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6章 替換合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6章 替換合約

六月的第三個週末到來之前,樂隊終於和二十世紀娛樂達成了正式協議。

除了《黑色》專輯的發行方確定為環球唱片,並且在2001年頒獎季的公關投入上做出了強制的規定之外,樂隊和二十世紀娛樂重新簽訂了一份新的合同。

這份合同將會取代舊的唱片合約,和任何一份商業協議一樣,繁瑣複雜的條款多達數百條,但真正有價值的核心條款卻相對簡單。

除了已經完成的兩年合約以外,剩餘三年的合約,將不再按照時間來計算。

而是改成了按照【正式發行的新歌數量】加上【由二十世紀娛樂安排的演出活動次數】,作為合約履行的標準。

不過每年仍然有最低的數量限制,除此之外,樂隊為了簽下這紙協議,額外付出了五首歌和三場演出的代價。

也就是說,樂隊現在還需要再發行65首歌,參與18場演出,才算完成唱片合約的要求。

其中可以保留完整版權的數字,依然是六首,在演出方面,已經確定下來的,2000年佩內洛普搖滾音樂節也不被計算在內,所以實際上需要參加的演出是19次。

最後,二十世紀娛樂能夠從【樂隊完整保留版權的作品的版權授權收入】中獲得分成的時間,依然和原有的合約一樣,截止到2004年1月1日。

這一條反而是樂隊最不在意的。

…………

簽完協議之後,羅傑三人湊到一起討論新專輯的規劃。

由於最後的協議和原本的設想有所差別,羅傑已經拿出來的那些歌,未必全部都合適。

“今年有《黑色》,新專輯的方向最好是純粹的商業化。”

羅傑說著自己的看法:“65首歌,下半年可以完成20到30首,湊兩張專輯出來,一張朋克,一張金屬。”

羅傑在“湊”這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反正已經和公司攤牌了,雖然沒有撕破臉,但雙方都知道彼此的想法。

這種時候,也不需要過多的顧忌臉面之類的問題,一切以樂隊自身的利益為先。

通常而言,一支樂隊剛剛成立,打響名氣的前幾年,都處於一個高產期。

依照北美搖滾樂壇的標準,一年二十首歌算及格,四十首歌能達到平均水準。

一年上百首歌的快槍手雖然罕見,但也能找出幾個來。

不過這樣一個高產的時期通常也持續不了多久,短則一兩年,最長也不過四五年。

像披頭士樂隊那樣保持了近十年的,整個搖滾樂壇也找不出幾個來。

他們一共發行了十三張專輯,二十多張ep和單曲,原創歌曲數量超過三百首,翻唱近百首。

而達成這個數字,僅僅只用了八年(1963-1970)。

在高產期過去之後,通常來說,樂隊就會轉入創作低谷。

其實這並不是因為“寫不出來”之類的理由,僅僅只是沒有必要。

歌曲數量足夠多了以後,質量不夠出色的歌就沒有必要拿出來了,除非是真的寫不出來。

這個時期,樂隊會開始追求專輯的質量,用一年或者兩年的時間,來打磨一張足夠出色的精品專輯,不在其它的“充數作品”上浪費時間。

這還是速度快的。

如果換成速度慢一點的,花三五年時間在一張專輯上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ac/dc樂隊晚年的代表作《搖滾或爆發()》專輯,就用了四年多的時間。

“用低質量的專輯湊數?”

理查森想了想,問道:“歌迷會不會有意見?”

“意見肯定會有,不過我們也不會拿那種垃圾出來。”

羅傑想了一會,找到一個合適的參照標準,說道:“大概和《你好,冰冷世界》的水準類似,不會太好,也差不到哪去,大部分歌迷應該是能夠接受的。”

比《青春》略微差一點,但是差距不明顯。

跟《黑色》、《希望》這樣的精品專輯肯定沒法比,但是也不至於讓歌迷有“被騙了”的感覺。

“這樣的話,我沒意見。”

理查森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白金級別的專輯,公司應該也沒意見。”

至於安妮,抱著一個掌上遊戲機玩個不停,從頭到尾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羅傑甚至懷疑這個女孩有沒有在聽自己和胖子的討論。

“我之前轉到樂隊的那些歌,留到明年。”

羅傑想了想,說道:“這周之內,我會把新專輯的版權註冊好,轉到樂隊名下。等音樂節結束之後再練也來得及。”

“音樂節上不出新歌?”

