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6章 稱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36章 稱帝?

許攸的計策其實很簡單,派人過河,挖斷黃河南岸大堤。

簡單,有效。

可這個辦法卻是讓袁紹頭皮發麻。

袁紹有野心不假,而且他的性格也與“婦人之仁”幾個字扯不上關係,縱兵劫掠百姓的事情都幹過,尋常幾個無辜死傷,袁紹根本不會在意。

從本質上來講,袁紹的目的是坐天下,而不是禍害天下,如果可以,他也希望天下太平。

但許攸的計策實在太毒了,黃河大堤一挖,的確能讓李易幾年回緩過勁兒來,甚是可能直接要了李易的性命,但這麼做的代價真的太大了。

那可是黃河,一旦決堤,李易死不死不知道,沿岸的上百萬百姓肯定都會遭殃,千萬畝良田也將成為澤國!

以李易的仁義名聲,發生這樣的慘事,他不可能放著受災的百姓不管,而只要李易管,這個包袱就足夠壓著李易幾年沒有精力北上。

可是,真這麼做的話,袁紹自己也完了。

這年頭的人都有些迷信,就算不迷信,也會本能的敬畏天地,袁紹覺得自己要是做了那麼喪盡天良的事情,根本就是自絕於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便沒了李易,他的宏圖霸業也很難成功,甚至還會留下千古罵名。

不過,許攸遞上冊子的時候似乎就想到了袁紹會猶豫,在後面附言勸說,如今大勢已在李易那邊,且雙方實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袁紹唯有如此放手一搏,才有勝算,否則他日李易北上,河北文武只能引頸待戮。

最後,許攸更是點出,袁紹如果實在顧忌,可以將這件事做的隱秘一些,讓人禍變為天災,一切自然就與袁紹無關了。

有那麼一瞬間,袁紹真的心動了,因為許多天來,他手下那麼多人沒一個能幫他想到對付李易的辦法,如果放任不管,恐怕最後還真得落一個悲劇。

這樣的話,豁出去跟李易拼一把似乎也是可行的,反正都要死了……

糾結一陣之後,袁紹還是拿不定主意,此時在城頭上獨酌,既是為了祭奠青州戰死之人,同時也是在思考,到底要不要不管不顧,挖斷黃河大堤。

只是糾結良久,袁紹也沒能得到答案。

“父親!”

袁紹正神不守舍,忽然聽到有人呼喚,轉頭一看,卻是自己的二兒子袁熙走了過來。

袁紹心情本來就不好,看到袁熙更加不好,立即皺眉,不悅道:“我不是說了,不許有人打攪,你還過來作甚!”

因為袁譚在青州表現不佳,最近袁紹對幾個兒子都很嚴厲,袁熙非常畏懼,看到父親瞪眼,急忙躬身,道:“啟稟父親,非是兒子莽撞,實在是有急事從青州傳回,沮軍師讓我速速告知父親。”

聽到是沮授讓袁熙來的,袁紹皺著的眉頭微微鬆散,問道:“何事?”

袁熙看了袁紹一眼,小心翼翼的答道:“田楷沒有與李易交戰,要主動撤出青州,李易也——”

“什麼!”

袁紹猛的轉頭,打斷了袁熙的話,盯著他道:“你說什麼,田楷沒有與李易打起來?”

袁熙小心翼翼的應道:“確實如此,剛剛傳回的訊息,田楷正在準備船隻,要從水路返回幽州,似乎要帶走不少人馬。”

“這怎麼可能,公孫瓚素來目中無人,怎麼會將青州拱手——”

袁紹一臉的不可置信,眼中噴著怒火,公孫瓚與他交手的時候,無論強弱,態度上都是又臭又硬,哪怕明知道會吃虧,也要拖著他一起,讓袁紹噁心的不行。

因此,在袁紹想來即便公孫瓚知道青州守不住,但公孫瓚也會讓田楷從李易的身上咬下一塊肉去。

可現在田楷居然不打了,這算是怎麼一回事?

難道,公孫瓚是認為李易要強過他袁紹不成!

袁紹越想越氣,已經開始咬牙切齒。

袁熙本來是想要解釋的,可看到袁紹那憤怒的樣子,一時愣是沒敢開口。

好在,袁紹怒歸怒,腦子倒是一直清醒,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可能,忽的問道:“莫非是閻柔等人的訊息傳到了青州?”

