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7章 天佑之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67章 天佑之人

“主公!”

“我等恭迎大將軍!”

“主公,平原津已經在手,末將願再接再厲,為主公取下平原!”

“末將願往平原!”

……

李易在登上高位之後,一直都是錦衣玉食,從來不會虧待自己,就算行軍,多數時候也是坐在馬車裡,可這次,為了青州戰事的順利進行,李易難得的辛苦了一次。

為了迷惑袁紹,李易是深夜子時悄悄的從東阿大營離開,連親衛營都沒帶,只選了十幾個心腹好手隨行,一路策馬狂奔,換馬不換人,日行不下千里,到達高唐的時候,李易的隨行不是本身體力吃不消,就是戰馬吃不消,最後李易身邊就剩下了趙大一人,連許褚都沒能跟上。

然後李易也顧不上休息,從高唐上船,又這般行了半夜,方才在魏延他們奪下平原津的第二天一早,跨過黃河,來到了平原津。

這種超高強度的趕路,以李易的身體素質也是難免疲憊,尤其是心累,不過,當他走上平原津的碼頭,看到他的將軍們,看到他的數萬將士,看到那綿延不絕的旌旗,李易心中只有豪情萬丈,哪還有半點疲憊?

“諸君,將士們!辛苦了,李易謝過諸位!”

李易拱手,先是面對周遭士兵,最後對著他麾下的將軍們,深深一禮。

這一次李易沒有絲毫做作,是真的有感而發? 昨天半夜的時候,他就收到了捷報? 魏延不只奪下了平原津? 還將蔣奇的五千守軍擊潰? 而魏延那支先鋒的損傷還不到三百!

對於勝利? 李易從未有過懷疑? 按照他的佈置,魏延那些人一旦過河? 最初的局勢與項羽的破釜沉舟沒多少區別? 想活命,想立功,必須死戰,而且他們還有著許多項羽沒有的優勢? 比如兵員素質,裝備質量,以及背後可能的援軍? 都支撐著他們發揮出最大的戰力。

勝利是必然的,但李易卻沒想到魏延會勝的如此輕鬆,畢竟蔣奇也不是白給的? 在平原津很可能會有一場殘酷的血戰。

此時的局勢比他預計的要好上太多,甚至李易都忍不住生出了一個非常中二的念頭,自己莫非真的是被天道光環加身,是命中註定的真龍天子,不然? 這打的也太順了。

“末將不敢!”

“都是主公運籌帷幄? 方有今日之勝!”

“主公,萬歲!”

……

見李易對自己這些人行禮,眾將自然不敢接受,下面的士兵或許不清楚,他們這些高層將領卻是明白,這一次的勝利,幾乎已經將李易推到了最高的那個位置上,就差最後的落座了。

大概也是因為想到了這點,最後乾脆有人喊了一聲萬歲。

這一嗓子有些突兀,眾人不禁一靜,李易也尋聲看去,喊萬歲的不是旁人,正是立下首功的魏延。

李易抿抿嘴,旋即哈哈大笑著上前,將魏延扶了起來,笑道:“今日文長立此大功,我有兩句話贈與文長,也贈與諸位!”

“屬下聆聽主公教誨!”

魏延現在心態有點爆炸,這次的勝利讓他的聲望到達了過往想都不敢想的一個程度,比徐晃跟張遼也不差了。

那兩人雖然追隨李易日久,功勞也不少,卻沒有如他這般的奇功,百年之後,雖然大家都歸於塵土,可他魏延卻可能因為這一戰被後人久久傳頌。

但魏延是聰明人,雖然心裡已經有些飄了,可面對李易依舊是恭恭敬敬,沒有絲毫立了功勞就要翹尾巴的意思。

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誰給的,忠於李易才是最重要的立身根本,不然麴義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其餘人也是躬身做聆聽狀,好奇李易會和魏延這個大功臣說什麼。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青州挫折,曾讓文長一時失意,然後為了今日之謀,更是自毀名聲,這半年裡,那些將士們看你不喜,對你謾罵詆譭,我都是知道的,現在我案頭壓著的,彈劾文長的文書足足有七十多道,唉,文長這半年多過的不容易啊!”