理查森詫異地問了一句。

按照大多數搖滾樂隊的傳統,除了告別演出之外,一般規模較大的演出,無論是音樂節,還是大型巡演,都是要出新歌的。

最少也要有一首,以培養粉絲對未來新專輯的期待感。

“新歌的話……”

羅傑想了想,說道:“練練《失去信仰》吧,這一首就夠了。”

這是原計劃中的新專輯主打歌之一,不過按照新的規劃,這張專輯要向後推遲到明年才會發行。

“你們談完了?”

安妮手中的遊戲機正好耗盡了電量,垂頭喪氣地抬起頭,看了看羅傑和胖子,開口道:“是不是可以下班了?”

“瑞克,你告訴她發生了什麼。”

羅傑懶得搭理安妮,擺擺手,離開了會議室。

返回家裡,羅傑抱著一疊資料走進書房。

等了一個多月的調查報告終於出爐,除了詳盡的資料之外,還附上了專業人士做出的詳細評估。

為了這份報告,羅傑得到了一張價值數十萬美元的賬單。

報告的內容主要圍繞幾個關鍵因素。

實體唱片的北美及海外發行渠道、現下北美唱片公司的經營現狀、樂壇市場的輻射產業、以及最為重要的歌曲版權開發部分。

至於數字唱片,在羅傑的要求下,報告中並沒有太多這方面的內容。

畢竟有著前世的經驗,羅傑對數字唱片的發展有很大程度的瞭解,這是一個以流媒體平臺為核心的全新產業鏈,它的根本屬於矽谷,而不是樂壇。

流媒體是唱片業的合作者,而不是競爭者。

報告中的資料非常的詳盡,再加上專業人士給出的分析、評估,雖然羅傑對這方面不是非常的熟悉,但也能看懂這份報告。

結合著報告中的資料和評估,以及樂隊的實際情況,羅傑不斷地在一張白紙上寫寫畫畫。

最後整理出一個初步的稿件,在末尾,用只有羅傑自己才看得懂的鬼畫符寫著一句話:計劃可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了看錶,已經是深夜了。

【金屬猴子】樂隊在歐洲度假,羅傑在網上查了一下時差,那邊應該是早晨。

猶豫了一下,掏出手機,給加里-貝爾發了個簡訊。

過了片刻,羅傑的手機就響了起來。

“嗨,加里。”

羅傑打了個招呼,問道:“你那邊現在方便談事情嗎?工作上的正事。”

“等我一分鐘。”

電話那頭的聲音很雜亂,聽不出來正在發生什麼。

過了一會,加里似乎找到了一個安靜的地方,問道:“有什麼事?”

“我記得你之前說有打算自己開唱片公司?”

羅傑快速把樂隊新合同的事說了一遍,然後開口道:“我們明年年底之前就會成為自由身,有沒有興趣在生意上合作一次?”

“明年年底?”

加里又和羅傑確認了一遍,然後陷入到漫長的沉默。

羅傑幾乎忍不住要再開口問的時候,加里的聲音再次傳來:“合作不是不可以,不過,出資和持股比例這些問題……”

“我明白,交情歸交情,生意是生意,這些等我們有空聚在一起的時候再談,儘量找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出來。”

羅傑想了想,繼續說道:“你知道埃文他們的合約什麼時候到期嗎?我覺得可以考慮把他們也拉進來。”

至於【本森的煙火】樂隊,羅傑沒有提。

他們的情況很複雜,現在不適合參與到這些事裡來。

“晚點我給埃文打電話。”

加里停頓了一會,繼續說道:“我也得跟喬伊斯他們談談,大家都不反對的話,我們找個時間見一面。”

“好的,那就這樣。”

羅傑又跟加里聊了幾句,掛掉電話。

這通電話僅僅只是確定了一個初步的意向,連唱片公司的計劃都還沒有完善。

羅傑打算繼續完成它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一個問題。

樂隊忘記了向二十世紀娛樂和華納唱片“討債”。

《we.》的單曲和《怪胎》由於發行已久,觸發了發行合約中“一年分賬一次”的條款,到年底才會分錢,而且數字也不會太高。

畢竟,這兩張唱片的銷售高峰期早就過去了。

不過《希望》和《a&b》,已經過了今年第二次分賬的時間了。

原本瑪格麗特應該要提醒這件事的,但這位助理最近正在負責其他的工作,沒有在紐約。

樂隊不去討賬,唱片公司就不主動分錢。

這確實很符合這幫吸血鬼的尿性。

羅傑在備忘錄上記下了這件事,讓瑪格麗特去催促就夠了,如果對方還要拖延,才會需要樂隊親自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