戰的,可現在袁譚的戰敗不光打擊了冀州的士氣,同樣也讓他這邊受到了影響。

田楷麾下有官員已經開始向他建議,青州與幽州相距遙遠,中間又有冀州阻隔,早晚必失,與其被袁紹搶奪,還不如主動讓於李易,如此不僅可以讓青州百姓避免戰火,同樣還能為公孫瓚結上強援。

田楷不是很聰明,但也不傻,下面人說的好聽,道理多多,但本質就兩個字,投降。

田楷不願背叛公孫瓚,也不願去跟明顯打不過的對手較量,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雖然李易短時間內看上去並沒有繼續用兵的意思,可這種等待,對於田楷卻是極為煎熬。

期間田楷也曾派使者聯絡李易,試圖與李易商議,以淄水劃青州為二,與李易各治一半,結果使者直接被李易轟了出來,然後再派使者,卻是連面見李易的機會都沒有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田楷也一天比一天絕望,直到這一日,公孫瓚派了一名使者來到青州,田楷本不以為然,不過得知使者姓名之後,田楷終於稍稍松了一口氣。

那名使者乃是常山趙雲趙子龍,傳言與李易有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