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7章 《美國偶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7章 《美國偶像》

成立一家規模較大的唱片公司,投入是很驚人的。

哪怕三支樂隊分攤,每個樂隊要出的錢也是一筆鉅款。

羅傑三人要出四千萬美元,樂隊賬戶上的錢當然不夠。

貸款,就是羅傑的解決方案。

在超前消費意識驚人的北美,哪怕是對社會底層來說,貸款也並不是什麼陌生的東西。

雖然在三支樂隊談好一切細節,確定下合同之前,這筆錢並不需要立刻拿出來,不過羅傑也提前做好了準備。

並非是直接申請貸款,而是讓會計師先和富國銀行進行聯絡,以確認貸款的可行性、手續等等。

涉及千萬美元的資金,哪怕是以效率著稱的商業銀行,也要進行必要的稽核。

雖然僅僅只是一個意向性的諮詢,富國銀行也拿出了最認真的態度來應對。

根據羅傑提出的,金額一千五百萬至兩千五百萬美元、期限三年至五年的貸款要求。

富國銀行經過稽核,認為搖滾樂隊的不確定因素太大,比如說搖滾明星經常突然暴斃,導致樂隊解散等等。

僅僅以“未來收入”作為抵押,不足以獲得這筆額度的貸款,最多只能給出八百萬美元的數額。

這筆數字,大概也就是樂隊一到兩張專輯的銷售分成。

而且還附帶著苛刻的條約,從還款方式到利率,都要比普通的商業貸款嚴苛許多。

尤其是在利率上,達到了北美法律允許的最高數字:百分之二十。

(ps:沒查到準確資料,只查到北美銀行的商業貸款利率是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二十之間,就按這個設定來,如有bug請忽略。)

如果想要拿到一千五百萬美元以上的額度,必須增加抵押物的價值。

而在樂隊能拿出來的東西裡,顯然只剩下了歌曲的版權。

富國銀行表示,如果樂隊以歌曲版權作為抵押,倒是可以享受最大的優惠,比如說利息就低至百分之八,貸款期限也可以長達五年。

將歌曲版權抵押出去,是沒有任何選擇情況下的無奈之舉,羅傑並不想這麼做。

在向會計師確認了樂隊賬戶上的數字之後,羅傑和兩名隊友討論了幾次,重新修改了貸款的計劃。

樂隊賬戶上的錢,扣去各種等待支付的分成和稅款,實際能夠動用的數字大約是差一點兩千萬美元。

不過投資唱片公司的錢又不一定要馬上拿出來,甚至投資能否成行還是未知之數。

在這種情況下,也沒必要著急。

聽取了會計師的意見之後,羅傑讓會計師根據自己提供的資料,做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遞交到富國銀行。

在這套方案中,樂隊將根據唱片公司投資計劃的談判結果,以及需要的資金數額。

在【以樂隊收入抵押貸款八百萬美元】和【以歌曲版權抵押貸款兩千萬美元】之間選擇一種。

富國銀行要做的,僅僅只是預先做好審批流程,以便在樂隊需要的時候,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樂隊拿到錢。

幾百萬到幾千萬美元的資金,以全北美第一大銀行的實力,壓根不需要預先準備。

提前做的僅僅只是審批流程,僅此而已。

而如果談判破裂,投資不會進行,樂隊只需要付出一筆數額不算太大的手續費,就可以取消這筆貸款的計劃。

羅傑僅僅只是跟胖子和安妮提了一下這事,就交給了會計師去處理。

在度假期間,樂隊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吃喝玩樂。

一直到佩內洛普搖滾音樂節即將開始之前的兩週,羅傑才將幾支樂隊的成員召集在了一起,拿出《美國偶像》的專案策劃。

“這個時代的選秀節目,都是大公司內部簽約的新人角逐的舞臺,而數以億計的公眾卻參與不到節目中去。”

羅傑拿著策劃書,侃侃而談:“《美國偶像》要做的,就是改變這一點,從數千萬年齡在十六到二十四歲之間的年輕人裡,選出最出色的那一個。”

節目的主要規則,和前世的《美國偶像》幾乎如出一轍。

是一個持續數個月之久的超級真人秀。

唯一有所改動的細節,就是在羅傑出品的《美國偶像》中,允許以個人的方式和組建樂隊、組合兩種方式參與進節目中。

畢竟這間會議室裡的都是搖滾樂隊,要是弄個純粹流行歌手的選秀節目,那就有點詭異了。

另外一點則是在規則上,羅傑採取了《美國偶像》第一季的制度,比如說報名的年齡限制,就是十六到二十四周歲。

“所有進入決賽圈的選手都必須簽署一份合同,第一份唱片合約必須和我們的公司簽約。而冠軍,更是可以獲得一紙價值百萬美元的唱片合約。”

