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7 忘記看的《公告牌》(萬賞加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7 忘記看的《公告牌》(萬賞加更)

這個價格並不便宜,但考慮到《公告牌》的影響力,說是友情價,也確實沒有任何的問題。

《公告牌》的封面加上專訪,若是公開售賣,最少也能賣出七位數的高價。

“行,把你的銀行賬戶給我,兩天之內就會到賬。”

左右都是交易,克萊爾要錢還是要新聞,對羅傑來說區別都不大。

大不了,下次拿出計劃中這個新聞的時候,再找對方要其它的好處就是了。

聊了幾句,掛上電話,羅傑開著車離開了公司。

回家的路上,羅傑在一家書報亭門口停下,開啟車窗,問道:“有月初的《公告牌》嗎?不要最新的,要月初的,十月第一期。”

“抱歉,賣完了。”

書報亭的老闆回了一句,然後指向街道另一邊,說道:“如果你要過期的舊雜誌,最好去那邊的書店看看。”

“好的,謝謝你了。”

羅傑踩下油門,按照對方的指點,找到一家書店,買到了樂隊登上封面的那一期《公告牌》。

這份採訪登上雜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登刊之前也給經紀人進行過稽核,但羅傑自己還沒有看過。

返回家中之後,羅傑才捧起雜誌,認真地讀了起來。

封面是樂隊三人的照片,羅傑站在正中,安妮勾著羅傑的肩膀,胖子則站在另一側。

翻了一下目錄,樂隊的專訪就放在靠前的位置上。

標題是《快速崛起的搖滾巨星》。

……

在二十世紀末期,一支樂隊橫空出世,將“we.”的吶喊聲傳遍了北美的大街小巷。

在這個搖滾音樂逐漸萎靡的年代,darkness樂隊的出現,無疑是為搖滾樂壇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支樂隊成立的時間雖然還不到兩年,但已經超越了許多在樂壇廝混多年的前輩,留下了一個個令人矚目的成就。

樂隊的首發單曲《we.》是有史以來傳唱度最高的搖滾歌曲之一。

《怪胎》專輯的北美銷量僅僅一年多,就突破了一千萬張,達到了1360萬,全球銷量更是突破了兩千萬的大關。

《加州旅館》在公告牌單曲榜首的位置上稱霸了39周,幾乎打破搖滾類音樂的記錄42周。

截止到本文登刊,在公告牌的專輯榜上,darkness樂隊仍有四張專輯在榜,分別是第9位的《青春》、第14位的《黑色》、第97位的《怪胎》以及重新發行的ep《a》,排在第114位。

而在單曲榜上,僅僅只是前二十,就有四首歌來自darkness樂隊。

第1:《搖滾或爆發》

第6:《歡迎來到叢林》

第13:《加州旅館》

第20:《這真的重要嗎》

……

《怪胎》專輯全球兩千萬的銷量,是華納唱片喊出來的宣傳標語,實際銷量要遠遠低於這個數字。

不過這也是唱片業中的常態,反正準確的資料,除了唱片公司以外,外人根本無從統計。

甚至很多唱片公司也拿不到非常準確的資料,尤其是在某些小的市場。

根據羅傑得到的資料,《怪胎》的海外銷量大約在五百多萬張,不過銷售曲線異常平穩,加上北美的銷量,突破兩千萬只是時間問題。

由於宣傳跟不上的緣故,唱片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週期,往往要比北美長很多,幾年之後才會達到一個穩定的數字上。

《歡迎來到叢林》熱度下降得比羅傑想象中要更快,在第一的位置上只是呆了一個月出頭。

《搖滾或爆發》更短,僅僅只呆了兩週,在打榜的第三周就跌落到了第二。

不過根據羅傑得到的訊息,《搖滾或爆發》在這一週很有可能重新回到第一的位置上去。

但是即使回去,也呆不了多久。

除非拿大筆的錢去砸,才有可能保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

這顯然是不划算的。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興起,無論是公告牌,還是其它以銷量和電臺點播為依據的榜單,更替的速度都會加快,競爭也更加得激烈。

如果以後再加入流媒體的資料比重,幾乎不太可能有哪首歌能夠在第一的位置上呆上十週以上的時間。

這不是過去那個一張唱片能火上幾年,銷售曲線才會開始下滑的年代了。

甚至在未來,會出現專輯發售第一周,就佔據總銷量百分之三十,甚至更高比例的情況。

事實上,這種情況已經有所顯現。

《怪胎》專輯前六個月都維持了一個不錯的銷售資料,到第七個月才開始滑落。

而《青春》和《黑色》,在前兩個月裡比《怪胎》賣得更好,但僅僅只上市了兩個多月,銷售資料就開始出現了跌落的情況,而且跌落的幅度還比較明顯。

在上一週的最新資料中,《青春》僅僅只賣出了19萬張,《黑色》第一次在單週銷量中超過了《青春》,但是也有所下降,賣出了22萬張。

……

年輕、才華橫溢的貝斯手兼主唱羅傑-克里斯蒂安是樂隊的絕對核心。

在接受採訪時,這位年輕的搖滾明星不斷對記者強調,自己的第一身份是貝斯手,其次才是樂隊的主唱。

當記者問起原因時,羅傑-克里斯蒂安說道:“我認為在搖滾音樂中,樂器和人聲一樣重要,而我彈貝斯的水平比唱歌要好一些,所以我首先是一個貝斯手。”

羅傑-克里斯蒂安出道僅僅兩年,就已經被認為是新一代搖滾明星中最出色的那位。

在被問及成功的感受時,這位貧民窟出身的搖滾天才表示,自己就是美國夢的最真實寫照: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

看到這裡,羅傑下意識地嘀咕了一句:“我在採訪時候說過這話?”

