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4章 改編經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4章 改編經典

賺是肯定賺的。

《黑色》專輯就算交由華納或者環球來發行,二十世紀在版權上有一些損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樂隊增發的專輯,絕對能數倍彌補回來這部分收益。

不過只要是商人,肯定想要更多。

能賺一百塊的生意,只賺了九十塊,對商人來說,就是虧損了十塊錢。

“只是一張專輯嗎?八月的演出結束之後,到年底還有四個月的時間,能不能再多出一些新歌?”

加西亞-賴斯特頓斟酌了片刻,猶豫著說道:“比如,兩張專輯?”

這位二十世紀娛樂的高管壓根沒考慮寫歌、練歌所需要的時間,只計算了錄製的過程。

不過對羅傑來說,寫歌也要不了什麼時間就是了。

反正都是抄……

雖然如此,但羅傑也不可能輕易就鬆口,這會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

“你以為搖滾音樂是超市裡的花生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嗎?”

羅傑沒好氣地說道:“樂隊現在沒拿出來的歌,勉強也就夠湊一張專輯的。”

“現在才六月初,還有半年的時間,可以慢慢寫嘛。”

加西亞-賴斯特頓勸說道:“半年的時間,以羅傑你的能力而言,足夠拿出一張專輯的歌了吧?”

“我只能儘量嘗試,不保證一定能做到。”

出乎意料的是,羅傑表露出了答應下來的意思。

雖然僅僅只是這麼一個傾向。

不過很快,羅傑的下一句話,就讓加西亞-賴斯特頓臉上的笑容僵硬了起來:“增發的兩張專輯,算進唱片合約規定的歌曲數量裡,版權、分成,全部按照唱片合約來,提前一年解約。”

不過加西亞-賴斯特頓畢竟是一位出色的商人。

簡單地談了幾句,確認羅傑的要求沒有任何商談的餘地之後,立刻開口道:“你們的要求我無權做主,我會上報董事會,由公司的稽核小組接手談判。”

…………

這起談判註定短時間內得不到結果。

在公司高層接管談判之前,羅傑再一次回到了錄音室裡。

在羅傑錄製人聲的那段時間裡,貝斯部分的錄音,格雷西僅僅只完成了兩首。

這個速度也讓羅傑確定,格雷西不堪大用。

不過,樂隊需要的,原本就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天才貝斯手,那會對羅傑自己的位置造成衝擊。

一個樂隊可以有兩名頂級的吉他手,但貝斯和鼓,卻只需要一個。

一個現場演出的“替補”,不需要技術多麼出眾。

現場演出的時候能按穩f和絃,老老實實地蹦蹦蹦蹦,平時能幹點雜活,也就夠了。

真正有難度的活,都得羅傑自己來幹。

“你去錄《dog.song》,其它的歌交給我。”

羅傑拍了拍格雷西的肩膀,說道:“不要有壓力,慢慢來,完不成也沒關係,我們的時間很充裕。”

想了想,羅傑又說道:“你平時有空的時候,多練練樂隊的歌。錄歌的時候也就算了,現場演出這樣的水準可不行。”

在搖滾樂隊的圈子裡有一個說法,天賦再怎麼差的人,只要能滿足職業樂手的最低門檻,一首歌練上一千遍,應付演出和錄音也絕對足夠了。

當然,對於這種靠苦練才能勉強達標的樂手,就不要指望能有什麼驚豔的臨場發揮了。

而後者才是搖滾樂隊現場演出最大的魅力所在。

像羅傑和安妮這樣的樂手,各種分解和絃信手拈來,在現場演出的很多時候,都不會完全按照曲譜去彈,卻可以取得比原譜更好的效果。

就算以穩為主的理查森,也時常會有驚豔的敲擊節奏出現。

而格雷西這樣的貝斯手,卻只能老老實實按照曲譜,去彈蹦蹦蹦蹦的和聲。

“我一直都有保持練習,除了工作之外,每天最少會練習三個小時以上。”

格雷西知道自己的短板,這是天賦的問題,後天很難改變,只能靠勤奮去彌補一些。

但也僅僅只是一部分。

對於大部分業餘的樂手來說,限制能力天花板的是練習的時間。

但對於職業樂手來說,勤奮,誰都不缺。

如果連基本的職業素養都不具備,也不可能走到這條路上來。

就連已經勉強算得上“功成名就”的羅傑,依然可以保證每天都有練習,只是時間多少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上限,就完全取決於天賦。

…………

由於眾人進度不一,在討論過後,樂隊決定將兩首需要“集體演奏、分軌錄製”的主打歌提前。

其它的歌都是各錄各的,互不影響。

但這兩首歌卻必須所有人集合在一起來錄。

“所有人”是指羅傑、安妮、理查森三人。

這樣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

儘管百分之九十九的歌迷壓根聽不出來區別在哪,但能聽出來的百分之一,卻是影響這兩首歌口碑的關鍵。

錄製之前,樂隊先是半認真半娛樂地排練了幾遍。

在一起合作了一年多,排練已經不需要像一開始那麼一板一眼,按部就班地來。

“玩著練”的方式,反而更能提高效率。

當然,所謂的“玩”,也是在樂器上玩,而不是其它什麼奇怪的東西。

比如說當安妮有了什麼想法,臨時改變旋律的時候,羅傑和胖子就會主動去配合安妮。

雖然大部分時間裡,鼓才是一支樂隊的節奏核心,但這一點並非不可變化的。

當一支樂隊的所有樂手個人能力都足夠出色,並且配合默契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核心,不會讓聽的人感受到任何不協調。

