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

李易穿越至今,動手的機會有限,殺人也不過一手之數,然而此時一句“殺盡那些不法之徒”,卻是聽得帳內眾人遍體身寒,默默低頭,不敢與李易對視。

原因很簡單,李易這次真的是奔著殺人而去,而且殺的越多越好!

在眾人眼中,此刻並非戰時,軍法自然是應該適當寬鬆一些,只要不是太過分,完全可以大事化小,沒有必要太過較真。

可李易這口氣卻是告訴他們,居然要軍法從嚴?

這不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麼?

且不說董卓麾下各部之間本身就互有往來,即便是飛熊軍本身,他們自家的軍紀就不咋地,真的軍法從嚴,自家人說不得就得先栽進去不少。

一幹校尉軍侯心裡各自打著心思,原本對李易的好印象頃刻間便下降了不少。

良久,高順深吸一口氣,說道:“將軍,這些事情交給末將來做便可。”

似乎是怕李易信不過自己,高順擲地有聲的強調道:“將軍放心,高順定然不讓將軍失望!”

高順其實也不理解李易為何如此態度,不過本著回報李易的想法,他依然打算替李易把此事接過來。

李易微笑著問道:“倘若伯平看到有太師親衛搶奪百姓財物,當如何?”

高順一頓,然後毫不遲疑的說道:“當斬!”

其他的將官都在心裡暗暗擦汗,他們發現這兩個空降的上司都不是一般人啊。

李易點點頭,說道:“斬的好,以太師的心胸,絕對不會因如此小事便怪罪伯平,甚至還會嘉獎伯平軍法嚴明,然而,我再問,若是伯平撞見了……咳咳,太師的某位親信大將帶頭劫掠百姓,如此伯平又當如何啊?”

高順當即臉色一沉,他跟隨呂布可沒少與西涼將領打交道,知道後者的情形是最麻煩的。

董卓身邊那些個傢伙,如李郭汜等人,本就是驕橫之輩,在董卓掌握洛陽之後,更是越發的無法無天,要說他們趁機縱兵劫掠,這個可能性非常之大,而且非常的難以處置。

李易,還有那些校尉軍侯紛紛看向高順,都想看看這位副督軍如何作答。

高順緩緩吐出一口氣,朗聲道:“末將乃是武夫,只知道聽軍令行軍法,卻不識得誰是太師的親信!”

在場除了李易面露微笑,其他將官表情都是一滯。

只是,他們縱然覺得高順如此很是糊塗,甚至是愚蠢!可心中卻是不得不敬佩三分。

李易再次在心裡羨慕了一下呂布,然後笑道:“看來伯平也是明白其中關竅的,所以,我才讓你去前面啊,因為這件事,只有我親自來做才能兩全其美。”

見高順欲要開口,李易擺擺手,又道:“不管是伯平,還是諸位,撞見了其他幾路的主將,想要將軍法執行下去,呵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易搖搖頭,道:“我不會強令你們那麼做,因為我很明白,那麼做等同於讓諸位拎著腦袋做事,即便伯平身為副督軍也是如此,可是”

李易話鋒一轉,一臉正色的說道:“有些事,總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作為一軍主將,衝鋒陷陣之時當身先士卒,執行軍法也應不甘示弱,所以,這押後之人,於情於理只能是我,伯平莫要再與我爭了,難道你要陷我於不義呼?”

高順臉上表情不斷的變化,佩服,感慨,糾結,遺憾,最終化作一聲嘆息,他知道李易說成這個樣子,斷然沒有再和他交換的可能,只得深深拜道:“高順莽撞,之前不知將軍心中早有擔當,今日還無禮衝撞了將軍,還請將軍責罰。”

高順說的是蹲點質問李易的事,李易自然不會怪他,虛扶一把,大笑道:“伯平說的是哪裡話,若非伯平,我今日還見不到軍中諸位呢。”

其餘將官只道是李易真的有事,所以才姍姍來遲,並不是很明白他們二人之間的對話。

不過那些也不甚重要,他們現在想的是李易剛剛話。

有些事,需要有人去做,所以,李易便親自去了,完全沒有給他們這些屬下分配苦差的意思,於是,之前剛剛冒出的那點不滿剎那間煙消雲散,同時慚愧的厲害。

李易不管旁人心中作何想法,只是又對高順叮囑道:“伯平跟隨在聖駕與百官身邊,按理說不會出現太多的亂子,但也當千萬不可大意,那邊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事,很可能便是你我都兜不住的大事。”

高順當即應下,也確實將這個叮囑記在了心中。

這些需要商議的事情定下之後,李易便和高順,還有另外幾個將官在營中巡查了一番,算是讓這些士兵認識一下自家主將的面孔,然後李易又很親民的坐下和這些普通士卒一起吃了一回大鍋飯。

李易倒不是故意想要表現自己如何與大家同甘共苦,他只是想要試試這些伙食的滋味如何,然而一餐之後李易便打下決心,在擁有自己的嫡系人馬之前,這種作秀還是算了。

中午過後,高順還要留在營中參與軍務,李易卻是隨口找了個緣由,再次拱手告辭。

接下來,他要做的便是靜靜等待遷都的開始,然後狠狠的刷一波聲望。

他之前提出的幾個法子,看似是在給董卓服務,其實不然,更多的卻是為了他自己,當然,也為了讓那些無辜百姓少遭受一些禍害。

他讓軍中騎士來回奔走,宣揚董卓的軍令,一開始的確能給董卓刷一波名聲,可再然後呢?

有了按奈不住的士兵開始對百姓動手,執掌軍令的人雖然管,卻不殺,這種行為落百姓眼中就是沆瀣一氣,對董卓本就不多的敬意很快就能化作怨念。

至於事後會不會對那些犯事的傢伙們進行處理,百姓們卻是壓根不知道。

就算知道,可罪都遭了,砍了那些人還有什麼用?

更何況,以董卓的尿性,多半一番扯皮後就算了。

於是乎,在百姓們最為苦難之時,李易就會成為一股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流,不但不騷擾百姓,反而將那些作亂的傢伙逮一個殺一個,運氣好再碰上幾個地位較高,卻又不是很受重視的傢伙們懟上一波,只要李易稍稍運作,在百姓與世家眼中,他李將軍便會成為無懼權貴,愛民如子的典型。

君不見歷史上劉皇叔開局的時候為何連戰連敗卻又韌勁兒十足,稍微給他一點空間馬上就能滿血復活,皇叔身份是其一,其二便是愛民如子的好名聲。

因此,愛民如子的人設,李易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