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通天圖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章 有亭悔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章 有亭悔仙

“青草湖?”

蘇邁一聽,卻是毫無印象,過往見過許多大湖大澤,卻未曾聽過這一名字,而且這青草二字如此隨意,頗有些鄉土之氣,想來,亦不是甚有名之處。

“小公子,你們二位自何處來,怎地會流落到這青草湖中?”老人見蘇邁頗有疑惑,忙又問道。

“我們……”蘇邁說了兩字,卻一時不知該如何做答,這老人不過一俗世漁民,修仙界之事,他自然不清楚,而且蘇邁亦不想透露二人修士的身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故而頓了頓,便又道:“我們自神州乾元城而來,在星羅海中遭遇風暴落水,不知怎地,便到了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神州,乾元城,星羅海……!”老者一聽,卻是一臉茫然。

看情形,似乎對蘇邁所言之事,一無所知。

“老丈,莫非此地不在神州境內?”蘇邁見狀,驚道。

“這個,小老兒便不清楚了!”老人目光有些迷茫,沉思了片刻,複道:“這墟裡村啊,在青草湖畔只怕有幾千年了吧,從不和外界往來,你說的神州什麼,卻是未曾聽過。”

“未曾聽過……?”蘇邁默然念了句,看來這墟裡小村,確有幾分神秘,能與星羅海相通之地,只怕非尋常所在,而且聽這老人口音,和神州通用之語頗為相似,想來,此地應是流落世外已久。

“老丈,這青草湖畔,可有別的去處?”蘇邁想了想,復又道。

若有別處可去,便有離去的可能,這漁民畢竟所知有限,若有城鎮之類所在,便知到底身在何處。

不料,老人聞言,卻擺了擺手。

“這青草湖啊,茫茫無邊,在湖中行船個把時辰,便是一片大霧,什麼也看不清,村裡一直有傳聞,那霧中有兇獸,會吃人,所以我們都不會到那地方去,至於這附近嘛,便只有我們這一村子。”

“莫非,這村子是在島上麼?”蘇邁奇道,若和陸地相連,不透過這青草湖,亦可和外界相通,只有孤島,才會如此封閉。

“算是的啊!”老人略點了點頭。

蘇邁聽完,細思了片刻。

對這老人所言的湖中大霧,他倒也不甚擔心,便是真有兇獸吃人,憑他和陸雲奚二人,亦足以應付,而且,以他推測,這村民之言,多以訛似訛,這湖中大霧茫茫,不諳修為之人,很容易迷失,故而過往應有村人命喪其中,漁民不明真相,便以為有兇獸吃人,想來,亦很是尋常。

“敢問老丈,如何稱呼?”片刻,想到自己一時急著瞭解此中之事,卻忘了問這老人名諱,倒是頗為失禮,忙又躬身問道。

“小老兒原本姓魯,名直,如今這年齡大了,村裡人都呼我老魯頭!”老人笑了笑,久經風霜的臉上,如刀刻一般,不過在蘇邁看來,卻頗為親切。

他自幼流落紅塵,雖偶然間進入仙門之中,但骨子裡,卻依然貪戀紅塵,對俗世之人,反而更加親近。

“小子蘇邁,見過魯爺爺!”蘇邁拱拱手,施了一禮。

“小公子不必客氣,我們

這啊,難得有外人來,你若不嫌棄,便當自家一樣!”老魯頭見狀,忙托起蘇邁,隨口說道。

“對了,魯爺爺,我那朋友為何至今未醒?”蘇邁想起陸雲奚來,忙轉身朝那廂房望了望,復又問道。

“我當初見到你們時,便是這個模樣,有條紫色的帶子,將你們捆在一處,當時啊,你手裡還抱著個骨架子,可把小老兒嚇了一跳!”老人回憶片刻,復又道:“你二人都已經昏迷,怎麼也叫不醒,沒辦法,只好將你們帶回來,那時候你身上的衣服全是血跡,都爛了,我便將我孫子衣裳給你換了換,那個女娃子,便是挺乾淨,只是不知怎地,卻一直不醒!”

蘇邁聞言,略一思索,暗想這情形,只怕和陸雲奚在那湖中靈力消耗過度有關。

她本神魂受損,按說得擇地靜修才行,但落入那水月鏡天之後,多次強運修為,甚至於在那靈眼之側,被秦太虛傷得不輕,後又帶著他逃命,被洪流衝擊之下,只怕體內已是靈力耗盡,卻不知,醒來之後,會是甚樣。

…………

就這樣,蘇邁在這老魯頭的院子裡住了下來,邊等著陸雲奚醒來,邊打聽著離島之策。

三日後,老魯頭那出湖遠獵的孫子便回來了。

這孩子長得五大三粗,面色黝黑,雙眼卻是黑白分明,看去很是精神,看模樣,約摸十五六歲的樣子,但那個頭,卻似乎比蘇邁還高出少許。

許是從小在村裡長大,所見之人極為有限,見家裡突然來了個外人,而且還和自己年歲相仿,性情憨直的小漁民自然很是開心,沒多久便和蘇邁熟絡起來。

據他自己所言,他名為三獲,乃是他爺爺所取,說是出生當日,老魯頭出湖打漁,運氣不太,只捕得三條,便隨口給他取名為三獲。

不過他嫌這名字不吉利,說是頂著這名號,每次出湖都打不到多少,便自己悄悄地找了村裡一先生,改了個名字,叫魯圭,不過,許是這名太過文氣,村民們還是習慣叫他三獲。

“蘇大哥,你說的這神州是什麼模樣,你快給我說說!”