李易自己也是忍不住唏噓,魏延確實是付出了許多,自汙名聲說來簡單,可事實上,大半年時間每天都被人們用厭惡的目光看著,而且還不能解釋,這種壓力和落差,一般人根本頂不住。

魏延原本內心是美滋滋的,可聽李易這麼一說,想起之前半年裡的事情,鼻子竟然隱隱有些發酸。

其他人也是若有所思,這次魏延立下大功,自然有人羨慕,認為魏延運氣好,被李易選中得到了立功的機會,換他們上他們也可以。

但是,現在被李易一提醒,他們方才想起魏延的不容易,甚至,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還暗地裡嘲笑過魏延,說他不爭氣,不上進,這般胡鬧下去必然不得善終之類的……

現在想想,那些曾經嘲笑過魏延的人,無不慚愧臉紅。

魏延揉了揉鼻子,忽的再度露出了笑容,因為有李易,他曾經有多少委屈,今日李易就給了他加倍的榮耀,這還有啥好感傷的?

深吸口氣,魏延抬起頭來,大聲道:“末將記住了,這兩句話,屬下回去就寫進家譜傳家,讓後輩子孫,世世代代都為主公效忠!”

李易都準備好繼續深情了,卻不想魏延忽然就是一個馬屁送了過來,讓李易又是無語,又是好笑。

不過,都是大老爺們,那些事情點明就好了,李易也不是非要婆婆媽媽,當即點道:“好,只要你不嫌棄字醜,我親自寫給你,不過現在嘛,走,找個地方,給我說一說袁譚那邊的情況,我軍大勝,佔據優勢,卻還未傷到袁紹根本,還不是大意的時候!”

“喏!”

見李易說正事,眾將也收起了臉上的嬉笑之色,取而代之的是鄭重。

很快,眾人簇擁著李易來到了一個臨時搭起來的棚子裡面,碼頭上的房屋基本都被魏延給去了頂,門板也拆了,破破爛爛的,讓李易去那裡,還不如搭個棚子方便。

李易也不矯情,與眾人一般,隨便找個東西墊著坐下,便開始聽張遼與魏延向他報告現在的具體情況。

首先,是兵力方面。

昨天晚上的時候,張遼那支主力十多萬人,已經陸續抵達高唐,正在不斷的往平原津運兵,截止目前,平原津已經有兵力接近三萬。

張遼認為,夜晚運兵太過不安全,昨晚就發生了船隻傾覆的事情,幸好救援及時,損傷不大。

之前是形勢緊急,不得已冒險,現在三人萬人登岸,對於攻略平原已經足夠,所以,張遼有意適當放緩運兵節奏,考慮到船隻回返乃是逆流,再加上各種輜重糧草,大概需要十天時間,才能將兵馬全部送到平原。

對此,李易應允了,順便也與眾人說了東阿那邊的情況,袁紹此時還在與他隔岸對峙,最快最快,也得今天晚上才能收到訊息,至於確認他本人的位置,還會更晚一些。

與此同時,徐晃和黃忠也會做足進攻的姿態,吸引袁紹兵力,有了這麼多的掣肘,袁紹就算及時得到訊息,也很難迅速做出有效的應對。

所以,眾人在平原的時間非常寬裕,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動。

然後,張遼繼續說了現在的兵力佈置,在他登岸之後,魏延已經擊敗了蔣奇,但礙於兵力有限,並不敢離開碼頭,於是,張遼便將兵馬調撥給了魏延,讓他繼續追擊,佔了蔣奇的大營。

現在大部分兵馬都駐紮在那裡,修整的同時,也防備袁譚派兵來搶奪平原津渡口,不過一夜過去,北邊倒是安靜的很,根據張遼推測,應該是變故太突然,魏延又把蔣奇打的太狠,袁譚被嚇到了,故而決定固守平原,將戰事的希望全都放在了袁紹的身上。

說這一點的時候,所有人臉上都帶著笑意,因為有李易拿出來的大殺器,真的進攻的話,平原一天都守不住,袁譚肯定是等不到袁紹了。

最後,魏延提了一個建議,昨天俘虜了蔣奇的部下兩千多人,魏延認為進攻平原的時候可以讓這些人先上,必能沉重的打擊河北士氣,然後再用上大殺器,讓那些俘虜們看到人力所不能觸及的差距,如此定然可以將那些俘虜震懾住,讓他們投降之後不敢有二心。

