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9章 目標確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9章 目標確定

芝加哥。

北美的第三大城市,現實中的哥譚市。

這是羅傑第二次來到芝加哥,和去年一樣,只是路過和短暫的停留。

“這裡是彙總的資料,已經委託普華永道確認過真實性。”

瑪格麗特早就等在了酒店裡,給羅傑送上厚厚的一個公文包。

在之前的調查中,三家是各查各的,雖然也有一定的合作,但並不是全程都在一起做事。

而在羅傑離開洛杉磯之前,三家調查到的結果彙總到了一起,並重新進行了確認,才得出了羅傑手上的這份資料。

“幾個月不見,你好像瘦了點。”

羅傑接過檔案,一邊拆開,一邊問道:“瑞克和安妮那邊發過了嗎?”

單從身材變化上來看,瑪格麗特這段時間的工作就很拼命。

瑪格麗特點點頭:“發過了,他們看完會給你打電話。”

“這麼多?”

羅傑拆開公文包,感到有些頭疼。

粗略翻了翻,至少上千頁a4紙,沉甸甸的,起碼有七八斤重。

這得看到什麼時候去?

“這裡。”

瑪格麗特伸手抽出一份裝訂好的檔案,說道:“這是關鍵資料的對比。”

即使只是這些關鍵資訊,也有上百頁。

這種資料性的檔案,不可能像是看小說一樣一目十行地掃過去,起碼得幾個小時才能讀完。

而且其他資料也不能完全不看,至少也得有一個清晰的印象,才能做出判斷。

羅傑原本只是打算在芝加哥呆上兩三天就立刻回去,現在看起來,兩三天時間連這些資料都看不完。

不過多呆幾天也不是什麼大事,在格萊美頒獎之前趕回洛杉磯就是了。

“幫我約一下埃文和加里他們。”

羅傑想了想,說道:“三天,不,五天之後見面談。”

這些資料全部看完可能只需要三天,但只讀一遍得出的結論未必就是正確的。

尤其是重要的細節上,必須反覆斟酌,五天能做出決定,已經算是很快的速度了。

“好的。”

瑪格麗特點點頭,問道:“還有什麼別的事嗎?”

羅傑擺擺手,說道:“有事的話我會叫你。”

頓了頓,又舉起手中的檔案示意了一下,說道:“這些辛苦你了。”

瑪格麗特笑了笑,沒有接話,說道:“我就在外面,有事叫一聲就好。”

羅傑也沒在意,端著一杯冰水,專心看著手中的資料。

資料的內容非常繁雜,除了基本的經營資訊之外,還有各種帶有一定不確定性的報告,例如收購可行性報告等等。

先是花費了幾個小時,看完了彙總的關鍵資訊對比,然後又將目光落在其它檔案上。

撿起幾份粗略地翻了翻,羅傑才發現,這是普華永道等第三方機構給出的調查報告,每一頁上還都帶有負責人的親筆簽名。

和太平洋對岸不同,雖然北美也承認公章的法律效力,但在習慣上,還是以手寫簽名為主。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而不會在出了問題之後,出現“不知道是誰蓋的章”這種奇葩的情況。

雖然明知瑪格麗特不會在這些檔案上造假,羅傑仍然將每一份檔案都仔細地看過一遍。

根據隨手記錄下來的資料略做對比,立刻就確認了檔案的可靠性。

這個過程花去了整整三天,然後羅傑才開始根據幾項最為關鍵的指標,逐項為三家公司做出評判。

在這個過程中,羅傑設計了一套很簡單明瞭的體系。

即針對每一項進行打分,最後總分相加,如果哪一個公司的得分最高,首選目標自然就是它。

而這個計分專案,在羅傑的劃分中也簡單明瞭。

固定資產、過去三年內的收入、經營成本、債務、五年以上的長期合約、收購執行難度以及預期花費、是否需要改組、收購完成後留下或遣散各部門員工的可行性及成本。

一共八項。

這八項裡可以包含一家唱片公司,或者說任何商業公司的絕大多數硬指標。

例如發行能力,就被拆分開來,自有的零售店算在固定資產裡,經銷商渠道算在長期合約和員工成本中。

例如ei唱片,主要的渠道來源是華納唱片的支援,而沒有任何長期合約的約束。

如果在收購完成之後,華納不肯再提供任何發行上的支援,那麼得到這家公司就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考慮之後,ei唱片首先被排除在外。

雖然ei唱片的優勢很明顯,但本質上依然是一家受到華納控制的公司,哪怕從華納唱片手中得到它的股權,也擺脫不了對方的控制。

樂隊自己開公司,可不是為了繼續受唱片公司盤剝的,自然不可能再去考慮ei唱片。

而剩下的兩家洛杉磯的唱片公司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至少都是獨立的公司,在經銷商方面的發行渠道,也有十年以上的長期合約作為保障。

