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7章 亡靈序曲、激流、Pop-Metal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7章 亡靈序曲、激流、Pop-Metal

若是給芬蘭的搖滾貼上一個標籤,毫無疑問,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力量金屬】。

在大名鼎鼎的靈雲(stratovarius)樂隊的帶動下,這個北歐小國幾乎成為了力量金屬氛圍最狂熱的地區。

而在受到靈雲樂隊影響而出現的一眾後起之秀中,有一支叫做【夢境傳說】(dreamtale)的樂隊極為引人矚目。

這支成立於1999年的樂隊,在最開始的兩年裡,沒有任何發行專輯的渠道,只是自費錄了兩張demo專輯,但卻幾乎賣不出去。

一直到2001年,樂隊簽約了一家名為s.r的唱片公司,才得以發行了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錄音室專輯《》。

相比於靈雲、狂想曲等力量金屬的大牌樂隊,夢境傳說的名氣要小很多。

但他們卻有一首歌,因為一款名為《魔獸世界》的網絡遊戲而意外走紅。

這首歌叫做《破曉(the.dawn)》,在太平洋對岸,還有另一個更加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做《亡靈序曲》。

事實上《破曉》和魔獸世界或者亡靈族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只是因為玩家拿這首歌做了一個影片,流傳太廣,反而壓過了歌曲本身的知名度,所以被冠以《亡靈序曲》之名。

這首歌改編自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的作品,《勇闖奪命島》的配樂《》。

順帶一提,這首歌除了電影之外,也曾被作為cs1.6版本的背景音樂使用。

原曲長達10分鐘,夢境傳說樂隊擷取了其中兩段副歌,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之後,就有了這首精彩至極的《破曉》。

在樂隊的首張正式錄音室專輯《》中,《破曉》被作為開篇曲使用,也是夢境傳說樂隊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單曲之一。

若是考慮上魔獸世界的加成,或許可以把“之一”兩個字去掉,至少在太平洋對岸那個不可描述國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對夢境傳說唯一的瞭解就是“《亡靈序曲》”。

這首歌是一首典型的鍵盤曲,雖然吉他solo的篇幅也不算小,但依舊只是給鍵盤做陪襯。

也就是說,這首歌完成的質量好壞,很大程度上要看賈森的發揮。

不過賈森的水準嘛……

雖然肯定是遠遠超過及格線了,但距離頂級的鍵盤手,還有著很遙遠的距離。

如果一定要說樂隊的短板所在,毫無疑問,最短的一塊木板就是賈森了。

“怎麼樣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羅傑看向愁眉苦臉的賈森,問道:“進度不理想?”

賈森點點頭:“讓我單獨撐起一首歌有點難度。”

這首歌的鍵盤彈奏本身並不難,難的是幾乎整首歌都是靠鍵盤撐起來的。

用一個容易理解一點的話來說,賈森缺乏核心的氣質和自信。

讓他給羅傑三人做陪襯,打下手,難度稍高一點的歌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但若是讓賈森在一首歌裡擔當核心,哪怕這首歌的難度並不高,賈森也會畏首畏尾,懷疑自己的能力,然後發揮失常。

“不用著急,慢慢來。”

理查森安開口慰道:“我們有的是時間,多練練,多錄幾次就好了。”

賈森的技術應付這首歌是絕對夠用的,出問題的只是心態。

在不趕進度的情況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賈森反覆錄,總能錄出合適的版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退一步說,即使賈森的心態真的無法完成這首歌,樂隊也還有備選的補救方案。

從夢境傳說樂隊的其它歌裡挑出來一首鍵盤分量低點的換上去就是了。

“話說,那兩首歌劇搖滾練的怎麼樣了?”

《詩人與鐘擺》、《幽靈愛情樂章》這兩首歌,賈森已經練了半年多,快要一年了。

羅傑打算在這幾張專輯的間隙中,找一個時間,去把這兩首歌錄出來。

有《朋克聖經》和《歌劇聖經》兩張完整的專輯,明年樂隊在錄音室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輕鬆很多。

至於《四月》和《天堂的階梯》,只能算是半張專輯,而且接下來的選歌,羅傑到現在還沒有半點頭緒。

“分段錄的話應該沒問題。”

賈森自家人知自家事,《詩人與鐘擺》和《幽靈愛情樂章》難度可要比《破曉》高多了。

雖然這兩首歌也不需要賈森來做核心,心理壓力小一些,但要說完整地錄下來,品質還要足夠出色,賈森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做到。

“不著急,我們還有幾個月的時間。”

羅傑喝了口飲料,又看向安妮,問道:“你那邊進度怎麼樣?”