李易覺得魏延說的有道理,這一次出兵河北,抓的俘虜必然是以萬計數的,而袁家在冀州影響力很大,如果不給這些俘虜足夠大的震懾,將來萬一被人挑撥鼓動,多半還會鬧出亂子來。

於是,李易同意了魏延的提議,可就在他準備繼續與眾人說說接下來具體佈置的時候,忽然有斥候來報,說他們抓到了一個人,本以為是奸細,可那人卻自稱他的家主是李易的人,要求見軍中主將,有重要情報送上。

李易先是微微詫異,但很快就想起了自己在袁譚那邊的兩個臥底。

華彥和孔順整個一副小人相,李易不喜他們,這次前期佈局沒讓他們幫忙,現在優勢巨大,也不用他們插手,所以,李易倒是把這兩人給忘掉了。

不過,本著就算是塊爛泥也能糊牆的想法,李易並沒有故作高冷,吩咐讓那人進來與他當面說話。

很快,士兵帶了一個四十多歲,一副老農打扮模樣的漢子走了進來,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人的模樣遠比尋常的農夫要富態,明顯不是幹農活的。

那人進來之前就已經被告知,李易也在這裡,心裡砰砰亂跳,進來時頭都不敢往上抬,直到帶路的親衛攔住了他,這才噗通跪地,大聲叫道:“草民見過大將軍,祝大將軍旗開得勝,一舉平定河北,冀州百姓必然世代感激大將軍恩德!”

“咳咳——”

李易立時就被嗆了一下,在場將領們也是暗暗發笑,心說已經旗開得勝了好不好,這馬屁太慢了。

李易清了清嗓子,不想跟這人扯淡,直接問道:“你是誰的人,來此有何事稟報?”

那人當即答道:“小人是華彥華主簿府上的一名管事,華主簿聞聽大將軍率領王師北上,欣喜若狂,奈何不能親自於陣前為大將軍浴血奮戰,深感懊惱自責,故而,昨夜華主簿心中一動,生出一條妙計,以設伏為由,使得袁譚分兵,派出四千兵馬在城南十里設伏,領兵之人又是華主簿好友,孔順孔先生,只要大將軍有意攻取,孔先生必然會全力協助大將軍,讓大將軍輕易拿下這四千人。”

這人說罷,眾人表情不一,有人是高興,還有人懷疑這人身份,倒不是對方說的哪裡有問題,而是太過順利了,順利到讓人不敢置信。

蔣奇折了五千,稍後再敗四千,剩下的六千人還能有勇氣和李易抵抗?

莫說袁譚,即便是孫武復生,面對這種情況也只能徒呼奈何。

李易雖然也微感詫異,不過他還算是冷靜,因為平原在他眼裡從來都不是阻礙,華彥的表現算是錦上添花,僅此而已。

報訊那人解開衣服外袍,在內襯上摸了摸,猛的扯開,取出一塊寫著字的布帛,雙手捧著,說道:“此乃我華主簿書信,請大將軍查驗,另外,華主簿還說,袁譚身邊親衛死士眾多,他無法為大將軍擒拿,不過,待到大將軍兵臨城下,應當能夠開啟一扇城門,迎大將軍入城。”

步騭將那塊布帛取來,交到李易手中,只見其中一半是華彥的手書,先表忠心,然後說他打算怎麼把袁譚給賣掉,與報訊之人描述的並無差別。

另外一半,則是一塊地形圖,雖然粗糙,但藉助標記很容易辨認,正是孔順帶兵埋伏的地方,可見為了能把袁譚賣個好價錢,華彥也是花了心思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將華彥的書信遞給張遼,李易很是有些感慨,知道的是華彥他們卑鄙無恥,賣主求榮,不知道的還以為袁譚殺他們老爹,搶他們老婆了,不然哪來的這麼大仇怨,竟然一點活路都不給袁譚留下。

果然,叛徒總是比敵人更加可怕。

等幾個主要將領傳閱之後,李易緩緩起身,微笑道:“黃河天險,何其雄壯,然而,我軍過黃河如履平地,破敵萬千如碾草芥,今日,我欲取平原,又有人獻計獻城,諸位,你們說,這是為什麼?”

這問題突兀,但眾人中不乏反應快的,直接俯身一拜,大聲道:“此乃天意,天意在於主公,主公乃是天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