袁熙趕忙點頭,說道:“根據探子送來的訊息,李易與田楷本來已經磨刀霍霍了,但在交戰之前見了什麼人,然後雙方就態度大變,根據後來的一些情報得知,李易見的應當是齊周,那人是劉虞舊部,現在與閻柔在一起,一起謀劃公孫瓚。”

“愚蠢,愚蠢,愚蠢!”

袁熙一說,袁紹馬上就猜到了其中緣由,定然是閻柔他們想示好李易,然後找人聯絡了李易,一齊對公孫瓚發難,卻不知中間出了什麼差錯,把事情辦砸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袁紹能理解閻柔的動機,畢竟閻柔聯絡他,是在幽州動手,聯絡李易,產生影響的是青州,這一看並不衝突,反正大家的目標都是公孫瓚,為此就算袁紹知道了,也不會說閻柔什麼。

可關鍵是那幫子人居然將原本板上釘釘的事情給辦砸了,直接坑了袁紹一把。

田楷主動退出青州,就意味著李易接手青州之後不需要在戰後的治理與重建上花費精力,青州這塊地方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李易進行錢糧與兵員方面的補給。

袁紹本就弱了李易幾分,如今李易又得了一切完好青州,雙方差距更是再度拉大。

袁紹氣得呼氣有些不暢,他情不自禁的用力在女牆上用力錘了一圈,然後咬咬牙,看向了許攸送來的妙計。

袁紹很看重名聲,想讓天下所有人都說他仁義,可是,別說他這樣的一方雄主,就是個老實人被逼急了都會發狂的。

看著袁紹面色不善,袁熙心裡很害怕,但事情沒說完,他也不敢走,又小心翼翼的從袖口中取出一張紙,道:“還有一事,是李易的人送來的,說是大將軍號令,要通告天下,需要父親配合。”

“讓我配合,他是什麼東西,一個鄉野匹夫也敢對我號令,難道已經以為自己是天子了麼!”

袁紹本就氣得厲害,聽了這話更是感覺氣血一個勁兒的上湧,衝得他連頭髮都要豎起來了。

氣急之下袁紹還開始遷怒,指著袁熙罵道:“這等事情你們不直接回絕了,還來問我作甚,難道你連這點道理也不明白!”

袁熙表情尷尬,只能如實答道:“是軍師說的,此事干係有些大,不敢擅自做主,必須要有父親親自定奪才好。”

沮授到底是有些面子的,袁紹咽了咽唾沫,沒繼續罵人,一把從袁熙手中奪過那張紙,準備看看李易是不是狗嘴裡吐出了象牙,但這視線落下之後,袁紹臉上的憤怒很快就被一種極為複雜的表情所取代。

袁熙悄悄偷看著自己父親,他很好奇袁紹會對此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來之前袁熙自然看過其中內容,就本心來講,他是挺佩服李易那種對外態度的,畢竟他也是漢臣,男兒都有熱血。

可是,從自家利益上來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尤其是他們在北方,聯絡北邊異族做點什麼非常方便。

一路上袁熙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幾次權衡,始終想不明白到底怎樣的應對才是正確的,最終,他只能從袁紹這裡尋求答案。

但袁熙不知道,這件事對袁紹而言,同樣為難。

剛才袁紹憤怒之下,是真的打算叫人挖黃河的,可是,看到紙張上的內容後,那種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很快就熄了。

青州的事情能夠和平解決,關鍵不是田楷,而是李易自己收手了。

就因為閻柔他們拉起的人馬中有許多都是北方的異族。

換袁紹是李易,他肯定要對田楷下手,落井下石,至於幽州那邊,異族,跳樑小醜罷了,就算禍害一時,但對整個大漢來說卻不算什麼。

可李易的腦子卻像是轉不過彎一般,在這一點竟然一點都不退讓,難道他分不清楚其中利弊?

還是說,李易天真的認為這次對公孫瓚放手,將來公孫瓚就能站在他那邊了?

心中冷笑著,默默的嘲諷著李易的愚蠢,可袁紹的視線卻再也沒有再去看桌案上的那道毒計。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袁紹將手中的紙張揉了揉,丟進了一旁的小火爐,火苗頓時冒起老高,然後又迅速熄滅。

袁熙看的不明所以,忍不住問道:“父親,此事應該如何處置?”