羅傑說著這個節目最大的好處:“這樣一來,我們的公司絕對不會缺乏挖掘新人的能力,至於捧紅新人,《美國偶像》本身就是最好的舞臺。”

羅傑前世就是這檔節目的忠實觀眾,至少在前幾季裡,每一季的冠軍都發行過銷量驚人的專輯。

尤其是被稱為“《美國偶像》歷史上最成功的選手”,第四季的冠軍凱莉-安德伍德,在羅傑重生之前的那段時間裡,已經攀上了一線的位置,並且站穩了腳跟。

雖然這也是《美國偶像》歷史中出的唯一一個一線巨星,但一線巨星本身就可遇不可求。

以北美樂壇的生態圈而言,一個一線巨星,足夠養活一家一線唱片公司十年以上的時間。

能夠在十幾年的時間裡,製造出兩位數的二線歌星,《美國偶像》的造星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至少足夠養活一家準一線唱片公司。

萬一出一個凱莉-安德伍德這樣的一線大牌,那簡直相當於中了大獎。

“這個節目的投資很大,而且需要足夠強力的合作方。”

埃文-泰勒沉吟片刻,開口道:“不過如果能夠做起來,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渠道。”

“而且做起來的話,節目本身的盈利就很可觀。”

加里-貝爾關注的重點,在羅傑聘請的專業人士做出的預期盈利數字上,開口道:“n的實力應該足夠了,那邊我負責搞定。”

在羅傑的前世,這檔節目播出當季,盈利數字就超過了一億美元,更是在2007年創下了收視率的記錄。

不過這個世界沒有英國《流行偶像》的鋪墊,第一季《美國偶像》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力還不好說。

羅傑聘請的調查公司給出的評估預算,是首季五千萬到一億美元之間的營收,具體要看合作方的實力如何。

abc、nbc這樣的巨頭,肯定比小電視臺的推廣能力強了無數倍。

“加里,埃文,我們沒必要著急。《美國偶像》這檔節目投入很大,尤其是第一季,起碼要幾千萬美元的投入,才能確保把它做成一個成功的品牌。”

羅傑隱約記得前世這檔節目到了後期的鉅額投入,高達每期300萬美元。

而一季足足有四十到五十期節目!

哪怕第一季並不需要將規模搞得這麼大,但再怎麼省,平均每期也不會低於一百萬美元。

這意味著一季高達五千萬美元以上的鉅額成本。

對於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而言,維持這樣的投入是很吃力的。

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我認為這應該是唱片公司站穩腳跟之後,準備擴張的階段要做的專案。”

“我認為這個計劃可行。”

埃文-泰勒看向加里-貝爾,開口道:“如果你們也沒意見的話,就可以讓我們的代理人見個面了。”

“我們也沒問題。”

加里-貝爾點點頭,看向羅傑,問道:“羅傑,這個策劃書你打算賣多少?”

“讓代理人去談吧。”

羅傑迴避了這個問題,開口道:“另外我們也該尋找合適的收購目標了。”

類似的選秀節目最早出現在英國,叫做《流行偶像》,後來fox電視臺花了七千萬美元購買了版權,並加以改動,才有了《美國偶像》這個橫掃北美收視率的超級真人秀。

但是《美國偶像》這檔節目確實很值錢,但策劃書卻並不值錢。

用商業領域裡最常說到的一句話來講:你在馬桶或者浴室裡想到的點子一文不值,值錢的是能將這個點子實現的人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說,在組建一家新的公司時,美元、技術、專利、版權、渠道,都可以折算成相應的股份。

但從來沒有說憑藉“一個點子”得到股份的先例。

雖然說羅傑在策劃書中已經標註得相當詳細,包括節目的核心賣點以及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都羅列了進去,但它和節目本身相比,仍然不值錢。

頂多也就幾百萬美元。

這還得是看在和羅傑的交情上,給出的友情價。

大的方向確定下來,剩下的細節就交給了代理人去談。

其它的事情都早已談妥,就剩下《美國偶像》的策劃書。

這檔由羅傑提出的選秀節目得到眾人的認可之後,就只剩下了一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

而這些問題,壓根不算是什麼問題。

可以說,三支樂隊合夥開唱片公司的事可以說是已經確認下來了,只需要等代理人談出個結果,這只是時間問題。

代表羅傑三人參與談判的是樂隊的助理瑪格麗特。

在完成談判,達成協議之後,三位代理人還要負責物色合適的收購目標。

收購一家合適的唱片公司,遠遠比從頭建立一家要划算得多。相比於多花出去的那點錢,時間更加值錢。

至於三支樂隊,都要參加佩內洛普搖滾音樂節,一起包了架飛機,前往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