一段短暫的吉他solo之後,羅傑叫停了這次演奏。

正在排練的歌是那首經典的《歡迎來到叢林》,在第一段吉他solo裡,安妮做出了一個小調整。

加入了三個短促的降階音符,使得這段以升階為主的solo變得截然不同起來。

大部分金屬搖滾對於吉他的旋律都很重視,大段的吉他solo,也是金屬搖滾,尤其是重金屬中常見的特色。

《黑色》專輯中幾乎每一首歌都有較為出彩的吉他旋律,不過要說最為出彩的,依然還是《歡迎來到叢林》。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

雖然這首歌的吉他solo不長,但卻非常的出色。

難度也屬於偏高的一類。

尤其是第二段solo。

相比之下,第一段solo不但更短,而且也沒那麼的出彩。

不過在安妮加入了三個短促的降階音符之後,情況立刻就變得不同。

“安妮,剛才的solo,你再彈一遍。”

只聽一遍當然不可能記得住,羅傑立刻要求安妮再彈一遍,同時開啟了錄音。

這段solo只有7個小節,安妮的改動出現在最後三個小節中,六升三降,像是過山車一樣,牢牢抓著聽眾的心臟。

“瑞克,你覺得怎麼樣?”

羅傑看向胖子。

“好像比之前的版本更好一些,和第二段solo也能呼應起來。”

胖子想了一會,說道:“不過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有一種不太明顯的彆扭感。”

理查森在樂隊裡,屬於那個“喜歡挑刺”的角色。

這不是什麼壞事,畢竟只是就事論事,而不是人身攻擊。

一支樂隊也確實需要有這麼一個角色,幫助大家找到問題所在。

理查森按下錄音裝置的播放按鈕,又聽了幾遍,開口道:“升降變化太快了。安妮,這一段你用多少速彈的?120+?”

沒有計數器,只靠聽覺,很難準確地判斷到個位數,會有一定的誤差。

與之相反的是,在彈奏的時候,反而能把握得很準。

作為一個樂手而言,手上的感覺永遠比耳朵更精確,尤其是已經練熟的譜子。

“124。”

安妮看向胖子,問道:“怎麼了?”

“試試122。”

羅傑明白理查森的意思,開口道:“降低2個bmp,或許效果會好一些。”

微調之後和安妮平時的習慣不太一樣,開著計數器嘗試了兩三遍,才找準節奏,完整地彈完了這段solo。

錄下來這段solo以後,胖子反覆聽了幾遍,點點頭,說道:“這樣就好多了。”

“吉他調速,鼓和貝斯也要跟著調整。”

羅傑的手指在琴絃上點了幾下,考慮了片刻,說道:“我們先來一遍試試效果。”

一件樂器的演奏做出改動,會導致一個連鎖反應,整首歌推翻重來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為了讓這首本來就十分出色的重金屬搖滾更加完美,羅傑不介意在這項工作上花費更多的時間。

折騰了一整個下午,樂隊最終採納了安妮修改之後的吉他solo,並對整首歌的曲譜做出了相應的微調。

類似的工作在過去經常出現,三人都有過偶爾冒出一個想法,然後試著去實現它。

不過大部分時候,做的都是無用功,最終被確定下來的改動寥寥無幾。

而出現在《歡迎來到叢林》這一級別的經典中的,這還是第一次。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或許有很多原因,但其中必然有一項,是因為這首歌已經足夠完美,改動的空間非常得小。

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改進,對任何一名有追求的樂手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哪怕只是一個小改動。

“瑪姬,做一下備註。”

確定下《歡迎來到叢林》的新曲譜之後,羅傑叫來瑪格麗特,吩咐道:“跟迭戈說一聲,讓他在後期處理的時候注意一下人聲和伴奏的協調。”

曲譜的速度做出了調整,人聲肯定是要改動的。

好在調整的只是吉他solo的部分,這一部分的人聲是空白,只需要拉長人聲錄音的間隔即可,不用重新再錄一遍。

至於另一首主打歌《搖滾或是爆發》,沒有人再弄出什麼么蛾子,老老實實地按照原版的曲譜排練完。

當天收工的時候,安妮突然開口道:“羅傑,我覺得這首歌可以跟《dog.song》合併成一首。雖然歌詞差別很大,但是樂器演奏上完全可以串聯起來。”

“合併?串聯?”

安妮的話,讓羅傑腦中閃過一個念頭。

但再細想時,卻怎麼也捕捉不到那一絲靈感。

“是啊,串聯。”

安妮一臉古怪地看向羅傑,問道:“兩首歌的樂曲結構相似度很高,串聯起來有什麼問題嗎?”

所謂的結構相似,和抄襲或者說借鑑扯不上任何關係。

不說僅僅只是相似,而不是一樣這樣的差別。

就算是一模一樣的結構,在音樂中也是很常見的。

比如說幾乎被用爛了的c大調平行段落。

只要在細節上有明顯的不同,就確定是兩首沒有任何關係的曲子,而不能說是借鑑或者是抄襲。

不過羅傑關注的重點卻不在這裡,而是在“串聯”兩個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