二人坐在牆角的一石桌旁,魯三獲聽得蘇邁說來自神州界上的乾元城,一臉的嚮往,眼裡神采飛揚,看得出,對外面的世界,滿是好奇。

對於這個自幼便生活在墟裡的少年,蘇邁一時不知該怎麼給他介紹,想了半天,便給他講了講乾元城的趣事,那雄渾及天的城池,星羅棋佈的三十六司,世家大族佔據的仙山勝蹟,甚至還有那可以充當坐騎的靈獸,不過,對於修仙界之事,卻未提及。

魯三獲聽得如痴如醉,忘乎所以,恍惚間,那少年的心,已飛到了那仙都大城之中。

之後的數日,魯三獲日出離家,向晚便回,到那小院之中,便和蘇邁廝混到一塊,蘇邁左右無事可做,便陪著他喝酒閒聊,打發時日。

本來,魯三獲很熱情地邀蘇邁和他一道出湖打魚,順便見識下這青草湖的美麗風光,不過因陸雲奚一直未醒,蘇邁不敢離開,便婉言謝絕。

這一日,老魯頭和三獲因和村民早有約定,要出湖遠

捕,次日方可回來,故而小院之中,便只剩得蘇邁一人。

此刻已然入冬,雖說這孤懸世外的墟裡漁村並不像尋常俗世那般萬物蕭條,但湖風吹過,依然有幾分肅殺之氣。

蘇邁照例去往陸雲奚所在之處看望了一番,女子雖然猶自沉睡不醒,但面色較之蘇邁初見之時,倒是紅暈了不少,看起來,情況已有所好轉,只是,何日能醒來,卻是未知之數。

蘇邁將那被褥輕輕蓋上,隨後關上門窗,便獨自出了院門,臨行前,在那正門的牆上,取下了一個葫蘆。

這段時間以來,他偶爾也會隨魯三獲到村裡轉轉,村民們雖對蘇邁來歷頗有好奇,但三獲一口篤定,介紹說是他的遠房親戚,淳樸的山民便也不再多問,雖然每個人心裡都清楚,這諾大的青草湖中,便只有一個墟裡村,多少年都未曾來過一外人,這老魯家,又何來的親戚。

故而,當蘇邁一人,獨自行於村中小道時,有村民遇見,亦只是點頭示意或微笑問好,一路行去,倒也頗為自在。

很快,蘇邁便到了上次所到的高臺石亭之處。

自老魯頭口中得知,這石亭原也有名字,喚作悔仙亭,原本在亭子的一側,豎著一塊石碑,便書著悔仙亭三字,不過由於年深日久,風吹雨蝕,石碑亦不知何時倒了,之後,便埋沒於亂草之中。

這村子與世隔絕,村民過著捕魚織布,春耕夏種的生活,自得其樂,也懶得去管這石碑之事,這悔仙亭嘛,久而久之,也無甚人關注。

蘇邁因先前來時,頗有幾分奇怪的熟悉之感,有心多瞭解了些,此刻閒來無事,便提著一酒葫蘆,獨自登臺。

悔仙亭畔,湖風習習,亂草蓬生,蘇邁好奇之下,扒開那一叢猶自翠綠的雜草,仔細尋了尋,還真在那草莖之下,找到了一塊石碑。

那不過是塊尋常山石,說是石碑,只是因其看去頗為方正,其上隱約刻有文字。

蘇邁小心翼翼的除去周邊亂草以及那石碑之上厚厚的苔蘚,運勁將其扶了起來,就著光,仔細地辯認了半晌。

那石碑之上,確寫著悔仙亭三字,只是那書體卻頗為古老,在神州界上,多已不用,故而極少見到,蘇邁亦因過往在天隨子教他識字時,偶有提及,才勉強識得。

“悔仙亭?”

蘇邁望著那石碑,默唸著這名字,一時頗有些迷惑。

這世上以仙為名者,比比皆是,如醉仙亭、萬仙樓、留仙台等等,其意多是傾慕神仙風采,亦仿效之,但這“悔仙”二字,卻是從未見過。

畢竟,這人間世上,皆是凡人,便是修到至境,只要未進入那黃龍仙境之中,受仙渺之氣洗體,便脫不得凡胎,對於仙者,自只有仰慕之份,一旦有些許機會,誰都渴望昇天成仙,故而這“悔”之一字,卻無從談起。

連黃龍仙境皆未進過之人,談何有悔?

這墟裡村中,皆是俗世中人,從未有修士來過,更遑論修仙,那這村中先賢立此“悔仙亭”又是何意?

難不成,這亭子不是村民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