即使以羅傑的厚臉皮,都感到這句話有些太過於虛偽了。

不過就和專訪中的其它問答一樣,是真是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公眾喜歡看。

所有人都知道美國夢是騙人的,但當“美國夢”的代表們一個接一個的出現時,每一次都會迎來公眾的追捧。

尤其是在娛樂圈裡,幾乎每一個出身稍微差一些的明星,都會被刻畫成美國夢的代表。

努力就會有收穫?

只有白痴才會信這句話。

但同樣的,稍有腦子的人都清楚另一句話,不努力就一定沒有收穫。

所以這樣的話說出來倒也不算是錯,羅傑自己正是這麼做的。

若是沒有幾乎壓榨自己休息時間的拼命工作,羅傑怎麼可能取得現在的成就?

哪怕手裡握有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數千首經典,最多也就是靠著寫(chao)歌,成為一個不上不下的詞曲作者。

甚至因為搖滾音樂的特殊性,連詞曲作者都未必混得好。

百分之九十的搖滾樂隊和歌手都是自己寫歌,除非有特殊的理由,例如關係好的樂隊合作等等,否則不會輕易去唱別人寫的歌。

很大的可能,也就是個混吃等死的中產階級罷了,或許十年之後才能混成金牌詞曲作者,也僅僅只是一個可能而已。

一目十行地掃過對自己的吹捧之後,羅傑看向了後面的內容。

……

除了才華橫溢的羅傑-克里斯蒂安之外,樂隊還有一個清晰的符號,吉他手安妮-克拉克。

除了強大的氣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美麗外表之外,這位出色的女性吉他手,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那把有著兩個琴柄的吉他。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安妮-克拉克很少開口,一直在玩著掌上遊戲機。

在記者提出這個疑問時,羅傑-克里斯蒂安和理查森-埃爾文德斯都表示,安妮-克拉克是個很貪玩的性格,不是在玩,就是在去玩的路上。

安妮-克拉克對自己的貪玩也沒有迴避,直言不諱道:“我是個享樂主義著,無論是音樂,還是遊戲,體育,我會嘗試一切我覺得有趣的東西。人生只有幾十年,我希望是在享樂中渡過,而不是每天三點一線的工作。”

……

安妮的人設,實際上本身就很符合她的性格。

一個孩子氣、很貪玩的女孩。

這也是羅傑等人討論之後得出的結果,人設必須很大程度上符合自身性格。

在宣傳的時候,只要突出好的一面,忽略不好的地方,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做過於誇張的掩飾。

比如說肖恩-康納利這個有名的暴躁老頭被caa包裝成一個貴族般優雅的紳士……

這種人設太假,也太容易被戳穿。

雖然效果確實很好,但是人設一旦崩了,作為明星的價值也就無限趨近於零。

一個完全虛構出來的人設,崩塌起來有多快,想必關注過娛樂新聞的人都很瞭解。

而在真實性格的基礎上,稍加“加工”出來的人設,在討好粉絲的同時,又不會因為敵人的攻擊、爆料而人設崩塌,這無疑是一個非常穩妥的選擇。

當然,樂隊三人能夠這樣賣人設,除了本身的條件合適之外,北美公眾對於明星,尤其是搖滾明星沒有太高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如果是像太平洋對岸那樣,敵人壓根不需要搞崩你的人設,直接把胖子嗑藥、羅傑亂搞之類的事情曝光出來,直接就會變成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要繼續往後看,羅傑聽到了開門的聲音。

回頭看過去,艾琳抱著一個大號的牛皮紙袋子走進門。

“又買什麼了?”

羅傑注意到了袋子上的超市標籤。

“食物!”

艾琳翻了個白眼,說道:“你難道不知道冰箱裡一點吃的都沒有了嗎?”

“是嗎?”

羅傑向來不關心這些問題,反正自己又不會進廚房。

放下手中的雜誌,接過艾琳手中的袋子,一邊往外拿東西,一邊說道:“反正家裡有你啊,我操心這些幹嘛?”

蛋、奶、肉類、蔬菜,還有北美人常吃的燕麥片、花生醬之類的東西。

總量雖然不算多,但品種卻很齊全。

“總有一天我會離開你的。”

艾琳小聲嘀咕了一句,挑出一盒排骨和一些蔬菜,將其它的東西放進冰箱整理好。

“你說什麼?”

羅傑沒聽清艾琳的話,下意識地問了一句。

“我是問你今晚吃土豆泥和燒肋排怎麼樣?”

艾琳拿起手中的排骨和土豆示意了一下。

“你決定就好。”

羅傑陪著艾琳一起整理好冰箱,摟住女孩的腰,說道:“我想先吃你。”

“別鬧!”

艾琳紅著臉掙脫開來,推了羅傑胸口一把,說道:“你去看會電視或者別的什麼,做好飯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