儘管都是浮動式的條款,但就算是五大巨頭,也不可能讓經銷商簽下一份非浮動條款的長期合約。

羅傑和胖子、安妮透過電話交換了意見之後達成一致,兩家都可以考慮,但首選是陽光海岸娛樂。

事實上,在羅傑的評價之中,rs唱片和陽光海岸的得分差不多。

但後者是上市公司,資料的可靠性要更高一些。

前者是非上市公司,外人無法拿到最詳盡、最準確的資料,哪怕是多管齊下地去收集,得到的資料也包含了很多例如“負債1200-2500萬美元之間”的模糊資料。

在這樣的情況下,可靠性和可控性,自然是需要慎重考量的因素之一。

…………

“我們提議選陽光海岸的原因很簡單。”

酒店的會議室裡,羅傑強調著這家公司的優勢:“這大半年來股市不景氣,陽光海岸的市值現在只有6500萬美元,就算是溢價的方式,我們買下它最多也只需要8000萬美元,比rs唱片至少便宜了三分之一!”

自從2000年上半年納斯達克崩盤之後,北美經濟低迷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沒有再出現股災式的大崩盤,但整體的走勢依然是一路走低。

幾個月前還值7000萬美元的陽光海岸,現在的價值就只剩下了6500萬美元,縮水近十分之一。

要知道,這才僅僅只過去了幾個月時間。

與之相應地,或許是因為經過了一個年末結算的緣故,其負債從2200萬美元減少到了2100萬美元,雖然只少了區區100萬,但多少也能省下來一些。

“但是這家公司最近五年都處於虧損。”

加里-貝爾還是更加看好rs唱片:“雖然每年都只虧幾百萬美元,但這也是錢。而rs唱片每年都有幾百萬美元的盈利。”

一來一回,相差就在千萬美元級別,這還僅僅只是一年。

兩家公司相差的價值,幾年的盈利差就賺回來了。

在加里-貝爾看來,這筆交易無疑是很划算的。

“我們注資之後必然要大幅調整現有的業務,討論過去的盈利能力沒有意義。”

埃文-泰勒開口道:“《美國偶像》只要能做起來,足以確保這家公司能賺錢,所以我覺得rs唱片的優勢不能算是優勢。”

埃文-泰勒並沒有提靠三支樂隊自己的專輯賺錢的事。

開唱片公司當老闆,可不是為了壓榨自己的。

按照三支樂隊之間的默契,樂隊自己的專輯賺多少都歸樂隊所有,公司只收取少量的抽成以維持發行成本。

如果說將三支樂隊的專輯收入全部算在公司裡,舉個極端點的例子,【金屬猴子】樂隊的專輯在某一年裡產生了虧損,而【a】樂隊的專輯則在同一年裡賺了1億美元。

結果賺的錢還要大家平分,埃文-泰勒他們肯定會產生不滿,遲早會因為利益分配不均鬧出矛盾來,合作開公司反而會成為一件壞事。

畢竟,三支樂隊雖然咖位差不多,但賺錢能力和咖位卻不是完全劃等號的。

至於唱片公司的利潤,和其它任何一家主流唱片公司一樣,去挖掘、培養新人,然後趴在他們身上吸血。

至於新人怎麼來……

不是還有《美國偶像》嗎?

“而且陽光海岸的北美發行能力是三家公司裡最強的。”

羅傑強調道:“它和包括百事達在內的近一百家經銷商有長期合約,單單只是剩餘合約期限還有十年以上的,就有72家。”

對於一張專輯來說,願意鋪貨的經銷商數量越多,自然越容易拿到更高的銷量。

如果一座城市裡只有一家零售店賣某張專輯,它的質量再怎麼好,銷量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歌迷願不願意穿越大半個城市去買一張cd是一回事,關鍵是覆蓋面太小的話,歌迷甚至都不知道該去哪裡找。

總不可能在廣告上貼上每一家零售店的地址吧?這得佔去多少版面?都夠印出一本宣傳手冊了,哪怕是純廣告的報紙,也不會接這樣的廣告。

“那海外發行呢?”

加里-貝爾又提出了rs唱片的另一大優勢:“陽光海岸可沒有海外發行能力。”

“海外發行不可控因素太多。”

羅傑搖搖頭,又拿出當初說服理查森的那套說辭來。

爭論了片刻,加里-貝爾無奈道:“好吧,你說服我了。”

“那我們就這麼定了。”

埃文-泰勒開口道:“就選陽光海岸,至於具體的操作,讓專業人士去做,我們只管掏錢。”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一點眾人當然不會有什麼意見。

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全才,除了愛迪生那個掛b。

幾支樂隊所有人擅長的都是搖滾音樂,而不是商業。

以羅傑三人為例,就算是最擅長商業運作的胖子,也只是懂些皮毛,真叫他去操作一宗上億美元的收購案,這胖子也玩不轉。

把握一下大的方向還行,至於具體的操作,肯定是要找其他人來做的。

“普華永道有這方面的服務。”

羅傑提議道:“收購操作以代理人為主,普華永道做技術支持和財務監督。”

普華永道的收費雖然昂貴,但無論是能力、服務、或是信譽,都值得信任。

一旦收購成功,普華永道也會成為唱片公司的財務監督和管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