袁紹冷哼道:“李易,仇寇也,該怎麼做,還要我教你!”

袁熙欲言又止,這個道理自然是明白的,可他想知道的是袁紹對於這件事的看法。

不過,眼前的情況,顯然是沒法子問了。

“兒子知道了,稍後兒子會將父親意思告知軍師。”

袁熙躬身,然後就想離開,但剛走兩步,就被袁紹叫住。

“且慢,我還有一事交代。”

袁熙當即駐足,等候袁紹命令。

暗暗嘆了口氣,袁紹將放在桌案上的那道毒計拿起,最後看了一眼,也丟到了一旁的炭爐中,看著跳動的火焰,沉聲道:“你去代我傳令,讓許攸立即北上,聯絡公孫瓚,我願與公孫瓚盡釋前嫌,聯手共抗李易,讓許攸務必促成此事!”

袁熙一愣,眼中有著不解。

因為李易的緣故,袁紹其實早就想與公孫瓚和解了,也努力過,可收效甚微,現在又沒頭沒腦的讓許攸過去,這事怎麼看都是很難辦成的。

雖然心中有些想法,袁熙卻不敢質疑袁紹,當即躬身領命,見袁紹沒有別的事情吩咐,便悄然退下。

袁紹在袁熙離去之後,繼續一個人留在城樓上,面向南方駐足許久,直到一旁的炭火熄滅,再也感受不到分毫的暖意,袁紹這才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然後大步走下城樓。

李易雖然強,可他袁紹也不至於怕了,雖然沒有奇謀妙計,但那又如何,想他袁家四世三公,又豈會怕了一個山野村夫,更何況還有黃河天險,只要守住這一道防線,他就還有希望!

……

李易自是不知道,在他最春風得意的時候,黃河大堤險些不保,這段時間李易就想過黃河的事情,因為這一次巡視對李易來說,實在是得到了太多的滿足。

李易剛剛走到東萊,忽然有荊州的地方官員聯名上書,說他李襄侯德行如何如何,功績如何如何,反正就是李易不弱於以往的明君先賢,懇請李易稱帝,登上大寶。

過去雖然也發生過勸李易稱帝的情況,但其實大家都知道,李易沒打算那麼早稱帝,那些勸進的人更多的也只是為了造勢。

可這次不同,下面那些人是來真的。

從李易進入東萊,再到離開,短短數日,勸進他稱帝的官員竟然足足有二十多人。

起初,李易還算是冷靜,只是按下不做回應。

但這種事情是瞞不住的,訊息傳開之後,有人就要猜想了,李易到底是想稱帝,還是不想稱帝?

這個問題他們想不太明白,但有一點是沒錯的,那就是必須趕快跟風上書勸進,不然大家都有了表現,自己卻默不作聲,將來怕不是要被李易“另眼相看”?

於是,自李易巡視東萊結束,調轉方向開始西行,勸他稱帝的公文就一道接著一道,上到一州刺史,下到縣令縣丞,幾乎每一天,李易都能收到勸他稱帝的公文。

李易依舊是按下不表,一方面他是想看看下屬們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是李易自己被那些勸進的公文給說的有點不冷靜了。

如今荊州、揚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這麼大的地方全都聽他號令,最南邊的交州也是明顯看他顏色形勢,這麼厚的資本,就算謙虛都不好找藉口了。

這種情況,在李易返回臨淄的時候,更是到達了一個極致,被他留在後方的文武官員,幾十人齊齊下拜,請他登上大寶。

面對那種熱情,李易都懷疑,如果不是一直以來都是他親自領兵掛帥,下面這幫人很可能會給他來一出黃袍加身。

現在他們不敢,沒有李易的命令,他們也做不到。

在這種情況之下,李易是真的有點忍不住了,也就是天子還在長安,他一旦稱帝,會直接與長安朝廷對立,會在大義方面吃虧,否則李易肯定就點頭了。

就在李易搖擺不定,內心蠢蠢欲動的時候,賈詡給他來了一封信,原本李易以為賈詡也要湊一下這個熱鬧,然而開啟之後,書信上只有幾句話:

主公登大寶,開國建制,自然大封有功之臣,於是昔日猛士,皆為公卿,之後誰為主公出生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