“比你快。”

安妮掰著手指頭數了一陣,說道:“第5首歌快錄完了,還剩一小段。”

安妮和米婭是倆人一起錄的。

雖然有些歌是雙吉他,但兩個人交替著來,進度也要比別人都快不少。

至於格雷西……

格雷西察覺到了羅傑的目光,抬起頭說道:“這周之內可以錄完第三首。”

和往常一樣,大部分難度較低的歌,貝斯的部分都交給了格雷西去錄。

羅傑的第一任務是確定貝斯音色,其次是錄製人聲,最後才是去錄格雷西沒錄完的貝斯部分。

按照過去幾張專輯的情況來看,當羅傑搞定人聲部分的時候,格雷西多半還會剩下幾首歌沒錄完。

這傢伙的效率實在說不上高。

“我這邊完成了三首,這周可以搞定第四首。”

理查森看向羅傑,問道:“你呢?”

“上午剛剛搞定《你的天堂,我的地獄》,下午開始錄《電話》。”

前者是一首激流金屬,來自德國激流三巨頭之一的造物主樂隊(kreator)。

這支樂隊在1982年成立時名叫金屬民兵(),後來又使用過tyrant和tormentor兩個名字,最終在1984年確定為kreator。

這支樂隊在長達十年的興盛之後,於1993年初陷入低谷,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

而後又在1995年重新復出,然後開始了不斷的興盛-低谷-退隱-復出的迴圈。

《你的天堂,我的地獄(, my.hell)》,就是造物主樂隊在2012年,不知道第幾次復出之後的一首新歌。

雖然此時已經不算是純正的激流金屬風格,但仍然不失為一首經典。

羅傑將最後一塊肉塞進嘴裡,咀嚼了幾下,說道:“我這邊的進度快慢不好說,不卡進度的話會很快,但是說不準哪個地方就會卡住。”

相較於貝斯,羅傑的唱功沒有那麼出色。

儘管在選歌時就儘量地揚長避短,繞過自己唱不來的型別,或者乾脆改變唱法,但仍然偶爾會出現卡住進度的情況。

而且和其他人相比,羅傑需要操心的事情更多,要經常和迭戈進行溝通,從錄音、混音再到後期,都要頻繁地開會討論,無法完全專注於錄音室裡。

“我先走了。”

胖子也吃完了午餐,站起身,開口道:“下午我有一個採訪。”

“記得多提一下新專輯。”

羅傑看了看錶,開口道:“你們繼續,我先回去錄歌,下午還要去接艾琳。”

經過了一個多禮拜的“冷戰”,小白花終於“原諒”了羅傑。

“拜拜。”

安妮嘴裡塞滿了蔬菜,口齒不清地說道:“幫我跟艾琳問好。”

羅傑擺了擺手,“記得把賬結一下,用樂隊的支票。”

…………

回到錄音室裡,帶上耳機。

聽著耳機中傳來的對白式前奏,羅傑輕輕張開嘴,吐出的聲音卻極具爆發力:“讓我向你們講述這通改變了我命運的電話,我和兄弟們出門尋樂,到頭來卻以悲劇收場……”

《電話(the.call)》,一首有些不太像是搖滾的流行搖滾。

事實上,它的原唱也確實不是一支搖滾樂隊,而是一個北美的青春偶像組合。

後街男孩()。

關於這支北美男團,幾個簡單的成就就可以說明一切。

所有專輯均打入billboard專輯榜前十。

全球所有組合團體(只算組合不算樂隊)銷量紀錄保持者。

2001年的black&以20場3.5億美元打破巡演票房紀錄以及單場演唱會票房紀錄並保持至今。

儘管他們在出道時貼著的是“流行搖滾(pop-rock)”的標籤,但他們的歌裡,搖滾的比重遠遠低於流行,大概可以算作是2-8開,甚至是1-9開。

當然,也有部分歌的搖滾比重更高一些,例如《i.》、《everybody》等等。

還有被羅傑選進《燃燒》專輯的這首《電話》。

至少這些歌確確實實可以稱為是pop-rock,而不是pop。

《i.》還曾入選過《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最偉大的100首搖滾單曲》,位列第十。

當然,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滾石》雜誌的排名有多不靠譜。

至於這首《電話》,按照羅傑的主觀判斷,大約可以算做3-7開。

百分之三十搖滾,百分之七十流行。

這當然是不行的,不過卻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玩了快三年搖滾,又一直在抽時間學習充電,這種程度的改編壓根難不倒羅傑。

一張搖滾專輯裡出現一支青春偶像組合的歌,怎麼看都覺得有些怪怪的。

不過這種事羅傑也不是第一次幹了。

好歹是個搖滾創作者,改編嘛,誰還不會了?

咳……

總之在做出了修正之後,這首歌變成了七分金屬,三分流行。

歌曲風格也從pop-rock變成了pop-metal。